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強化責任擔當,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不久前,在陝西秦嶺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叮囑、一再告誡「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對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幹部提出了明確的政治要求。那麼,什麼是「國之大者」?如何才能做到「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
何為「國之大者」?
所謂「國之大者」,就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社會長治久安的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對「國之大者」進行了一系列部署和謀劃。立足治國理政全局,提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基於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提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針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提出打好「三大攻堅戰」;著眼於中國之治的制度保障,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等。這些無不彰顯了「國之大者」的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和長遠性意義。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帶來了新挑戰,「國之大者」也需要有新部署。當前,重點需要關注的「國之大者」是什麼?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4次到團組,特別關注和強調了以下問題:一是堅持人民至上,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提出千方百計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要求在務實功、求實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二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警惕「針尖大的窟窿漏過鬥大的風」。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同時,加緊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生態文明建設不能放鬆,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四是堅持底線思維,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工作。疫情對世界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也對我國安全和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要堅決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2020年目標任務,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
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要有清醒的政治意識
凡屬「國之大者」,都納入到了黨中央的頂層設計和決策部署之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時指出,「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並強調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上。這就告訴我們,「國之大者」具有很強的政治屬性,絲毫不能懈怠。做到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尤其是要把「兩個維護」放在首要位置。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居於統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其關鍵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無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都是事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就明確指出:「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必須有全國的統一計劃和統一紀律,破壞這種必要的統一,是不允許的。」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指出:「中央要有權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須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沒有這一條,就是亂鬨鬨,各行其是,怎麼行呢。」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黨能夠戰勝一系列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開創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形成和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持了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定於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
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要有切實的行動能力
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不是坐而論道,關鍵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知行合一,行勝於言」。鄧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荀子根據知行統一程度,從治國需要層面把人分成「國寶」「國器」「國用」「國妖」四個層次。在治國中,對於說到做到的「國寶」要極力推崇,而說一套、做一套的「國妖」則要堅決遏制。要堅決反對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面人」,空喊口號的偽忠誠;堅決糾正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自由派」;力戒「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起來輕飄飄」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問題層出不窮,不確定性因素和挑戰增多,中國要行穩致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把「國之大者」落實在行動中。
有力行動的前提,是高度的責任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擔當大小,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幹部擔當作為,是政治要求,也是使命職責使然。馬克思·韋伯指出,政治家除了承擔一般公民的義務外,還必須承擔由權力引申出來的各種責任。一個負責任的黨員幹部,不僅要對自己的政治信念負責,更要擔負起民族國家繁榮強大、人民安居樂業的政治責任和歷史責任。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就是要「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以高度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擔負起應有的責任。「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越是艱難時期,越需要迎難而上,越能檢驗幹部是否真敢想、真敢做、真敢當。在當前國內外形勢嚴峻複雜的情況下,各級黨員幹部要有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勇氣攻堅克難,要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行動、最有效的辦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兩手都要贏。
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要有有力的監督保障
一些事實表明,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並非完全靠自覺就能做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因違紀違法被查處的黨員幹部中,對「國之大者」心中無數的不在少數。有的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和黨中央保持一致,公開對中央的重要決定表達不滿;有的對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徹底,陽奉陰違、欺上瞞下;有的在自己主政的地方和分管的領域搞山頭主義,故意作出與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以及決策部署相違背的決定。因此,做到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離不開強有力的監督。特別是圍繞政策落地,強化政治監督,把「兩個維護」作為最根本政治任務。
政治監督,具有重要的保障和糾偏功能。要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這一重要要求,發揮政治監督的保障功能。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關於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緊緊圍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的工作意見》,明確了當前紀檢監察機關最緊要、最急需保障落實的4個方面監督重點,即:常態化疫情防控、全面復工復產、打好三大攻堅戰、基本民生保障。這必將對各級黨委和政府落實當前最為緊迫的「國之大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要緊緊圍繞「整治對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陽奉陰違的問題、不擔當不作為的問題」這一重點,發揮政治監督的糾偏功能。毛澤東指出:「看齊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政治監督就是要發現在具體落實「國之大者」的實踐中存在的落差、偏差,及時糾正,強化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推動各級幹部求真務實、真抓實幹。
(作者為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