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在建中的天安陽光花園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曾經,人們依河而居,工業文明在這裡留下了抹不去的歷史印跡;未來,這裡將成為市民、遊客歡聚共享的「城市客廳」。日前,蘇州河岸線「八大景觀」規劃出爐,將打造一個令人嚮往、有溫度的世界級濱水空間。
蘇州河由嘉定區進入上海,中心城段長度約42公裡。普陀區西起北新涇,東至長壽灣,河道長度約14公裡,岸線長度約21公裡。本次規劃範圍為普陀區蘇州河濱地區,即蘇州河至第一條主幹道的範圍,總面積約為13平方公裡。
15處濱河活力點激活
「更活力」是此次規劃提升策略之一。記者看到,該區域結合現有資源點和待開發地塊,將打造15處濱河活力點,包括曹家渡電競項目、木瀆港等7處文化娛樂類活力點,夢清賽龍舟、長風生態商務區等8處休閒服務類活力點。
15處活力點還將帶動蘇州河腹地發展。規劃圖顯示,活力點將和濱河貫通道、活力街道相結合,打造主題休閒遊覽線路,比如,22公裡濱河遊覽道、9公裡和5公裡的文體運動道、5公裡休閒探索道等。
此次規劃還注入更多人文元素,通過對歷史遺存建築進行功能置換,將優秀老建築改造為休閒空間、展覽空間、劇場劇院等,為市民、遊客打造更多休閒空間;規劃6個遊船碼頭,串聯周邊主要景點,形成藝術創意集聚區、文化高效聚集區,策劃系列水上品牌活動,比如龍舟賽等。
圖說:將打造成蘇河八景之「千樹臨波」,圖為規劃圖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未來,蘇州河兩側腹地還將增設海綿設施,採用透水鋪墊、下凹式綠地、滲透種植池、雨水滯留堤等,充分營造本土化的微生境。同時,通過護岸生態化改造、生態修復及景觀交融,打造成為世界級大都市高密度城區水生態文明示範帶。
19處河岸斷點貫通
本次規劃將以蘇州河兩側「全線貫通」為首要目標。調查顯示,在普陀區範圍內,蘇州河岸線的用地權屬緊貼河岸線約有3.6公裡,被小區、企事業單位等佔用岸線約2.1公裡,沿線為市政、綠化用地約15.3公裡。目前,普陀區蘇州河沿線存在的19處斷點,岸線活力不足,存在岸線功能單一、利用率不高、標誌性設施不足等問題。
據悉,大部分斷點的貫通選線方案基本已形成共識。在貫通的基礎上,聯繫腹地、溝通兩岸,實現公共空間成網。具體措施包括:增加垂河通道密度,提高濱河可達性;規劃新增10座橋梁,增強兩岸聯繫,為腹地功能提升奠定基礎;構建慢行網絡,串聯主要文化休閒設施,提升地區活力。
圖說:「學府雙橋」規劃圖
七大區段品質提升
此次規劃承接區域功能布局,聯動東西、南北功能片區和組團,設有「一軸、兩帶、三片」模式。「一軸」以武寧創新發展軸是溝通東西功能片的重要軸線,服務兩岸腹地,承載商業商務和文化休閒功能的開放空間走廊;「兩帶」是蘇州河生態文化帶和中環產業聯動發展帶,是促進兩岸聯動、實現產業組團南北延伸發展的軸線;「三片」則為商業商務生活綜合功能片、科技金融產業功能片、社區生活功能片。
結合蘇州河兩岸不同功能內容,規劃為七大區段。自東向西分別是:
藝術文創(江寧路-安遠路);
工業印跡(江蘇北路-江寧路);
宜居水岸(曹楊路-恆豐路);
智慧河灣(大渡河路-曹楊路);
商旅博覽(中環路-大渡河路);
智能商務(祁連山南路-中環路);
樂享生活(普陀區界-祁連山南路)。
圖說:「流光藝彩」規劃圖
長壽灣藝術文創區 為「藝術文創」特色主題,依託夢清園、M50等文化設施,發展商旅文聯動,打造集商業、創意、文化、休閒、娛樂功能於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區」;
長壽路商業商務區 定位為「工業印跡」特色主題,推動城市更新,更新創意產業園區,提升長壽路沿線商務商業能級和環境品質,開放蘇州河沿線公共活動空間,同時打造配套完備、生活便利的宜居宜遊生活區;
中山北路宜居生活區 將打造「宜居水岸」特色主題,提升中山北路沿線商業環境品質,開放蘇州河沿線公共活動空間,打造配套完備、生活便利的宜居宜遊生活區;
新西宮-環華師大科教文化區 規劃為「智慧河灣」特色主題,三區聯動打造差異互補式的超級商圈,集商業、辦公、文化、酒店、公寓、居住、高校、公園為一體的多元都市活動區;
長風生態商務區 主推「商旅博覽」特色主題,上海科技金融產業園,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核心,聚焦推進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與金融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科技金融產業集聚區、「網際網路+」產業集聚區、智能科技產業集聚區、國際教育產業集聚區;
北新涇智能智造產業區 打造「智能商務」特色主題,推進舊工業區更新,聯動長風生態商務區,打造以智能製造、智能服務為特色的產業園區;
金沙江路宜居生活區 打造「樂享生活」特色主題,提升社區配套服務水平,開放蘇州河沿線公共活動空間,打造配套完備、生活便利的宜居生活區。
圖說:「五裡雲廊」規劃圖
新八大濱水景觀出爐
蘇河十八灣,灣灣有傳說;蘇河十八灣,灣灣有精彩。此次規劃顯示,蘇州河岸線將打造八大各具特色的濱水活力景觀。
流光藝彩: M50創意園地塊 作為蘇州河普陀區段重要節點,M50濱水空間改造將成為蘇河岸線景觀承上啟下的重要展示界面。通過架空廊道,將規劃M50路橋,莫幹山路,M50創意園區等區域進行聯動。一方面將濱水空間進行貫通,另一方面將結合臨河建築的局部改造,擴充濱水空間的活力,形成最具特色的濱水活力景觀。
千樹臨波:天安陽光花園地塊 基地位於上海核心地段,毗鄰上海火車站,具備打造「城市窗口」潛力。周邊環繞居住區,藝術中心,隔河相望不夜城商業區等。延續M50空中走廊,引入人流,提升空間活力;採用多級臺階入水駁岸改造手法,提升空間親水性;置入室外婚慶、音樂等活動,激發場地活力。
水與爭鋒:基地位於曹家渡區域,蘇州河南岸 結合電競城建築設置二層平臺,擴充人群室外活動空間,提升場地價值;梳理臨河道路,實現地面人行道與騎行道的貫通;結合曹家渡人行天橋——電競城二層平臺——長壽路商圈天橋,形成多維立體交通空間,激發商圈活力。
學府雙橋:基地位於華東政法大學區域 利用現有華政橋將蘇州河貫通路線借道長寧區,避免貫通路線對周邊居住區影響;通過架空平臺,擴充長寧區段臨水空間尺度,提升景觀品質。
水埠秀道:基地位於光復西路北側,華東師範大學以南 根據蘇州河整體規劃,新渡口區域棚戶區拆遷後,將建成依託於高校資源的大學生創意產業聚集園區。利用園區吸引人群,提高周邊城市空間活力,完善服務設施體系,提升蘇河岸線品質。結合現狀強家角橋,構建空中城市陽臺,提升光復西路臨河視線。同時加強兩岸聯繫,加強創意產業園服務半徑。
五裡雲廊:基地位於長風綠地區域 利用空中連廊,將長風公園,兒童圖書館,長風1號綠地,碼頭俱樂部,以及長風綠地標誌塔連接起來,打造濱水綠地與城市空間重要節點的無縫連接;除了空中長廊,在其他綠地之間利用地面走廊,將各個綠地斑塊進行串聯,打造全天候休憩空間。
蘇河智谷:基地位於北新涇濱水綠地 利用綠地寬度優勢,置入體育場地與設施,服務周邊居民;利用多級臺階入水手法,構建貫通濱水通道。
律動長灘:基地位於建德花園周邊 構建親水界面,現狀駁岸後退15米,構建二級駁岸,形成迎水界面;打造風貌走廊,結合規劃涇陽路人行天橋,構建生態空中連廊;打造活力居住街區,置入親子樂園,社區菜園,濱水舞臺,激發社區活力。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