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王「漢漢」
牛後「宣宣」
四川新聞網達州9月27日訊(記者 餘開洋 攝影報導)今(27)日,由中國畜牧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一屆(2016)中國牛業發展大會在達州宣漢開幕,來自國內外畜牧業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共600餘人齊聚一堂,共賞牛業發展大計,同繪牛業光明前景。開幕式上,表彰了蜀宣花牛「牛王」、「牛後」及達州市十佳肉牛養殖大戶。據悉,「牛後」「牛王」被分別取名為「宣宣」和「漢漢」,並獲得1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兒時放牛娃 今時「牛司令」
據悉,經過評選牛耳標號為:SX00957的母牛榮獲「牛後」稱號,取名「宣宣」。「宣宣」的主人陳遠柏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宣宣」今年兩歲,體重780公斤,來自宣漢縣大成鎮瓦窯村1組。自己的牛獲得「牛後」,陳遠柏十分開心,他向四川新聞網記者講述了這些年他與牛之間的故事。
「幾歲的時候就開始放牛,從最開始到貪玩到後面的無奈,可以說我小時候是騎在牛背上長大的。」據「牛後」的主人陳遠柏介紹,他本是達川區人,早年從事酒店經營行業。做酒店的時候,陳遠柏發現牛肉的價格只漲不跌,後來通過了解和考察,他慢慢的發現了肉牛的商機。2012年通過大成鎮招商引資,他來到大成鎮瓦窯村一社,開始了養牛生涯,從酒店老闆搖身一變成了「牛倌」。
經過三年多不斷地探索和總結,陳遠柏靠科學飼養,成功闖出了一條養牛致富的新路子。為了提高肉牛育肥速度和育肥質量,繁育場堅持種養結合,採用「飼用玉米——多花黑麥草」、「水稻——多花黑麥草」複合種植模式,形成了「飼養料種植——飼料加工——養殖——糞便還田」的良性循環發展態勢。同時,與周邊180餘農戶籤訂協議,集中連片種植飼用玉米1000餘畝,年青貯飼用玉米秸稈4000餘噸,種植牧草1800畝,農民實現收入200萬元。帶動發展當地養殖戶50餘戶,解決15人就近入場務工,引領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一個月的收入還算可以,有三千多點。還把家庭的農活也做了,把家裡也照管好了。」村民楊仕雲說。
如今,陳遠柏的繁育場設施完善,養殖規模可達1500頭,年可繁育蜀宣花牛600餘頭,銷售推廣3000餘頭,銷售收入達800萬元。
「牛王」1500公斤 可賣至少4萬元
來自宣漢縣上峽鄉寶塔村3組,牛耳標號為XH14606的公牛榮獲「牛王」稱號,取名「漢漢」。據「牛王」的主人何明全介紹,「漢漢」今年三歲,體重達1500公斤,目前市場價至少在4萬元以上,獲得「牛王」後價值應該會更高。
何明全今年46歲,是土生土長的宣漢人。從上個90年代便開始接觸養牛,但由於規模不大,養殖技術跟不上,養牛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不得已他選擇了南下務工。2011年,在朋友的勸說下,何明全回到老家開始了解蜀宣花牛養殖,最終他投資200多萬元建立了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
「能夠獲得『牛王』的稱號,我很開心,這也增大了我下一步擴大養殖的信心和決心。」何明全說,目前合作社有100多頭牛,明年計劃擴大一倍養殖。
如何評選?
那麼「牛王」「牛後」的評選標準是什麼?四川新聞網記者採訪了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執行會長許尚忠。
據許會長介紹,本次評選的蜀宣花牛牛王、牛後是根據蜀宣花牛的品種標準來評定。「主要考慮牛的整體結構、特徵類型,以宣漢黃牛為母本,西門塔爾牛、荷斯坦牛為父本,體型較大結實;同時,根據牛的體型、體重、體高的相關數據,體型的豐滿程度,四肢的協調生長和完美結構,通過肉眼感官以及測量數據來綜合評定。」
同時,許會長對未來宣漢牛業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宣漢作為一個縣,有兩個出名的品種(宣漢黃牛和蜀宣花牛)在這全國是不多見的,而且兩種牛在全國牛種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特別是蜀宣花牛很適合在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飼養,雖然蜀宣花牛對肉的開發很充分,對乳的開發還有待加強。」許會長表示,蜀宣花牛自身出了有良好的肉質以外,其乳的品質也是極高的。相對於其它品種,蜀宣花牛奶含鈣量和蛋白質量都是很豐富的,希望當地能夠加大對蜀宣花牛奶製品的開發和利用,讓當地農戶獲的更大利益。
新聞加點料:
「蜀宣花牛」是以宣漢黃牛為母本,選用原產於瑞士的西門塔爾牛和荷蘭的荷斯坦乳用公牛為父本,從1978年開始,通過西門塔爾牛與宣漢黃牛雜交,導入荷斯坦奶牛血緣後,再用西門塔爾牛級進雜交創新,經橫交固定和4個世代的選育提高,歷經30餘年培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種。
近年來,達州高度重視牛業產業化發展,先後出臺《關於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意見》等相關文件,做大做強牛業經濟,努力打造中國南方優質肉牛產業強市,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擁有「宣漢黃牛」和「蜀宣花牛」兩大優勢優質牛品種,「蜀宣花牛」新品種的培育成功,標誌著中國南方地區養牛業發展呈現出新起點,是中國畜牧業史上的一項重大科技成果。2015年,全市牛飼養量達109.8萬頭(其中存欄75.1萬頭,出欄34.7萬頭),存欄能繁母牛近40萬頭,居四川省農區養牛第一位。現有34家牛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市年外銷活牛20萬頭以上、屠宰供應本地市場鮮銷肉牛10萬頭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