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範志輝
"如果回到畢業的最後一天,你最想和誰一起度過?"
在演唱完歌曲《雲煙成雨》後,房東的貓用手機發出了這麼一條信息。而聽完《下一站茶山劉》《月亮擁抱我》《雲煙成雨》這三首充滿著校園氣息的歌后,這樣的發問也瞬間將記憶拉回到畢業的多年前,讓人感慨唏噓。
當然,更有1071萬年輕人剛剛經歷了他們人生中最重要也最特別的一次考試。受疫情影響,往年在6月的高考"活久見"地被延期一個月,而昨天是他們留在高中校園的最後一天,然後去往新的旅程。而大學畢業生們也只能雲答辯、雲打包、雲合照,還沒有來得及面對面說一聲再見,就不得不各奔東西。
在這樣的特殊時刻,音樂或許成為了激勵彼此最溫暖的力量。7月8日晚,新華社"聲在中國"聯合網易雲音樂"點亮現場行動"特別推出了名為"雲別離,不負韶華"2020畢業音樂會,以精心的內容編排打造了一場盛大的畢業儀式。
一場刷屏級的雲畢業音樂會是如何煉成的?
當晚,畢業音樂會在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園實拍中開始。整個音樂會包括校長寄語、畢業演出和畢業演講等三個版塊,但演出場景選擇跳出晚會、舞臺等常規場景,而是延伸到了校園裡的各個角落,儘可能帶領大家回到校園現場,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滿滿的誠意。
校長寄語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先生,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同時也是網易雲音樂入駐原創音樂人的詹啟敏先生先後作了畢業寄語,以師者和前輩的身份,表達了對畢業生們的未來期許。演出期間,演員沈騰的"每當山重水複,咱就多走一步,左一步、右一步,人生總會有出路"的幽默,以及黃軒在《在繁華世界,做一顆頑石》畢業演講裡提到的頑石精神,也給即將進入人生新階段的畢業生們多了幾分勇氣。
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畢業演出版塊。演出場景上,房東的貓、餘佳運、方曉東、胡夏、白日密語等音樂人都選擇了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場景中表演,從教室、階梯教室到圖書館,無一不戳中了當下畢業生不能返校的淚點。LOOK直播上,時不時也能看到"場景有心""每年畢業季都要哭一會""好想回學校看看"這樣的彈幕評論。
從曲目編排上,藝人、歌曲的銜接也有著完整的情緒遞進和故事線,用音樂演繹出了面臨畢業的心態變化,更能從音樂得到治癒和力量。
比如開場時,當房東的貓在教室唱起寫給母校的《下一站茶山劉》,"南湖大道的五三八"" 繞不完的舊操場""宿舍樓下的流浪貓"這些歌詞裡的意象,也喚醒了每個人心中的校園記憶,隨後演唱的《月亮擁抱我》《雲煙成雨》也訴說了別離的匆匆與不舍,尤其是那句"我多想再見你,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更是讓眾多網友隔著屏幕淚目。
而被稱為"畢業歌曲大戶"的胡夏則在階梯教室裡演唱了《那些年》《夏至未至》和網易雲音樂畢業季特別企劃單曲《飛翔吧!少年》,既有對畢業的回望,也有對未來的期待,正如他自己所說,"珍惜現在,勇往直前,祝所有的高考生都能夠金榜題名,祝同學們都能夠有一個精彩的未來。"
隨後,網易音樂人"三畝地"和樂手從遠在西北的新疆石河子登場,在講述完網易雲音樂用戶"城南花已開"的感人故事後,"三畝地"表演了寫給他的這首《城南花已開》,也去"鼓勵每一個需要音樂、需要希望的朋友"。這首歌像是給畢業的告別,其實也是未來的新生,在音樂裡,生命和信念都得到了延續。
壓軸登場的張靚穎則通過《我的夢》《我相信》以及新歌現場首唱《蝴蝶颶風》,鼓勵畢業們要相信自己、堅持自我,為了夢想去熱愛、去探索,才能收穫自己的精彩人生。演出最後,杭州青年合唱團與畢業生、網易音樂人、雲村村民一同演唱了歌曲《送別》,畫面上閃過的則是一張張頗具歷史感的校園老照片,將這場演出變成了跨越了時空的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線上大型音樂會,無論是演出編排、場景設計還是視覺呈現,"2020畢業音樂會"延續了網易雲音樂"點亮現場行動"一如既往的高質量,在給畢業生們加油打氣的同時,也在這些細節打磨的"儀式感"中幫助音樂人和演出行業更好地重返音樂現場。
可以看到,整個演出都僅僅圍繞著畢業生這個主題,沒有刻意去突出藝人,歌曲編排上也從畢業的不舍、遺憾到期待、勇敢,情緒的轉換也逐步將畢業音樂會推向高潮,很好地突出了"用音樂的力量激勵一代畢業生"的主題。數據顯示,這場特別的雲畢業演出在95後年輕人中成功刷屏,根據新華社各渠道和網易雲音樂、LOOK直播的直播當日數據,在線觀看人次超1000萬,熱搜討論話題閱讀量超一億,以音樂性和走心設計贏得了年輕人的認可。
為什麼95後都在網易雲音樂訴說心事?
其實,在這場刷屏級的雲畢業音樂會之前,早就有超過12萬高考生在網易雲音樂的"高考加油站"雲圈訴說心事。從倒計時98天、30天、10天到高考進行時,每一天都有人在這個"樹洞"裡分享關於高考的迷茫和期許,也毫不吝嗇地給並肩作戰的戰友們以評論鼓勵。
截至7月9日19點,"高考加油站"的村民數量接近13萬,其中大部分都是正在奮戰高考的學生,帖子數量達到4.3萬,而在心願樹洞也有2.1萬條,閱讀數超過1900萬。在高考第一天晚上,我還特意刷了一下"高考加油站"雲圈,偶然看到一位名為"大音希聲g"的00後用戶在零點12分曬出了自己的複習筆記,配文是"最後一個夜晚也要繼續戰鬥",下面齊刷刷的都是"加油"的評論。而打開他的主頁動態,會看到不少關於高考複習的動態,是自我勉勵,卻也能得到陌生人的鼓勵。
而他的上一條討論動態,用戶"高中生_KEX1"寫著"困得已經集中不了精力了,五點起床,十一點睡。午睡十分鐘。你說,一個人要多努力,才能考上喜歡的大學。我是高中生,我在為我想要的戰鬥。"打開她的個人主頁,會發現這樣的秉燭學習似乎已成為常態,睡前在網易雲音樂用音樂和圖文發一個動態,也成了她的生活日常。
看著這些字句,別說那些正在經歷高考的同齡人會找到群體認同,就連高考過去十多年的人都被這股熱血和拼勁打動。而在網易雲音樂高考助力曲目《銀河赴約》下面,也收穫了超過用戶14萬評論,有對高考生許下的心願,也有來自網友的祝福。
網友在評論區紛紛表示,"無論前面等著的,是荊棘叢生還是燦爛千陽,走下去,這關鍵的一考,也是新旅程的開場"、"誰知道我們會不會戰勝高考呢?一切的答案都還未定,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高考必勝!衝衝衝"、"我可以年級第一的對吧,明天最後一天考完"、"最後感謝雲村,感謝這個溫暖的地方"。在這裡,真的能感受到,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這些溫暖始終都在。
不難看出,在95後、00後眼裡,網易雲音樂不只是一個聽歌工具,在動態、評論、歌單、Mlog、雲圈等構建的社區生態下,成為了一個能夠得到情感共鳴和認同的自留地;也因為平臺良好的音樂氛圍找到喜歡的音樂,不管多小眾,總有人與你心靈相通;更不用說,平臺上點讚、評論、分享的"三連文化",早已成了雲村村民們默契的互動方式。
高考生有的不允許玩手機,有的有手機也會自覺地刪了各種娛樂APP,但是唯一不會刪的是網易雲音樂。因為音樂在備戰高考期間的陪伴場景得到無限放大,家長甚至也會鼓勵孩子多聽歌調節下高考的節奏。雲村社區的"高考加油站"雲圈僅上線一個月,其熱度、討論度就與微博"高考"超話等經營了十來年的高考社區不相上下。
80後在高考期間隨身帶著的是MP3,在智慧型手機還沒面試的時候,大家晚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收音機聽廣播;如今則是雲村相伴,不僅可以聽,從音樂中汲取力量,還可以交流,鼓勵別人,也收穫別人的鼓勵。
事實也如此,基於以上優勢,網易雲音樂也收穫了年輕一代的熱愛。據Questmoblie《Z世代洞察報告》和Mob研究院《Z世代大學生圖鑑》發布的數據顯示,網易雲音樂以最高活躍用戶佔比和高TGI成為Z世代(95後)最受歡迎的娛樂APP,所有高考畢業生們才會選擇雲村作為心靈樹洞。
據官方統計顯示,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有124萬次"高考加油"、18萬次"你一定能行"、63萬次"相信自己"、27萬次"一起努力"、13萬次"你我皆黑馬"…… 每一條評論,既是當代年輕人對於未來的期許與鼓勵,也是網易雲音樂對95後乃至00後深度共情的例證。
在這個傷感又充滿希望的時刻,我們總會想起刺蝟樂隊的一句歌詞: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是啊,沒有人可以永遠抵擋時間的雕刻,但還好在音樂裡,我們可以永葆年輕的心,去抵抗日常的平庸與苟且。大概,這也是這場高品質「點亮現場行動」特別推出的畢業音樂會能夠被刷屏的原因。
排版 | 安林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