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議財政支持 鼓勵普惠性託育機構發展

2020-12-22 金羊網

政協委員建議財政支持 鼓勵普惠性託育機構發展

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本版  2020-01-13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0至3歲嬰幼兒的家庭照料負擔和託育需求更為凸顯。

■0至3歲嬰幼兒託育需求巨大,鼓勵發展普惠性託育機構顯得很迫切。(資料圖)    新快報記者 李小萌/攝

一邊年輕父母「求託若渴」,另一邊託育機構又少又貴,如何解?有政協委員支招——

嬰幼兒成長,事關千家萬戶。據相關統計,2018年,廣州市常住人口出生21.54萬,其中二孩佔11.02萬,二孩在所有新生兒中的比例超過一半以上。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0至3歲嬰幼兒的家庭照料負擔和託育需求更為凸顯。

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以「家庭為主,託育補充」為基本原則,為家庭提供科學養育指導是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重點之一。

然而現狀卻是,一方面年輕的雙職工父母忙於打拼,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即使有人帶,新手家長在「帶娃」上也是一頭霧水;另一方面,如果把孩子送到託育機構,又擔心機構的資質和服務質量。

在年輕父母「求託若渴」、託育機構難以選擇的雙重困難之下,家長的託育之路該如何走下去?對此,有政協委員建議,可以由財政撥款,鼓勵發展普惠性託育機構。

媒體求解

問題 1

老人、保姆能幫帶,還要送託育嗎?

「家裡有老人或保姆可以幫忙帶娃,還要不要把孩子送入託育機構?」這是不少父母面臨的一道「選擇題」。

黎太太的兒子兩歲多,由於要上班,孩子主要交給外婆照顧。但她不免擔心,「我媽媽那一代人和我們現在這一代人對於怎麼帶孩子,觀念上還是有一點衝突的,我的觀點我媽媽不認同,大家互相說服不了誰。」

她表示:「如果可能有比較官方的、權威的,一些系統性的第三方機構告訴我們怎麼樣才是對的,可能我們雙方會比較聽得入耳。」

「小朋友過了一歲半以後,住家保姆已不能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和求知需求。」家長樂兒表示,在託育機構能讓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學習,對小朋友的成長教育更有幫助。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部副部長張帆指出,0至3歲嬰幼兒進入託育機構,能讓寶寶更早從集體保育中獲得社會生活帶來的好處,對正常孩子的集體生活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鍛鍊更充分,特殊兒童如自閉症兒童在集體生活中更容易被及時發現和確診。

問題 2

託育機構良莠不齊,家長如何選擇?

隨著二孩政策放開後,雙職工家庭中0至3歲幼兒的託育需求逐漸凸顯。近兩年來,廣州的託育機構呈現「雨後春筍」之勢。然而直至去年10月,國家衛健委才印發《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國標」落地但細則尚未出臺。

市場先行,規範滯後,一方面導致機構的準入沒有「門檻」,空有一顆想「合法合規」的心,實際上卻沒有辦證上牌的具體指引;另一方面,由於缺乏「生均面積」「師生比」「班級最大人數」等具體標準,家長在選擇託育機構時,心裡少了「一桿秤」。

由於家裡的老人生病,家住廣州市越秀區的李楊(化名)在不久前面臨著二胎女兒「誰來帶」的問題。她開始留意託育機構方面的信息,但在家附近方圓幾裡找了幾圈,都沒有找到公立託育機構,走訪的幾家類似服務的私人託育機構,不少都沒有營業執照,不敢貿然把孩子送過去。

在鄰居的推薦下,她把孩子送到了一家私人開辦的小託育機構。起初非常擔憂的她,通過一個多月的觀察,發現孩子被照顧得很好,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一利好消息,去年底廣州市衛健委透露:《廣州市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已完成起草,這意味著「託育市標」即將出臺。同時,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開始受理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機構註冊登記,目前已有近40家取得「合法資格」。

問題 3

家長一邊喊「貴」,機構一邊喊「窮」

新快報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民營機構由於自負盈虧,在收費上亦難以做到普惠,收費普遍較高。

陽光金搖籃託育中心是在廣州起步較早的託育機構,從2012年開始從事嬰幼兒的託育。該中心創辦人李建華告訴新快報記者,近年來隨著「二孩」開放和家長育兒理念的轉變,託育需求越來越大,但盈利空間很小。

「一是機構選址限制,如果以一樓為首選,會增加運營成本,難以達到普惠為民;二是幼兒配餐,因為託育中心一般人數少、品種要求多,難以找到適合的配餐公司;三是託育機構老師配比各項要求比較高,相對收費高於幼兒園,有的家長雖然認可,但有經濟壓力。」李建華說。

家長樂兒告訴記者,自己為女兒選擇了希蒙國際託育中心進行託管,每個月的費用是4200元,包含每天4餐的夥食,但需要一次性付完一年的學費。樂兒希望廣州能增加多一些針對3歲以下幼兒的託幼機構,政府參與設計行業標準和資質,並提供適當的補助支持這個行業規範發展,「3000元左右一個月比較合適」。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從今年3月起,越秀區首次試水嬰幼兒照護服務,與社會機構合作,分批次為區內常住人口家庭提供1-3歲嬰幼兒公益性託育服務,學費按照市場價7.5折計算。

■王衛芳

委員獻計

省政協委員、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王衛芳:

對育兒家庭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助

王衛芳關注到,幼兒園基本只接受3-6歲的幼兒,使年輕父母工作分心、職場競爭力下降。3歲以下幼兒無處可託,基本以家庭養育為主,當媽媽休完產假返回工作崗位,只能請保姆或爺爺奶奶協助。

王衛芳認為,滿足家庭的託育需求,需要多措並舉,從各個層面進行發力。國家層面,可以推出大力鼓勵生育政策和獎勵生育制度。政府對生育一胎、二胎的家庭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助,用於補貼養育、託兒等費用。

家長想找託育機構,也面臨著機構少、收費高、離家遠、存在安全隱患等困境。王衛芳認為,要充分發揮省、市、縣(區)三級財政合力作用,適度通過財政支持、補助和補貼等方式鼓勵發展普惠性託育服務機構。降低門檻,公平對待並扶持民營託育機構,鼓勵民間有資質、有實力的機構辦優質託兒所。有條件的大型企事業單位自主設立3歲以下託兒室/所。

■劉蘭妮

省政協委員、省婦聯一級巡視員劉蘭妮:

多元化調動社會資源解決託育難題

曾在2018年提交《關於推進3歲以下兒童託育服務的提案》的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婦聯一級巡視員劉蘭妮在接受新快報採訪時,再次就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擴大供給支招。她指出,目前社會資源仍然有很多潛力可挖,全社會可以用多元化的方式解決託育需求缺口。

劉蘭妮具體有四個建議。首先可以鼓勵和支持公立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開辦接收3歲以下兒童的託班。其次是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在自有場地內開辦託幼園(所),為職工提供福利性託育服務。第三可以鼓勵和支持城鎮街道、社區利用公共服務資源,推進社區託育服務設施建設。讓有資質的社會組織通過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在社區舉辦託育服務機構。

此外,鼓勵基層衛生保健機構延伸服務。「3歲以下的孩子主要是保育方面的需求,託育工作的主管單位也已經明確為衛健部門,而嬰幼兒衛生保健已經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劉蘭妮表示,目前基層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本職工作已經超負荷,建議加大對基層衛生保健機構的投入,從人、財、物方面提高保障能力,在基層衛生保健機構進行託育服務的延伸。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政協委員: 可通過補助補貼發展普惠性託育機構
    有託育機構創始人如是說。 聚焦託育機構生存現狀,如何解決託育機構的生存難題?對此,有政協委員建議,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可通過補助、補貼等方式鼓勵發展普惠性託育服務機構。「比如說託育機構沒有統一管理標準,經營牌照申請條件不清晰等,導致託育機構良莠不齊,如果不及時給予規範和支持,將不利於市場健康發展,還存在各種隱患。」還有專家表示,託育機構備案準入程序和標準規範仍無操作細則,期待能儘快落實。
  • 代表委員呼籲:新建一批公辦普惠性託育機構
    代表委員呼籲:新建一批公辦普惠性託育機構發布時間:2020年01月09日 08:49 來源:楚天都市報   代表委員呼籲:新建一批公辦普惠性託育機構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月媛 王榮海 陸緣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鄒斌  「誰能來幫我們帶孩子?」隨著全面二孩時代的到來,這成為不少家庭最棘手的問題。
  • 加大普惠性託育服務資源共享力度 黃浦區政協圍繞託育公共服務...
    10月29日,黃浦區政協召開二屆二十次常委會議,圍繞「提升託育公共服務水平」開展專題議政性協商。   區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沈嵐作主旨發言。她建議,加快拓展公益普惠託育資源,繼續加快推進託幼服務一體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舉辦公益性託育服務;努力打造高素質從業人員隊伍,強化從業人員職前和職後培養,健全從業人員職業保障體系;不斷加強家庭科學育兒支持力度,發揮家長學校和「網際網路+家庭科學育兒」在支持家庭養育中的作用。
  • 湖北政協委員呼籲完善託育工作
    圖為湖北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小組討論 武一力 攝中新網武漢1月15日電 (武一力)二胎生下來由誰帶、如何照顧養護好3歲以下嬰幼兒成了亟待解決的難題。今年湖北兩會上,這些難題引起不少政協委員的關注。湖北省政協委員、武漢市婦聯副主席魏靜帶來「進一步推進落實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工作」的提案。她表示,雖然去年湖北省衛健委圍繞「託育」開展了試點示範,啟動了標準規範制定等,但是整體推進速度和質量與群眾的期待還有所差距。
  • 積極開辦幼兒普惠性託育中心
    原標題:積極開辦幼兒普惠性託育中心昆明市五華區政協委員、金寶寶教育董事長鄧茂金說,二孩政策放開後,現有家庭很多不願意生育,主要原因是經濟負擔重、家裡沒人照看孩子、養育孩子太費心、缺少託幼機構。她認為,除經濟因素外,如果有完善的託幼政策,超過50%的人群願意生育二孩。
  • 邵蔚委員:建立公共託育服務陣地,推進社區型託育機構普惠性發展
    二孩家庭增多,家庭的撫幼功能弱化,家庭的託育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許多家庭在育兒和工作中處於兩難境地。針對日益嚴峻的「託育難」問題,市政協委員、南京市第二醫院副院長邵蔚提出了自己的議案《我市託育服務供需矛盾現狀分析及建議》。
  • 常州年內將打造8所普惠性託育機構
    全國10個億,助推普惠性託育!此次專項行動主要支持以下兩類項目:一是綜合性託育服務機構二是社區託育服務設施常州:年內將打造8所普惠性託育點今年4月>《常州市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出臺提出分階段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事業發展年內將打造8所普惠性託育機構8月13日上午,常州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先後調研了位於
  • 湖北政協委員籲完善託育工作 解決二孩家庭後顧之憂
    這不僅僅是民生「堵點」,在今年的湖北兩會上,這些難題也引起了不少政協委員的關注和熱議。  【解說】湖北省政協委員、武漢市婦聯副主席魏靜帶來「進一步推進落實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工作」的提案。  【解說】魏靜建議,湖北儘快出臺《關於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特別是關於女職工產假延長、為照護嬰幼兒的父母重回崗位的相關就業政策落實等方面給予指導性意見。同時,加大財政投入,發展多種形式照護服務,推動「託育」工作從「盆景」走向「花園」。
  • 東莞兩會:436名人大代表報到,有代表建議開設普惠性託育機構
    今日(6月9日),東莞市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分別報到,其中下午為人大代表報到時間。截止下午5點,向大會報到的代表為436名。截止6月9日下午5點,大會共收到代表提交的議案2件,建議59件。教育:建議在鎮街試點至少開設一家普惠性託育機構東莞市人大代表、高埗鎮教育管理中心督導員鍾偉宏本次帶來了《關於推進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託育服務的建議》。他提及,全面二孩政策已實施三年,東莞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不足,入託率不足5%,絕大部分是由祖輩進行日間照護,託育服務的供需矛盾日漸突顯。
  • 椰視頻|海口一家早教託育中心開業 爭創普惠性託育示範機構
    經了解,該早教託育中心正爭創海口市普惠性託育示範機構,目前已獲批覆,正完善相關配套。今年5月,《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明確2020年,海口市、三亞市、儋州市、瓊海市先行試點,每個先行試點市至少培育1家以上手續完備、管理規範、具有示範作用、可承擔一定指導功能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其中海口市、三亞市至少要建成1家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包括含普惠性託位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 常委會議|圍繞「貫徹落實市託育工作相關要求 提升託育公共服務...
    她提出,根據上海市託育工作「1+2」文件的要求,黃浦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行動,託育服務工作穩中有進,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也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認可。然而,通過調研,發現區域託育服務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難與不足,需要引起重視並及時研究解決。如普惠性託育服務仍無法滿足需求、優質託育從業人員缺口大、家庭科學育兒支持體系不夠健全和託育服務的管理機制有待優化等。
  • 全國政協委員劉曉莊:國家可從稅收、託育等方面完善二孩政策
    如何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有效化解「生得起,養不起」難題,近年來已成為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們最熱門的提案和建議。其次,國家可發展城鎮託育事業。「城鎮職工不敢生育二孩,重要原因是『孩子入託難,生了沒人管』。我國0—3歲嬰幼兒在各類託育機構的入託率僅為4.1%,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家50%的比例。」劉曉莊在發言中稱。
  • 秦和:建議落實對非營利性、普惠性民辦學校的財政支持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人民網前方報導組)今天上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院長秦和作了題為《著力制度創新大力發展民辦教育》的大會發言。
  • ...幼有所託 緩解託育矛盾丨關於加強我區社區公共幼兒託育機構...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經常能聽到她們對託幼服務的強烈需求。」舒麗告訴記者,通過走訪調研,她了解到社區託育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家庭需求旺盛與政府提供服務有限之間的矛盾。經過問卷抽樣調查,她發現,84%的嬰幼兒家庭有託育需求。為此,她提出了「關於加強我區社區公共幼兒託育機構建設」的提案。在提案中舒麗建議,要加快發展託育事業,將社區託幼工作建設納入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
  • 多方參與,發展普惠性託育事業
    深網評論員 明月深圳今年將大力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機構,同時啟動普惠性託育機構建設。「生得起,養得好」,這個目標將在深圳更多寶爸寶媽身上實現。日前,大鵬新區葵湧亞迪村某國際嬰幼中心通過國家託育機構信息管理系統提交備案,這是全市首家在衛生健康部門成功備案的惠普性託育機構。
  • 北京政協委員為"託幼難"問題支招 制定研發0-3歲教育指導綱要
    同樣來自教育界別的北京市政協委員、二十一世紀實驗幼兒園總園長朱敏指出,目前本市有些私立早教託育機構亂收費的情況,也是由於北京沒有相關標準的惡果,這些託育機構怎麼發展,如何收費並沒有監督,處於失管狀態。   許豔麗委員進一步建議,本市需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或指導性意見,明確政府對公共託育服務體系的責任和義務,有序引導和規範託育行業發展。
  • 公立民辦養老機構冷熱不均,全國政協委員袁亞非建議以合理回報鼓勵...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超 杭州報導自2013年參加全國兩會以來,全國政協委員、宏圖三胞董事長袁亞非近三年連續關注養老領域,建議通過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投資積極性
  • 龍崗區首個普惠性0-3歲託育機構選址愉園社區
    8月6日,龍崗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區人大代表和區衛健局、區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到龍城街道愉園社區調研0-3歲普惠性託育中心建設情況。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曉傑參加活動。  當天,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愉園社區普惠性託育機構選址地現場,實地調研其空間利用、規劃設計等相關情況。據了解,龍崗區擬定愉園社區原金色沁園科學育兒指導站用房改造成為全區首個普惠性託育機構試點。
  • 促進養老託育服務發展新政出臺 擴大普惠服務供給
    國務院辦公廳12月31日晚間對外發布了《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著力解決「一老一小」的民生問題,將有效擴大面向廣大普通家庭老年人和嬰幼兒的普惠性服務供給。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12月31日晚間對外發布了《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著力解決「一老一小」的民生問題,將有效擴大面向廣大普通家庭老年人和嬰幼兒的普惠性服務供給。
  • 強調託育服務普惠性,還需進一步轉變理念
    據媒體報導,民盟中央今年擬提交《關於調整社會家庭政策,應對人口發展問題的提案》,提出探索建立從懷孕到孩子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的全面鼓勵生育體系,包括孕期保健補助、住院分娩補助、託育津貼、教育津貼、家庭個稅抵扣,以及對不符合繳納個稅標準的低收入人群實行直接經濟補貼等。  鼓勵生育已是一個緊迫的問題。而育兒成本無疑是影響生育意願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