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6日訊(記者唐麗玲)為解決託育難的問題,讓寶爸寶媽「生得起,養得好」,深圳今年將大力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的託育機構,同時啟動普惠性託育機構建設。日前,大鵬新區葵湧亞迪村的佳諾國際嬰幼中心通過國家託育機構信息管理系統提交備案,這是全市首家在衛生健康部門成功備案的惠普性託育機構,該中心也將作為深圳普惠性託育機構示範點,標誌著深圳在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孫美華為佳諾國際嬰幼中心授予回執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中央編辦綜合局、民政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印發託育機構登記和備案辦法(試行)的通知》要求,託育機構應當及時向機構所在地的縣級衛生健康部門備案,註冊登錄託育機構備案信息系統,在線填寫託育機構備案書、備案承諾書;還需提供營業執照或其他法人登記證書、託育機構場地證明、託育機構工作人員專業資格證明及健康合格證明、評價為「合格」的《託幼機構衛生評價報告》、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明等備案材料。有提供餐飲服務的,還應當提交《食品經營許可證》。
設立12平米保健室給寶寶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據悉,佳諾國際嬰幼中心位於大鵬新區葵湧街道亞迪村,總面積705平米,園區有設置4間託育教室,1間感覺統合訓練室,1間藝術教室,1間科學教室,廚房、保健室及隔離室,園區共15位老師,45名學生,每月收費最低2645元、最高3571元。
佳諾國際嬰幼中心前臺
「提交備案所需的材料中,衛生評價報告的門檻比較高。」佳諾國際嬰幼中心創始人熊佳表示,《託幼機構衛生評價報告》涵蓋4大項,36個小項,託育機構總分達到80分以上,且「必達項目」全部通過後,才能評為「合格」。「在這些項目中,託育機構必須設立保健室。我們託育中心設立了12平方米的保健室,深圳很少有託育機構能有這麼大的保健室。」熊佳說。
「3歲前的寶寶免疫力弱,早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我們就設立了保健室,如果孩子發生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感染等,我們就會在保健室裡觀察,並通知家長和衛生部門。此外,我們也會給孩子定時測體溫,一天五次,確保寶寶健康。」熊佳說,在備案中,有很多細節需要「達標」,比如洗手間的水龍頭,必須要有6個以上,這樣才能預防孩子洗手時發生擁擠。
24小時監控,家長隨時隨地可查看孩子情況
家長吳女士是一位小學教師,目前在該中心就讀的是她3歲的「二寶」。吳女士說,「大寶」小時候家裡老人身體還不錯,可以幫忙照看,但「二寶」出生後,老人年紀大了、身體和精力都大不如前。「由於工作原因,我一般7點剛過就把二寶送過來,晚上下班大概6點多過來接她。」吳女士告訴記者,託育機構每天早7點半到下午6點半的超長「託管」時間,在「帶娃」這件事上為她分擔了不少工作量。
據佳諾國際嬰幼中心園長祝會遠介紹,由於0至3歲嬰幼兒表達能力較差,孩子每天在託育機構都發生了什麼,家長可以通過相關的軟體24小時在線觀看。「每個家庭可以有3名家長入群,隨時查看監控。」她說道。
佳諾國際嬰幼中心託育教室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託育中心中還設有感覺統合訓練室。「通過感覺統合訓練,我們可以發現孩子身體靈活度不足、注意力差,甚至自閉的情況,這些及早發現,我們也能和家長一起,及早給孩子幹預,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熊佳說。
84家託育機構正在備案深圳啟動普惠性託育機構建設
據了解,從今年起,深圳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服務的託育機構啟動備案,機構可向區級衛生健康部門備案。截止目前,全市共有84家託育機構正在備案中。
市衛健委副主任孫美華表示,深圳啟動普惠性託育機構的建設,旨在引導社會各方力量為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安全規範的託育服務,滿足嬰幼兒家庭的入託需求。未來深圳將構建管理規範、主體多元、布局合理、服務優質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提升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服務能力,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
熊佳介紹佳諾國際嬰幼中心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