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學生和家長、老師心目中好大學的標準是就「985」和「211」高校標準,但同時,也有非常多的家長們在討論「985、211標準將被取消」這一熱點問題。
最近,教育部對此問題作出了官方正式回覆:
從教育部的答覆中,可以讀出三點信息:
1.985和211高校名單不會再有變化,作為曾經的建設項目,它們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
2.985工程和211工程今後不會再被提及和實施,因為它們已被「雙一流」建設所統籌(取代)。
3.今後國家認可的好大學、好專業的標準很明確,就是「雙一流」建設高校。
這說明已明確用「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概念代替了之前的211、985!
Part.1 ///
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985/211側重對大學的評定,「雙一流」側重對學科的評定。無論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學(含國防科技大學)還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學是基於對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評價。
儘管之前也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評定,但社會對一所大學的整體認知,還是只看「牌子」不看學科,影響並不大。
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則是先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137所),再在此基礎上選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也就是說,先看一所大學有沒有若干個很強的學科(專業),再主要根據學科綜合實力來評定一所大學的強弱。
Part.2 ///
為什麼大家如此看重「985、211」?
傳統觀念裡,大家都覺得好的學校,會附帶更多的優質資源來培養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宏觀視野和再學習能力,是會比普通院校高出一級。
而且從名校出來的畢業生,企業也更傾向於錄用這類人,社會普遍認為名校應屆生的標籤也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因此,不少學生家長擠破頭,拼盡最好的教育資源,都要讓孩子考進名校,因為對他們來說,這看起來就像是一條完美的人生路線。
Part.3 ///
打敗孩子的並非「985、211」
對於普通人來說,有時候打敗自身的並非完全是名校的牌子,更可能是因為缺乏真正的專業技能,或根本不具備核心能力。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簡單來說就是你區分於別人的價值。
對孩子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往往是人的核心能力,這需要天賦,也需要後天長期的訓練。
聽起來比較抽象,舉個例子,許多知名的公司每年會收到成千上萬的簡歷,學校和證書都是相似的,對應技術而言,他們的潛力不會差異太大,在學術方面也發表了論文,也都會參加一些體量很大的項目。那麼真正能區分他們的是什麼——往往是他們的核心能力。
一般來說,企業招聘時關注的能力有領導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組織策劃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抗壓能力等。
那我們該怎樣去培養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呢?
這絕對是需要從小抓起的,家長們更應關注孩子多維的素質教育,從其他方面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進一步鍛鍊孩子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
事實上,編程早已經成為精英家庭早教的必選,也是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必不可少的能力。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12歲就開始學編程,美國總統川普的孫女5歲開始學編程,他的大女兒伊萬卡也是親自陪著女兒做編程作業。並且還發推特強調:「編程是一種真正的未來語言。」
其實,編程不是精英教育的專屬,從國內外的教育政策來看,編程教育已然成為大勢所趨。
不僅中國教育部今年宣布將在中小學大力推廣編程教育,其他國家早就著手開展這類科技教育,英國已經強制5-12歲孩子接受編程教育,日本計劃2020年以後,讓編程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美國更是投入了40億美元大力推廣編程教育。
所以,讓孩子學習編程,通過實踐,他們會不斷思考、探索,學習力、動手、科學創造等能力都能得以提升,才能更好地讓孩子們在未來大展身手。
我想,作為家長的你,心中也已有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文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今日互動-
提高競爭力,家長們該如何做選擇?
快來和玩仔一起交流吧!
評論區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