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宣布一系列惠及兩岸民眾新舉措 涉旅遊就業等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12日電 在12日舉行的第三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大陸有關方面宣布一系列惠及兩岸民眾的新政策舉措,涉及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增加兩岸往來航班、降低臺胞到大陸成本、方便臺胞進一步到大陸經商就業等多方面,便利兩岸民眾往來,深化兩岸交流合作。

  1、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

  6月28日,兩岸將正式啟動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第一批試點。兩岸雙方並同意開放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地區的個人遊,並儘快協商具體實施安排。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宣布,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第一批試點城市為北京市、上海市和福建省廈門市。今後,兩岸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按照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依發展情況逐步擴大開放範圍。

  2、增加兩岸客運航班 班次總量每周558班

  兩岸雙方商定大幅增加客運航班,使班次總量每周達到558班,一舉增加50%以上。大陸方面新增鹽城、蘭州、溫州、黃山4個客運定期航點,臺灣新增臺南為客運包機航點,新增臺南及高雄為不定期旅遊包機航點,兩岸客運航點總體上將增加到50個。此外,每年5月至10月期間,雙方航空公司可在每月20班額度內安排福建與澎湖之間的季節性旅遊包機。

  王毅表示,我們還十分重視兩岸民眾對直航票價的意見,雙方同意將對北京、上海至臺北航線的票價進行調控。

  3、全面下調臺胞籤注收費標準 增設籤注點

  7月1日起,大陸方面將全面下調臺胞來大陸籤注收費標準,總體降幅達50%。8月1日起,將增加四川省公安機關為在大陸的臺胞補發、換發5年有效臺胞證;在哈爾濱、徐州、煙臺機場口岸增設臺胞籤注點。

  4、臺灣居民將可在大陸申請登記個體工商戶

  大陸將於今年11月1日施行新修訂的《個體工商戶條例》,明確規定臺灣地區居民可以在大陸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

  大陸有關部門已經同意,臺灣居民可以參加大陸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這些法律政策措施的出臺,將為臺灣同胞在大陸發展提供更加寬廣的領域和更多的機會。

  5、大陸增設四個臺灣農民創業園

  大陸方面已確定,在福建福州福清、福建泉州惠安、河南焦作修武、廣西欽州欽南增設4個臺灣農民創業園,使臺灣農民創業園總數達到29個,遍及大陸14個省,為臺灣農民提供更優良的投資創業環境。

  6、大陸新設六處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大陸方面已確定,在福建馬尾和青礁、白礁慈濟宮、廣東梅州、湖南芷江、海南保亭以及山東威海等六處新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兩岸民眾創造更多回顧歷史、品味文化和暢敘親情的機會。

  7、大陸對臺農產品採購爭取常態化

  大陸方面主張建立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的穩定、專業、高效的貿易平臺,從而實現對臺農產品採購的常態化。為此,福州超大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已在雲林縣設立專門機構,並計劃陸續在臺灣中南部縣市增設一系列分支機構。還有一些大陸省市也都採取了類似行動。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則將繼續通過其組織和網絡,開展常態化的對臺農產品貿易。

  大陸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將於6月中旬再次組團到臺灣集中採購。大陸海貿會也將於7月組團赴臺採購列入ECFA早收清單的產品。

  8、福建出臺三方面地方性惠臺舉措

  福建6月10日出臺《關於加快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的若干意見》,在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開辦土地經營權和果茶樹抵押貸款服務、設立信用擔保風險補償專項資金、實行稅收和電價優惠等方面,積極支持臺灣農民在閩創業發展。

  由兩岸共同參與編制的《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近期將由國務院批覆實施。福建將在平潭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對臺胞在平潭投資國家鼓勵類產業,興辦教育、文化、醫療等項目給予財稅、融資、用地等多方面的優惠,同時儘快開通平潭至臺灣本島的海上快速客滾航線,就地辦理臺胞有關證件。

  福建今年將重點落實《海峽兩岸衛生醫藥合作協議》,允許符合條件的臺資醫院作為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鼓勵設置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同時,依託媒體開通面向兩岸臺胞的服務熱線,進一步完善臺胞公共服務平臺,為臺灣同胞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便利。

相關焦點

  • 大陸客赴臺個人遊28日啟動 煙臺設臺胞籤注點
    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12日舉行的第三屆海峽論壇上宣布,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第一批試點城市為北京市、上海市及福建省廈門市,將於6月28日正式啟動。同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宣布了大陸各有關部門惠及兩岸民眾的新舉措。
  • 臺媒展望2018年兩岸關係冷與熱:大陸向心力將進一步增強
    報導稱,若今後蔡英文打擦邊球,在表面無涉「統獨」之名暗中卻藏「統獨」之實的議題上大做文章,如對臺灣「永久中立」議題發起所謂「公投」,兩岸關係勢必會劍拔弩張,一發不可收拾,不排除由目前的「冷和平」走向「冷對抗」甚至是「熱對抗」。因為「永久中立」的背後,顯然是要「拒統謀獨」,這已經觸碰大陸的底線。
  • 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廣邀臺灣民眾暢遊大陸
    新華社臺北7月20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與臺灣旅遊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2018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20日在臺北登場。這是島內今夏最大旅展,大陸24個省份組團來臺推介,向臺灣民眾介紹大陸旅遊的最新玩法。
  •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高雄辦事分處成立
    杜江在致辭中表示,2008年7月,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正式啟動,改寫了兩岸旅遊單向交流的歷史,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截至今年5月,已有約860萬人次的大陸居民赴臺旅遊。2014年1—5月份赴臺旅遊人數達到135萬人次,同比增長42%。
  • 2020臺北夏季旅展開幕 兩岸展區邀臺灣民眾「雲遊」大陸
    和毛茸茸的熊貓握手、與紫禁城天壇合影、體驗「騎行中華」動感單車……17日開幕的2020臺北夏季旅展上,兩岸展區為臺灣民眾提供了「雲遊」大陸的多樣化體驗。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主任任佳燕介紹,這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海旅會在臺灣參加的第一場旅遊展會。這次兩岸展區面積達225平方米,以「美麗中華——雲·遊大陸」為主題,設置了AR體感互動拍照區、單車騎行體驗區、LED多媒體展示舞臺、好康產品販售區和文宣資料打卡區等。
  • 東南快評:疫情過後,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會回溫嗎?
    我們期待你的加入 昨天,香港中評網的一篇報導說,臺灣旅遊及相關業者希望,疫情過後大陸民眾赴臺能回溫。臺灣接待大陸遊客的前三大旅行社之一的「鼎運旅遊」副總經理陳靖宜昨天(9日)在接受採訪時預計,今年不會有大陸遊客了,明年應該也非常不樂觀。
  • 邵琪偉率團臺灣深度考察 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
    南莊鄉這些參與性強的農業旅遊項目,一定會受到大陸遊客的喜愛。  民眾是兩岸旅遊發展的基礎  業界預測,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啟動後,到訪臺灣中南部地區的大陸遊客一定會逐漸增多。據了解,大陸方面還將適時逐步放開赴臺旅遊跨區域組團限制,有序增加赴臺旅遊組團社數量。
  • 臺民眾持大陸護照旅遊 陸委會威脅「不準用」
    臺灣顏姓男子於10月持大陸一次性護照赴俄羅斯旅遊,返臺後,卻發現自身的戶籍被註銷。對此,11月7日晚間,臺灣陸委會聲稱,臺灣民眾使用中國大陸護照行為,無論是否為一次性旅行專用護照,都是不被容許的。不料,10月底,他卻接到通知,因持有大陸護照,他的戶籍已被註銷。對此,臺灣相關部門給他的理由是,他旅遊時使用了大陸護照。此事引發島內關注,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11月7日晚間,臺灣陸委會作出回應,聲稱「臺灣民眾及相關旅行業者未來不要便宜行事,應先在臺灣辦妥前往相關國家旅行籤證,以免觸法」。
  • 大陸新政放寬民眾赴臺 臺媒:這樣再不願意來,就怪蔡英文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1月22日,公安部宣布推出8項出入境便利措施,放寬大陸民眾辦理來往臺灣證件限制、提高赴臺旅遊誘因。對此有臺媒評論稱,此舉清晰地傳達出,兩岸民間來往是大陸「心頭最軟的一塊」。評論還稱,這是大陸在向臺灣表明,官方並未阻擋人民赴臺,而是助力推進兩岸交流,若大陸民眾仍不願赴臺旅遊,那就是「蔡英文政府的兩岸政策使然」。
  • 臺灣民眾赴大陸旅遊更多元 避暑、遊學成新趨勢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隨著大陸旅遊的軟硬體設施不斷提升,旅遊的內容也逐漸多元化,並形成漸多的主題旅遊。除了新興的高鐵旅遊之外,傳統的長江三峽和絲綢之路仍持續火熱。避暑、遊學和冰雪旅遊,則是臺灣民眾赴大陸旅遊的新方向。
  • 黃清賢:大陸惠臺政策有助於兩岸融合發展
    、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進而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從擴大對臺產品採購、增加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等;到增加向臺灣居民開放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積極支持大陸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滿足愈來愈多前往大陸發展的臺灣民眾需求政策;這些「融合發展」政策都存在讓兩岸結合後成長得更先進的動機,而且成長的方向需要符合大陸的期待,所以相對於被動、持保留態度的臺灣,大陸不但是「推動」,而且是積極主導的「推進」融合發展。
  • 大陸旅遊交流機構在臺辦展,憑這招吸引大批臺灣民眾圍觀
    海峽導報訊(駐臺記者 洪偉晟 文/圖)今天上午,臺灣今年首個旅遊展會「2020臺北夏季旅展」在臺北世貿展覽館開幕。雖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大陸各地旅遊單位不能赴臺參展。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仍在展會中設立展區,通過AR等高科技手段,展現大陸旅遊產品特色,吸引了大批臺灣民眾圍觀。本次臺北旅展海旅會臺北辦展區面積共有225平方米,並以「美麗中華——雲·遊大陸」為主題,設置了AR體感互動拍照區、單車騎行體驗區、LED多媒體展示舞臺、好康產品販售區和文宣資料打卡區等。
  • 大陸出臺惠臺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相關部門在陸續公布了一批新的政策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大陸鐵路和民航部門宣布改造自助服務設備,實現臺胞自助購、取票和值機;第二,教育部等部門修改完善臺生在大陸學習的有關規定;第三,開放在大陸工作的臺灣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第四,人社部擴大臺胞在大陸事業單位就業試點領域;第五,司法部門決定進一步擴大法律服務對臺開放。
  • 騎自行車逛風景 臺灣民眾赴大陸旅遊更多元
    騎自行車逛風景 臺灣民眾赴大陸旅遊更多元 2018-07-24 10:37: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 張冠華:大陸發布26條措施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重要實踐
    不僅優先讓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更面向基層民眾,更注重增加臺灣民眾的獲得感。需要指出的是,在當前兩岸關係環境下,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停擺,大陸釋出的惠臺措施是單向的,還難以通過兩岸的制度化安排惠及更廣大臺灣企業和臺灣同胞。讓更多臺胞優先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需要克服政治障礙,通過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推動「新四通」,讓更多島內民眾特別是基層民眾切實分享和平發展紅利,增強獲得感。
  • 國臺辦回應「免籤致臺灣居民大陸公民化」:「臺獨」怕得要死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我們實施的這項重大政策,為的是進一步便利兩岸同胞往 來,推動兩岸同胞之間的交流,是為兩岸民眾謀福祉,因而也得到兩岸民眾,特別是廣大臺灣民眾的普遍歡迎,得到臺灣主流媒體輿論的高度肯定。 馬曉光強調,卡式臺胞證是對目前5年有效紙質臺胞證的電子化改版,「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這一證件名稱沒有改變,出入境證件的功能沒有改變,有效期仍然是5年。
  • 當前大陸民眾為何不願去臺灣地區旅遊
    當前大陸民眾為何不願去臺灣地區旅遊 時評/三杉      圖/來自網絡 據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因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關係急凍,陸客大減 據香港中評社12月9日報導,蔡志升表示蔡英文當局用300億(新臺幣,下同)「救觀光」,但業者不抱樂觀,認為改善兩岸關係才是王道。就連南投縣副縣長陳正升也認為問題出在兩岸關係緊繃,當局應從病源下手,才能使陸客人數回升。 蔡志升表示陸客自2008年馬英九執政起由不足20萬人次,到最高418萬人次。
  • 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程序公布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昨日在首屆海峽論壇上表示,大陸方面願意以積極和開放態度,與臺灣方面商談籤署符合兩岸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王毅是在宣布推動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等八項惠臺新舉措(見附表)時作上述表態的。一段時間以來,兩岸高層多次提及籤署類似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構想。
  • 蔡英文叫囂「臺獨」惹人嫌,大陸赴臺旅遊人數驟減,民眾叫苦不迭
    蔡英文叫囂"臺獨"惹人嫌,大陸赴臺旅遊人數驟減,民眾叫苦不迭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蔡英文沒有什麼懸念的連任成功。因為他第一個任期內,因為製造兩岸關係的摩擦,使得兩岸關係發展處於停滯狀態之中。原來馬英九時候,經常來臺灣旅遊的大陸遊客也大幅度減少,這樣使得臺灣旅遊業生意人非常的蕭條。雖然蔡英文為了彌補臺灣旅遊業的損失提出了吸引東南亞遊客來臺灣旅遊,但是他們的購買力和消費力遠非大陸群眾能夠相比的。所以臺灣的旅遊業發展還是得依靠大陸。可見兩岸的經濟往來是多麼緊密。
  • 專訪澎湖縣長:大陸民眾遊澎湖 觀光發展無限量
    專訪澎湖縣長:大陸民眾遊澎湖 觀光發展無限量 2008年03月19日 22: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觀光發展無限量——專訪澎湖縣縣長王乾發  中新社記者曾嘉黃少華  「澎湖是上天恩賜我們的美麗島嶼,大陸民眾來旅遊,對澎湖的觀光發展是無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