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沒避過的育兒大坑,太早逼孩子做這些事,其實是害了孩子

2020-11-04 鬧鬧的奶爸說育兒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小抓起。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我也是一樣,但是越早教孩子學習就越好嗎? 答案肯定不是的。我們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發育的過程,適時教育孩子。不然只會適得其反。
這個是馬伊琍在微博裡寫到的,她曾經逼女兒認識數字,但是女兒那個時候根本理解不了,最後不但沒有教成女兒,反而給女兒留下了陰影。 馬伊琍在最後也坦然,自己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後悔。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強迫孩子學習他們理解不了的知識,到最後受傷害的只會是孩子自己。
你是不是也在犯著這樣類似的錯誤呢?看看這4件事,你有沒有做。
1.3歲前,不要逼迫孩子認識數字
好像這個是我們知道最簡單的事情了,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學習呢?
那是因為孩子的思維是有一個過程的,從動作思維到形象思維,最後再到抽象思維,三歲之前的孩子是不具備抽象思維的。房子、車這些都是我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的,隨意孩子可以很好地理解這些。但是1、2、3這樣的數字,孩子是理解不了的,他沒有辦法把3隻羊裡面的數字「3」和他學到的數字3聯繫到一起,即使孩子會說,那也只是他死記硬背知道的。 與其讓孩子知道數字「1」和數字「2」,哪個大那個小,不如讓孩子去理解兩個蘋果哪個大哪個小,這樣的效果孩子更容易接受。
2.5歲前,別逼孩子寫字
寫字在我們父母看來也是再基礎不過的事情了,無非就是寫得好看和不好看罷了。孩子早晚都要會的,不如趁早。
其實寫字是一個需要精細化操作的過程,我們首先需要把我們看到的漢字進行拆解記憶,然後在我們的大腦中進行重新組合,然後再由大腦控制手把字重新組合。這個過程需要大腦、眼睛和手的密切配合,協調配合。 如果強制讓孩子去做的話,會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可能會排斥寫字。父母這個時候更應該做的是讓孩子盡情塗鴉,一個是讓孩子盡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另一個是間接鍛鍊孩子眼、大腦和手的協調能力。
3.3歲前別逼孩子識字
有的父母要說了,既然不讓我逼孩子寫字,那我教孩子認識字總可以了吧?
其實不然,認識字也不能讓孩子過早接觸,不然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孩子4歲前都是在發育形象思維,像數字、漢字都是些抽象的東西,過早接觸孩子不但不能理解,反而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 父母這個時候更應該做的是和孩子一起讀一下故事繪本,慢慢豐富孩子的詞彙量。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裡指出:孩子的認字敏感期,普遍在4到5歲左右出現。
4.6歲前別逼孩子畫得像
我們都知道不管哪個行業最需要的就是創造力,而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如果我們從小就限制孩子,讓孩子只能那麼畫,很顯然這樣就是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認為只有這樣是對的。
尊重孩子的喜好,也許孩子畫的有他們自己的想像,我們認真聆聽就好。 讓孩子提前學習並不一定是真得對孩子好,父母要把握時機。學習早並不等於學習好,決定孩子學習好壞的是孩子的學習能力,而不是提前學習。我始終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引導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興趣,而不是把我們認為對的東西強加給孩子。您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馬伊琍在育兒中留下的痛,你的孩子是否也中招了?
    現在已經是兩個女孩母親的馬伊琍在微博上發文說:「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 馬伊琍反思育兒方式,很多父母中招,這一點或影響孩子一生
    馬伊琍屬於自強獨立的女性,不管是對待婚姻還是對待孩子,都有她自己的主見,然而這強勢獨立的性格背後,也讓馬伊琍做過一些自己後悔的事情。在育兒方面,馬伊琍曾發微博反思自己沒有給孩子充分的情感回應,一味的想要孩子過早獨立:我在愚蠢的獨立育兒理念下,堅持在她睡著後,哪怕自己睡著了也會半夜醒來把她抱回小床……
  • 6件事不宜讓孩子學得太早,學的太早弊大於利,家長必知
    導讀:6件事不宜讓孩子學得太早,學的太早弊大於利,家長必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件事不宜讓孩子學得太早,學的太早弊大於利,家長必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馬伊琍的孩子也在國際學校,通過孩子學會了成長!
    最近幾年,很多真人秀節目的火熱,不僅讓越來越多人了解明星的生活,也曝光了許多明星子女的生活,最受人矚目的就是這些明星子女的教育問題,可以說絕大多數一線明星的子女都就讀了國際學校。今天坦途網和大家探討一個話題:為什麼那麼多人趨之若鶩的將孩子送去昂貴的國際學校?
  • 馬伊琍直播中懺悔:我最後悔的事,就是把女兒養得太懂事
    「聽話」是緊箍咒,讓孩子習慣忽略自己的感受,習慣遇事忍氣吞聲,同時也讓孩子失去創造力。但還是很多父母要為孩子帶上這個緊箍咒,常常無視孩子需求,自己做著說一不二的「權威者」。父母能反省自己的專制行為,是何等難得。
  • 鄭爽:孩子太早懂事,並不幸福!這裡告訴你「懂事和聽話」的區別
    在新的一期《奇妙小森林》播出後,鄭爽看到孩子們的笑容,就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並感慨地說:孩子太早懂事的話我們反觀鄭爽的童年,她五歲就開始被父母要求學習各種特長,比如,舞蹈,鋼琴,長笛等,這些特長都是父母對她的期望,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她也很努力,甚至逼自己用兩倍的時間去練習,就連老師都誇她乖巧懂事,非常刻苦。正是從小有這樣的經歷,也導致鄭爽的性格過於敏感,很容易就被周圍人或自己的情緒影響,同時也在很多事情上,追求完美。
  • 馬伊琍揭露育兒「漏洞」:孩子沒教養長大一般沒出息,獲17萬點讚
    馬伊琍的育兒方式其實很多媽媽都有所耳聞,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她很有原則,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曾經馬伊琍就發過這樣一篇微博,一場舞蹈比賽結束後,空蕩的劇場裡滿地垃圾,被清潔人員掃成了一堆一堆。而馬伊琍自己也在微博中發問,這樣的素質拿再多的獎有何用?
  • 別逼孩子改這9個「壞習慣」,其實好處多多!管太多反而害了ta
    導讀:別逼孩子改這9個「壞習慣」,其實好處多多!管太多反而害了ta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逼孩子改這9個「壞習慣」,其實好處多多!管太多反而害了ta!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馬伊琍最後悔的事,就是女兒教育得太懂事,這真的正確嗎
    有這樣的孩子,明明很小,但是很懂事,很聽話。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幸福快樂地生活,但他們顯得特別安靜。 他們表現出很高興,但是他們的成熟度超過了同齡人。有人說離異的父母帶孩子,隨之而來的傷害是無法磨滅的。但是您知道,即使父母都很親切,做父母如果關注孩子少與孩子相處的方式不好,也可以"摧毀"孩子。
  • 3歲前,父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5件事
    3歲前,這5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做。勇敢從來不是逼出來的,而是孩子從內心自然生長出來的。只有內心有充足的愛和能量的孩子,才敢去大膽嘗試,才能擁有真正的勇敢。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當安全感足夠,孩子反而自己就會提出分房。
  • 愛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 ,捨不得孩子 ,其實是害了他 !
    小的時候 ,父母因為工作太忙了 ,所以不得不讓我們姐妹幾個分擔家裡的家務活 ,很多年之後的今天 ,我成為了一名老師 ,才慢慢的發現原來做家務居然有這麼多的好處 ,他甚至對我的人生產生了許多重大的影響 。做家務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從小就開始做家務的孩子 長大以後又會有什麼樣的不同呢 ?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 家裡是兒子,三歲前一定不要逼孩子做這些事,未來都是傷害
    以前看不懂其中意,現在再看發現用在教育方面也很合適,尤其是家有男孩兒的,在孩子三歲前一定要順應這句話,這幾件事就不要逼著孩子去做可事實上並沒有,不僅孩子沒有快樂玩耍,媽媽也生了一肚子氣,而且經過這次,我覺得這個孩子以後提起來滑雪都會有陰影。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男孩子都是勇敢的,而且男孩子應該是勇敢的,如果有哪個男孩子不勇敢,他是可能會被嘲笑,認為是膽小鬼,不像個男子漢。關於男孩子勇敢這件事,真的應該學學曾國藩的態度,物來應順,不要去強求,孩子的勇敢絕對不是逼出來的,有時候你越是逼迫,孩子越膽小。
  • 馬伊琍又曝姐弟戀:你同意孩子談場姐弟戀嗎?
    恢復單身後的馬伊琍,當然有再次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完全沒有問題。然而在她新戀情被曝光,且對方疑是曾在《歡樂頌》中的扮演「應勤」一角的吳昊宸,這可足足比馬伊琍小了18歲。新戀情沒有得到廣大網友普遍的祝福,反而多了很多調侃和失望——婚姻畢竟是如人飲水的事,外人不能用簡單的年齡差標準來判斷幸福與否。
  • 有三件事,父母一定要「逼」孩子做,他們將來會感謝的
    現在,許多父母隨著育兒觀念的開放,覺得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童年,所以對他們不大約束,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成長。但是這種方式不見得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就好像種一棵樹,如果不加修剪,最終可能會長歪了方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三件事父母一定要逼他們去做,他們將來會感謝你的。一、逼孩子學會堅持。
  • 育兒高能!嬰幼兒時期養育大坑連馬伊琍都會犯的錯!參考標準來了
    在各種育兒信息爆炸的今天,不管你想學習哪方面的育兒知識,只要一搜索各種解答接踵而來。琳琅滿目的信息,你能每條都能正確判斷嗎?特別是對於一些常識性的問題,等孩子過了這個階段,回頭一看後悔不已!比如說下面這4件事,如果做的過早,對孩子的傷害不止一點點。一 寶寶出生第一口飯寶寶出生第一口飯做到母乳親餵的有幾人?寶寶吸幾口母乳哇哇大哭,就直接判定沒奶,讓寶寶喝奶粉的老經驗又有多少人掉進去?大多數人認為剛生完奶水即使有也很少,擔心孩子餓。其實這種擔心都是多餘的。只有讓寶寶多吸,多刺激乳房,才會為後來源源不斷的母乳做準備。
  • 3歲前,別逼孩子做這6件事
    我們總是不可免俗地對孩子有所期待:希望他勇敢,希望他多才多藝,希望他懂禮貌……但孩子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在不適當的年齡,要求他做到這些,就是父母的不對!圖片來源:站酷網所以在孩子3歲前,這6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做。
  • 有時候逼孩子一把,他會更優秀,有遠見的父母會在3件事上逼孩子
    導讀:有時候逼孩子一把,他會更優秀,有遠見的父母會在3件事上逼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時候逼孩子一把,他會更優秀,有遠見的父母會在3件事上逼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醫生:這「4件事」做的太早,會耽誤寶寶發育
    像俗話說的「三翻六坐九爬」、「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等育兒口訣,其實都是有道理的。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飲食結構的調整,還有育兒觀念的更新,這些傳統的育兒口訣可能不太準確了。而它們的提示,也只是個大概,不排除寶寶發育的特殊情況。還在信「三翻六坐九爬」?醫生:這「4件事」做的太早,會耽誤寶寶發育!
  • 聰明孩子長大一事無成,家長注意這幾點,千萬不要讓聰明害了孩子
    本文作者:柔媽,心理師一枚,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教育方法,歡迎各位朋友關注我,做聰慧的家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學習好,人際關係好,成為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自家孩子聰明伶俐,學習好,優秀,固然好,但家長如果做法不當反而會害了孩子。
  • 新手爸媽看過來:育兒路上的6個大坑,希望你完美繞過
    應該給孩子買什麼衣服、什麼紙尿褲?孩子感冒發燒了怎麼辦?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要不要把屎把尿?孩子哭了要不要立馬去抱?等等。育兒路上仿佛有「十萬個怎麼辦」等著我們。在這裡,告訴你育兒路上的6個大坑,希望你完美繞過。1、新生兒黃疸,用茵梔黃治×很多新生兒都會有黃疸,黃疸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但大多數都是生理性的,足月生的寶寶一般在兩周內消退,早產兒多在4周內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