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寶寶很膽小,到來託育中心,現在勇敢很多!」談起孩子的變化,家長王女士這樣說。
王媽媽說的「託育中心」是佳諾國際嬰幼中心,日前,該中心通過國家託育機構信息管理系統備案登記,這是深圳首家在衛生健康委備案的託育機構,標誌著深圳在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設立12平米觀察區
深圳首家託育中心通過國家備案
今年三月,深圳市印發《關於印發促進 3 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 年)》,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發布後,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也積極指導託育機構進行備案,其中,佳諾國際嬰幼中心便是首家託育中心通過國家備案的託育機構。
據悉,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中央編辦綜合局、民政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印發託育機構登記和備案辦法(試行)的通知》要求,託育機構應當及時向機構所在地的縣級衛生健康部門備案,登錄託育機構備案信息系統,在線填寫託育機構備案書、備案承諾書。在備案時候,需提供營業執照或其他法人登記證書;託育機構場地證明;託育機構工作人員專業資格證明及健康合格證明;評價為「合格」的《託幼機構衛生評價報告》;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明;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相關材料。託育機構提供餐飲服務的,還應當提交《食品經營許可證》。
作為首家通過備案的託育機構,在設施設備上,GANOR佳諾國際嬰幼中心也有很多特色。
GANOR佳諾國際嬰幼中心位於大鵬新區葵湧街道亞迪村,總面積705平米,園區有設置4間託育教室,1間感覺統合訓練室,一間藝術教室,一間科學教室,廚房及保健室,隔離室,園區共15位老師,45名學生。
「在這些材料中,衛生評價報告的門檻比較高。」託育中心負責人熊佳表示,《託幼機構衛生評價報告》涵蓋4大項,36個小項,託育機構總分達到80分以上,並且「必達項目」全部通過後,才能評為「合格」。在這些項目中,託育機構必須設立保健室或衛生室,並需要《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據熊佳介紹,託育中心設立了12平方米的保健室,在深圳,很少有託育中心能有這麼大的保健室。
「3歲前的寶寶免疫力弱,所以早在新冠肺炎前,我們就設立了保健室,如果孩子發生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感染等,我們就會在保健室裡觀察,並通知家長和衛生部門。此外,平時我們也會給孩子定時測體溫,一天五次,確保寶寶健康。」熊佳說,在備案中,有很多細節需要「達標」,比如洗手間的水龍頭,必須要有6個以上,這樣才能預防孩子洗手時發生擁擠。
託育行業領跑者
致力於打造全國託育示範中心
佳諾致力於成為託育行業領跑者,現在在全國都建立託育示範中心。目前以智慧託育為主來對行業進行賦能,並建立網際網路平臺,打造全產業鏈閉環。通過和高校、職業學校進行專業共建、人才培養、嬰幼兒行業職業培訓、技能實操考核等,建立人才託育學院。直營加盟園區覆蓋全國。
全天守候 用愛陪伴 寶寶快樂成長
除了環境好,對於家長來說,最關心的還是寶寶開心成長。而談起託育中心的教育,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是家長們的共識。
比起早教中心重視識字、算算數的這些KPI,佳諾國際嬰幼中心更關注孩子的性格和創造力、想像力等。
「以前我們家的寶寶很膽小,記得剛來託育中心的時候,很黏人,要老師抱著。」說起女兒可可(化名),王媽媽說在託育中心,孩子的性格變化很大,現在勇敢了很多。
王媽媽表示,在發現孩子膽小的性格後,託育中心的老師便和家長取得聯繫,一起商量著怎麼幫助孩子更開朗。在老師的幫助下,家長也學會了如何教育孩子。
「當時和老師聊了1個小時,我們發現要正面引導孩子,這對我們家長也是一種教育。」王媽媽說,比如以前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鬧騰,以往她就會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但在接受老師「教育」後,她則會主動告訴孩子「媽媽要上班了,下午來接你。」。經過這些引導,孩子如今開朗了很多,也不再像以前一樣黏人。
在熊佳看來,家長偷偷溜走的方式,其實會給孩子造成一種「被拋棄」的感受,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而通過正面的告知,則是消除這種不安的最好方式。
此外,為了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託育中心中還設有感覺統合訓練室,讓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發現一些潛在的不足。
「通過感覺統合訓練,我們可以發現孩子身體靈活度不足、注意力差,甚至自閉的情況,這些及早發現,我們也能和家長一起,及早給孩子幹預,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祝會遠說。
84家託育機構正在備案
深圳啟動普惠性託育機構建設
為了解決託育難的問題,今年起,深圳將通過大力發展託育機構,讓深圳的爸爸媽媽們「生得起,養得好」。
據悉,今年起,深圳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服務的託育機構啟動備案,相關機構可向縣級衛生健康部門備案,截止目前,全市共有84家託育機構正在備案中。
此外,為了彌補託育短板,今年起,深圳將啟動普惠性託育機構的建設,引導社會各方力量為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安全規範的託育服務。
據悉,未來深圳將構建管理規範、主體多元、布局合理、服務優質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提升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服務能力,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
在具體規劃上,深圳也分「三步走」。
到2020年底,各區(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下同)至少建成1家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具有示範效應的普惠性託育機構,在幼兒園開展託幼服務一體化試點工作。
到2022年,每個街道至少建成1家具有示範效應的普惠性託育機構,至少1家幼兒園(幼兒中心)開設託班。
到2025年,每個社區均有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嬰幼兒託育服務的機構。全市託幼服務一體化的幼兒園(幼兒中心)達200家以上,每千人口託位數達4個,嬰幼兒家庭接受科學育兒指導率達95%,嬰幼兒健康管理率達95%。
為了實現這些小目標,深圳也要求在新建居住區規劃、建設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此外,對於沒有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的老城區和已建成住宅區,則逐年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到2025年底前完成託育機構建設。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的促進託育機構發展,深圳也給出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包。一方面,對於普惠性託育機構發展,政府部門將制定相應的財政補貼政策,在託育機構用地上,人口密集區的國有營業場地可以優惠租賃價格提供給託育機構,營業場地的租賃期限一般約定在3年以上。另一方面,在稅收上也有減免政策,對於不同的託育機構,可享受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增值稅、契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