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垃圾分類新規落地實施已經136天。
很多人都認為,垃圾分類是很「燒腦」的事情。想要做好垃圾分類,要開動腦筋,記住每一種垃圾的「歸宿」;想要推進好垃圾分類,同樣要開動腦筋,做好宣傳引導,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推進垃圾分類需要統一認識,明確思路。所謂「燒腦」,就是要合理規劃,明確步驟。對此,咱們三裡屯街道通過四種思維方式,著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01 成效思維
三裡屯街道推進垃圾分類,堅持通過看成果,以成果倒推落實舉措,確保「用好招,有效果」。從成果倒推,街道主責部門採取「兩查」舉措。都是哪「兩查」?
1、查數據。
對於垃圾分類相關數據進行定期檢查,包括廚餘垃圾生產量、其他垃圾投放量等內容。此前,街道通過了解垃圾分類承諾書籤訂情況,對各社區居民基本情況、參與基數等數據進行分析為下一階段工作夯實基礎。
2、查整改。
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過程中,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等部門開展時時檢查,深入轄區單位,了解垃圾分類情況,匯總數據和問題點。同時,根據問題點,要求企業進行整改。並以「回頭看」的形式,對整改情況進行核查,確保逐次推進,層層遞進。
推進垃圾分類,需要步步為營。三裡屯街道細化垃圾分類工作的節點、層次,明確目標、形成閉環,確保垃圾分類有序推進。
02 內向思維
三裡屯地區居民區、商務樓宇、商業區等多種元素融為一體。面對這樣的局面,咱們三裡屯街道堅持內向思維,發現問題從自身找原因,強化黨建引領,優化工作流程,加大檢查力度,確保共性問題及時整改,個性問題及時研判,最終達到主線明確,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舉措,提高分類參與度和效果的目的。
1、發現問題,及時研判。此前,三裡屯街道綜合執法隊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太古裡、紅街等餐飲單位密集區域垃圾分類壓力較大。執法隊及時分析,與物業服務企業共同查找問題點、關鍵點,明確要求,確保廚餘垃圾分類到位。
2、積極探索,協同合力。街道針對商務樓宇企業「各自為戰」的特點,通過引領機關幹部「包樓」,讓垃圾分類的監督指導觸手深入各個企業,有效提高了企業的參與度,幫助企業明確標準。
3、加強培訓,明確標準。為了讓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街道多次開展培訓,讓機關幹部、社區工作者、物業人員、志願者等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提高知曉率、參與度,增強垃圾分類監督指導的可衡量性。
03 數據思維
垃圾分類過程中,街道注重數據整合。以社區、轄區企業為雙線,建立臺帳,及時更新數據。
1、有臺帳。街道相關部門依照本職工作,對垃圾分類工作中的各類數據進行了匯總。比如:垃圾分類承諾書籤訂數據;各社區垃圾桶站綜合數據。同時,街道督導各企業建立臺帳,確保底數清、情況明。
2、有記錄。街道聯合第三方專業垃圾分類服務企業,對各桶站清潔情況、各特色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記錄。
3、有研判。針對數據記錄,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研判。將數據思維與其他思維方式相結合,幫助垃圾分類的推進腳步按下「快進鍵」。
04 立體思維
1、有引領。在三裡屯地區各社區黨委引領各黨支部開展垃圾分類相關活動及「守桶」「盯桶」行動,各社區注重將社區、黨支部、志願者服務隊伍及轄區物業單位「化零為整」,形成聯動,使得垃圾分類工作有隊伍有聯動。
2、有表率。藉助「一核兩翼四輪多陣地」黨建工作格局,發揮黨建和社會治理協調委員會的作用,同時,藉助黨員雙報到、「三會一課」「等方式,鼓勵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指導,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3、有聯動。以構建垃圾分類文化為重點,積極動員轄區企業單位、居民群眾廣泛參與,以社區為主戰場,以家庭分類為基礎,發揮小手拉大手作用,養成人人自覺分類的良好氛圍。依託物業聯盟,讓三裡屯地區的垃圾分類的推進思路更加明確。
垃圾分類要久久為功,加強可持續發展性。街道運用四種思維方式,增強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可持續性,加強監督指導的可衡量性,讓垃圾分類成為人人參與、處處落實的「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