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中國體壇「軒然大波」的體能測試,到底是咋回事

2020-12-12 騰訊網

運動都分項了,體能測試還要一刀切?

採寫 | 南都周刊記者 張峰 實習生 陳捷開

編輯 | 楊文瑾

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達標賽正在山東青島舉行。預賽進行中就頻傳破紀錄的好消息,但隨後的新聞卻讓人們大跌眼鏡——包括傅園慧、餘賀新、王簡嘉禾在內的一眾遊泳名將,在各自的項目內都拿到了預賽第一,卻因體能測試成績不佳無法進入決賽。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賽事對遊泳運動員爭奪東京奧運會入場券意義重大。

遊泳項目並非孤例。擊劍的比跳繩,下象棋的比實心球,世界冠軍因體能測試出局的消息接二連三。隨著各項錦標賽事的逐次開展,體育界的奇遇記還在繼續。

體能測試絆倒世界冠軍

女子100米仰泳預賽中名列第一的「洪荒少女」傅園慧,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自己的體測成績已經從最初的五個項目總分6分提高到了26分,但「在所有運動員中也就排到中下」。

傅園慧在女子100米仰泳中取得預賽第一

餘賀新在50米自由式中打破由寧澤濤保持的全國記錄並獲得第一,但體測排名第九。王簡嘉禾在女子800米自由式預賽中,以甩開第二名9秒的成績獲得第一,並破亞洲紀錄,但體測同樣成績不佳。

王簡嘉禾預賽打破亞洲紀錄。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 攝

他們都因為本次冠軍賽的新規則——預賽前十六名選手中取體測前八名進入決賽這一新規定,而提早折戟。

不只是遊泳,最近的全國擊劍冠軍賽南京站中,十六進八的比賽不進行專項比賽,只進行體能測試並據此排名。因此,2019年世錦賽女子重劍團體冠軍成員孫一文、林聲並未入圍八強。

在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上,由於體能測試淘汰的運動員太多,一共只有五個人進入決賽。其中資格賽排名最後一名的選手,估計是知道自己怎麼跳反正都是第五,因此選擇了一個難度最低的前手翻完賽,最終獲得全國第五,央視解說對此也很無奈。

事出反常必有妖,畢竟「體測」從來不是個貶義詞。你瞧即使中考、大學的體測讓學生們叫苦不迭,但是很少有人想過取消體測,畢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個人的身體狀況,良藥苦口,甚至還有很多人懷念當初為了體測堅持鍛鍊留下的身體財富。

可是,運動專項技能達到頂尖水平的運動員為何被體能問題絆住?體能測試成績何以直接與比賽成績,甚至奧運參賽資格掛鈎?這一切都要從「惡補體能短板」說起。

事起「惡補體能短板」

早在年初的2月,國家體育總局就已發布《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基礎體能薄弱、專項體能不強」這一問題,要求「強化體能訓練,補齊短板」。以「體能是東京奧運會入場券」作為選拔標準,基礎體能不達標者不得參與奧運選拔。

國家隊體能達標測試評分標準

今年的遊泳冠軍賽作為東京奧運的達標賽,即嚴格執行了這一通知的規定。9月22日至23日,在常規的遊泳比賽之前,加入了體能競賽。體能競賽設置垂直縱跳、30米跑、引體向上、軀幹核心、3000米跑等五個項目,均為此前《通知》後附的基礎體能評分項目。

此次全國遊泳錦標賽的體能競賽測試辦法

進一步深究,今年2月發表的一份隸屬於「國家體育總局決策諮詢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提到,我國部分重點項目缺乏訓練創新、存在體能短板:

而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打造多樣性體能訓練方案」:

另外,經驗也表明,我國許多運動員在參加需要長期多輪比賽的國際大賽時,都容易出現疲勞、失準的問題,基礎體能儲備在其中起到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既然吃過體能虧,就必定需要想辦法彌補。以上研究成果所提出的解決方法,也不失科學性和嚴謹性。

可是,怎麼到實際比賽這裡,就變成了所有運動員按照同一項目測量體能、決定競賽成績了呢?

詭異的3000米跑

3000米成了今年大部分項目的保留考核內容,7月份體育總局舉辦了3000米的大比武,600多名運動員在北京30度的高溫下進行比賽。在這次大比武中,遊泳、體操等項目運動員也包含在內。

實際上,不同運動項目對運動員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長跑運動員必然在爆發力上稍顯遜色,而短跑運動員的有氧耐力及心肺功能也是相對的短板;舉重選手需要肌肉強健、力量大,桌球選手卻需要儘可能小巧靈活、移動速度高。把同樣的體能指標放在不同類型的運動員身上,本就是有違他們本身專項特長的。

國乒隊員陳夢參加體測

預賽獲得第一後王簡嘉禾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畢竟是水上項目,陸上項目不是很擅長。像跑步運動員不可能來水裡遊得特別好,同樣的道理,遊泳運動員也不可能陸上每個項目特別好。」

一位資深遊泳教練在接受採訪時稱,腳踝對遊泳運動員是非常重要的,遊泳選手平時一直要壓腳,就是要踝關節韌帶拉松壓軟。這和田徑運動員的硬勁是截然不同的,且肌肉類型也不同。以前遊泳選手練跑步是不需要計算時間的,慢跑是練內力。

甚至同一項目中的不同分支,都是需要區別訓練的。

曾任孫楊助理教練、現任教於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鄭坤良就在研究中表示,遊泳運動員的陸上體能訓練需要遵循專項性和區別對待原則。不同距離、泳姿、等級、性別、訓練階段的運動員都需要視具體情況制定訓練計劃。例如蛙泳運動員的腿部力量直接決定其是否有強大的後勁,但對於蝶泳運動員來說,腿部力量並不是重點,肩關節周圍肌肉和軀幹的力量才是關鍵。

鄭坤良論述的區別對待原則

有時候,體能訓練甚至會對運動員造成反效果。今年5月,蘇炳添曬出三千米跑的成績單受到質疑,蘇炳添解釋說:「短跑運動員以力量和爆發力訓練為主,如果太過訓練長跑,會把快肌變成慢肌,影響我們的爆發力,所以教練也不太建議我們把精力過多地放在這塊。」

蘇炳添好歹是短跑運動員起家,和跑步還有點關係,但是我們發現,大部分的體育項目裡,「3000米」成了體能測試一道過不去的坎兒。

遊泳的跑,摔跤的也要跑。

即將在10月舉辦的2020年全國國際式摔跤錦標賽,下設自由式、女子、古典式摔跤比賽,從50公斤級到130公斤級都要測3000米、立定跳遠、平板槓鈴臥推。

沒錯,又是3000米,南都周刊記者翻閱了古典式摔跤的體能訓練研究,其中以山西省男子古典式摔跤為樣本,體能訓練有25項測試內容,包含了有氧代謝、無氧功能的多方面訓練測評,就是沒有3000米,1500米已經是極限,連立定跳遠都沒有。

《山西省男子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體能素質特徵的研究》

熟悉的配方,到了四分之一決賽,決定晉級的成了體測成績。

摔跤的跑,下象棋的也要跑,甭管你年齡多大。

全國象棋甲級聯賽測試可以說真正做到了「一視同仁」,60~69歲老年組考核3000米快走、實心球和坐位體前屈,在前期的媒體採訪中,記者傳來了「前方的聲音」。

慢慢搞,循序漸進,沒事,體能訓練對運動員基礎體能的提升必然有促進作用,但是如果一刀切、不科學地設置測試項目,不僅可能破壞運動員原有的身體機能與運動能力,而且還可能造成比賽結果的重大不公平。尤其是在大賽開始前,將體能測試直接與比賽成績,甚至奧運參賽資格掛鈎,這種體測恐怕會成為一出歷史鬧劇。

短期陣痛還是矯枉過正?

實際上,CBA和中超聯賽早就有體測先例。CBA在2012年開始體測新政,所有報名運動員賽季初必須通過體測,否則不準參加新賽季比賽。

從全球範圍的籃球聯賽看,CBA這樣對聯盟球員進行統一體測的比較罕見,但是大背景是基於當時俱樂部訓練水平較低,國內球員體能普遍較差的現狀進行的。

其次體測項目和籃球運動員相關性密切,速度耐力測試、強度投籃測試都是必備課程,並且根據球員位置、身高進行了細分和優化;而像深蹲、臥推這樣考驗運動員力量的測試,也因為去年上海隊球員張兆旭體測意外受傷,專家組進行考量後今年進行了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血壓、體脂、血氧濃度等的「身體基礎測試」。

而歐洲的足球俱樂部同樣通過折返跑、體前屈、摸高、變速跑等項目測試球員的肌肉強度、平衡性、柔韌性的體能測試,這些數據是為了為球員制定更科學的訓練計劃,而非作為競賽的淘汰標準。

更重要的是,聯賽前的體測體現了功夫在平時,沒開打,自然不會因為體測影響成績,像這種大賽比了一半,靠體測進入下一環節,則體現了有關部門「積極」備戰奧運會的「創造性思維」。

這次多位遊泳名將的成績引發關注,不僅因為它關於一場比賽的榮譽,更因為它關係到東京奧運的入場券。

查閱遊泳協會今年1月發布的運動員選拔辦法,此次冠軍賽只是取得奧運入場券的一個更快途徑,最終的人選會在隊內測驗賽確定。可以鬆一口氣的是,如今名將們止步於體能,並不等於直接關上了通往東京奧運的大門。但仍需要注意的是,文件提到最終人選需要「體能達標」,也就是說體測的身影將會始終伴隨運動員們左右,無法擺脫。

奧運遊泳運動員選拔的文件,圖中時間為原定時間,現已因疫情推遲

根據體育總局的《通知》,體能訓練仍將作為「基礎訓練的重要課目」,並將下沉到青少年和基層體育訓練。今後不管是專業運動員還是基層體育隊伍,都需要嚴把體能關。

使人仍然疑慮的是,「一刀切」甚至反效果的舉措,會不會像遊泳冠軍賽一樣將一部分技術上頂尖的運動員刷下去?體能訓練是否能精細化、分級化?這能否對體育運動行業產生長遠積極的影響?大眾在期待,專業運動員更加等不起。

來源|南都周刊

END

相關焦點

  • 核查| 下象棋還得先體測,體能與成績有何關聯?
    經核查,象棋運動員賽前確實需要參加基礎體能測試,傳言中的「3000米」實為「3000米快走」,而非通常被聯想的3000米長跑。但網傳表格的真假目前無法驗證。在中國象棋協會發布的2020年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預選賽競賽規程中,明確規定基礎體能測試是參賽準入條件,未通過者不允許參加,測試辦法另行通知。
  • 體育總局遭諷刺 體能測試到底是"毒藥"還是"良藥"?
    想通過專業角度來聊聊這次體能測試到底是「毒藥」還是「良藥」。有時候,離譜到「大氣層」,就在於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01近幾年中國競技體育的下坡路近幾年國內競技體育水平逐漸下滑,2008-2016年3屆奧運會總獎牌數對比,其中中國下滑明顯。
  • 誰降臨幻境之海在平行世界掀起軒然大波
    最近玩龍族幻想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了,今天的問題是誰降臨幻境之海,在平行世界掀起軒然大波?大家知道今天每日一題的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18183帶來的12月22日答案了,感興趣的玩家接下來就跟著我來看看吧。
  • 一刀切難倒眾名將:體能測試到底什麼來頭?
    「規則面前人人平等」,連象棋老年組也沒放過 體能測試,對於中國體育界來說並不陌生。 早在1990年代初,中國足協就開始對參加職業聯賽的中國足球運動員進行體能測試,且與參賽資格掛鈎,最為經典的就是昆明海埂高海拔的「12分鐘跑」和「Yoyo測試」。 伴隨著一路爭議,足協的體能測試在2011年取消。
  • 體能測試——名將「殺威棒」
    國家體育總局今年嚴格推行的「國家隊基礎體能達標測試」這兩天因全國遊泳錦標賽再次備受關注,這個基礎體能達標測試成了名將們的「殺威棒」。 體能測試有何要求?
  • 關注中國兒童健康體能,耐克運動營開展兒童體能測試培訓
    12月8日,第二期NIKE SPORTS CAMPS兒童體能測試規範認證培訓,在無錫AEBOX耐克運動營明星籃球館展開。由來自全國體育老師、教練員與耐克運動營夥伴30餘人參加了本次培訓。NSC兒童體能測試規範認證培訓是一套完整科學的兒童體測體系,幫助教練用標準化的數據和測試方法,把體能測試結果和目標制定結合在一起的測試規範,同時也適用於各個年齡的兒童。
  • 買賣不破租賃,到底是咋回事兒?
    買賣不破租賃,到底是咋回事兒?貴州12348律師今天來給您說說很多人都聽過的「買賣不破租賃」到底是咋回事!【案例回顧】12348律師:您好,這裡是貴州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吳女士:你好,我想諮詢一個法律問題,我租了一套房子,月租金2000元,租期一年,大概住了3個月後,房東說房子賣了要求我搬離,我可以不搬嗎?
  • 「深度」一刀切難倒眾名將:體能測試到底什麼來頭?
    文件不但將「體能」定義為東京奧運會入場券,還制定了一系列獎懲措施,包括:體能不達標者不得參加奧運選拔;給體能不達標運動員下發《基礎體能不達標警告通知書》;體能測試與訓練津貼掛鈎。儘管距離通知發布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由於全國各項奧運達標賽在近期才集中舉行,體能測試得以在短期內受到大量關注。
  • 體能測試是什麼梗?體能測試會是運動員的攔路虎嗎
    打破全國紀錄甚至是亞洲紀錄,卻因為體能測試無緣決賽?在日前的全國遊泳冠軍賽中——打破女子 1500 米自由式亞洲記錄的王簡嘉禾因體能測試分數不高,無緣決賽。
  • 「體能測試」衝上熱搜,體能短板應該怎麼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被體能測試「絆倒」的不僅僅是王簡嘉禾,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方喆等選手雖然在各項目預賽中名列前茅,也都因為同樣的規則未能晉級。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中出現的一幕也讓人「看不懂」——第四個登場的小運動員以難度係數2.0的簡單動作獲得第五名。
  • 以前在農村「一日三餐」是正餐,為何如今只剩「二餐」了,咋回事
    這到底又是咋回事呢?專家對此也表示不理解,難道只是為了省下一餐的錢嗎?我們聽聽老農是咋說的吧!1、人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以前在農村,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每天都要去地裡從事繁重的農活,這些農活也需要消耗人體大量的體能,如果不吃早飯的話,體能是難以得到支撐的,所以早飯也是一日三餐裡的正餐。可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現在農村種地的人也越來越少,而且現在農村人賺錢的主要形式也是進城打工,慢慢的也習慣了城裡人的生活方式。
  • 傅園慧預賽第一卻無緣決賽,體能測試到底是個啥?
    根據泳協官網公布的文件,體能測試共有五項,分別是垂直縱跳(擺臂CMJ)高度測試、30米衝刺跑計時測試、引體向上最大次數測試、軀幹核心力量測試(4個方位)和3000米計時跑測試,本次比賽專門設置了兩天時間用於給運動員進行體測。根據本次比賽的競賽規程,遊泳比賽預賽前16名運動員需要按體能得分排序,取得前8名的運動員方能進入決賽。
  • 雙語閱讀:QDII基金到底是咋回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雙語閱讀:QDII基金到底是咋回事?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是指符合有關條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籌集資金,運用募集資金的部分或全部資金以資產組合方式進行境外證券投資管理的境內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等證券經營機構。
  • 網紅名詞「基礎體能」到底是什麼?
    作者:楊至剛,體育學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博士後,復旦大學體育教學部副教授 最近國內體育界很火的一件事就是運動員的體測,原因是許多著名運動員未能通過基礎體能測試,比如,全國遊泳冠軍賽中國泳壇首個金滿貫選手、倫敦奧運會冠軍葉詩文、世界遊泳錦標賽冠軍傅園慧、國際泳聯遊泳世界盃冠軍王簡嘉禾
  • 棋類比賽引入體能測試 聽聽業內人士怎麼說
    日前在安徽開賽的2020年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由於首次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備受關注,引發了一些爭議。棋類項目選手究竟是否需要測試體能,對此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
  • 從一堂高質量體育課開始(體壇觀瀾)
    原標題:從一堂高質量體育課開始(體壇觀瀾)   在體育課中,要尊重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引導他們在真實的運動情境中全身心投入。這樣的思路,有別於傳統的「應試體育課」,更有助於讓運動真正融入孩子們的成長之中,受益終身   學生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體育課。
  • 淇濱區一小區部分樓棟一個月停暖兩次,到底咋回事?
    淇濱區一小區部分樓棟一個月停暖兩次,到底咋回事? 這幾天鶴壁的溫度大跳水這種天氣只想坐在暖氣屋裡可是淇濱區湘江四季苑小區的一些居民卻遭遇停暖到底咋回事
  • 玩勝體能協助福田教科院開啟兒童運動能力測試新紀元
    玩勝體能將基於以往10萬+孩子的運動(活動)能力測試經驗,採取線上線下、主客觀評測等多種形式結合,全力配合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做好本次項目的服務工作。全方位的對學齡前兒童的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和動作質量等進行測試與評估,科學呈現福田全區幼兒的運動(活動)能力發展狀況。 福田教科院率先針對幼兒群體開展大規模的檢測,在全國領先。
  • 興國公安史上最嚴體能測試來襲……
    減肥瘦身不再是夢想但運動對於人民警察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增強體能素質提高隊伍戰鬥力11月5日至6日興國公安民警體能達標測試開始了▲50米跑測試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推進「全警實戰大練兵」工作的深入開展,興國縣公安局緊跟公安部教育訓練工作新思路,按照省公安廳警務實戰化訓練部署,以責任抓落實、以落實促發展、以發展謀提升、以提升強擔當,掀起練兵熱潮。通過開展體能達標測試活動,在強化民警體質,提升公安隊伍戰鬥力和凝聚力的同時活躍警營生活,舒緩工作壓力。
  • 2021年浙江警校報考體能測試標準參考
    2020年在浙江招生的公安類警校有7所:浙江警察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