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96公斤!全國特殊用途小麥單產最高紀錄誕生

2021-02-19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王靜

6月11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組織專家先後來到山東泰安肥城市安駕莊鎮蔡家顏子村和汶陽鎮溝西村,對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田紀春教授主持培育的特殊用途小麥品種「山農糯麥1號」和高產強筋小麥新品種「山農111」兩處試驗田進行實打測產,結果顯示:「山農糯麥1號」實打畝產694.96公斤,創全國特殊用途小麥單產最高紀錄;「山農111」實打畝產720.87公斤,創山東省強筋小麥單產最高紀錄。


測產現場,來自中國農科院、揚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單位的7名專家經過嚴格的丈量、機械收穫脫粒、稱重、水分測定、取樣測定雜質率等環節,最終形成實打測產報告。

綠色優質和功能性小麥品種是全世界小麥育種的新趨勢。根據我國2017年發布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將小麥分為高產穩產品種、綠色優質品種和特殊類型品種三大類,這也是我國首次正式提出綠色優質和特殊類型兩類小麥品種。

據了解,「山農糯麥1號」是田紀春教授2000年開始雜交選育的特殊用途小麥新品種,2018年通過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支鏈澱粉含量佔總澱粉含量的99.1%,達到糯質小麥的標準。該品種重要特點是株型較緊湊,大穗且穗粒數多,穗層整齊,落黃好,莖稈彈性好,抗倒伏,越冬抗寒性較好。

該品種是山東省審定的第一個與普通小麥品種產量相當的糯質小麥新品種,因其特殊的澱粉和較高的溼麵筋、蛋白質含量,鮮食或單獨加工的食品口感好、營養豐富,作為配粉加工的食品回生慢、貨架期長,風味獨特。同樣在2018年通過山東省審的「山農111」則是多穗型高產強筋小麥新品種,具有品質高、成穗高、產量高等突出優點。該品種株型半緊湊,莖稈粗壯,抗病抗寒性強,同時達到強筋、高產、節水、抗倒伏品種的國家標準。

汶陽鎮濟民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國柱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今年肥城汶陽合作聯社種植的1500畝『山農111』高產強筋小麥品種,還沒收割完就被麵粉企業預定了,小麥收割完後便可立即裝車運走,種植戶不用考慮後續的運輸、貯存等環節。種植優質小麥,根本不愁銷路!」

站在田間地頭,田紀春感慨頗深。他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任何優質小麥品種推廣都要滿足三方需求:品質好企業願意收,產量高農民願意種,抗病抗凍抗倒伏放心推廣。國家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保障農民產量不降低,優質增效益。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組組長、揚州大學郭文善教授告訴記者,企業直接到田間地頭來收購,是品種受市場歡迎的最有力證明。他對兩個小麥優質品種的推廣前景充滿信心,希望政府、高校、企業攜起手來,讓更多的老百姓早日吃到更安全、更健康的好麵粉。

記者了解到,多年來,山東農業大學以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為載體,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和小麥產業提質增效開展科研攻關,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30年前,田紀春參與育成了我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麵包小麥品種「PH82-2-2」,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年前,他育成了我國第一個高白度優質饅頭新品種「山農優麥3號」,獲山東省技術發明三等獎;10年前,又育成了多抗高產穩產小麥品種「山農20」,獲國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焦點

  • 畝產856.9公斤!山理工生態無人農場冬小麥單產刷新全國紀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樊舒瑜通訊員王偉目前,全國大面積小麥機收已結束。經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和專家實地調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了2020年全國各省小麥最高產量,山東理工大學生態無人農場冬小麥以畝產856.9公斤位列榜首,刷新全國單產新紀錄。
  • 山西省小麥單產再創新紀錄實打驗收畝產達711.5公斤_地方政務_中國...
    6月17日上午,從我省洪洞縣曲亭鎮水地小麥高產示範田實打驗收現場傳來消息,山西農業大學高志強教授團隊在該地組織實施的「黃淮海流域西部寬幅條播節水節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實打驗收小麥畝產達到711.5公斤,這是我省水地小麥種植領域的最高單產。
  • 統計局:2019年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 單產水平提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統計局:2019年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 單產水平提高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13277億斤),比2018年增加594萬噸(119億斤),增長0.9%,創歷史最高水平
  • 3個品種畝產超800公斤!2019年尋找小麥高產品種測產結果出爐
    中國種子協會7月23日公布2019年尋找小麥高產品種測產結果,所測產的8家企業12個品種畝產700公斤以上與以下各佔一半,其中3個小麥品種超過800公斤,最高畝產為818.6公斤。其中,來自安徽新世紀農業有限公司的「菸農999」、河南富吉泰種業有限公司的「鄭麥618」、安徽皖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皖墾麥0622」等3個品種分別以818.6公斤、808.63公斤、803.1公斤的產量,排名本次測產前三甲;「華成麥1688」、「淮麥44」、「淮麥35」3個品種在700公斤-800公斤之間,其餘6個品種畝產600公斤-700公斤。
  • 「藏糧於技」的河南實踐:依靠科技提高單產,培育百萬新農人
    同時,全省各地喜訊連連,其自主培育的系列優質小麥品種,不斷刷新全國優質小麥高產紀錄:修武縣強筋優質小麥「中麥578」高產創建示範方現場實打驗收,實測畝產841.5公斤,曾創全國夏糧單產新高;延津縣「豐德存麥20號」千畝豐產方進行實打驗收,實測畝產855.2公斤,一度刷新全國冬小麥單產紀錄。不光小麥頻傳喜訊,玉米也一樣。
  • 畝產353.45公斤!「齊黃34」創我國夏大豆高產紀錄
    10月11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對該省菏澤市東明縣的2萬畝「齊黃34」大豆綠色高產田進行了實打驗收,實收地塊最高畝產353.45公斤,刷新了該品種2019年在山東德州創下的畝產341.6公斤的山東省大豆高產紀錄,同時創我國夏大豆高產紀錄。
  • 破水稻單產紀錄,袁隆平爺爺開心到飆英語
    破水稻單產紀錄,袁隆平爺爺開心到飆英語 2020-11-02 15:37   澎湃新聞編輯:陳鑫露 實習生:李秋萩 素材來源:央視新聞 來源:澎湃新聞
  • 紅河州冬馬鈴薯畝產達6噸 突破歷史最高單產
    實測驗收現場本網訊 6月3日,省、州、市農科(技)部門在開遠市中和營鎮開展冬馬鈴薯高產攻關測產,經實測,中和營鎮後洞村農戶李秀種植於石漠化地區的冬馬鈴薯地塊,畝產達6078.7公斤,刷新了我州馬鈴薯單產紀錄。
  • 海南省6個腰果品系成為國內最高單產
    華夏經緯網5月27日訊:據新華網報導,陵水黎族自治縣農民賴亞寬的250畝腰果園近日傳出喜訊: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提供的優質高產腰果品系通過實地測產,3180株3齡初產期腰果樹株產殼腰果7.04公斤。
  • 國審旱地小麥品種「銅麥6號」亮相農高會
    10月22日,第27屆楊凌農高會開幕第一天,在銅川展館的科技創新區,旱地小麥品種「銅麥6號」就成了備受歡迎的「香餑餑」。來自渭南、鹹陽、甘肅、河南、陝西等省內外的種植大戶、農場主紛紛前來諮詢了解,表達意向。
  • 特殊年景的豐收答卷——寫在河南夏糧產量再創新高之際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今年我省夏糧總產量再創新高,比歷史最高水平的2019年增產1.67億斤,其中小麥總產量750.63億斤,佔全國總產量的28%以上,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這是「中原糧倉」再次交上的一份豐收答卷,特殊年景,穩穩地扛起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開局豐收,全年主動」,夏糧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首戰。
  • 波蘭2020年小麥和油菜籽產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生意社12月18日訊   外媒12月17日消息:波蘭統計局周四發布的2020年最終產量報告顯示,2020年波蘭小麥和油菜籽產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2020/21年度冬季穀物播種面積和上年持平,作物狀況大多良好。
  • 國家統計局: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稻穀播種面積增加,玉米持平,小麥減少。2020年,全國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加176萬畝,增長0.1%。其中,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加573萬畝,增長1.3%。
  • 河南沈丘縣:「今年小麥產量總體好於往年」
    為保證「三夏」工作的順利進行,真實反映小麥生產的實際情況,5月31日,河南沈丘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技術專家組先後來到石槽、周營、趙德營、馮營、邢莊等5個鄉鎮,並具有代表性的麥田地塊,進行實地踏田測產。上午9點,專家組首先來到石槽集鎮虎頭村一塊小麥產示範田基地。「您瞧瞧,俺這麥長得多好,遍地金黃,麥穗稠滿,穗頭勻稱,籽粒飽滿。」村民王天齊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塊地實際面積為2.3畝,種植的是百農307新品種,估摸著畝產超1300斤沒問題!」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比2019年增長0.9%
    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一)稻穀播種面積增加,玉米持平,小麥減少。2020年,全國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加176萬畝,增長0.1%。其中,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加573萬畝,增長1.3%。
  • 「小麥經濟」寫出大文章
    鬥轉星移,今天的延津已是我國著名的高筋小麥高產區和重要的小麥深加工基地,小麥加工企業繁多,產業鏈條越來越長,並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全國第一船出口食用磨粉小麥、全國第一家註冊小麥原糧商標、全國第一家制定小麥生產地方標準、全國第一家實現大宗農作物產業化經營、全國第一家創立小麥中介服務組織、全國第一家實現小麥期貨經營、首家建成全國45萬畝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2010年「金粒」小麥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金獎成為國家級名牌農產品、2015年榮獲全國優質強筋小麥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憑著精益求精的精神
  • ...個世界紀錄!山東「十三五」期間大科學計劃和工程財政投入36.5...
    同時,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濟麥44」畝產766.62公斤,創全國超強筋小麥單產紀錄;在量子計算方面,「測量器件無關量子密鑰分發」理論和實用化高效率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協議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連續創造300公裡、404公裡、509公裡的量子密鑰分發世界紀錄;此外在智慧交通、精細化工
  • 畝產1000公斤!「超級稻」在東海縣試種成功
    10月23日,平明鎮年年豐家庭農場收穫第一次試種的「超級稻」「湘兩優900」,東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作物栽培指導站站長劉巧說:「經我們現場測產,百畝攻關方中的3畝核心方畝產達1039.55公斤,超出我們預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