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 | 朱力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當李叔同的《送別》響起,我們知道,又到了告別的一刻。
在中國,用唱歌的方式相互道別,有著悠久的歷史,並因此催生出「驪歌」(告別之歌)這樣一種說法。「畢業歌」也因此成為一個深入人心的概念,並成為畢業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2020年的畢業生們可能會有比較特別的體驗,因為疫情的原因, 「儀式」也變得特別起來。
7月8日晚上19點左右,網易雲音樂「點亮現場行動」在線下辦了一場「畢業音樂會」直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和北京大學教授詹啟敏為同學們送上祝福;張靚穎、胡夏、餘佳運、房東的貓、三畝地、白日密語、方曉東等歌手、樂隊用音樂為畢業生們加油;沈騰和黃軒則用各自的方式,為大家鼓勁。
這是一場從形式到內容都很特別的「畢業音樂會」,它既是一次「告別」,更是一次「開始」。
夏歌起,雲別離
7月8日,校園最後的夜晚,網易雲音樂的 「2020畢業音樂會」上線,主題叫「雲別離,不負韶華」。
雲別離三個字,已經點出了這場音樂會的特別之處,同學們在網際網路上、在雲端告別。從此,各奔東西。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出現在視頻裡,作為一位校長和一位科學家,他勉勵大家,「希望科學精神,能陪伴你走好未來的每一段路。」
另一位特別的嘉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詹啟敏,除了為同學們送去祝福之外,還招呼大家上雲村去聽他的歌——原來,詹教授也是一位音樂人,他在網易雲音樂上已經發布了近30首原創歌曲,藝名叫「瀟敏」。
表演是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的教室、圖書館和禮堂裡錄製的,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校園現場。留著粉筆畫的黑板和齊齊整整的桌椅,依稀讓人看到平日裡熱鬧的課堂景象。空蕩蕩的座位,給大家預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空間。
胡夏的一首經典老歌《那些年》,讓線上的網友們紛紛刷屏,「淚目了」、「回憶來了」、「太好聽了」……
當晚最大牌的表演嘉賓無疑是張靚穎。她對正在觀看演出的觀眾說,「不要害怕,不要停留在原地,越是關鍵的時刻越是要堅信成長的力量,越要聽從內心的聲音,用熱愛擁抱起伏,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網友們用刷「禮物」的方式,回復了張靚穎的勉勵。
張靚穎隨後唱了三首歌,《我的夢》、《我相信》和《蝴蝶颶風》,當晚的音樂現場也因此進入高潮。
最特別的一場「畢業音樂會」
生活就是不斷告別和開始,「畢業」是每一位年輕人記憶中最難忘的時間點。從這一天起,人生將開啟新的篇章,無論是踏入社會還是繼續深造,未來之路,都是星辰大海。
所以我們才需要一場「儀式」,向過去再見,向未來問好。而網易雲音樂的這場「畢業音樂會」,最特別的一點就是把儀式感做到了極致。
音樂會精心的策劃了不同的環節,新華社記者李林欣以主持人的身份,用富有詩意的串詞和相應的照片,引領著觀眾一步步沉潛入現場深處。
兩位演員,沈騰和黃軒以特邀嘉賓的身份也出現在視頻裡。沈騰用富有個人特色的語言鼓勵大家別怕前路艱險,「每當山重水複,咱就多走一步,左一步、右一步,人生總會有出路。」笑聲中,一種力量油然而生。
而黃軒則為大家帶來了一段聲情並茂的演講《在繁華的世界,做一顆頑石》。在演講中,他激勵同學們發揚「頑石精神」:「多給自己一點勇氣,多給自己一點堅持,像一顆頑石一樣,矢志不渝,大膽追求自己的夢想。」
不得不說的是網易音樂人三畝田在新疆石河子所做的表演。這是一個當晚最具「雲村」特色的表演。
三畝田用吉他演繹的純音樂作品《城南花已開》,專門為他的一位因病去世的雲村粉絲所創作,這支曲子在雲村裡獲得了巨大的共鳴,有超過63.5萬留言。三畝田說,這支曲子,給了大家很多力量。可以說,雲村用音樂的力量激勵了一代人。
音樂會的最後,《送別》的歌聲響起,顏人中、果味VC、丫蛋蛋、簡亦弘、數十位音樂人共同唱起,「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與此同時,一張張帶有歷史印記的老照片歷歷在目。
一場特別的儀式,就這樣拉下帷幕,網友們又開始刷屏:
「感動!」
是告別,也是開始
踏上新徵程的不僅是畢業生們,這場「畢業音樂會」,對於網易雲音樂的「點亮現場行動」來說,也是一次「開始」。
「點亮現場行動」是網易雲音樂今年4月啟動的LIVE現場音樂扶持項目。網易雲音樂承擔所有製作成本,演出在線上進行直播,用戶付費觀看,所有收入歸音樂人所有。此前,九連真人、蘇紫旭、C-BLOCK、鯨魚馬戲團、宮閣、惘聞樂隊等音樂人的現場先後被點亮,「點亮」的效果不俗。
數據上,點亮現場行動前兩場直播合計觀看人數超41萬,遠超一場Livehouse演出甚至大型演唱會的參與人數。前不久剛完成的惘聞線上概念音樂會,更是好評如潮。
這次為了點亮校園現場,網易雲音樂不但帶來了高品質的製作團隊,為大家獻上了優質的音樂現場。還帶來了不同類型的音樂人,有主流歌手、有原創歌手、有獨立音樂人、有樂隊、還有純器樂演奏,多元化的音樂形態,既讓我們感受到了雲村的豐饒,也讓屏幕前的年輕觀眾們感受到了音樂的多元化魅力。
這種魅力,對於雲村來說,既讓年輕音樂人們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也在觀眾心裡種下音樂的種子,或許日後會生根發芽,在雲村中開枝散葉——校園從來就是音樂的溫床,學校的教室和禮堂不知道哺育了多少音樂人才。把音樂的現場表演帶入校園,不僅僅是完成一次儀式,也是一次耕耘。
音樂是多元化的,現場也是多元化的。從九連真人和霓虹花園等樂隊的Livehouse現場,到惘聞樂隊的「五千個在哪裡」概念音樂會,網易雲音樂的「點亮音樂現場」行動,正在儘可能的拓寬「現場」範疇,幫線上表演創造更多的場景、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需要,並由此讓「現場」的魅力,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可。
無論在哪個時代,「現場」都是音樂最基本的場景,也是最能展示音樂魅力的場景之一。「點亮音樂現場」並沒有試圖用簡單的線上互動區取代現場,而是賦予現場更豐富的體驗、拓寬現場的受眾,從這個層面上說,是名副其實的「點亮」。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