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應該種什麼小麥新品種?

2020-12-18 鄂東三農

問題:今年種什麼小麥?

答案:今年小麥可用種鄂麥170,太麥198,洛麥26,徐麥35,泛麥803,中麥875等等,都是多抗優質高產小麥品種。

鄂麥170:是湖北省2014年唯一審定的小麥優質高產新品種。鄂麥170屬於半冬性早熟抗寒性好的優質品種,白色籽粒,角質光亮,籽粒飽滿度良好,屬優質麥標準。莖杆粗壯彈性好,抗倒伏性很強。植株集中緊湊,莖杆蠟層厚,抗病性非常好。大穗大籽粒,產量高,通常畝產600千克左右。

太麥198:是優質、抗性強、高產、適應性廣泛、新審定的新品種。它具有中抗赤黴病、矮杆、高產、廣適等等突出優特之長處,具備翼魯豫麥區大品種和換代品種的潛力。它是山東省2016年審定的唯一的一個中抗赤黴病的高肥水品種,還能抗小麥葉銹病、白粉病和紋枯病。是屬大穗品種,平均畝產在630千克左右。

洛麥26:是黃淮麥區唯一的各方面特性超越矮抗58的新品種,使用和推廣前景不可限量。洛麥26矮杆彈性好,高抗倒伏;屬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優質品種,幼苗生長健壯,抗寒能力強,抗倒春寒;抗乾熱風早熟性好;植株健壯緊湊,旗葉寬長,葉片肥大,光合作用強;大穗大籽粒,產量三要素數據高,一般畝產不低於650千克。

中麥875:是中國農業科學院選育的具有大穗抗寒抗乾熱風優質高產新品種。它屬於半冬性中早熟品種,冬季抗寒性較強,無凍害,抗倒春寒能力強;大穗大籽粒,產量三要素比較高,籽粒鮮亮飽滿,商品性好,粉質優良,屬於優質小麥;對小麥葉枯病、赤黴病抗性強,高抗倒伏,根系發達,葉功能好,灌漿速度快,耐旱耐高溫,抗乾熱風;產量比普通品種要高。

總之,小麥具有多抗性、優質高產品種非常多,在種植過程中,要選擇適合本地氣候特點和自然條件的好品種。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相關焦點

  • 不僅顏值高,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運城新品種彩色小麥實現量產引關注
    「你們的彩色小麥讓咱今年試種幾畝!」  「有幾個顏色?黑小麥是做啥吃的?」  在位於運城市的山西省農科院棉科所內,成立30年的特色優質小麥課題組辦公室熱度暴漲,電話不停。  運城產下了彩色小麥!種彩色小麥收購價格高,產量也高!這樣的消息在麥收以後流傳開了,上門諮詢的比打電話的還要多。彩色小麥火了,研究彩色小麥的攻關人員也火了。
  • 河南小麥新品種通過「新國標」,民眾將能吃上新的「太空麥」
    省科學院小麥航天與輻射育種關鍵技術團隊首席專家張建偉自豪地告訴記者。  5月22日,位於新鄭市北的省科學院高新技術試驗基地內,迎來了由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觀摩組。走進試驗田,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由上百個小麥新品種形成的種質資源「寶庫」,處於灌漿期的麥穗在風中搖弋,蕩漾起一波波麥浪。  「與別處不同,我們培育的新品種,大部分都是『太空麥』的後代。」
  • 今年種小麥,最佳播種期最什麼時間?農民別弄錯了
    進入9月份後,北方各地的農民都在忙著收穫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收完莊稼,農民緊接著就要進行整地了,準備播種今年的冬小麥。那麼,關於今年小麥播種,最佳播種期是什麼時候?什麼時間播種會更有利於小麥取得高產呢?
  • 濟麥38等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近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於山東省2020年第二批農作物審定品種的通告》,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選育的濟麥38、濟麥70和濟麥106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濟麥38具有高產穩產、穗大穗多、矮稈抗倒、抗病抗逆等特點,區試平均穗粒數41.7粒,比濟麥22多6.4粒,平均畝成穗42.3萬,實現了大穗品種畝穗數的突破。
  • 這個小麥新品種被稱為優質麥中的「王炸」,產量高,抗病抗倒性好
    在廣大育種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大批優質小麥新品種陸續推向市場。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濟麥44,該品種集優質、高產、抗病於一身,市場售價比普通小麥高0.1~0.2元,深受加工企業的喜愛。品種簡介濟麥44是由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最新選育的小麥新品種,全生育期233天,為半冬性品種。
  • 省、市農科院在遂平開展優質小麥新品種與綠色高效生產技術觀摩會
    近日,河南省農科院、市農科院在遂平縣組織開展了優質小麥新品種與綠色高效生產技術觀摩暨研產加對接會。副縣長江海松參加觀摩活動。與會人員深入和興、常莊鎮觀摩了鄭麥119等受種植戶歡迎的優秀小麥品種和綠色高效技術示範田,並對克明面業二廠進行了參觀,舉行了克明面業訂單農業發展座談。市農科院介紹了院市共建項目實施情況,克明面業股份有限公司介紹了優質小麥三產融合的需求和公司發展規劃,省農科院有關領導作了總結講話。
  • 河南沈丘縣:「今年小麥產量總體好於往年」
    上午9點,專家組首先來到石槽集鎮虎頭村一塊小麥產示範田基地。「您瞧瞧,俺這麥長得多好,遍地金黃,麥穗稠滿,穗頭勻稱,籽粒飽滿。」村民王天齊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塊地實際面積為2.3畝,種植的是百農307新品種,估摸著畝產超1300斤沒問題!」
  • 新品種黑小麥種植技術,種植簡單營養高,你的家鄉也可以種植
    黑小麥是通過雜交和生物工程技術相結合而培育出的小麥新品種。黑小麥與普通小麥相比營養更豐富,還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含鈣量也是普通小麥的幾倍之多,是新一代的營養健康食品。目前,國內黑小麥品種已經非常豐富了。有黑小麥一號、黑小麥76號等等品種。
  • 小拌麵「撬動」小麥種植結構大調整
    今年,不少種糧戶感慨小麥不好賣,過剩了。    真是這樣的嗎?「不是,這是小麥結構性問題造成的表象。」11月3日,巴州糧食局副局長、該局住哈爾烏蘇村「訪惠聚」工作組副組長衣紅玲撥開迷津,道出背後的原因。
  • 75%可能發生拉尼娜,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今年小麥何時種?
    每年的農民,都要提早了解今年的冬季是寒冬還是暖冬,以準備越冬作物的種植時間,以及冬季的取暖問題。像是北方的冬小麥的種植,如果種的早了,會因為前期溫度高造成小麥的瘋長,這就無形中降低了小麥的抗寒能力,一旦遇到嚴寒,冬小麥就會受凍傷。如果種的晚了,入冬時候小麥還沒發育完全,後續嚴寒來了,發育會近乎停止,很容易出現小麥苗小和苗弱的情況。那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呢?
  • 小麥種子是自留種好,還是種子店買種好?看看專家怎麼說
    提要:小麥種子是自留種好,還是種子店買種好?,這樣的種子雖然沒有什麼新優之處,也還算比較穩產,不至於給農民造成多大損失,最好的還是年年換種同時年年選留,要想高產優質種的放心,就不能怕麻煩!今年很多地方小麥不論哪個品種產量質量都還可以,這一是去年受損失受教訓了今年管理較好較及時,二是今年天氣比較好,有好種子可以選留,但必須保管好,種前要做芽率測試以確定播種量……首先買種就要選擇適合本地的最優品種,而往往因為育種業的發展,每年都會有許多新品種通過審定,加上多年推廣選留的優良品種,的確在如何選種時捉摸不定,如果你已種過的品種表現不突出
  • 全國特殊用途小麥單產最高紀錄誕生
    據了解,「山農糯麥1號」是田紀春教授2000年開始雜交選育的特殊用途小麥新品種,2018年通過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支鏈澱粉含量佔總澱粉含量的99.1%,達到糯質小麥的標準。該品種是山東省審定的第一個與普通小麥品種產量相當的糯質小麥新品種,因其特殊的澱粉和較高的溼麵筋、蛋白質含量,鮮食或單獨加工的食品口感好、營養豐富,作為配粉加工的食品回生慢、貨架期長,風味獨特。同樣在2018年通過山東省審的「山農111」則是多穗型高產強筋小麥新品種,具有品質高、成穗高、產量高等突出優點。
  • 小麥基因圖譜加快品種改良 應對氣候變化
    項目負責人克裡斯託瓦爾·瓦維(Cristobal Uauy)教授在英格蘭諾裡奇約翰英納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研究作物遺傳學,他說繪製出小麥基因圖譜是期待已久的事,全人類都應該為之欣喜,因為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可以像科學家和植物育種者所期待的那樣以更精準的方式培育小麥,以此來養活子孫後代。
  • 郯城:富硒紫小麥種植不愁賣
    麥收在即,富硒紫小麥長勢喜人,預計比正常小麥每畝多收入200斤產量,增收300多元。種植富硒紫小麥不僅投入少成本低價格好,而且穗頭大產量高品質優。況且,富硒紫小麥這微量元素的含量是普通小麥不能比擬的。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富裕的人們越來越注重營養和健康,紫小麥的種植迎合了廣大人民對健康飲食的要求。
  • 種小麥、玉米效益低,農民不知該種什麼?
    種小麥、玉米效益低,農民不知該種啥賺錢多,你有啥好建議?【成功者不是做什麼事情與眾不同,而是「做事的方式」與眾不同】——因為,你種小麥、玉米有成熟的經驗,所以,還是從小麥種植,玉米種植上有「一些新花樣」為上策。
  • 2020年小麥播種時間表,如何種植能高產,今年種植小麥注意事項
    小麥如何種植能夠高產小麥和很多農作物的生長習性有所不同,小麥屬於是一種越冬農作物,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其實就是指當年冬季雪水越多,小麥的產量也就越高,這是因為降雪能夠消滅小麥幼苗上病蟲害,能夠促進小麥植株的健康生長,初次之外,小麥要想高產選種、種植時間、追肥管理等等,都對小麥的產量有很大的影響
  • 麥子是什麼時候成熟?小麥一年可以種幾季?
    說到小麥這種農作物想必80後和90後初的農村朋友肯定記得小時候和同村小夥伴兒一起拾麥穗的場景吧,有的跟著路邊的車子撿麥穗,有的到收割完的麥地去拾,一天下來無論拾多少心裡都感覺很有成就感,那麼說到小麥它什麼時候成熟?小麥一年可以種幾季?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來了解下吧。
  • 【中國夢實踐者】「逆天小麥」製造者茹振鋼:畢生所求為豐收
    成功培育這個小麥新品種的正是「麥爸」茹振鋼,他是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副院長、河南省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小麥抗病蟲育種首席專家。  茹振鋼常說:「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不能幫農民增產增收,你什麼都不是!」而他的畢生所求,就是用科技的力量裝滿中國糧倉。
  • 香蕉新品種變著花樣吃
    在廣州舉行的「2020年糧食及加工用途香蕉新品種展示及其加工產品鑑評與技術培訓會」上,新品系填補了我國香蕉糧食和加工用途品種的空白。   香蕉蒸著炸著當點心吃,香蕉啤酒、香蕉果酒……近日,在廣州舉行的「2020年糧食及加工用途香蕉新品種展示及其加工產品鑑評與技術培訓會」上,香蕉經過加工後變身各式各樣的「舌尖上的美食」。香蕉是一種常見水果,但很多人可能還不太知道,香蕉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僅次於水稻、玉米和小麥。
  • 小麥豐收了,質量咋樣
    農業農村部近日宣布,今年我國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又是一個豐收季。夏糧的主體是小麥,它是我國第二大口糧作物,是四成中國人的口糧來源。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硬道理。那麼我們手中的糧食到底是否充裕,它的種、收、儲、加工等全鏈條如今又是何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