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記者 高蓉傑】在全國18個自貿試驗區中,福建自貿試驗區是地理位置最接近臺灣的自由貿易園區。基於獨特的地理位置,福建自貿區突出發揮近臺優勢,形成了一批獨具福建特色、對臺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成果,發揮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
近日,福建省商務廳(自貿辦)自貿政策研究處處長陳羲在「行走自貿區」福建自貿區雲座上介紹,福建自貿區累計推出16批446項創新舉措,全國首創佔40.6%,有40項創新舉措作為改革試點經驗被全國複製推廣或評為「最佳實踐案例」。
在對臺合作方面,福建自貿區深化產業合作,50多個領域率先對臺開放,引進一批首創性臺資項目。
福建省四成的新增臺資企業、合同臺資選擇落戶在自貿試驗區。利用兩岸產業的互補性,推動電子信息、光學儀器、精密機械等產業聯動發展。
福建自貿區拉緊對臺貿易紐帶,持續創新通關合作模式,開展申報信息互換,試行查驗結果互認,實施貨物快速放行。「福建已經成為臺灣商品輸大陸最便捷通道。」陳羲表示。
同時,福建自貿區也在深化兩岸金融合作方面做出了努力,實施臺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政策試點。陳羲透露,目前這個試點已擴大到福建省。
通過開通臺胞臺企徵信查詢、發放「金融信用證書」「麒麟卡」等途徑,向臺胞臺企提供貸款、擔保、授信等金融服務,滿足臺胞臺企在大陸創業、就業對資金的需求。
為了便利臺胞生活,福建自貿區率先實施卡式臺胞證、臺灣居民入境免籤注等政策,臺胞「足不出島」即可辦證。
福州、廈門、平潭三個片區都設立了臺胞臺企「一站式」服務平臺,臺胞參加社保、購房、購票等享受同等待遇。開展職業資格比對工作,現已完成134大項(268小項)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比對,全省直接採認臺灣居民20個工種職業資格、52項臺灣職業職稱,實現臺胞到大陸就業的無縫對接。
在接受環球網採訪時,平潭綜合實驗區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自貿與深改辦 副主任 林力 表示:「平潭自貿片區在建築、交通、規劃、醫療、環保、農漁業等領域率先採認臺灣企業資質,臺灣企業經備案後,即可使用臺灣業績、資質在平潭承攬業務,這是目前大陸面向境外最開放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