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迪(心理諮詢師,專攻婚戀/女性職業規劃/家庭教育)
這件事情已經熱鬧了一陣。
很多公號都打了情懷牌,「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我倒想談談大學專業跟職業規劃、跟賺錢的關係。我是一個從來不忌諱談賺錢的人,一直鼓勵女性要多賺錢。就像好萊塢當紅華裔女明星LUCY劉說的,要給自己存一筆 FUCK YOU 基金。
有了錢的底氣,才能在工作被炒、男友劈腿、老公出軌的時候,大喊一聲「fuck you」,頭也不回地離開;有了錢,才能堅守情懷。
我想提一個問題:讀考古,就賺不了錢嗎?
我腦子裡首先蹦出來的人就是馬未都。原來只是跟王朔一起混寫電視劇的編劇,出於自己的愛好,花了10年功夫收藏了1000多件古玩,把自己栽培成了古董鑑賞家、收藏家,觀復博物館館長。他的錢,可比讀「北大經營」(網上教導鍾同學應該讀的熱門專業)多了去了。
怎麼會有人說考古賺不了錢呢?像《鬼吹燈》胡八一,萬一挖到一個寶貝,這輩子都不愁吃喝了!
好了,說正經的。一個北大考古系畢業的女生,可以從事什麼職業?
她可以在故宮修文物,做研究員。沒有大富大貴,但是賺錢也不比公務員差,做自己最熱愛的工作,幸福感很高。
她可能跟我的好友一樣,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打理一個公司,其中一個主要項目就是敦煌;我認識的所有跟古董、收藏、考古有關的人,賺錢都比我多。
她可能加入一個網際網路遊戲公司,創意出了一個大賣的盜墓探險考古遊戲;
她可能成為新一代的《盜墓筆記》《鬼吹燈》的大IP;
她北大畢業,可能拿到獎學金去英美考古專業留學;
她可能去了出版社,博物館;可能去大學教書;
她可能跟我一樣後來對心理學發生了興趣,改行做了心理諮詢師;
她可能跟馬未都一樣成了收藏家、古玩鑑定專家;
她還可能成了國際4大著名會計事務所的諮詢顧問。
我閨蜜L是四大之一德勤會計事物所的稅務合伙人VP,並負責全國的校園招聘工作。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現在招聘,根本不是只要會計系、財經系的學生,哲學、藝術、數理化、心理學,還有阿拉伯語、韓語等各種小語種的學生……什麼都要。
為什麼?因為今天的四大已經是給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的諮詢公司,不再僅僅是做審計工作。他們需要IT畢業生,把原來依靠人力的很多工作數位化;他們需要小語種畢業生,幫助中國企業去那些國家投資……
L說:考古專業的畢業生,很好啊!跟拍賣行的客戶談得來。
缺乏相關的財務知識怎麼辦?公司提供系統的學習,外面有無數個你可以考證的地方。我們都知道,大學教的那些知識點,對用人單位來說,屁用都沒有,都是在工作中學習的。
今天,職場對一個人的要求已經不是「專業對口」,而是終身學習的能力,跨專業跨行業的能力,是與人溝通打交道的能力。
再說一個比考古系更悲催的專業:哲學系。
哲學系畢業的人,能幹啥?就業的時候哭了?
你以為學哲學的,必須這樣?
我認識的一個復旦哲學系畢業生,徐滬生(上圖),畢業後先跟我一樣做了報紙雜誌媒體人,後來創立了一條視頻,成就非凡。
我兒女的留學輔導機構有一個法國讀哲學回來的男老師,同時還是搏擊格鬥教練。
今天這個時代,大學專業已經擋不住你逆天了,擋不住你賺錢了!
美國經典電影《死亡詩社》。父親阻止兒子大學讀他熱愛的戲劇,逼他當能賺錢的醫生。最後兒子以自殺抵抗。
暑假裡跟我諮詢的家長多了。有些父母還是頑固地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反對兒女大學讀人文學科和藝術。
有個女兒要出國留學的老母親跟我說:她要讀什麼心理學、戲劇,這都是以後沒飯吃的專業啊!
我笑著對她說:我是做心理工作的,我老公是拍電影的,我們的飯吃得還可以,不比做IT的差。
我問她做什麼職業?全職太太。—— 媽呀,這才是中國風險最高的職業啊!
大學教育,鍛鍊的是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而不是那點可憐的「專業」。讀了某個專業,沒幹對口行當的人,多如牛毛;幹了某個行當,沒有對口專業大學文憑的人,也多如牛毛。
況且今天的中國職場,變化實在是太快了!很多職業,10年前,5年前,哪怕是去年都不存在,比如直播帶貨。等鍾芳蓉北大四年畢業後,還會出現很多今天想不到的行當和職業;不是只有她的偶像樊錦詩苦守敦煌這一種可能。
所以,今天還在說xx是熱門專業,學xxx將來就能大富大貴的人,只能說他們肯定自己沒混好,至今也都沒能大富大貴。
中國傳統型父母對子女的哼哼教導裡,還有一條是專門給女兒的 —— 女孩子適合的專業和工作。坐在辦公室當文員,不求錢多,求穩定、安全、清閒,沒有壓力,最好還離家近。上班主要靠混,嫁個好男人才是王道,相夫教子才是她們最重要的工作。男人掙錢多,女生能當全職太太那就更贊了。
這些年我給女性做職業規劃諮詢,發現一大部分都是做會計、財務和行政文秘工作的。大學選擇專業的時候,她們都乖乖聽了父母的話,不管自己有沒有興趣,是否擅長,都選了以後貌似可以坐辦公室、安穩的專業。
女生A : 我不喜歡做財務,都是我爸媽讓我選的會計專業,工作也是他們託人安排的。可是我已經做了14年了,其他的我也不會。我想改行,你看我該怎麼辦?
北大畢業的女生B: 當初為了進北大,老師和父母就讓我填錄取分比較低的韓語,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畢業了就在一家韓國公司工作,一呆8年,也沒什麼升職的機會。後來公司關了,我也只能在韓國公司裡找,一直沒找到合適的……
同學,你真的是北大畢業的嗎?!誰說學了韓語,就只能去韓國公司工作?!
女生C:我從小不是讀書的料,特別喜歡做點心。初中畢業想去考職校當個點心師,可是父母說那是藍領工作,給他們丟人。勉強上了個三本,他們託人給我在事業單位的收費處找了個工作,好歹是坐辦公室的。現在收費都自動化了,眼看我要下崗了。咋辦?
—— 馬上立即去上廚師培訓班,開啟你被耽誤的點心師生涯。好好磨練技能,你一定能賺錢。我的一個女朋友,復旦外語系畢業,原來在出版社當編輯。特別愛做點心,特意跑到法國藍帶廚藝學院學習。現在專門教白領做烘焙點心,賺得可比以前當編輯多。
看到網上的熱議,當事人鍾同學是這樣回復的。
有人質疑鍾同學18歲太年輕,她的「」喜歡「」不靠譜。可是,實際上,應試教育被人詬病最多的,就是學生只會刷題,不知道喜歡、興趣、熱愛為何物;導致大學志願不知道怎麼填,不知道畢業後做什麼工作……不知道如何度過這一生。
不知不覺,我今年已經52歲了。回頭看,只有熱愛,才能給你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有所成就,才能賺錢,才能……不慌。
戀愛婚姻、女性職業發展、子女教育陷入苦悶的時候,歡迎來找我諮詢。並有長期合作的離婚律師推薦。
長按關注吳迪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