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2020-12-16 長春奧數網

  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有許多家長把孩子學習中的困難歸因於缺少能力,而實際上,他們的問題在於,從來沒有人教過他們如何學習。國外有一個研究發現,小學教師只用百分之三左右的時間向孩子建議一些記憶和理解策略。因此,孩子常常沒有必要的策略來學習複雜的材料。例如,當教師所提的問題需要孩子對材料作分析後才能回答時,孩子逐字逐句地記錄教師的講演就沒多大用。而且,孩子只是了解各種不同的學習策略還不夠,他們必須學會如何與何時適當地使用這些策略,以及願意(受激勵)使用他們。例如,有些孩子在參加考試前,把書本閱讀二三遍,結果成績不理想。他們自以為都懂了,但卻不知用什麼方法來測查自己是否真懂了,只有到考完了,才知道自己並不懂這些材料。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如此。因此,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任務不僅是結合教學內容教孩子具體的學習策略,而且,要教孩子積極地適時地選用有效的學習策略。

  我們知道,人們在學習、閱讀時常常使用各種不同的策略,但很少有什麼學習策略總是有效,也很少有什麼策略總是無效。顯然,學習策略的價值依賴於其具體情況和使用,所謂「學而有法,學無定法」正是此理。因此在家長對孩子進行學習的訓練時,不管教什麼策略、怎麼教這些策略,可以遵循一定的基本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既是學習策略訓練的目的,又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徑,任何學習策略的使用都倚賴於孩子主動性和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如果孩子處於一種被動狀態,學習目標、過程、方法都由他人包辦代替,學習的效果也由他人評價,那麼也就無從談起學會學習了。因此,在培訓中,要向孩子闡明策略教學的目的和原理,使其領會,同時,要給孩子以充分的運用學習策略的機會,並指導其分析和反思策略使用的過程與效果,以幫助其進行有效的監控。

  2. 特定性原則

  學習策略一定要適於學習目標和孩子的類型。同樣一個策略,年長和年幼的,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用起來的效果就不一樣。向別人寫出閱讀提要可能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對幼兒則可能相當困難。一年級的孩子知道某些學習任務比其他學習任務難,三年級的孩子通常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已經不能理解某些事物。儘管如此,這些年幼的孩子在這些方面畢竟能力有限。直到兒童晚期和青少年時期,孩子才有能力評價某個學習問題、選擇一個策略去解決這一問題、並且評價他們的成功。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學習策略對這些年幼的兒童並不重要,這僅僅意味著家長要針對孩子的發展水平,確定哪些策略是最有用的。同時,家長還要考慮學習策略的層次,必須給孩子各種各樣的策略,不僅有一般的策略,而且還要有非常具體的策略。

  3. 有效的監控

  教孩子何時、何地與為何使用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但家長或教師卻常常忽視這一點,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重要性,也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孩子自己能行。如果交待清楚何時何地與為何使用一個策略,孩子就更有可能記住和應用它。孩子應當知道何時、如何應用他們的學習策略以及當這些策略正在運作時能將它描述出來。

  4. 生成性原則

  家長所教的學習策略是否有效,其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孩子要利用學習策略對學習材料進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種新的東西,這需要高度的心理加工。要想使一種學習策略有效,讓孩子做這種心理加工是必不可少的。生成性程度高的策略有:讓孩子給別人寫內容提要、向別人提問、將筆記列成提綱、圖解要點之間的關係、向同伴或家長講授課的內容要求。生成性程度低的策略有:不加區分的劃線,不抓要點的記錄,不抓重要信息的膚淺的提要等,這對孩子的學習都是無益的。

  5.內化性原則

  內化性原則是指訓練孩子不斷實踐各種學習策略,逐步將其內化成自己的學習能力,並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靈活應用。內化過程是需要孩子將所學的新策略與頭腦中已有的有關策略的知識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認識和能力。

  6. 個人效能感

  即使孩子可能知道何時與如何使用策略,但是,如果他們不願意使用這些策略,他們的學習能力是不會得到提高的。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孩子相信使用策略會影響他們的成績。家長或教師一定要給孩子一些機會使他們感覺到策略的效力。學習策略訓練課程必須包括動機訓練,孩子應當清楚地意識到一份努力一份收穫。家長或教師要樹立這樣一種意識:孩子學習某材料時,要不斷向孩子提問和測查,並且根據這些評價給孩子定成績,如此促進孩子使用學習策略,並感到使用學習策略,學習就會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初中教師資格證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初中教師資格證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http://www.hteacher.net 2020-10-17 10:1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2021年寧夏教師招聘——中小學教綜之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年寧夏教師招聘——中小學教綜之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記憶點撥】學習策略訓練原則:煮(主)花(化)生特見(監)效。
  • 九大提高英語聽力的有效策略及學習原則(經驗篇)
    這裡就詳細講解了9個可以提高英語聽力的策略和學習原則來幫助英語學習者提高聽力水平。第一個提高聽力策略就是利用英英詞典培養英語思維。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都會用到詞典,但是請儘量少用英漢詞典,而改用英英詞典。
  • 教育知識與能力12(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的訓練   (一)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1.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指學習策略教學中應該發揮和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它既是學習策略訓練的目的,又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徑,任何學習策略的使用都依賴於學生主動性和能動性的充分發揮。
  • 2011年小學教育心理學第八章:學習策略
    第一節 典型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複雜的方案。一般來說,學習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三種。一、認知策略(一)複述策略複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之上。
  • 學習筆記:策略與機制分離原則
    作業系統設計與實現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策略與機制的分離,其目的是為了提供系統(設計、使用)的靈活性。
  • 混合式學習設計12原則和設計策略.
    如何設計適合混合式學習方式的課程內容?怎樣的內容才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本文結合當代教育心理學家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專家 Mayer 在《應用學習科學》一書中提出的相關原則,從提升學習效果、促進深度認知的角度,闡述混合式課堂的12條教學設計原則,並分別舉例加以說明。
  • 教育心理學 學習策略、遷移、操作等
    2、用思維導圖整理歸納,這是什麼學習策略()A計劃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複述策略解析:C 思維導圖、列提綱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聲音要洪亮,這是感知規律中()
  • 成為學霸的四大基本學習原則
    如果小朋友現在還是一張白紙,那麼很容易複製這些原則,從一年級或者更早的學齡前就可以開始培養。如果不是白紙了,或者在學習上遇到麻煩,建議家長先提高自己的情緒控制和管理水平。畢竟處理危機,需要更強的執行能力。原則一:明確學習的目標父母讓我讀書的終極目標就是改變命運,以後能過上輕鬆的生活。
  • 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筆記!快進來看看吧!
    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關係:學習策略不等同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範圍更廣,學習策略涉及多種方法及其使用規則,以及如何改變不同學習方法。、組織策略1️⃣複述策略:  常見的複述策略:🔶畫線🔶過度學習。三、資源管理策略(多選)學習時間管理 即我們如何更好的利用時間學習環境的管理 如環境嘈雜,找一個安靜的環境,燈光暗淡,找燈光明亮的地方學習努力和心境管理 如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學會調整自己學習工具的利用 如善於利用計算機、圖書館、工具書等人力資源的利用 即他人支持,如利用老師、同學、親人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
  • Uber論文5連發宣告神經演化新時代,深度強化學習訓練勝過SGD和策略...
    (evolution strategies)等神經演化思路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時也理論結合實驗證明了神經演化可以取代 SGD 等現有主流方法用來訓練深度強化學習模型,同時取得更好的表現。近日 Uber 就一口氣發布了關於神經演化(Neuroevolution)的 5 篇論文,其中的訓練方法不再是 SGD,而是進化算法;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進化算法同樣可以高效地為強化學習模型訓練深度神經網絡。
  • 排球訓練的任務和基本特徵,了解排球的原則
    在這一總體任務下,排球訓練的基本任務有:發展作為排球訓練基礎和更快、更好提升運動成績的多元身體素質;發展保障運動員輕鬆而又流暢地表現排球動作技能的專項身體素質;發展合理、經濟、準確地完成排球技術動作的能力;形成與發展針對未來競技對手的戰術策略模式;改善與提升紀律、毅力、意志力、自信心和勇氣的競技心理能力;發展運動員之間良好的人際互動、親和力和團隊歸屬感的團隊能力;發展運動員健康和傷病預防的認知能力;
  • 3大感覺系統訓練方法及4個感統訓練原則
    遊戲也是孩子體驗生活、人際交往和探索學習的主要途徑。父母要積極為孩子創造戶外遊戲的環境,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種遊戲活動。感統訓練器械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在家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現在很方便可以在網上買一些感統訓練器械,不僅預防感統失調現象,也可以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現象,通過訓練器械,也能激發孩子的訓練興趣。
  • 案例分析教學原則答題策略
    也應該注意直觀性原則與理論聯繫實踐原則的區別,直觀從下到上指向抽象概括的知識,理論聯繫實際從上到下指向具體實踐。常與演示法結合考查2.啟發性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備考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外語學習實用技巧(6.2)訓練聽力能力的方法
    首先我們要明白,聽寫訓練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語法和詞彙基礎,其次是聽力策略。由於聽寫訓練是學習者接收信息和產出信息相結合的過程,因此,很多學生會感覺精力無法正確分配,顧此失彼;或者總強調自己記性不好,聽了就忘。要知道,除了良好的聽力理解能力,聽寫還需要一定的策略。
  • 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的現狀與前瞻
    1.3 90年代以來:學習策略研究的新領域  90年代進行了大規模的實驗來確定最有效的學習策略和學習者訓練方法。這些定性定量的研究發現語言學習的成功比從他們的策略中找到的原因更加複雜,訓練學習者的理論投入實踐,也只得到有限的成功。
  • 解決小組合作學習問題的四大策略
    策略一:合作學習小組建設有技巧小組劃分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合作意識,我們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四人或者六人組成。主要是訓練學生在認真傾聽的基礎上,圍繞學習目標,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有效評價。學會感恩。引導學生學會感謝別人的幫助與中肯評價。
  • 英語:學習知識,更是在學習策略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好而且是入門級的學習策略。對於聽、說能力還在發育中的孩子而言,反覆聽和模仿就是一種學習,而且是語言學習中的根本策略。這種策略需要學校老師教,也需要孩子通過摸索獲得和掌握,尤其是對於剛上學的孩子。
  • 學習策略的分類
    學習策略的分類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學習策略的分類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考點,多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的形式出現,在學習策略的分類這個部分,考察的難度中等,但是對於這個部分的知識點比較容易混淆,中公講師將帶領大家梳理這個部分的知識點。
  • 考研英語翻譯的原則、策略和技巧及翻譯示例解析
    如果考生能夠掌握好翻譯原則、策略和技巧,再加以充分有效的訓練,使翻譯成為一項獲得高效高分的項目是完全有可能的,對於考研英語整體成績的提高無疑會是一個有力的保障。一、翻譯原則作為考研英語考生首先應該了解究竟什麼是翻譯,或者說翻譯的實質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既簡單又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