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個快遞等待籤收!」——在快遞員的故事裡,你也是主角

2020-12-15 GQ中國

在陌生人之間交往成本越來越昂貴的今天,快遞員是為數不多的、擁有正當理由敲開每個陌生人家門的人。

他們帶著包裹奔走在大街小巷,來到快遞單上的地址,敲開門。多數時候,門只開一條縫。借著這一條小縫,他們密集而廣闊地與社會各個階層、各種職業的人打交道。

在美國經典動畫《飛出個未來》裡,主人公也是一位快遞員,他能夠駕駛空中飛車,把包裹直接放到宇宙各個角落。但現實比科幻複雜,當包裹和人的距離,縮短為窄窄一條門縫的時候,故事才剛開始。

這些故事,關於危機、溫情,精準的計算和難以預料的巧合,足以讓我們窺探百態人生。

1

李常偉盯著手中的購物卡,又看了一遍,右下角的金額還是100元。

面前的女人逐漸抬高音調。她說,別人把購物卡裝進信封的時候,金額還是5000元。

李常偉打給寄件人。對方語氣焦躁,不斷重複「5000」這個數字。掛掉電話沒多久,一個陌生號碼打了進來,原來是寄件人找到了攬件的快遞員。這名快遞員顯然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有了麻煩,告訴他:信封用膠水密封之前,裡面的確是一張金額為5000元的購物卡。

李常偉扭頭問女人:「外包裝完整嗎?」女人點頭。「有毀壞的痕跡嗎?」兩人又仔細地看了一遍,沒有。

電話那頭的人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麻煩。快遞業有行規,收件時若外包裝完整,沒有損壞,損失由寄件方負責。此後的幾天,負責寄件的快遞員又打來了幾次電話,李常偉只記得他的哭腔和委屈:上崗三個月不到,現在要搭進去一個月的工資。

之後,李常偉四處跟同行打聽,最後在一位前輩那兒得到了真相。除了快遞員,能接觸到包裹的還包括在中轉站的分揀人員。那些分揀員,每天經手無數快遞包裹,看到一個薄如紙片的信封,隔著信封一摸,摸到塑料卡片的輪廓,有時候就扣下來。他們掏出打火機,火苗靠近文件袋邊縫的膠水,趁著膠水遇熱融化,把卡片抽出來,換一張,再用膠水粘回去。用相同的方法,他們還能把一個 iPhone 換成一塊磚頭。

2

從那天開始,李常偉婉拒了所有客戶寄送的、價格超過4000塊的包裹。

比賠償更令快遞員恐懼的,是丟飯碗。劉師傅在順豐做快遞員,有一次,收件人告訴他,剛拆開的包裹裡少了一副眼鏡,劉師傅第一反應不是冤枉,而是詢問價格——他寧願自己賠錢,也不願讓客戶上報公司處理。丟件,是能決定順豐快遞員去留的問題。

範師傅也怕丟件,他是商易通快遞駐華貿中心的快遞員。去年一個陰沉的下午,他拉著一輛堆滿快件的平板車,經過一道風口的時候,狂風把他撞到了一旁 Apple Store 巨大的玻璃幕牆上,分量輕盈的快件和文件袋被吹得漫天飛舞。他頭一回感到絕望:「我嗓子一下子就幹了,腿也發軟。」Apple Store 的保安走出來,叫他「別把玻璃撞壞了」。有路人看到,過來幫他一起撿文件。數了數,沒丟,他坐在花壇邊上歇了好久。「還好玻璃沒事。」範師傅感慨。在這陣驟然吹起的狂風中,範師傅第一次體會到了丟件的恐懼。

與天鬥,與地鬥,難度遠遠比不上與人鬥,韻達快遞員張巍對此有特殊的感受。有一回,他來到快遞單上的地址,敲開了門,一個男人出來籤收了包裹。那天下午,他接到一個女人的電話,她說自己剛查了物流,狀態是「已籤收」,質問他把包裹送去了哪兒。他查看了她提供的單號,地址沒錯,手機號碼沒錯,是上午那個男人幫她籤收了。女人卻說,自己是獨居,家裡從來沒有男性。他總會把這個故事講給新入行的快遞員,有關「莫名出現」的男人、「憑空消失」的包裹和他為此付出的700元賠償的代價。

張巍沒想到,很快自己又遇到了相同的考驗。有一回他正送貨,接到了一個女人的催件電話。他清楚記得,電話裡的女人在上午親自籤收了包裹,還跟他說謝謝。這一回,他恰好在女人家樓下,掛了電話,他徑直上電梯,敲門。女人打開了門,看到他的瞬間,臉上閃過一絲驚惶。張巍的目光越過她,看向客廳,上午送上門的快遞箱已經被人打開,放在餐桌上,封箱的膠帶上還粘著被撕扯下來的紙屑。

張巍說,小區裡的「奇葩」住戶還有很多,有一個在附近上班的90後職員,他打郵政局電話投訴,謊稱快遞員遲遲不給他送貨。直到快遞員當面問他,他才承認,自己和公司前臺有矛盾,這樣做可以令負責籤收的前臺因為失職而被老闆大罵一頓;一個養了一條狗的人,拿著一個凹著狗牙印的食品箱要求快遞員賠償,理由是「被你們倉庫裡的老鼠咬壞了」;還有一對每天凌晨下班的年輕情侶,要求快遞員在凌晨12點到次日6點間送貨,快遞員建議放在樓下的小賣部,他們不樂意,因為小賣部要收一塊錢代收費。來來回回打了幾個電話,快遞員也煩了,告訴他們自己已經付了這一塊錢,電話那頭的男生突然開始破口大罵.......張巍建了一個微信群,把在附近送貨的快遞員都拉了進來,分享各自遇到的「奇葩」住戶。很快,群裡的快遞員們達成共識:每次通話錄音。有人打電話投訴,他們就翻出錄音作證據。這些錄音幫他們免掉了不少罰款——一旦公司認定投訴成立,快遞員將會被罰1000元。

3

雙十一那天回家的路上,陳亮打開通話記錄,數了數,有300條。以10小時工作時間計算,這意味著平均每兩分鐘一通電話,來電的人絕大多數是催件。幾分鐘的通話裡,陳亮在語氣中會流露出同樣焦急的同理心,儘管這往往不出於真心——「真要那麼急的話,就不會上淘寶買了。」他說。他不輕易改變送貨路線,只有兩次例外,一次是因為對方一大早上打來電話,說「飛機快起飛了」,他還沒來得及把當天要送的快遞裝車,專門替他跑了一趟。對方籤收的時候笑了,「要不說飛機快走了,你能那麼快嗎?」

他跟自己說這是最後一次,但還是失信了。有一回,對方在電話裡不住請求:「這是救命的東西,求您一定今天給我送。」他看了看時間,已經是晚上10點。他坐上三輪車,從東五環外的倉庫一路向西狂奔,在等待最後一個紅燈的間隙,他沒按捺住好奇心,拆開袋子一角,借著路燈看了一眼:是一個情趣玩具。

在每天數百個電話中,「您好,有您的快遞。」是他最常用的開場白。有一次,「遞」的音節還沒說完,對方打斷他「我知道有我快遞,那你還不趕緊給我送來?」噎得他無話可說。過了幾個小時,那人又打電話來道歉,語氣緩和,向他解釋自己剛剛正跟妻子鬧矛盾,他還是無話可說。

他也不總是處於被動地位,有時,他電話打過去,對方說:「Hello?」他會一聲不吭,主動掛掉電話。接著打開百度翻譯,對照著英文翻譯一個一個字母敲到簡訊裡:「I am YuanTong Delivery」,再把包裹直接放到那些外國公司的收發室。他與那些包裹的主人從未打過照面。

也有快遞員習慣於群發簡訊。「有快遞,在家嗎?」,收到的回覆通常也很簡短,在或不在。有一回,剛過完年,朱潔銘看著沒有電梯的老樓,心裡發怵——過年期間他和父母爬山,不小心崴了腳。他小心翼翼地在簡訊裡問客戶,能不能約個時間下樓自取?但回復者寥寥。一個人回復他:「崴了腳還送什麼快遞?」

4

順豐快遞員的高薪一直是媒體熱衷討論的話題。在這家公司待了超過8年的劉師傅說,他的「高薪」來之不易。去年過年前,站點主管給大家開了會,「過年回家可以,但每個區域必須保證有人留下,不然年後都不用來了。」他留了下來。

潮汕人朱潔銘同樣曾作為「留守」的快遞員在北京過年。春節期間的北京,馬路空曠,車喇叭聲似乎都有回音。他當時承包著幾個快遞站點,過年便自己留下值班。留下來沒什麼事好做,他打開中央三臺一遍一遍地看電影。突然接到一個相熟客戶的電話,邀請他去自己家過年。客戶是湖南人,按他們當地說法,算「半個老鄉」。朱潔銘一直記得那個春節,兩個留守北京的異鄉人吃在一起、住在一起,還一起去電影院看完了正在上映的電影。

由客戶變成朋友的經歷,朱潔銘能說上許多。有一回他上門寄快遞,跟一位熟客聊到家鄉美食,他興致勃勃地跟對方介紹潮汕的牛肉丸、粿條,對方在航空公司工作,職業是飛機機長,熱愛美食。沒多久兩人一起飛了一趟潮汕。回來後,他們合資開了一家潮汕菜館,但兩人在大廚人選上意見不一:他從家鄉高薪挖來大廚,而機長認為他自己教手下的快遞員做菜足矣。最終他還是聽了對方的意見,把高薪挖來的家鄉大廚開掉,卻也因此喪失了全部信心,沒多久,兩人分道揚鑣;

他曾向一個從事電影行業的客戶表達了自己對新行業的嚮往,女孩聽了他的想法,邀請他參與到一部網絡大電影的製作中,他負責導演組外聯工作。為了集中精力,他關了自己承包的快遞站點,每天「熱血沸騰」地去咖啡館開創作會。回顧那段經歷,他說自己唯一學到的東西是「我不是王寶強」。這部名為《女明星血淚史》的網絡大電影幾個月前上線,而他至今還沒有去看。

5

有人以送快遞為名得到了別的機會。梁崇強會趁著送快遞的時候,幫一位在政府工作的客戶把一些「不能明說」的東西悄悄放到領導的桌面上,這為他換來了客戶的絕對信任。聊天的時候,那位深諳官場人事關係的客戶會跟他分析「如何勸說不聽話的員工」和「如何改變大老闆對自己的印象」,並讓他免費搬進了自己位於建國門附近的一套二居室,直到最近,在梁崇強的主動要求下,客戶把房租提高到了600元。

有人在送快遞途中遇到了奇妙的緣分。快遞員苗子曾弄丟了一個女孩的快遞,東西不貴,才20元。他上門跟女孩解釋,加了微信,一出門就給她發了賠償的微信紅包。女孩似乎也是個自來熟,直呼他「這位兄臺」,他有點詫異,回了幾個表情包,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半個小時,突然女孩問他「你是哪位?剛剛看你的資料是男生,我還以為是我的一個女同事呢!」倆人陰錯陽差地說上了話,從那之後慢慢發展成了朋友。

也有人與包裹主人發展出更長久、深遠的感情。朱潔銘負責的小區裡有一位得了癌症在家休養的老人,某次聊天中得知他是離家幾十年的潮汕同鄉。自此老人和他越發親切,甚至把他當成親人,每天中午替他準備飯菜,和老伴一起送到站點。春節後他返京,老人會叫上兒女一起到北京西站接他。作為報答,朱潔銘周末有空的時候,會騎著車帶老人去市場逛逛,一起買些新鮮的蔬菜,幫老人買鞋。

儘管多數時候,快遞員與很多人的交集只有一個照面,也並沒有所謂的後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深入每個人生活的細枝末節。梁崇強對小區裡的大多數住戶的生活規律、職業、個性習慣都十分熟悉。比如每個月固定給家裡上年紀的貓買進口藥的退休老夫妻;一個睡在街角的流浪漢,和偶爾給他買食物並舉起手機自拍的年輕人;一個聽到敲門聲便要「直播收快遞」的女主播;一位住在三裡屯使館區、熱衷於淘寶的大使夫人,樓下的保安曾告訴他,他已經是今天內自己見過的、第六個來給她送快遞的人,要知道大使館的保安每隔兩個小時輪換一班;還有一位小區保安,傍晚站崗時,看無人來往便會小聲哼一曲,有車燈閃過便立馬立正敬禮。

6

就職於小區驛站的快遞員小龐並不打算和所有客戶發展一段長久關係,有些人,賺他一筆就夠了。有一回,他利用一位女客戶對「市斤」和「公斤」的理解誤差收取了700元的快遞費,再把東西就近找個快遞站點直接發走,只花了280元。

他的同事通過翻閱小區裡一個女孩的朋友圈,發現她在朋友圈裡曬微信截圖,「有人轉帳8888元叫她起床」;小區停水那天,她叫了兩大桶農夫山泉洗澡。「那個女客戶對錢沒概念」。女孩發件的時候,他的同事報了一個高價,女孩果然無動於衷。

有時候這筆帳似乎又算得糊塗,並不精明。有一回,一位經常找發快遞的客戶跟他告別,發完最後一批貨,這個30多歲的男人就回家收拾東西,「逃離北京」。男人不住地跟他感慨房價、空氣、工作壓力、催婚......他百感交集,出門的時候,他堅持只收了對方一個運費成本價,分文未掙。

7

有人送快遞,像在實施一場小型綁架。溫雷在拿到一封明顯裡面是購物卡的快遞信封時,不拆,但也不送。有人打電話催件,他就立馬送過去。但大多數時候,這個電話不會響起。

他只會在每年的一些特殊節日裡這麼做,比如中秋節、教師節等等。臨近這些節日,送往政府、學校、醫院的包裹比平時都多。「你想,教師節的時候,家長能不跟老師意思一下麼?但老師那天收那麼多禮,誰記得清?家長也不好意思問,『老師您收到我送的禮沒?』」

他神秘地豎起四根手指,「去年中秋,有家快遞公司的四個快遞員,負責送政府,扣了近4萬元的卡。」他不抽菸,有抽菸的同事曾把650元一條的軟中華拆了抽,有省細的人,就把煙拿去大望路附近的回收點賣掉換錢。

從扣下來到拆包,時間大概是一個月。要是有人打電話催件,他會「為難地」抱怨時間已經過去太久,怎麼現在才發現。然後假裝不知情地答應寄件人幫忙找找,最後「意外地」發現包裹掉在快遞車上的某個角落。

另一種方法是假保價。北京有皮草一條街,街上賣貂皮大衣,10萬、20萬都有。他像推銷保險一樣,向賣貂皮的店主們推薦保價,「多600塊,10萬一件的貂皮大衣包賠」——轉而扣下這筆保費。他從哪兒來的信心?「皮草不怕壓,而且公司開了這麼多年,只丟過一次件,天津大爆炸,倉庫炸沒了,那也是公司賠。」

「要是不能賺外快,死守著四五千塊錢工資,在北京怎麼活?」他還記得剛來北京時的自己,住月租500元的地下室。不出門,永遠不知道外面是太陽還是月亮,是晴天還是下雨。如今,他已經和做客服的女友搬到了朝陽門附近,一間月租1700元的臥室。「有窗戶,有洗澡的地方。」他對目前的狀態很滿意。

8

在快遞員翁沛倫眼中,這些人都是「鳥人」。他曾在倉庫目睹三位中轉站分揀員扣下了包裹裡的6瓶高級紅酒,開了5瓶,一飲而盡,再最後一瓶連著5個空瓶子一起打碎。然後,這些人打電話通知收件人:「由於你寄的是違禁品(液體),我們只能以運費三倍的價格賠償。」幸運的是,隨著自動化分揀系統的普及,在這個環節操作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

他從大一開始兼職承包韻達網點,到如今,已經成為三個網點的負責人,幾乎從沒喪失對這個行業的信心,唯一一次想放棄的時刻,是上課的時候接到了院長的催件電話,電話那頭的呵斥聲引得同桌側目:「.....做什麼快遞?好好的一個學生,像個農民工似的!」

9

拿到籤名意味著結束一段臨時關係,但過程可能比想像中來得艱辛。範師傅有一次被投訴,僅僅是因為他在接通電話的一刻稱呼了對方的全名。他學會了忍。但他的同事沒忍住。有一回,他的同事去送一張單人床,小區沒有電梯,他跟對方確認在家便扛了上去,然而敲門不開,電話不接,他急著送其他件只得又扛了下來。剛到樓下,他接到電話,對方稱自己沒聽到敲門聲,叫他再扛上去。但當他又氣喘籲籲地扛上6樓,對方突然改變主意,說要退貨。他一聲不吭又扛下樓。只是沒想到,剛到樓下,對方又打來電話,「師傅,我還是想要,再扛一次吧……」,重複幾次,這位同事顧不上被投訴,在電話裡跟客戶吵了起來。最後的結果是他被公司罰了幾百元。

「時間就是金錢」,很少有人能夠比快遞員更加直觀地感受這句古老的箴言。何師傅在建外 SOHO 送貨,其中有一棟有32層,卻只有2部電梯。每天臨近中午飯點,電梯裡總會擠得滿滿當當,幾乎每層樓都有白領在電梯口排隊。送貨的時候,何師傅養成了一個習慣,到達目的樓層後,如果電梯裡還有人要上樓,一出電梯,他會立馬按下「下樓」的按鍵,以節省等待電梯的時間。有時候送完一天快遞,他晚上回到家,一出電梯門,他才發現自己又隨手按下了「下樓」的電梯鍵。不過這的確是一個好習慣,利用擠出來的時間,他得以每天早上4點到7點之間兼職送報紙,把賺來的錢打入正在讀大學的兒子的帳戶裡。

10

名曰快遞的包裹,內裡是一個大千世界。從空包到實體,從活物到死物,物質的存在形態能夠在快遞中得到最全面的體現。翁沛倫欣賞那些在快遞箱上黑筆加粗寫著「蟋蟀三隻」的誠實,遠比泡沫箱的外觀寫著「海鮮」兩個大字,卻爬出了兩條眼鏡蛇來得可愛。

至今不能合法快遞的物件,骨灰是其中之一。一位客戶找到DHL 的黃師傅,說他想要把骨灰寄到瑞士做成鑽石,黃師傅婉言拒絕了,因為快遞不能收寄粉末狀的物體。或許也有漏網之魚?溫雷就曾聽其他快遞員說,有一回,負責快遞安檢的人在一雙運動鞋鞋底裡發現了一包粉末,送檢後結果顯示,那是一包海洛因。

每年兩會,陳亮都要失眠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上面」對快遞包裹查得最嚴,去年兩會期間,一個男人來到站點寄一本書,當陳亮提出檢查貨物的要求時,男人面有慍色,不停抱怨手續繁瑣。陳亮堅持把那本書拿了過來——剛打開硬皮封面,裡面是整齊挖空的書頁,剛好塞下一把水果刀,和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情節如出一轍。男人突然正色:「我是郵政局的,恭喜你們通過了抽查。」

陳亮回憶這件事的時候止不住感嘆「萬幸」,被罰款事小,2015年8月13日發生在三裡屯的那場武士刀砍人事件,是全行業皆知的社會新聞。據陳亮說,北京所有快遞員中流傳著消息,那位派送武士刀的快遞員至今還在關押中。

淘寶大數據顯示,中國有300萬個快遞員,目前已運送超過300億件快遞,使用的膠帶總長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這些故事每天都在發生,隨著快遞員與每一個普通人的交談,這些故事被膠帶密封在每個快遞紙箱裡。敲開門,透過一條半掩的門縫,快遞員以碎片式的一瞥,窺見這個社會最普遍的道德素質,和人性不堪或閃閃發亮的那一面。儘管這個過程往往還會伴隨著危機——這是快遞員的幸與不幸,他們眼中的時代和人的故事,有的稍縱即逝,有的緩緩流傳。(應被訪者要求,文中李常偉、張巍、陳亮、梁崇強、溫雷為化名)

編輯:曾鳴 採訪:徐沉沉、範稚瑞 撰文:範稚瑞 視覺:梁爽

相關焦點

  • 快遞員代籤快遞公司被罰30萬,代為籤收這件事你能忍嗎?
    快遞員代籤快遞公司被罰30萬,代為籤收這件事你能忍嗎?最近,小編在網上購買了一個手機殼,寫的是公司的地址,晚上沒事幹登錄APP查看物流信息,發現手機殼竟然被籤收了。我勒個去!晚上9點多快遞員還去公司把快遞給送了?這麼敬業?
  • 為什麼現在籤收快遞不用籤名?快遞小哥告訴你其中的「秘密」
    為什麼現在籤收快遞不用籤名?快遞小哥告訴你其中的「秘密」現在網購盛行,大多數人都會進行網購,那麼自然也會三不五時就能收到快遞。一般來說,快遞員都有劃分區域,某個區域的所有快遞都有一個快遞員負責。因此我們能發現,很多快遞員來送快遞的時候,都會載著非常多的快遞。以前每次去拿快遞的時候,都要報上自己的名字跟電話號碼,然後快遞員就會把你的快遞拿給你。這時候他們往往會拿根筆一起遞給你,示意你在籤收人的位置籤上你的大名。但現在拿快遞就沒有這麼麻煩了,壓根不需要籤名,拿了快遞就可以走。
  • 快件未至卻已「籤收」 原是快遞員越俎代庖
    暗訪中,快遞人員毫不避諱地說:「我們都可以先替收件人籤收,行業裡都是這麼做的。」顯然,快遞員「代籤快遞」已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  未見快件卻已「籤收」  據何女士介紹,10月20日下午,她從一家淘寶店拍下了一件白色連帽衛衣,收貨地點是自己的單位,賣家承諾3天內發貨。之後,她不斷追蹤物流信息。
  • 快遞員不事先電話就直接給放櫃裡 想拒收的快遞被「籤收」
    近期,不少市民反映,本想拒收的快遞卻擅自被快遞櫃「籤收」。  作為網購一族,張店的高女士日常喜好就是在網上「買買買」。「雙11」期間,高女士網購了不少日用品。然而其中兩件卻遲遲收不到貨,高女士在與賣家協商後,賣家表示高女士可拒收快遞。得到賣家這樣的答覆後,高女士又從別的店鋪購買了相同的物品。然而,幾天後,本應該被拒收的快遞卻被快遞櫃「籤收」。
  • 代收點、快遞員通通「失聯」,濟南市民快遞沒收到卻顯示已籤收
    物流信息顯示8月18號籤收的快遞,3天過去了還是沒送到他手上。快遞員電話打不通,快遞公司客服更是直接答覆,接收快遞的社區代理點和快遞員,早在一個月前就不幹了。這一系列的操作,讓陳先生很是費解。8月15號,陳先生的朋友經淄博市沂源縣天天快遞,發出一件寄往濟南的快遞。
  • 申通快遞用戶未收卻顯已籤收,4天後快遞員才承認丟件
    網購10年以上的北京網友石女士沒想到,今年她發快遞的過程如此波折。還是今年夏天時,石女士到尼泊爾旅遊,行程之餘,也順便幫朋友捎帶一些當地特色商品。於是,她把較重的商品陸運快遞迴北京,沒想到尼泊爾部分地區遭遇泥石流,很長時間快遞都發不回國。經過漫長的等待,快遞終於到了北京。
  • 百世快遞成「慢遞」 快遞員直言:你投訴也沒用
    不僅如此,劉女士在與快遞員的溝通過程中,快遞員直言「你投訴也沒用」,客服也勸「多體諒一下」。「送上門不是快遞員應該做的嗎?怎麼好像是我蠻橫不講理一樣。」劉女士既氣憤又委屈。為取快遞多花20元跑腿費送貨上門這麼難?
  • 中通快遞沒收到卻顯示籤收 快遞員電話一通就被掛斷
    近日,王女士反映,她的四件快遞首次派送後,本人並未籤收,快遞員拿走後再沒有派送,但物流信息卻顯示快遞已被籤收。對此,中通客服表示,會進一步核實情況,幫助客戶解決。 王女士告訴記者,四件快遞都是她在網上購買的小東西。「每件東西都是幾十塊錢。
  • 沒籤收快遞卻顯示「已籤收」 到底是誰「籤收」了快遞?
    張先生告訴記者,通過韻達快遞派送的兩個郵件,收件人明明都是他本人,可籤收人一欄卻分別顯示「快遞已被『已籤收』籤收」「快件已被『超市代送點上門送件,請籤收』籤收」。同一批派送的快件還有圓通快遞和中通快遞公司派送的,其中圓通快遞的籤收人是「郵件收發章」,中通快遞直接顯示「已籤收」。   張先生說:「籤收,就是籤字確認收件,我明明沒有籤字確認,到底是誰替我籤的呢?
  • 如何防範快遞「被籤收」
    快遞沒到手卻顯示「已籤收」。「虛假籤收」非小事,影響到貨時間,還對售後產生巨大隱患。日前有市民爆料,「自己快遞沒等來,卻發現自己的快遞被冒名籤收了。」專家表示,未與消費者溝通並獲得同意的「神籤收」或「被籤收」,消費者有權在國家郵政局官網申訴網站投訴維權。市民如何防範「被籤收」呢?
  • 代籤代收成習慣 快遞員是否有權代客戶籤收快件
    餘杭晨報訊 「記者同志,我有一個問題想不通。」日前,閒林街道方家山社區林玉鳳老人向本報《我要幫您》百姓熱線欄目寄來了一封信,她在信中發出疑問:「假如你遇到不明真相的快件,你會收嗎?快遞員是否可以代籤快件?」
  • 誰籤收了我的快遞!
    是什麼讓你翹首以盼?是什麼讓你欣喜若狂?又是什麼讓你欲罷不能?答案就是雙十一節後三部曲——《現代物流信息的『發展』》、《快遞小哥的吶喊》和《剪開包裹的束縛》。「顯示『已籤收』的原因比較多。雙十一工作量本就巨大,之前送快件,有出現過寫錯電話號碼的。快遞員打過去也有人接,接的人也剛好在等快件,順著客戶的意思送到樓下便利店。以為這單結束了,哪想到沒過多久自己被真正的客戶投訴了,冤大了。也會有姓名一樣,被冒領的。第三方代收過程中,快件被弄丟的……」一位前快遞員對貓妹表示。
  • 如果你的包裹快遞私自籤收了……
    &nbsp&nbsp&nbsp&nbsp「兩次跟圓通公司有關工作人員溝通,就快遞員私自籤收快遞的問題,對方一直推諉沒有給出令我滿意的解釋。」李先生說,他現在的訴求就是要該快遞公司總負責人就虛假籤收給出一個書面的解釋並道歉,希望以此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女子拼多多買東西,貨沒收到快遞就被籤收,快遞員:名字都不是你的!
    隨著手機和行動網路的不斷發展,現在網購的人是越來越多,網購的平臺也是越來越多,而最近這幾年突然崛起的拼多多更是深受人們的喜歡,但是在拼多多上面買東西卻總會讓人擔心假貨的問題,胡女士雖然沒有遇到假貨,但也同樣遇到了問題。
  • 快遞顯示已籤收,但實際上沒有收到貨,你該怎麼辦?
    從電商平臺下單,大家就等著收到快遞,有時候可能還會不時查看物流信息,看看快遞到哪了。如果物流信息顯示快遞已籤收,但是實際上你沒收到貨,你該怎麼辦?這幾天我就遇到這種情況的求助,事情從我外甥愛運動開始說,他經常戴著耳機聽手機裡的音樂,可是在外面運動時聽著聽著音樂,手機電量就不夠用,所以就想買一個充電寶維持手機的續航能力。
  • 快遞沒收到卻顯示已籤收 客戶投訴後竟遭快遞員辱罵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滿達)快遞員兩次派送快遞未果,之後顯示卻已籤收,撥打韻達快遞客服電話投訴,結果遭到快遞員的辱罵和威脅。昨日,在光谷創業街上班的劉先生稱,他沒想到快遞員竟是這種態度。  劉先生介紹,他在光谷創業街一家酒店上班。
  • 你的快遞被誰籤收了?
    今起,哈報融媒體開闢專欄「收寄快遞遇鬧心事兒,你吐槽我們來追蹤」,投訴熱線15645176621。今後,市民在收寄快遞時遇到快遞員隨意更改投寄地址、大件扔驛站不協助配送等行為及投遞糾紛等,均可撥打熱線。哈報記者將積極協助處理,並將相關情況反饋至快遞企業及行業管理部門。
  • 我的快遞還沒到為何顯示已籤收?快遞業有「小委屈」
    監管部門和快遞公司對「假籤收」明令禁止、有違必罰,但快遞小哥也是滿腹委屈,有苦難言。快遞業短短的「最後一百米」的難題,要想破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幸運的是,最終她從快遞員手中拿回了快件。原來,寄送時恰逢晚上,快遞員自作主張籤收了,卻把快件握在自己手裡。在鄭州惠濟區居住的呂女士對「假籤收」已經免疫,「除了順豐、京東,現在普通快遞公司都是代籤。快遞員不打電話,直接放在門衛或者快遞櫃裡,自己上網查。有的會發個簡訊通知你。」
  • ...籤收卻未收到包裹,女孩詢問快遞員,卻收到一張「水龍頭衝血」照片
    從東莞發到大連的快遞,被籤收後卻遲遲未能收到包裹。收貨人是19歲的女孩小班,她向快遞員詢問原因時,卻發生了毛骨悚然的一幕:快遞員發來了一張「水龍頭衝血」的圖片,並暗示見面「聊一聊」。小班嚇了一跳,認為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隨後向百世快遞客服反映了情況,並撥打電話報警。
  • 你快遞被什麼籤收過?門凳子、腳墊、洗衣機
    收了這麼多年快遞 說說你的快遞被什麼籤收過? 今天 #你快遞被什麼籤收過# 話題上了熱搜~ 有這樣一群快遞小哥, 在放快遞的時候能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