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正式開園。在博物館的介紹中,「臺灣鐵路之父」變成了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論篡改歷史,民進黨當局堪稱「專家」。
在臺教科書中,「臺灣跌路之父」的稱號,原本屬於1885年至1891年的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長谷川謹介,則是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的鐵道部長,他規劃的鐵路在1908年通車,可是,劉銘傳興建的鐵路早在這之前20年就已經通車。強調「過去許多文獻都如此稱呼」「劉銘傳的鐵路後來被拆」,無疑是強詞奪理。
劉銘傳在臺灣興建的鐵路,不僅是臺灣第一條鐵路,更是中國第一條鐵路。對這樣大的功績,在史冊中的記載俯拾皆是。《清史稿·劉銘傳傳》裡記載,光緒6年(公元1880年),劉銘傳曾上疏,稱鐵路是「自強之基礎」,其中評價稱,「中國鐵路之興,實自銘傳發之」。
當時的臺灣人造出了中國的第一條鐵路,這本應該是臺灣人民的驕傲,是臺灣同胞彪炳史冊的功勳,可這樣的歷史事實,卻讓民進黨當局如鯁在喉。
為了「去中國化」的「大計」,民進黨不惜篡改歷史常識,不惜抹殺劉銘傳的歷史功勳,不惜把又一個「父親」名號送給日本人。
這可謂:數典忘祖,其心可誅;認賊作父,喪盡天良!
策劃/牛寧
文案/毛莉 鄭雲天
主播/鄭雲天
後期/趙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