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用好四種思維方式,三裡屯街道把「圾」分落到實處

2020-12-13 朝陽區三裡屯官方發布

目前,垃圾分類新規落地實施已經136天。

很多人都認為,垃圾分類是很「燒腦」的事情。想要做好垃圾分類,要開動腦筋,記住每一種垃圾的「歸宿」;想要推進好垃圾分類,同樣要開動腦筋,做好宣傳引導,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推進垃圾分類需要統一認識,明確思路。所謂「燒腦」,就是要合理規劃,明確步驟。對此,咱們三裡屯街道通過四種思維方式,著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01 成效思維

三裡屯街道推進垃圾分類,堅持通過看成果,以成果倒推落實舉措,確保「用好招,有效果」。從成果倒推,街道主責部門採取「兩查」舉措。都是哪「兩查」?

1、查數據。

對於垃圾分類相關數據進行定期檢查,包括廚餘垃圾生產量、其他垃圾投放量等內容。此前,街道通過了解垃圾分類承諾書籤訂情況,對各社區居民基本情況、參與基數等數據進行分析為下一階段工作夯實基礎。

2、查整改。

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過程中,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等部門開展時時檢查,深入轄區單位,了解垃圾分類情況,匯總數據和問題點。同時,根據問題點,要求企業進行整改。並以「回頭看」的形式,對整改情況進行核查,確保逐次推進,層層遞進。

推進垃圾分類,需要步步為營。三裡屯街道細化垃圾分類工作的節點、層次,明確目標、形成閉環,確保垃圾分類有序推進。

02 內向思維

三裡屯地區居民區、商務樓宇、商業區等多種元素融為一體。面對這樣的局面,咱們三裡屯街道堅持內向思維,發現問題從自身找原因,強化黨建引領,優化工作流程,加大檢查力度,確保共性問題及時整改,個性問題及時研判,最終達到主線明確,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舉措,提高分類參與度和效果的目的。

1、發現問題,及時研判。此前,三裡屯街道綜合執法隊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太古裡、紅街等餐飲單位密集區域垃圾分類壓力較大。執法隊及時分析,與物業服務企業共同查找問題點、關鍵點,明確要求,確保廚餘垃圾分類到位。

2、積極探索,協同合力。街道針對商務樓宇企業「各自為戰」的特點,通過引領機關幹部「包樓」,讓垃圾分類的監督指導觸手深入各個企業,有效提高了企業的參與度,幫助企業明確標準。

3、加強培訓,明確標準。為了讓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街道多次開展培訓,讓機關幹部、社區工作者、物業人員、志願者等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提高知曉率、參與度,增強垃圾分類監督指導的可衡量性。

03 數據思維

垃圾分類過程中,街道注重數據整合。以社區、轄區企業為雙線,建立臺帳,及時更新數據。

1、有臺帳。街道相關部門依照本職工作,對垃圾分類工作中的各類數據進行了匯總。比如:垃圾分類承諾書籤訂數據;各社區垃圾桶站綜合數據。同時,街道督導各企業建立臺帳,確保底數清、情況明。

2、有記錄。街道聯合第三方專業垃圾分類服務企業,對各桶站清潔情況、各特色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記錄。

3、有研判。針對數據記錄,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研判。將數據思維與其他思維方式相結合,幫助垃圾分類的推進腳步按下「快進鍵」。

04 立體思維

1、有引領。在三裡屯地區各社區黨委引領各黨支部開展垃圾分類相關活動及「守桶」「盯桶」行動,各社區注重將社區、黨支部、志願者服務隊伍及轄區物業單位「化零為整」,形成聯動,使得垃圾分類工作有隊伍有聯動。

2、有表率。藉助「一核兩翼四輪多陣地」黨建工作格局,發揮黨建和社會治理協調委員會的作用,同時,藉助黨員雙報到、「三會一課」「等方式,鼓勵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指導,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3、有聯動。以構建垃圾分類文化為重點,積極動員轄區企業單位、居民群眾廣泛參與,以社區為主戰場,以家庭分類為基礎,發揮小手拉大手作用,養成人人自覺分類的良好氛圍。依託物業聯盟,讓三裡屯地區的垃圾分類的推進思路更加明確。

垃圾分類要久久為功,加強可持續發展性。街道運用四種思維方式,增強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可持續性,加強監督指導的可衡量性,讓垃圾分類成為人人參與、處處落實的「新時尚」。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怎樣見「圾」行事?三裡屯這樣做!
    同時,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經施行一個月了。垃圾分類工作猶如「大考試」一樣,為了應對考驗。三裡屯街道以「班會」的形式。總結一個月內的收穫。釐清下一步垃圾分類工作重點。2020/6/4 「班會」說明6月4日,三裡屯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街道處級領導班子、各社區、職能科室、物業公司代表、垃圾分類第三方服務公司參加會議。會上,街道對條例實施以來垃圾分類開展情況存在難題及問題進行小結,並提出下一步工作計劃。
  • 視點|幸福「圾分」 花市「小管家」收穫垃圾分類手帳
    5月31日,北京東花市居民過了一個特殊的節日——愛鄰「圾分日」,地區垃圾分類宣傳員及分類達人們體驗了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互動遊戲,並用此前通過垃圾分類獲取的積分和可回收垃圾兌換地區商家提供的不同福利和服務。
  • 讓垃圾分類真正落到實處
    近日,市城管執法局成立專項督導組,對我市首個垃圾分類示範片區——上城街道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督導組一行先後到霸王花水岸小區、上城街道背街小巷、垃圾分類末端基礎設施建設現場等地,認真查看了垃圾分類宣傳、垃圾桶設置和擺放、各類臺帳、垃圾分類集中收集亭和撤桶並點等,了解群眾掌握垃圾分類知識情況,對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創建標準,進行了逐一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 鹿城區濱江街道 生活垃圾分類中的「四種力量」
    90後的社區工作者卓曉燕作為全省基層代表發言,介紹了濱江街道基層垃圾分類中的「四種力量」:「紅色管家」引領解疑,志願服務隊樹立榜樣,變廢為寶轉變理念,有獎有罰彰顯分類力度。,濱江街道新田園社區90後的社區工作者卓曉燕作為全省基層代表發言,介紹了濱江街道基層垃圾分類中的「四種力量」:「紅色管家」引領解疑,志願服務隊樹立榜樣,變廢為寶轉變理念,有獎有罰彰顯分類力度。
  • 垃圾分類創意展 | 水果皮做酵素(東四街道)
    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垃圾分
  • 當「垃圾分類」遇上幼兒園!「手」護綠色,「圾」以群分,「殼」不容緩……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樹立環保意識,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也了解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近日,淳安浪川鄉中心幼兒園積極響應,開展了大班段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浪川鄉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利用周末時間,和家長們一起觀看視頻,一起學習如何正確投放垃圾的小知識。瞧,他們看得好認真呀!「老師,老師,我在家裡看了怎麼垃圾分類,我都知道了呢!」
  • 垃圾分類 | 看我「顏色」,見「圾」行事!
    垃圾分類 | 看我「顏色」,見「圾」行事!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收集垃圾時,應做到密閉收集,分類收集,防止二次汙染環境,收集後應及時清理作業現場,清潔收集容器和分類垃圾桶。非垃圾壓縮車直接收集的方式,應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內置垃圾袋,通過保潔員密閉收集。
  • 湖裡街道自創三字經 創新思維推廣垃圾分類
    今年來,湖裡街道創新思維,安裝智能語音督導機、組建垃圾分類督導員宣講團、營造氛圍發動居民成為志願者等,有效地推動了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  據了解,目前湖裡街道全轄區3個城中村和187個小區的92362戶居民,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共安裝智能語音督導機近200臺、智能可回收箱50多個。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已達90%以上,參與率80%,準確率50%以上。
  • 臺灣這20年:從「圾垃大戰」到人人都會垃圾分類
    特別是今年7月1日起,大陸幾座大城市都開始了強制進行圾垃分類,此時整個大陸朋友圈裡無不在探討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對於環境能帶來哪些益處,這就讓我想到臺灣這20多年來垃圾分類的故事。首先從宏觀的臺灣垃圾分類的故事說起。由於臺灣島上山多平原少,面積僅約360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卻居住了高達2300多萬的人口。
  • 農村垃圾分四種!威海環翠區垃圾分類「環翠模式」這樣搞
    鄉村振興,從環境整治做起,垃圾分類看似小事,卻關乎著生態文明建設。隨著環翠區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也逐步開啟,垃圾分類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前期調研考察的基礎上,環翠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制訂了適用於農村垃圾分類的模式、標準及分類方法,推出第一批垃圾分類試點村居4個,分別是張村鎮王家疃村,羊亭鎮貝草夼村,溫泉鎮小莊村,嵩山街道五家疃村。在羊亭鎮貝草夼村,紅色、藍色、褐色、灰色四類垃圾桶整齊的擺放在路口。
  • 讓垃圾分類成為「新常態」,這個街道的做法值得借鑑!
    垃圾分類深化黨建引領 常態化垃圾分類為進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類理念,泉河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將垃圾分類與村居建設緊密結合,通過黨員帶頭、全民參與、優化設施、營造氛圍等,切實推動垃圾分類常態化管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聚焦泉河街道,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吧~「菜幫菜葉、動物內臟、魚骨魚刺,這些都是廚餘垃圾,需要扔在綠色的垃圾桶內,而大棒骨、榴槤殼這些硬質的東西,在後期很難處理,就應該把他們扔到灰色桶內。」區應急局在職黨員正在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 興業街道召開垃圾分類推進工作匯報會
    12月18日上午,興業街道組織街道領導、相關科室、各社區召開垃圾分類推進工作匯報會,就2020年興業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做全面總結。會上,街道黨工委書記楊連貴對2020年垃圾分類工作情況進行總結,針對一年來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查缺補漏。
  • 垃圾分類怎麼做?東城區建國門街道的經驗在這裡!
    打造「無廢街道」示範宣傳長廊、擬利用快遞車開展垃圾分類「移動宣傳」、趙家樓社區擬推行「兩桶一袋」、防疫卡口志願者變身垃圾分類宣傳員、城管執法隊員開展專項執法檢查……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東城區建國門街道作為市級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向居民繼續推廣垃圾分類
  • 北京考核「示範片區」垃圾分類 目前已形成四種回收模式
    朝陽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級部門會聘請第三方專家,對開展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街鄉鎮轄區內的單位,用不打招呼直插現場的方式進行抽查。「驗收的標準很多很細,比如說四類垃圾桶,缺一個就不合格,還要查看街鄉鎮對垃圾分類從人員到資金的投入等等。」
  • 梅山街道垃圾分類分出新時尚
    表演用的服裝均為廢舊物品製成。 晨報訊(通訊員 陳梓萌 戴黔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陳彥 攝影報導)前天下午,位於梅山街道的新梅文化廣場內陣陣歡歌,街道城管部門聯合各社區、居民文藝團體用多種形式倡導綠色、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居民踐行垃圾分類。
  • 見圾行事,與「垃圾分類」密不可分的一天
    廣州的垃圾分類已經展開很久了,取得的效果也十分顯著。作為廣東省的在校大學生,你有沒有跟上時代潮流、見「圾」行事呢?當前,廣州市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成為了廣州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
  • 圾」中生智,綠色「童」行——長興縣太湖街道中心幼兒園垃圾分類第一課
    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優美和諧的環境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而如今我們生活的地球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生活垃圾是當今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一,為了增強小朋友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孩子愛護環境、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積極參與到實踐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近日,
  • 見「圾」行動,從我做起——香坊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教育系列活動
    說一說小朋友們要注意 垃圾分類莫忘記各類垃圾分桶放 以下規則要牢記廚餘垃圾綠色桶 幹垃圾入黃色桶可回收投藍色桶 有害垃圾紅色桶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鄉人口的快速增長,生活垃圾增長異常迅速,它對環境造成的汙染日益加劇。要解決垃圾處理和汙染問題,可以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對垃圾進行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垃圾處置的數量,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垃圾分類,我們應當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正確投放垃圾,為保護我們居住的綠色家園而努力!
  • 濟南「垃圾分類」時代來了!怎麼分?違反規定如何處罰?
    濟南「垃圾分類」時代來了!怎麼分?違反規定如何處罰?如何將垃圾扔進正確的垃圾箱?生活中的常見垃圾都屬於哪一類?這份實用指南請收好!垃圾分類的種類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處置利用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我們將日常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
  • 興業街道召開「垃圾分類推進工作匯報會」通過黨建引領實施將垃圾...
    12月18日上午,寬城區興業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組織街道領導、相關科室、各社區召開「興業街道垃圾分類推進工作匯報會」,就2020年興業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做以全面總結,並在臨近歲尾之際,將接下來的垃圾分類工作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