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亂象調查:科長要收保過費 掛靠族年賺十萬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聚焦考證腐敗: 斬斷借「證」斂財的「黑手」

  小小的一本機動車駕照,從申請考試到最後考取,背後隱藏著諸多貓膩。經群眾舉報,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交管局車管所第三分所的違法違紀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在這起腐敗案裡,上至一把手,下至臨時工,從所長到普通協勤,都能在駕考過程中分一杯羹,違法獲利巨大。

  考試報名:微機操作員收錢就給預約

  石家莊市車管所第三分所原來叫駕駛人管理所,主要承擔駕照考試的組織與監管等職能。按照有關規定,駕照考試一般分為科目一、二、三,涉及理論、倒樁、場內、場外等。

  李叢,曾是石家莊車管所負責微機錄入工作的協勤人員,屬於臨時工。據她供述,自己主要負責對學員檔案資料錄入、預約科目一理論考試等。因為登錄工作忙,駕校就以加班費、飯費等名義給錢。許多駕校每個月來找她登錄一次學員信息,每個駕校每次平均給她兩三百元,每天能收1000多元。

  按照規定,駕校每月招收學員的人數指標,按照各個駕校的教練車輛確定,學員指標有的用不完,有的不夠用,這時就要找車管所進行調劑,此外新增加學員的信息需要登錄,都要「打點」信息錄入員。

  據一家駕校負責人透露,為了讓李叢儘快登錄學員信息,每次給她300元或500元。有時候他還去找李叢想辦法增加一些招生指標,這時就要給她2000元。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8年至2012年,李叢利用其負責駕校學員信息登錄、預約考試、調劑指標的職務便利,在辦理相關業務中非法收受相關駕校賄賂30多萬元。目前,李叢因犯受賄罪一審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

  考試過程:科長、科員要收「保過費」

  駕考學員順利報名並預約了考試時間,接下來就是正式考試,首先要考科目一,即理論考試。據石家莊市車管所第三分所考試一科原科長任常平供述,她從2011年9月起負責科目一考試,收過9所駕校給的「保過費」。

  考試之前,駕校相關人員會先找任常平溝通,說今天有幾個需要照顧的關係學員,然後在考試憑證上留下記號。在考場裡,任常平就會安排關係學員到那些固定的座位上,讓手下工作人員幫助學員答題,使其順利通過考試。

  一位駕校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學員儘快通過科目一考試,避免學員積壓,石家莊很多駕校就從那些需要照顧的學員中收取「保過費」,價格在1200元至1500元,其中1000元交給車管所考官,由他們自己瓜分。

  在其他駕考科目中,「保過費」同樣必不可少。石家莊市車管所第三分所考試一科原科員張建鋒交代,他在駕考科目二、三中擔當主考官時,常有駕校來說情,一些學員總也考不合格,只能通過放寬要求才能過。考試時,張建鋒就會對關係學員放鬆標準,少扣分或不扣分。一般是學員開一小段車就直接通過了,這樣每照顧一名學員,他能得到300元好處費。

  目前,任常平因收受賄賂200餘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張建鋒收受賄賂125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考試通過:所長才是「大贏家」

  40餘所駕校的181萬元,20餘名幹警的105萬元,總計286萬元,這是法院一審認定的石家莊市車管所第三分所原所長劉文勝的受賄金額。

  據劉文勝稱,他在車管三所任所長期間,每逢春節和中秋節之前,所裡部分幹警就給他送錢。他分析原因認為,一些幹警負責駕校學員考試業務,在考試過程中有照顧關係學員的現象,接受考生或駕校的吃請、禮品甚至是現金,給他送錢就是讓他對其行為放鬆管理,少找麻煩。

  劉文勝承認,駕校送錢也是想和自己處好關係,在辦理相關業務時給予他們幫助、照顧。

  石家莊車管所第三分所一名考試科幹警在接受司法機關問詢時透露,他每月都給劉文勝送5000元,有時送4000元,目的是讓領導安排自己在考試科負責監考工作,因為非考試科能收取的好處費比考試科要少很多。

  「因為劉文勝是所長,駕校很多業務需要他的支持與關照。比如申請加考,需要一把手所長批准,所以給他送錢,他就會批准。」一名駕校負責人說。

  河北省檢察系統一些人士指出,長期以來車管所內部比較封閉,缺乏外部監督,同時這一機構掌握著駕考監管、通過等權力,容易產生利益尋租。必須採取切實舉措減少駕考過程中的人為因素,並加大對車管所系統的審計監督,讓權力曬在陽光下,才能防止類似腐敗窩案再次上演。(半月談記者 朱峰)

  借「證」斂財何時休——職業資格考證亂象調查

  從車鉗刨銑磨到做麵皮、肉夾饃;從美容美髮到色彩顧問、牌技培訓等,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需要去考職業資格證,這本是提升服務業技術含量的體現。然而,一些政府部門或行業協會為了獲利,人為設置了各類職業資格證書,並由此衍生出包括教材、報名、培訓、考試等相關市場,並在考前、考中、考後各個階段做手腳,製造出一條完整的利益鏈。

  職業資格證書泛濫,含金量大不如前

  為了規範各行各業的職業準入資格,促進人才市場的良性競爭,1994年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被寫入勞動法。然而,隨著各類職業資格證書的出現,五花八門的培訓熱、考證熱也相伴而生,不僅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大不如前,很多行業的職業資格認定過程如同走過場,幾乎是交錢就能辦證。

  半月談記者在武漢多家培訓機構看到,前來諮詢報名的人絡繹不絕。登錄一些職業資格考試網站,可以看到包括法律、交通運輸、文化教育、建築工程等在內的數百種職業資格考證培訓。既有較為熱門的會計師、人力資源管理師、心理諮詢師、教師資格培訓等,還有牌技培訓師、色彩顧問師、色彩搭配師等時尚行業培訓,甚至還有陝西麵皮、西安肉夾饃等考證培訓。

  「現在的職業資格證書太多太濫,也越來越沒含金量了。」武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湖北省人力資源協會秘書長李錫元告訴記者,一些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發現職業資格認證賺錢,就設置了不少證書,而考證市場也成為其隱形的斂財工具。

  據統計,2007年高峰時,各地各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達2500多項。經過清理,截至去年底,各部門設置的還有560項,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113項,地方自行設置的職業資格有575項。

  考前、考中、考後,各環節都能做手腳

  記者以考證為名來到武漢一家培訓機構進行諮詢,工作人員表示:「導遊證交5000元可以保過。一級人力資源師證要6000元,教師資格證要8000元。本人可以不去考試,我們會找代考,保證能拿到證書。」

  當看到記者存疑時,工作人員保證道:「我們上面有關係,肯定能過,你要相信我們的實力。」

  「現在考證市場太亂了,這些培訓機構能生存下來,都是有門路。大多數職業資格考試監管不嚴,他們在考前、考中、考後各個環節都能做手腳,分一杯羹。」李錫元告訴記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二學生董偉駿告訴記者,他的一位朋友想考二級人力資源師,本來這個證要碩士畢業連續從事工作2年以上才能報考,由於資格不夠,就花了1000元找個培訓機構報名解決了。

  多家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培訓機構一般會承諾免費補考或二次培訓,直到考過為止。一些職業資格考試現場甚至出現監考老師現場念答案等違規情況。

一位曾經開辦培訓機構的人士透露,有的主管部門能改分數,控制證書通過率。哪個培訓機構跟他們關係好,通過率就高。職業鑑定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說:「若差一兩分的話,託關係找找人,加上去就及格了。」

  培訓機構借證斂財,上下打點享「盛宴」

  一家行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做證書業務就是為了賺錢,一些部門直接把資格考試授權給掛靠的協會或學會,成立考試中心後在全國各地找代理人,報名費、教材費、資料費、培訓費、鑑定費等隨之而來。

  記者在武漢多家培訓機構調查發現,除了報名培訓費用不菲外,一些所謂的精品班、保過班更是漫天要價。以導遊證為例,正常的報名、考試費用是380元,精品班、通過班分別是2580元、3260元,直接保過則要5000元。

  職業資格證書亂象催生出一個龐大的培訓市場。有機構估算,2012年職業培訓潛在的市場規模就達數千億元。

  「這些錢有不少是打點費,流進了政府工作人員的腰包。」武漢一位曾經開辦培訓機構的大學教授說,你能否拿證,怎麼拿證,基本是主管部門說了算。

  「職業資格證書市場這麼亂,還是部門利益在作祟。」李錫元認為,改革職業資格許可制度,肯定會觸碰多方利益,阻力較大。需要國家從頂層推動,下決心真改革才能根治此頑疾。

  堅決清理整頓,切斷食利鏈條

  今年6月和8月,國務院分兩批取消了包括房地產經紀人、註冊稅務師在內的58項職業資格許可事項,到2015年將基本取消無法律依據的資格許可事項。此舉無疑為各種資格考證亂象踩下剎車。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除政府必須負責的涉及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等資格資質認證事項外,其他部門負責的資格資質認證事項的考試、發證權力應當取消,通過對改革流程的系統規劃和具體設計,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行動路線圖。

  「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認證項目的同時,更應加強對保留項目的監管。畢竟職業資格證書是很多行業的敲門磚。」武漢一家公司人力資源專員汪智明表示。

  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職業能力建設研究室主任袁良棟建議,把現有各類證書體系納入一個邏輯框架中,先對各個資格體系內的資格進行認證,依據職業分類和職業技能標準進行清理和規範。

  李錫元表示,要讓市場規範起來,必須下大力氣斬斷食利鏈條,政府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先從自己身上「開刀」,進一步簡政放權;同時經常「回頭看」,加強檢查督導,設立獎懲措施,保障中央政令暢通,真正落到實處。

  具體而言,政府可借事業單位改革和財稅體制改革之機,將職業資格證書的發放與考試組織、技能培訓徹底脫鉤;政府機構與行業協會、學會、中介機構徹底脫鉤;政府負責制定職業資格目錄,對資格資質證書的設計進行評議,構建統一的資格框架,把精力放到職業標準制定過程的指導監督上。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當前相關的配套法規只有部門規章,層級太低。專家建議適時修改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及時修訂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法規相銜接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及職業資格認證法律法規體系。證書的使用權限、企業違規成本等也要通盤考慮,讓各種職業資格證書亂象失去生存的土壤。(半月談記者 王賢 陳俊)

  荒唐的「證書掛靠族」:啥也不幹,年賺十萬

  一證在手,吃喝不愁;啥事不幹,年入10萬。為提升行業技術水平,規範行業管理,政府根據各類各等級職業資質證書人數對企業進行分類管理,對項目工程招投標、建設及監理審計等環節實行「門檻準入」。這項嚴格的市場監管制度卻在實際中走樣。半月談記者發現,當前一些行業「證書掛靠」普遍,中介公司資質轉租「生意」紅火,已成公開的秘密,許多行業形成「有資質的不幹活,幹活的沒資質」的不良風氣。

  一證在手,一年坐收10萬元

  工作5年,獨立買房。今年30歲的李偉憑藉3個建築行業職業證書的掛靠獲得近40萬元的收入。2009年畢業的他,學的是建築專業,在一家小型建築公司工作。雖然薪水不高,但工作倒也輕鬆。為了「給自己增加跳槽砝碼」,李偉利用業餘時間開始準備建築工程師考試並成功通過。

  在校友介紹下,李偉將證書交給一家建築公司「代管」,公司每年給他5萬元好處費。嘗到甜頭後,李偉又先後報考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巖土工程師。每次拿到證書,他都迫不及待地將證書交給其他公司「託管」。這時,他早已知道這種潛規則叫「證書掛靠」,於是要價更高。

  所謂掛靠就是擁有資質證書的個人,將證書掛靠到相關行業企業,名義上屬於該公司的員工,實際可以不為公司做任何事,但同樣可以拿到一筆不菲的錢。因為企業需要一定量的「持證員工」,才能獲評相關資質,承接相應業務項目。

  在太原市高新區某私企工作的孟先生2007年考取二級機電工程類建築師。「當時就是為了掛靠考的,當時一年能白賺1.2萬元,現在少了,一年也還能賺8000元。」據他介紹,二級建築師一般掛靠在省內,價格低些,一級建築師可以全國範圍掛靠,價格更高,一般是三年30萬元,一次交三年。

  建設工程領域的安全員、監理員、建造師等「五大員」制度是工程招投標的「硬體」,催生大量「掛證」族。根據類別不同,建築師掛靠的價格也有很大差異,像機電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相對基礎的建築師證的掛靠價格一般在每年3萬元以下,而對於巖土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等「含金量」高的資格證則會達到每年10萬元左右,甚至15萬元以上。

  記者調查發現,證書掛靠者以高校教師、新近大學畢業生居多,掛靠企業多是民營建築企業,一級建築師證掛靠「行價」每年12萬元左右;一級建造師2萬元至4萬元,二級建造師1.2萬元左右。

  不僅建築行業,其他一些行業同樣掛靠瘋狂。「只要有證書的行業就有掛靠。」一位專門從事證書掛靠服務的中介工作人員王先生告訴記者,機動車駕駛教練員證都可以出租。像執業醫師等比較難考的證書,更是一證難求,價格水漲船高,最高可達每年15萬元。

  在環保行業,由於不少環評機構和環評師熱衷資質掛靠,環評界出現了「有資質的不幹活,幹活的沒資質」。「儘管國家相關部門一再禁止,但這股歪風還是比較嚴重。」長期關注環評資質掛靠問題的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負責人向春說。

  2013年,環保部在《關於部分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和人員處理意見的通報》中點名處分34家環評機構,其中就有15家是因為「借用外單位人員作為環評專職技術人員」或「環評文件部分章節由協作單位人員主持編制」。「去年底,我們在江蘇、湖北兩省調查時又發現了120多名公職人員涉嫌把環評師證掛靠到53家環評機構。」向春說。

  百度搜索近期發布最受關注資格證書排行榜,建造師、會計、司法考試是最熱門的三類資格/職稱考試。二級建造師以34568.85萬次的搜索量高居榜首;會計從業資格證排名次之,為26531.15萬次;一級建造師則以23441.61萬次排名第三;註冊會計師、司法考試、證券從業資格證名列四到六位。

  催生灰色利益,破壞行業秩序

  越炒越火的證書掛靠市場產生一支數量龐大的「考證大軍」,帶動一條灰色利益鏈。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各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有560項。此外,地方自行設置的職業資格有575項。數目繁多的職業資格認證催生了社會上的考證熱和培訓熱。

  記者隨機走訪武漢幾所大學的自習室,發現有不少學生都正在看各類證書資格考試輔導書,職業資格培訓班宣傳廣告更是隨處可見。據武漢大學一位學生介紹,許多證書的報考費用都在幾百元,有的甚至上千元,如報關員、物流師、網絡工程師、造價師等證書考試最受學生歡迎。

  火爆的租證市場還催生了專業的中介機構。剛剛拿到土地測量證的劉政告訴記者,他報考的培訓機構提供從報名到考試「一條龍」服務,實際沒有任何附加要求,只要交錢,參加完一周的培訓,就包過拿證。「也就是發兩本書,愛看不看,試卷的題不管會不會只要寫滿了,肯定沒問題了。」

  「只要能考上,掛靠肯定沒問題,這個在市場上很搶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許多網站會明碼標價在網上掛出來,買賣雙方也會在QQ群內交流,一些培訓機構也會主動為學員聯繫掛靠單位。

  這一說法得到一些培訓機構的證實。太原市錦程職業培訓學校招生負責人梁女士介紹,學校的造價師培訓以網絡授課為主,一般價格是3000元,考不過來年免費學,「保過班」要一兩萬元。「現在交點錢考出來,將來一年就能賺回來。」梁女士說,「掛靠的事好說,我們本著為學員負責的態度,免費為學員介紹掛靠單位。」

  在資質更為稀缺的環評領域,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以「環評」或「環評交流」為主題的QQ群,群成員多在200人以上,大多是正在備考或有意考取環評師的人,「拿出證來掛出去賺錢」不時成為他們相互鼓勵的話語。

  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丁文章說,環評資質掛靠分為個人的環評師掛靠和建設項目資質掛靠兩種。「個人掛靠環評師資質每年能拿3萬元至6萬元;公司掛靠環評機構資質的,需要抽取建設項目費用的30%左右交給環評機構作為管理費。」

  不少受訪專家認為,證書掛靠使得許多項目資格評審流於形式,甚至評審人員自己也加入掛靠隊伍中來,喪失了資質評定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掛靠何以大行其道

  在證書「交易」市場上,省錢成了助長掛靠歪風的直接動力。太原市某環評機構負責人分析說:「如果是掛個證,我每年花費五六萬元就夠了,但要聘個持證技術人員正兒八經工作,沒有10萬元請不來。」

  「申請條件也是一大限制。」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趙智傑說,2005年出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中規定,申請評價資質的機構需要提交相關工作業績證明。「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儘管後來把『業績』條件放寬,仍有一些機構被逼上了掛靠的路。」

  同時,評審程序不透明,也讓掛靠鑽了空子。向春說,按規定,單位資質評審有一個公示期,會把相關持證人員名單貼出來接受公眾監督。然而,公示的媒介是政府機關網站,訪問量難與大眾化媒體相比,監督效果大打折扣。「監督不到位,掛靠就不能及時發現。」

  資質評定是政府對相關行業企業進行分類控制的重要手段,但掛靠亂象使得這種嚴格把關制度遭遇信任危機。對企業或個人資質的認定是行業管理的第一道防線,證書掛靠挑戰市場管理的基礎,必然影響到企業行為和項目質量,已成項目安全的一大隱憂。同時,「掛靠」行為從法律上是違反勞動法的,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員工的利益都不受法律保護。

  雖然法律明令禁止,但對「掛證」監管不嚴、處罰太輕。湖北金衛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宮步坦律師表示,按目前規定,如果個人沒有從中獲利,將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若從中獲利,將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對企業則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至3萬元罰款不等。這對於動輒數十萬元的獲利來說,顯然分量偏輕。

  山西省環保廳某負責人認為,要避免持證人員「腳踏兩隻船」,個人信息聯網是關鍵。只要個人信息實現全國聯網,是不是掛靠關係便一目了然,這將有效地打擊掛靠行為。

  向春建議,發揮公眾、社會團體等第三方的監督作用。「相應職能部門應建立暢通的信息公開渠道,及時、全面地公開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的基本信息、業務信息等內容,給公眾參與監督提供方便,鼓勵公眾和第三方專業組織參與監督。」(半月談記者 徐海波 王井懷)

相關焦點

  • 暴利掛靠費催生考證怪圈 部分考證族系「半路出家」
    暴利掛靠費催生考證族  在建築領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做「幹活的不考證,有證的不幹活。」  上海的一家建築公司老總劉宇(化名)介紹,目前市場上流行考證,主要是為了掛靠。「所謂的掛靠,就是把證書提供給有需求的企業,收取相應的掛靠費。」
  • 媒體調查證件掛靠亂象:掛資質拿空餉兩年10萬
    雖然是第一次報考,楊俊倫對考證和掛靠的細節相當熟悉。他從本科畢業開始做考證培訓,現在已經是第三次教《建設工程經濟》這門課了。他教過的很多學生都已掛靠在各地的建築公司,吃起了「空餉」。畢業第四年,剛剛滿足報考的工作年限,他也立刻加入了「考證族」。  建造師分市政、建築、機電等不同專業。「我準備考市政。」楊俊倫說,「市政的證書值錢,每年能拿3到5萬。建築只有1到3萬。
  • 風險越高,掛靠費越多
    把證放到消防技術服務公司,就能坐吃「空餉」年入數萬元;有專門的掛靠網站提供租證交易,甚至衍生出大批只為掛證而考證的人群……根據社會消防技術服務管理規定,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須配備註冊消防工程師。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很多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只見證件不見人,存在「影子消防工程師」現象。
  • 每年可獲得上千甚至數萬元「掛證費」——職業資格證違規掛靠亂象...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 題:每年可獲得上千甚至數萬元「掛證費」——職業資格證違規掛靠亂象治理追蹤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李勁峰、烏夢達、陳尚營、楊丁淼  一張建造師、結構師、給排水工程師等職業資格證書出租、掛靠,
  • 2020年最新證書掛靠費排行榜出爐!
    2、註冊排水工程師 註冊排水工程師,掛靠費28-33萬三年!最高達到40萬三年! 3、註冊巖土工程師 掛靠費29-35萬三年,先通過基礎考試,然後才能報名參加專業考試。雖然較為麻煩,但是好在門檻較低,工作滿5年就可以考。
  • 考個消防工程師證真的能年入十萬?揭秘真實情況,現在知道還不晚
    近幾年考消防工程師證一直是一個比較火的考試,因為消防工程師考試條件不限專業,據說有60多萬人報名,40多萬人來參加考試,但是大多數其實都不是從事消防工程師行業的,說白了,都是為了錢而來,什麼錢,就是掛靠費。
  • 不上班不工作輕鬆年薪十幾萬 消防工程師考證掛靠全是「套路」?
    不上班,不工作,輕鬆年薪十幾萬……有關「消防工程師考證」的推送廣告最近高頻出現在網絡,其宣傳語讓人不免動心。北京晚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相關的考證培訓機構,在招生報考等操作上都不規範,而即使真正把證書考下來,想要憑它「坐地來錢」也不是容易的事,背後還要承擔相當大的法律風險。
  • 違規「掛證」市場:資格證掛靠費比職工工資還高
    家住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喬某大學時通過了註冊會計師考試,畢業後,並沒有從事財會相關工作的喬某一直將她的注會證「掛」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掛證費」甚至一度比本職工資都高。不過,她打算再試著考考別的「含金量高」的資格證書。「相比人家的建築師證,我這個注會證現在太多了,已經不值錢了。」喬某對《法制日報》記者說。由於我國的執業資格實行單位註冊,相關單位要想取得資質,必須有相當數量的註冊人員。
  • 園長證亂象如何治理?瓊山區已全面介入調查,省教育廳研究監管細則
    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培訓的管理亂象,這回能否被捋清呢?我們繼續來關注。新聞回顧此前,不少幼師通過瓊山區教育局學前教育科的推薦,花費3500元,報名了海南華文學府職業培訓學校的園長證培訓,並拿到了由「全國專業技能人才庫」頒發的幼兒園園長的專業技能人才證書。
  • 全國集體戶口掛靠費一年至少數億元:掛一天也要交一年的錢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消息,臨近畢業季,許多大學生找到工作後卻陷入意想不到的煩惱:把戶口從大學遷到異地工作的城市,需找個地方掛靠。而為薄薄的戶籍卡「安個家」,竟要向人才中心交納有的多達數千元的掛靠費和每年數百元的管理費。
  • 嚴管掛靠要不要繼續考證?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嚴管掛靠要不要繼續考證?註冊巖土工程師掛靠多少錢?到2017年為止,全國通過考試取得註冊巖土工程師的人數也只有不到兩萬人!證書在手是不是比沒有強,是不是你有證書公司還會給補貼,在同一個公司有證書是不是比沒有證書的工資高,提升的途徑也比較大。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 考個消防工程師證,一年「兼職」能賺好幾萬?
    報名參加培訓考個消防工程師證掛在別的公司一年能賺好幾萬塊錢春節假期結束後,不少白領都想著給自己找點增收渠道,有人勸其報名參加消防工程師考證的培訓班。連日來,記者對此現象進行了暗訪調查,並向業內人士諮詢。業內人士提醒,是否參加此類培訓和考試要結合自身需求來決定,考證並非易事;法律界人士提醒,持證「兼職」或者「掛靠」存在法律風險。
  • 建造師掛靠將何去何從?
    由於社保和所在單位必須一致,那意味他不能將證書掛靠到外面的公司。掛靠成為建築建築領域公開的秘密。據網上披露,註冊電氣設備師掛靠費大概在10萬以上,一級建築師掛靠費和一級結構師掛靠費大概在8萬左右,一級建造師市政專業掛靠費大概在5萬左右。由於掛靠費誘惑吸引了無數考生加入了考證隊伍。
  • 成都「掛證族」不用上班 出租證書一年坐收25萬
    據了解,目前有掛靠行情的證書近40種,其中包括各級註冊建築師、註冊結構師、執業藥師(醫師)等等。  華西都市報記者調查「掛證」市場火爆,也形成完整利益鏈。然而,掛證火爆所引起的「人證分離」現象,可謂風險重重。  個案 註冊電氣工程師證年租25萬  如今「考證族」、「掛證族」群體日益龐大。
  • 「影子消防工程師」 跨省掛證年入數萬元
    「影子消防工程師」 跨省掛證年入數萬元關鍵詞:影子消防工程師產業鏈 預防「新型網絡盜刷」搶鮮一下 首頁 發現 互動 搜索把證放到消防技術服務公司,就能坐吃「空餉」年入數萬元;有專門的掛靠網站提供租證交易,甚至衍生出大批只為掛證而考證的人群……
  • 「掛證族」還能「掛」多久?
    他們就是俗稱的「掛證族」,將個人職業資格證書掛靠到其他工作單位名下,獲得報酬或其他利益。   在我國,單位若要進行資質升級,須配備相應數量的註冊人員;年審時,須出示其資格證書才可通過核驗。由此,催生出「掛證」現象。   目前,「掛證族」多出現在建造師、藥師、造價工程師、消防工程師等職業領域。
  • 證書掛靠一年掙數萬 持證者:考證就是為了掛靠賺錢
    然而,如今這些證書除了可以作為某些行業的「敲門磚」以外,還成了不少人獲取「額外收入」的渠道:將證書通過中介「掛靠」到有需要的公司,不用上班一年就能拿到幾萬元。 在網絡上,隨意搜索就可以找到各類的「掛靠網站」和中介公司。記者就此為線索對職業資格證書掛靠進行了調查。
  • 調查|一張「消防證」折射考證新變
    一位受訪者近些年為考消防證用過的教材和資料。(受訪者供圖)■閱讀提示當前最炙手可熱的考證,恐怕非「註冊消防工程師」莫屬了。這其中,有為從事該職業而挑燈夜讀者,有為「掛證」而考的兼職者,還有將其作為生意的培訓機構,共同將「註冊消防工程師」證書的熱度燒到了沸點。而高薪、難考、大缺口等因素,讓這張證書更顯「金貴」。
  • 我省導遊掛靠費標準懸殊
    N本報記者 朱麗萍 本報訊 「每年導遊掛靠費、年審培訓費得花去700多元。」昨日,導遊林小姐告訴記者,我省的導遊掛靠費懸殊,她在廈門考取的導遊證,花費不菲,而我省有些地區,則不收導遊掛靠費。採訪中,不少導遊告訴記者,各地的導遊年審培訓、掛靠收費不一,他們覺得不合理。
  • 青島掛證族:啥事不幹年薪20萬 電氣工程師最貴
    記者日前調查發現青島也有不少「掛證族」,他們可兼職可專職,「啥事不幹一年淨賺數萬元」。據悉,目前有掛靠行情的證書近40種,其中包括各級註冊建築師、註冊結構工程師、執業藥師(醫師)等。由於「掛證」背後隱藏巨大利潤,掛證中介、考證培訓等產業鏈業務也興盛起來。律師提醒,「人證分離」風險大,出租證書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持證族」出租證書需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