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假日酒店開業,工業區設立3000萬元人才安居基金,14個產業項目集中開工……今年以來,金山區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持續發力,政府服務企業能級不斷提升,為金山區轉型發展帶來蓬勃的生機。
前不久,上海市金山區正式印發了《金山區關於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從營造「更加透明的政務公開環境」「更加高效的企業服務環境」「更具活力的創新發展環境」「更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和「更加公平的法制環境」五大方面入手,聚焦營商環境薄弱環節,以提升企業對行政服務滿意度和辦理業務便利度為著力點,制定了21項具體意見指導,強化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品質,全力推動金山區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隨後,在《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的指導下,金山區又制定了《金山區推進政府效能建設推動營商環境優化三年行動計劃》,並出臺了「十個專項行動方案」,建立起優化營商環境的制度保障網,充分展現出了金山區優化營商環境的力度和決心。
事實上,金山區制定的專項行動方案,並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在原有服務基礎上的完善再造。如金山工業區「企業全程代辦服務」試點示範專項行動,建立「全程輔導、受託代辦」模式,為企業提供從洽談、諮詢、申請、辦理的全程無償跟蹤代辦服務,指導企業提前開展相關設計、評估評審等準備工作,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推進產業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
早在該專項方案施行前,金山工業區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全程陪同」的企業服務模式,並建立了預審制,工業區上百家企業因此獲利。以上海和輝光電有限公司(二期)為例,在工業區全程服務指導下,上海和輝光電有限公司從2016年8月土地指標取得後,僅用了三個半月的時間就拿到了施工許可,項目的在建安裝工作亦有序進行,體現了金山營商服務的優質高效。
金山區區委書記趙衛星表示:「營商環境是重要的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處在轉型發展期的金山,更要努力構築服務企業的『金山品牌』。」
(小題)速度與便捷
3月31日,金山區頒發出全區首張「一窗通」營業執照,上海重源寶涇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楊圈表示,距離他在網上提交企業設立申請到拿到營業執照才過去了不到3個小時,這樣高效的服務實在讓人「驚喜」。
金山區雖然地處上海遠郊,但市場主體數量毫不遜色,優化營商環境的服務對象數量可觀:一組數據顯示,到今年1月底,金山區共有市場主體22.3萬戶,市場主體總數位列全市第三。在探索更好地為這些企業服務上,金山區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其中行政審批權力下放成為提高效率邁出的重要一步。
早在2016年底,金山區就在23家職能部門設置了行政審批科,推行「三個集中」原則,即審批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管理向「一個領導」集中、審批人員向「一個窗口」集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完善,各部門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的成績效果顯著。
金山區文廣影視局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啟用審核合一、一審一核、受理審查核准並行的審批模式,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開通全程網辦功能,極大地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能級。
上海名華印務有限公司,主營其他印刷項目。在2018年印刷行業換證工作培訓會上,該公司負責人得知全程網辦的功能後,主動向金山區文廣影視局申請辦理《印刷經營許可證》年檢事項的全程網上辦理。3月14日該單位通過區網廳申請材料預審,預審通過後,在經歷了快遞、收件、受理、審查(「一審一核」)、制證環節後最終送達。整個流程一氣呵成,十分便捷。在申請人收到證件後,金山區文廣影視局還進行了及時回訪,希望能夠得到更多全程網辦的建議以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由於我們辦公地點設在嘉定,原來我從嘉定跑到金山辦事來回要1天,領證還要1天,至少2天人在外,現在我只要在單位就可以收到證件,真的很方便!」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作為為企業提供服務的窗口部門,金山區市場監管局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載體。金山區市場監管局從「三個最多」服務理念出發,制定優化營商環境2.0版本,跑出營商環境改善的「加速度」。即「最多跑一處」,率先實現行政審批三個集中、行政審批路標式服務;「最多跑一窗」,建立起綜合受理機制和提前服務機制;「最多跑一趟」,打造「即時受理」新機制、「政企合作」新模式和「全程網辦」的新路徑。在「三個最多」基礎上建立的「五大功能區」劃分,讓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效率能級大大提高。
記者了解,「五大功能區」包括預檢服務區、綜合受理區、即時辦結區、提前服務區和證照發放區。其中,在綜合受理區,企業註冊登記、食品經營許可、藥品經營許可、醫療器械經營許可、動產抵押、股權質押等申請案已經100%實現了「一窗式受理」;藥品零售經營企業新設、變更已基本實現《藥品經營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及營業執照的「四證聯辦」,從原來單向銜接的「順序聯辦」變成了如今的「並排聯辦」,時間縮短了近二分之一。與此同時,金山區還探索在綜合受理區設立「跨部門證照聯辦」,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
此外,具有快速通道屬性的「即時辦結區」成為金山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大亮點。金山區建立「即時受理」新機制,對適用簡易登記程序的企業住所變更、名稱變更、分支機構設立註銷、非特化妝品備案、食品經營許可延期換證、特種設備開工告知等21類66項許可審批事項實現「現場受理,當場發證」,辦理時間30分鐘內即可完成。
如今,在金山區行政服務中心一樓辦事大廳,牆面和宣傳海報上隨處可見一則服務企業的「二維碼」,前來辦事企業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名片即可連結到金山區市場監管局官網,辦事流程、參照樣表、材料要求等可以實時查詢,企業只要到相應區域提交辦理即可,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實時對接。
(小題)精準與貼切
速度和便捷並不是金山區優化營商環境的唯一追求。趙衛星表示,營商環境的優化是一個綜合環境的營造,不僅包括行政審批環境的優化,還包含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透明貼切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厚德禮尚的人文環境,宜居宜遊的生態環境等方方面面。
構築服務企業的金山品牌,不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走在前面,更要提高審批的質效,在綜合環境優化中樹立金山的服務品牌:「我們追求的不在於審批的時間和門檻,關鍵在服務的精準和貼切!」
金山區營商環境優化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從2013年開始,金山區工商局就以註冊許可分中心的形式,將市場準入窗口延伸到各街鎮工業區,2017年更是將註冊許可分中心升格為「e動工作站」,將「網際網路+政務」「政企合作」等工作理念引入市場準入、事中事後監管等多個領域。營商服務模式也更加靈活。
近日,上海統一企業飲料食品有限公司廠長張載波向金山區市場監管局表示感謝。去年底,上海統一企業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想要增設一條飲料生產線。該設想一經提出,金山區市場監管局就為其提供了「定製化跟蹤指導服務」,從廠房圖紙設計之初就開始介入服務,全程跟蹤企業的場地布置、設備採購、工藝流程等環節,最終確保企業各項達標實現規範化生產,獲得準入許可。
在食品生產加工領域,小到一個垃圾桶位置的擺放、細到生產車間一扇大門的開啟方向都會關乎食品質量安全,牽涉到生產企業是否可以領到經營許可證。這樣提前介入指導服務,既可以讓企業規範生產、少走彎路,又能夠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取得多贏的效果。對企業來說無疑是真正實現了「服務到了需求上」。
「我們需要政府給我們企業足夠發展的自由,同時我們更希望政府能夠在我們遇到困難時給我們幫助指導,幫助我們規避風險、提供保障。在這裡(金山)做到了,解決了我們的需求。」張載波表示。
同樣享受到「定製化跟蹤指導服務」的,還有金山區廊下鎮上海亞太國際蔬菜有限公司一條即食果蔬生產上線的經營許可。這家公司生產的即食果蔬最終能夠擺上家樂福、麥德龍等大型賣場的貨架,正與金山區市場監管局連續三個月的全程跟蹤指導密不可分。而在金山,2017年度這樣已經享受提前介入服務的企業,食品生產類有83戶,餐飲服務類企業1300戶,工業產品生產企業3戶,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精準貼切、有針對性的定製化服務。
金山區委副書記、區長胡衛國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是金山贏得比較優勢,實現追趕式發展的關鍵所在。金山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明確「一個目標」:就是要對標最高標準、最高水平,按照「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自我定位和要求,從政務服務角度「自我革命」,緊緊抓住「放管服」改革的牛鼻子,全面提升政府的服務效能。
在良好經濟發展勢頭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背景下,金山區的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明顯,和輝光電(二期)、正威集團、現代電梯等一批優質龍頭企業相繼落地,經濟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去年,全區籤約項目198個,計劃投資總額114.6億元,40個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後發優勢正在凸顯。(光明融媒記者顏維琦 通訊員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