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藝why
拼布設計師 艾米果
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
擁有15年的手作經驗和設計專業背景
出版個人書籍《布一樣的手作小物》《艾米果的拼布生活》《艾米果的恬美拼布》,獲得日本JLL手縫拼布講師、機縫拼布講師、刺繡講師認證、臺灣光喬娃娃指導員,日本手芸協會白線刺繡講師、日本JLL串珠裝飾刺繡講師,多家雜誌和報刊手工專欄特約作者。
目前有設計品牌:艾米果原創拼布屋
寫在前面的話
每一個女孩子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中花園,裡面有漂亮的洋娃娃,各種漂亮的裙子,美麗的圖案,各種編織,各種手工,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夢就化成泡沫隨風而散了。藝why今天特邀的線上嘉賓艾米果也是一位有著美好願望的女孩。只不過,大多數女孩子還期盼著自己能像童話裡的灰姑娘一樣擁有一雙從天而將的水晶鞋時。艾米果卻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美夢成真,成為了拼布世界裡的公主。
【疫外藝術對談】
1
李沁珂:艾米果老師好啊!打開您的拼布作品,就好像打開了一個小女孩的夢中花園。您從05年開始對拼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轉眼15年過去了,這15年您有哪些收穫?
艾米果:我很榮幸,一路走來得到越來越多同好者的支持和認可。讓我從最初只是通過書籍了解拼布的默默無聞的愛好者,成為了在業內有一些知名度的專業拼布老師。從設想有一間自己的拼布工作室,到如今轉眼教室已穩定經營了5年。這15年間,對於拼布,從喜歡到深愛,這個美好的事物給予了我無限的創作熱情和欣歡喜樂。
2
李沁珂:每一個進入藝術世界的人,背後都有一個引路人。您說這個人是您的爸爸,請問他是怎麼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你?
艾米果:從小就看著父親做木工活,目睹一個作品從無到有過程裡的精雕細琢和謹慎嚴苛。感知到了手作人那份難能可貴的執念和專注。我因而覺得手工製品是有別樣的溫度的,所以手作這件事兒於我而言早早的便是意義非凡並躍躍欲試了。
3
李沁珂:拼布在國內來說,還比較小眾,您當初為了這份愛好辭去了穩定工作,開始了拼布創作。除了愛好,您辭職全身心投入拼布的底氣來源於什麼?
艾米果:既然是小眾,那就代表著會有更大的可開發空間。走在隊伍的前面雖然要自行摸索和實踐,但足夠用心,足夠努力,探求到的往往也可能是少數人共享的新大陸能源。我在當時也是有做全面評估和預先鋪墊的。
首先,辭職之前淘寶店鋪已開設三年,運營狀況日趨穩定。其間同步進行了3年的學習拿到了拼布講師資格證,儲備了線下教學的資質和能力。後面恰逢公司崗位變動,多方面因素便促使我下定決心辭了職。所以,換個角度來看,也是時機到了,一切便都是最好的安排。
4
李沁珂:您在創作過程中,手工、拼布、刺繡、鉤針各種元素都要涉及到,這些技法都需要花大量時間去研究。在嘗試挑戰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怎麼辦,怎麼去突破?
艾米果:重中之重,知識儲備。儲備才會有進步,進步才有更生動的轉化。我每年都會給自己定好目標,一年至少學習2-3門手工科目。並且學了就要學以致用,結合自己的創作,把所學的新技法融入到作品中,這樣慢慢的就能形成自己的獨立風格。另外,也會定期出國學習交流,接觸各種拼布展,開闊自己的眼界,這樣創作靈感才能源源不斷。簡單說就是有持續輸入,才會有更好的輸出。
5
李沁珂:拼布設計對選材的要求是什麼?設計與選材之間有無先後順序?作為職業拼布師是看到合適的材料就先買下來,還是腦袋裡有個想法後,去尋找內心需要的材料?
艾米果:我覺得並不需要刻意遵從一個框架式的先後順序,創作會有很多種形式和觸點。有時是根據布料的圖案,也有可能因一個物品觸發一個思路,一幅畫,一束花……再比如多多翻閱一些手工期刊雜誌,關注國際時裝秀以及一些箱包配飾資訊等,去了解最新的時尚潮流動態和色彩流行趨勢。早期來說我看到中意的布料會先買下來,然後再考慮怎麼運用,現在自己的風格已經形成,所以再採購布料和配件的時候就相對明確。總體來講,我個人多是隨機且不設限的。
6
李沁珂:現在好多工藝都機器化了,產量化的背後缺少情感的交流和植入。手工藝作品以它稀缺的獨特魅力越來越被人們所喜愛。但是,完成一件手工藝作品需要很強大的定性。有時候,一件作品需要好幾天甚至是好幾個月才能夠完成。您在創作拼布作品中,最長的耗費了多久的時間?這份定力來源於?
艾米果:《愛的禮讚》2014年完成
婚戒:圓形圖案寓意著美好,象徵著生命與永恆。漸變花色過渡自然和諧,層次豐富,放飛理想,收穫希望,環環相扣,心手相牽,象徵著愛情的婚戒被賦予嶄新的涵義。
這個作品是拼布證書高等科的一個作業,也算是自己專業學習後的第一個大壁飾,前後整整做了3年。之所以愛好拼布,是因為更享受手作的過程,而不只是最後的結果。時間長短對我來說不是考慮的問題。
7
李沁珂: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喜愛的設計風格,您在拼布創作上有哪些偏好?
艾米果:我的作品一般都會加一些細節,這樣看起來會更為精緻。早期的作品我會通過加一些珠子,花邊,刺繡,小飾品等稍作點綴。
艾米果早期作品
近兩年的作品從技法和細部處理上,都結合了更多的元素。在原有的拼布基礎上加以裝飾,比如串珠、復古銅片、樹脂裝飾圖案、古董花邊、緞帶刺繡、法繡等。
8
李沁珂:雖然您學習拼布藝術來源於日本拼布流派,但是您的作品也有很多中國風。比如,您創作了以12生肖為主題的生肖拼布作品設計,您能給我們分享一下您的設計理念嗎?
艾米果:早期的作品風格偏小清新一些。那年正好過新年是馬年,這也是結合節慶創作的作品。紅色象徵著喜慶,所以整個套系以紅色為主,中間馬的圖案來自一個家裡的木馬擺件。
現在我的作品風格偏向維多利亞風,所以鼠年創作的作品風格更宮廷華麗一些。
9
李沁珂:您參與過藝術上的跨界合作嗎?比如裝飾畫,禮品,包裝,服飾服裝,玩偶等等?您覺得跨界合作難度在哪裡?
艾米果:這兩年也跟爸爸一起嘗試合作開發了一些拼布配套的家居,比如拼布壓線框、被子架、頂針櫃、線團盒等。
今年下半年也有計劃設計服飾。首先找一個默契的合作者很重要,他要明白你的創作理念並且贊同和支持。
10
李沁珂:聽說您出版了關於做拼布書籍,您出書的心得和收穫和我們分享一下,謝謝!
艾米果:當初堅持做原創作品的初衷也是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出一本自己的個人作品集。剛好有出版社邀約,之前做的各種準備工作(教程的編寫,圖紙的繪製等)也剛好派上用場,書也就很順利的出版了。
這三本書見證了自己的作品從最初的青澀到成熟,風格也從最初的小清新到現在的復古典雅,也正因為有了這幾本書,能讓我在每個時期的作品都能得以匯總和分享。
之後每2-3年出一本自己的作品集,這也是我為自己定下的目標之一。
11
李沁珂:您覺得拼布藝術市場化還需要哪些力量?您在拼布藝術事業市場化上做了哪些努力?
艾米果:在大家眼裡的拼布藝術可能就是拼布掛毯,裝飾藝術被等。不過這類作品製作周期較長,非常耗費精力,這對大眾多偏重實用性的訴求來說,會有些難以對接。所以我設計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大家日常能夠用到的包包。當初設計的第一款作品就是手拿小包。這樣大家不僅能把拼布帶入到生活中來,也還能隨時傳達美的享受。我更期望拼布的美好,隨時隨地,舉目可見。
12
李沁珂: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您接下來有哪些計劃和安排?
艾米果:我們無法預知變化,但我們可以順應變化。接下來的一年,會注重開發網絡線上課程,這也是未來培訓行業的趨勢。這樣大家即便不出門遠行也能學到知識。我很希望通過不斷的優化和完善,為更多的拼布愛好者,提供更加生動便捷的教學。此外,正在著手準備第4本書的出版,也剛好利用這段時間多出一些設計和作品。
活動經歷
2014年 日本JLL拼布手縫講師和拼布機縫畢業2015年出版《布一樣的手作小物》2015年中國國際拼布邀請賽暨拼布手工藝術展獲拼布小物類銅獎2016年出版《艾米果的拼布生活》2016年中國國際拼布邀請賽暨拼布手工藝術展獲拼布小物類銅獎2016年北京服裝學院-金媛善研習班畢業2017年日本JLL刺繡講師學習2018年出版《艾米果的恬美拼布》2018年臺灣光橋娃娃講師畢業2018年日本JLL串珠裝飾刺繡基礎講師畢業。
寫在後面的話
手工產品是美好的,它凝聚著手藝人多年的功力和技藝。但是創作本身是不易的。多少人,心懷夢想,卻被現實困難阻礙。只有少數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來,不考慮付出,不計回報的人才獲得了親手創造作品的體驗。我們周圍,喜歡手工作品的人很多,能親手做上一件的人很少,把它當作歲月修行的人更少。手藝人在藝術的行當裡,不是走在風頭浪尖的。但是經過他們一點一滴,一絲一縷,日復一日的親手操作,給藝術增添了不一樣的煙火。
藝why平臺誠邀熱愛藝術的各位藝術家朋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平臺上聯繫我們。和我們一起展示你的作品或是你收藏喜愛的作品。暢聊你對藝術的領悟,對藝術的一路追求與探索。藝why和您一起追尋藝術裡的十萬個為什麼!
(文中所涉及的藝術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或做他用;本文版權歸「藝why」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藝why」)
【疫外線上展】
參展藝術家:
王蔚、朱泓彥、戰興隆、程一鳴、張容、劉雷、朱泓霖、劉鍾萍、賴元順、葛偉、辛長龍、王劭兮、陳慶慶、欒新玉、李偉雄、韓俊洋、鄭印、吳連兆、李如海、費博、唐小格、孤玄、劉浩然、尚觀、姚惠芬、周曉冰、馬顏群、聞俊、張恿、戈子餘、藍充、張佰海、楊凱超、楊研、沈少民、高峰、李又白、郭全紅、何秋瑤、林墨辰、王偉、周子純、馬上、凌銀漢、陳路茵、郭燕、夏存、盧韻至、陳思言、趙盛、肖夢涯、柴之清、柴敬、林智勇、鄭曉輝、陳蘇翔、張徵、曾澤元、高彥、張效裕、何鵬飛、王陳豐、張志剛、劉恆之、周芳、林茹(排名不分先後,名單不斷增加中…)
藝術對談者:
朱泓彥、程一鳴、戰興隆、李沁珂、賴靜芳、林智勇、王宗英、勾春華(排名不分先後,名單不斷增加中…)
聯合發起人:
戰興隆、賴靜芳、程一鳴、王宗英、林智勇、張徵
策展人:
賴靜芳、程一鳴、王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