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稅後收入100萬!中國富豪數量全球第二

2020-12-11 快科技

界面新聞報導稱,只有美國、中國和日本擁有的富豪家庭數量多於英國。新的調查顯示,去年英國有96.1萬個家庭擁有至少價值100萬美元的可投資資產,比如儲蓄和股票,但不包含房產。

雖然很多消費者感到經濟拮据,但2014年至2015年間,英國百萬富豪家庭的數量增加了10.6萬個。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分析報告未考慮富豪們擁有的住房和諸如藝術品及珠寶等奢侈品。

去年富豪擁有的世界財富比例為47%,預計2020年將升至52%。去年全球共有1850萬個百萬富豪家庭,其中美國擁有超過800萬個富豪家庭,中國有207萬個,日本有108萬個。就百萬富豪家庭比例而言,列支敦斯登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略低於19%的人口是百萬富豪。緊隨其後的是瑞士,百萬富豪人口佔15%。

上月,國內發布的《白皮書》顯示,中國新富群體年均稅後收入在人民幣12.5萬到100萬元之間。他們是一個多樣化的群體,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在50歲以下、結婚並有一個孩子、擁有房產和汽車。

波士頓諮詢公司曾在《中國新一代消費推動力》報告中稱,他們在未來5年預計將佔中國總消費的35%和全球總消費的5%。

相關焦點

  • 中國富豪財富「大縮水」!年入8萬以下是「窮人」?你屬於哪一類
    中國富豪數量非常多,據瑞士信貸在2019年公布的年度財富報告中顯示,截止到2019年中旬,中國有1億人財富名列全球前10%,而美國只達到了9900萬人次左右。另外,報告中稱,在過去的10年時間中,全球大部分的財富都集中在了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裡。不得不說,中國和美國的造富能力真的是非常的強。中國富豪人數雖多,但是「富豪」的標準是什麼呢?讓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2019年11月初,瑞銀集團(UBS)和普華永道(PwC)聯合發布了「年度億萬富豪報告」。
  • 美國個人稅後年均收入新州首位,紐約州第十!
    康乃狄克州的個人稅後平均年收入為72326美元,稅前平均年收入為102616美元,是全美個人稅前收入最高的州。康乃狄克州的個人所得稅也分兩個區間,稅前收入在10000-50000美元之間居民的稅率為5%,稅前收入在50001-100000美元之間居民的稅率為5.5%,個人稅前收入在100000-200000美元之間居民的稅率則為6%。
  • 全球富人地圖:中國富豪人數十年增4倍
    多少錢才算有錢,是「一個億的小目標」還是100萬人民幣?財富管理界通常以100萬美元或600萬人民幣的可投資資金作為門檻,將這群人群稱作高淨值人群。也就是說,「百萬富翁」的說法仍不過時,只是要按美元來算。全球的「百萬富翁」如何分布?地產諮詢公司萊坊近日發布了《2017年財富報告》,對全球高淨值人群的分布情況進行了統計。
  • 全球百萬富豪數量達1960萬,美國佔590萬,日本339萬,那我國呢?
    美國的百萬富豪數量多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美國是世界科技創新的中心位置,其百萬富豪大多也都是來自高科技行業,如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ebook創始人兼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等等。同時,美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和金融企業也非常多,且美國股市一直處於全球高點。
  • 全球百萬富豪1960萬!美國佔30%,日本第二,中國佔比少得可憐
    隨著各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全球百萬富豪數量也在急速增長,前段時間《2020全球財富報告》公開,一系列數據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甚至質疑。據數據顯示,全球2019年的百萬富豪數量多達1960萬人,而這些人的總財富累積達到了74萬億美元,看到這一數字,很多人紛紛表示不敢相信,要知道美國去年的GDP總量不過才21.34萬億美元。雖然這一群體的財富相當驚人,但這的確是真實數據。而在這1960萬富豪中,有30%來自美國,他們手中掌握著20.5萬億美元。
  • 2017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 中等收入標準計算
    如果按照「日收入在20美元到100美元之間」的絕對標準測算,中國有2億多人屬於中等收入群體;如果按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到3倍之間」的相對標準來測算,中國有3億多人屬於中等收入群體。  而世界銀行對中等收入給出的標準是: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100美元,也即年收入3650~36500美元。
  • 《經濟學人》:預計到2030年有超過1/3中國人年均可支配收入超1萬美元
    上海一家路易威登專賣店前的顧客英國《經濟學人》智庫11月2日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稱,中國高收入消費者群體數量將會在未來15年(2016-2030)出現井噴。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2日報導,該智庫中國分析師王丹表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消費者人均購買力將達到2000年韓國或者美國消費者的人均水平。
  • 臺北10億美元富豪數量 全球排第10
    原標題:臺北10億美元富豪數量 全球排第10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瑞普萊坊發布2015年財富報告,臺灣資產逾3千萬美元(約新臺幣9億元)共1570人,年增幅4%,其中22人身家超過10億美元(新臺幣306億元)並住在臺北市,臺北市因此進入全球10億美元富豪人數排行榜,與東京並列全球第10名。
  • 中國富豪移民潮:移民的五大動機揭秘
    2010年起,這個對外公開的數字變成了「雙100萬」,即在外華僑華人100萬、歸僑僑眷100萬,總數200萬。   而移民數還在快速增長。鄭州楓華海外發展諮詢有限公司諮詢顧問鄒川說,最近3年,該公司移民業務每年以15%~20%的速度遞增,「移民的,90%是做企業的。」
  • 又一郵輪出現疫情,曾向中國捐100萬隻口罩,老闆是挪威富豪
    公開資料顯示,皇家加勒比郵輪有限公司(英文名:Royal Caribbean Cruises Ltd.)成立於1968年,總部位於美國邁阿密,是全球第二大郵輪運營商。據了解,皇家加勒比郵輪集團全部的船佔全球所有郵輪數量的五分之一。疫情初期,皇家加勒比曾援助中國,向中國捐贈了100萬隻N95防護口罩。
  • 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公布 中國富豪表現搶眼(組圖)
    10日在紐約發布,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赫魯成為全球首富,而比爾·蓋茨則從榜首位置跌落到第二。  在新公布的排行榜中,中國大陸有64名富豪上榜,上榜人數首次達到第二,位居美國之後。  墨西哥大亨擊敗蓋茨  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赫魯擁有數家電信公司,由於其旗下公司的升值,赫魯的身家水漲船高。在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赫魯擊敗了美國的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等人,成為全球首富。
  • 超過100萬資產的,中國一共有多少人?數量讓你不可思議
    中國有14億人口,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在全世界中國人口數量目前排名第一,而作為一個擁有14人口的國家,我們同樣擁有廣袤的土地和巨大的經濟總量。根據2019年的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GDP總額突達到了99萬億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了6.1%。
  • 全球十大「白手起家女富豪」中國佔九位,首富身家達1060億元!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該榜單統計了全球白手起家的十億美金女企業家。據了解,上榜的白手起家的十億美金女企業家共有100位,平均年齡為60歲,相比去年增加11人,其中25位是新人。
  • 「十三五」期間全國郵政快遞業年業務收入增至1.1萬億元 年均增速...
    「十三五」期間全國郵政快遞業年業務收入增至1.1萬億元 年均增速達22%
  • 2011年中國大學全球億萬富豪校友捐贈排行榜
    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國校友會網還同時發布了「2011中國大學全球億萬富豪校友榜」,榜單顯示,臺灣大學造就9名全球億萬富豪,雄居中國兩岸四地大學首位,勇奪中國「全球億萬富豪搖籃」桂冠。   中國校友會網「2011中國大學星級排名」今年是第2次發布,是對中國大學辦學成就與辦學水平的分級評價,今年首次將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高校納入排名,這是我國首個面向中國兩岸四地的大學排行榜。
  • 福布斯發布2013年度全球富豪榜:蓋茨第二-福布斯,2013年,全球富豪...
    據福布斯中文網報導,在福布斯最新發布的2013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上,上榜億萬富豪達到創紀錄的1426位,卡洛斯·斯利姆·埃盧(Carlos Slim Helú)連續第四年蟬聯全球首富,這位墨西哥電信大亨的淨資產達到730億美元,相比2012年的690億美元再上一層樓。
  • 全球中產財富分布圖 中國中產階級數量最多
    瑞信研究院發布的第6份全球財富報告——《2015年度財富報告》,提供了當前全球家庭財富和人均財富的分配直觀的信息。  報告以美國作為基準國家,按當地擁有5萬—50萬美元的財富標準(按2015年年中的價格計算)來界定中產階層成年人。全球中產階層成年人的數目已由2000年的5.24億人增加1.4億(27%),至2015年的6.64億,相當於成年總人口的14%。
  • 2011全球榜單上的中國輪廓
    經濟依然一枝獨秀    2011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適逢入世十周年的光鮮成績單中還包括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財政收入年均增幅近20%、外匯儲備增長近13倍、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這些枯燥的數字,令電視新聞上的中國人自豪無比,而它們也因此被作為「盛世」的象徵。
  • 亞洲百萬富豪數量前十城市:東京排在第一名,中國五座城市上榜
    現在的時代發展越來越快,對比起以前現在全球的經濟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以前中國對於富豪的定義是「萬元戶」,但是這麼多年的發展下來,如果身家只有一萬元遠遠算不上富豪的,現在大部分人認為的富豪起碼身家有上百萬元。
  • 臺積電享受特殊待遇 稅後收入竟大於稅前
    臺積電享受特殊待遇 稅後收入竟大於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