這個周末,就是杭州市區幼兒園報名現場確認的時間。翻看公辦幼兒園之前陸續公布的招生簡章,家長們不難發現:招收託班的幼兒園,真的很少。然而,在拱墅區和睦街道,一個好消息已經傳遍了小區:家門口新建的普惠性託育中心,今年開始招收託班孩子!
這不是一家普通託班,而是拱墅全力打造的「全國樣板」託育中心。為有效解決3歲以下嬰幼兒「入託難」問題,在構建「頤樂和睦」養老服務的基礎上,拱墅區和睦街道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再次邁出居民服務的重要一步——打造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國家級幼託設施,提供普惠性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據了解,該項目已被中國計生協確定為全國試點。
「藏」在公園裡的託育中心環境和硬體都很好
託育中心的大名叫「陽光小伢兒」,就「藏」在和睦小區內的公園裡。整個園區全新建造,可用面積200多平方米,全部為一樓,色彩明亮,教室寬敞,硬體設施高端環保,推開門就是公園,鮮花綠草,環境很安全。
作為一期項目,今年該園區首招一個託班。再過個大半年,百米開外、同在小區內的二期項目建設完成後,將再開辦三個託班,1500多平方米的場地還將同步建設共享空間、小劇場、陽光屋頂花園等,為親子服務提供良好條件。
該園由拱墅區華媒維翰學前教育集團領辦,總園長是浙江省特級教師張群。她介紹,和睦小區作為老小區,不少家庭是三代同堂,結合這樣的地域文化,託育中心將以自然「家」、自在「長」為理念,讓孩子自小透過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等感官,領受自然萬物的滋養,在潛移默化中內化成為兒童生命成長的力量。
就在前些天,託育中心推出了幾次體驗活動,小區居民紛紛帶著孩子來參加。「小孩子玩得很開心,不用出小區,家門口就有這麼好的託班,我們真是太歡迎了。」一位媽媽說,平時也經常帶孩子來公園玩,這段時間看著幼託園一天天變樣,小朋友都很激動。
該項目在全國都有著風向標意義
和睦小區的居民,在拍手叫好的同時,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家門口的這家託育中心,在全國都有著風向標的示範意義,已被中國計生協確定為全國試點。
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布《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多種形式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
2019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社區養老託幼服務。6月12日,李克強總理來到和睦街道和睦新村視察,對老舊小區改造和居家養老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對幼託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拱墅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區衛健局、區計生協、區教育局與和睦街道等部門和單位不斷磋商謀劃,引進第三方教育資源,探索出0-3歲嬰幼兒照護「社區普惠+市場運作」的基本模式,全力打造「家門口的好幼託」,點亮「杭州美好幼教版圖」。
這樣的合作模式,的確稱得上是「強強聯合」。作為專業指導單位,拱墅區計生協在多次陣地建設項目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華媒維翰學前教育集團是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所屬上市公司華媒控股旗下教育品牌,師資力量雄厚。
總部華媒維翰幼兒園,位於拱墅區大運河北段,毗鄰遠洋運河商務區。幼兒園通過獨特的課程,把繪本、音樂、英語、美術等結合起來,在各種各樣的遊戲中培養孩子的音樂美術興趣和審美能力。同時,該園還引入了素質教育特色課程,讓孩子們不必跑到園外再去報各種班。
和睦地區努力打造 宜居宜養的美好生活
眾所周知,和睦街道位於杭州城北老工業區,有著「三老」的典型特點:老舊小區集中、老齡化程度高、老國企退休職工多。
為了不斷提高居民生活品質,近年來,街道積極開展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程,解決養老託幼疑難,補齊老舊小區公共服務短板,得到社區居民發自肺腑的稱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睦街道辦事處主任魏崴介紹,街道積極探索開放、融合、互助的街區式養老,讓老人們在小區內就可休可健、宜樂宜養。而隨著「入託難」問題的出現,街道在多年探索的基礎之上,借小區改造提升工程積極騰挪資源,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支持下聯合多個部門,及時推出託育中心的項目,滿足居民在家門口享受早期教育服務的需求。
未來幾年,和睦地區將實現生活、教育、頤樂為一體的「老有所養、幼有所託、青壯年有所為」的「三代塾」和諧生活願景,讓「宜居宜養、幸福和睦」真正照進百姓的生活。(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