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網友李聖強認為,90後的瀋陽北站售票員陳卉晗通過電波發布著服務廣大民眾的信息。通過不間斷的信息傳播,大家不僅清楚地聽到了她的聲音,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服務社會的心。因為奉獻,因為有愛,這顆心顯得那麼美麗。
圖為陳卉晗正在做連線直播。劉禕 攝(圖片來源:《人民鐵道報》)
2月9日央視《新聞聯播》報導了瀋陽北站一位名叫陳卉晗的90後售票員。她在每天倒班工作的間隙兼職廣播,與旅客結下不解的「電波情緣」。據報導,2014年,瀋陽北站與電臺聯合推出出行節目。學播音的售票員陳卉晗在工作之餘,就成了兼職的信息播報員。雖然每天售票工作很忙碌,但陳卉晗一直沒有放下這份廣播的兼職工作,一直通過與電臺直播連線,為聽眾播報出行服務信息。
也許在有的人心中,一直把90後和任性、嬌氣、不能擔當聯繫在一起,但是我們非常欣慰地看到,很多90後用行動展現了他們的責任和擔當。
央視報導的90後售票員陳卉晗就是這樣。本來她發售客票、回答旅客諮詢的工作強度就已經很大了,但是她還毅然做起了鐵路客票信息的播報工作。早上7點半的連線,不是在白班上班前,就是在夜班下班後。前後700多天,陳卉晗通過電波服務旅客累計近千萬人次。這些數字,記錄了一位90後售票員利用自己業餘時間服務社會大眾的真情付出。
大家經常能夠從網絡上看到很多感人的瞬間。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張照片,拍攝的是雨中一位女孩兒為行走不便的老人打傘過街的場景,那一瞬間贏得了諸多網民的讚許。其實,一個人一時做好一事已是難得,而更難得的是,能夠長時間持之以恆地做好一件事。
一日工作下來,很多人可能最想要的是放鬆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對鐵路工作者而言,每年春運期間,由於旅客發送量激增,工作量是平時的幾倍,可陳卉晗依然兼職去服務廣大民眾。她把乘客的各種問題收集起來,每天早上給聽眾解答,就這樣前前後後記錄了幾十個筆記本。其實她本子裡書寫和記錄的是一份心、一份情。
因為一個人的堅持,幾年來,瀋陽交通廣播的聽眾一直都能通過電波了解到鐵路出行信息。從一開始只能獲得鐵路餘票信息,到後來能夠聽到怎樣檢票、車票丟失如何改籤以及其它各種出行提醒提示信息,旅客感到越來越便利。陳卉晗不斷地從旅客需求出發,為大家傳遞著有價值的信息。
瀋陽北站一名90後普通售票員陳卉晗,通過電波發布著服務廣大民眾的信息。通過不間斷的信息傳播,大家不僅清楚地聽到了她的聲音,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服務社會的心。因為有愛,因為奉獻,這顆心顯得那麼美麗。在正月十五團圓佳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向那些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貢獻的普通人致敬!(中國經濟網網友 李聖強)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相關文章:點讚節日裡那些堅守的力量戶
第一天!春運的文明與和諧靠誰守護?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