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情,但是關於吃飯後不可以做什麼很多朋友還是了解的不多。若是吃撐了,怎麼消化好呢?小編給大家講講飯後注意事項、飯後怎麼助消化以及飯後多久可以運動。
飯後注意事項
飯後不要馬上刷牙
吃飯期間人體口腔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牙齒中的鈣離子會游離出來。假如在鈣離子還沒重新依附回到牙齒時就刷牙,就容易損壞牙齒表面的牙釉質,牙齒的堅固性也會受損。如果真要刷牙,建議在飯後三十分鐘後再進行。
刷牙是為了保持口腔的衛生和健康,不在於刷牙的次數,而在於刷牙的效果,牙齒並不是刷得越多越好。最主要就是我們在刷牙的時候,把每個牙齒的每個面都能夠刷到,這樣才能夠達到一個完整的清潔牙齒的作用,除了用牙刷之外,比方說老年人或者是有牙周病的患者,我們可能需要用到牙線,衝牙器 ,還有牙縫刷等各種各樣的工具才能把每個部位清潔乾淨。
飯後不宜立即散步
由生理功能的變化來看,飯後即刻進行某些活動是不利的,特別是活動量大的活動。因為飯後消化道需要大量血液幫助消化,如飯後立即散步,則血液分布在肢體活動部位,致使消化道供血量減少,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久而久之,可引發慢性胃腸病,或者加重消化道潰瘍。此外,飯後胃部處於充盈狀態,即使是很輕微的運動也會使胃受到震動,增加胃腸負擔,甚至可能導致胃下垂。還有,對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人來說,飯後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大腦供血相對減少,易出現輕微的缺血,可導致頭昏、乏力、眩暈、肢體麻木,有昏昏欲睡的感覺,此時散步易出意外。
當然,較輕的活動是沒有關係的,比如說說話、下棋或打牌等,如果能在飯後休息約半小時再進行就更好了。
飯後不要立即吃水果
飯後馬上吃水果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時間長了,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因為食物進入胃以後,需要經過1~2小時的消化,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致使水果不能正常消化,很容易形成脹氣。因為水果中含有不少單糖類物質,極易被小腸吸收,若被堵塞在胃中,會形成脹氣,以致便秘。水果最好在兩餐間吃。
飯後不宜喝茶
飯後喝茶可能影響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如茶葉中含有茶鹼,茶鹼可幹擾蛋白質、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微量元素如鈣、鋅、鐵等與茶鹼同時存在時,吸收率明顯下降。因此,飯後喝茶,應改濃茶為淡茶,不要指望濃茶可以減少困意,這反而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飯後怎麼助消化
飯後消化可喝一杯酸奶
酸奶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能夠有效地調節體內菌群平衡,促進胃腸蠕動,從而緩解便秘。而且在飯後吃,不僅能快速消化食物,還能讓女性能減肥。
慢性支氣管炎飯後吃柿子
柿子有清熱潤燥、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慢性支氣管炎病人較為理想的保健水果之一。如果飯後能吃個柿子,對咳嗽會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吃方便麵後吃水果
方便麵是每個「夜貓子」的最佳夜宵。提倡煮食方便麵,既能更好地吸收水分,又有利於腸胃的消化。另外,進食方便麵後吃一點水果,如蘋果、草莓、橙子、獼猴桃等,以補償維生素與礦物質的不足。
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
從中醫角度來看,蟹肉對脾胃虛寒的人,特別是患有慢性胃炎的朋友,可能引起胃痛、腹瀉、嘔吐等症狀。應對之策就是進食蟹肉後喝一杯生薑紅糖水。生薑性溫熱,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正好與性寒的蟹肉相補;紅糖與生薑一樣有暖胃、祛寒的作用。兩者搭配,暖胃效果更佳。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
餐後與運動前的間隔時間長短,大半要依餐點及用量而定,其它決定性因素還包括年齡、體能條件及運動強度。假設這位讀者是一般的中年人吧!如果你運動前的用餐量很大,而且多半是以含有高量蛋白質及脂肪為主的食物間隔時間應為兩小時以上;如果用餐量較少且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間隔時間可以縮短為30分鐘至1小時。任何改變最好都採取漸進的方式,但如果出現任何肌肉上或消化上的問題,就得暫停。
一般來說,不經常運動的人和體弱的人,最好在飯後0.5~1小時運動較為適宜。正式的鍛鍊和劇烈的競賽,最好在飯後1.5小時再進行。飯後不宜劇烈運動並不排除在飯後進行輕鬆的運動,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做適量的運動,例如散步或做其他輕微活動,對增進健康還是有利的。
結語:吃飯之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比如:剛吃完不可以刷牙、不可以散步以及不宜喝茶等等。喜歡運動的朋友,在吃飯後最好是隔個一個多小時之後再進行適當的活動,避免造成身體的不適。在吃撐的情況下,可以喝些酸奶以助消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