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當下的很多父母,都堅信這樣一件事:富養出來的孩子,更自信更優秀。
這樣養出的孩子,長大能經得起誘惑,不會被小恩小惠所迷惑,日後出門在外,也更有自信和底氣,不會被人看不起。
殊不知,父母這樣的育兒觀念,無形中養「壞」了多少孩子。
《變形記》節目中有一位這樣的女孩,她叫劉思琪。父母平時忙於生意,大多時候都是保姆照顧,長期的嬌慣之下,養出了劉思琪一身的「公主病」。
家境富裕的她,完全沒有金錢概念,花錢大手大腳,出門有保鏢和豪車護駕。
進價20元的手機殼以5元賣出去,還宣稱賺了500多;吃100元燒烤非要給老闆500;為了接頭髮,叔叔帶她驅車三百多公裡去外市理髮店,花費上萬做髮型;她最多時候一個月消費四五萬……
劉思琪認為花點錢沒什麼,只要自己開心就好,「千金難買我願意」。
媽媽也認為:「女孩嘛,要富養。這樣長大之後,外面的金錢才誘惑不了她。」
除了金錢上揮霍無度之外,在生活上,已經16歲的劉思琪,完全沒有自理能力,宛如一個「巨嬰」。
穿衣服媽媽幫,吃飯喝水二姨姥喂,指甲是姑姑剪……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對此,媽媽表示:「這都是小事,她還小嘛。」
看完一個女孩這樣的生活,實在令人咂舌。正常情況下的16歲女孩,不要說自己穿衣吃飯,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甚至能幫著父母分擔家務。
就連劉思琪的弟弟都表示,希望姐姐能改掉「公主病」,少買衣服,和家人好好相處。
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變形」生活,體驗過偏遠農村的生活後,她當下確實有不少感悟,學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節目結束後,劉思琪生活也慢慢開始轉變,著手規劃自己的人生,據說她去了國外學習服裝設計,日後的夢想是當一個設計師。
(1)曲解「窮養兒,富養女」的含義
相信大家都聽過「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本身的含義指的是,男孩應該以嚴格的標準培養,鍛鍊他強大的心智,而對女孩的教養方式就要寬鬆,培養她淑女的氣質。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句話的意思慢慢被世人所曲解,把「富養女」單純地理解成金錢和物質上的堆砌。
(2)單純的富養只會養「壞」孩子
如果家庭條件優渥的話,自然想提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當父母的這份心可以理解,但是否應該考慮一下實際需求和孩子的成長呢?
想要富養女兒,單純靠金錢和物質的堆砌,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養成揮金如土的觀念,她會變得嬌慣、庸俗、虛榮;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她會缺乏奮鬥精神和自理能力。
民國時期著名的掌門人宋耀如,是「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的父親,他就把窮養和富養兼顧得很好,教育出了優秀聞名的三姐妹。
富養:他買了一大塊地,設計建設好房屋,讓女兒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同時接受琴棋書畫的薰陶。
窮養:首先是在學習上對女兒們有嚴格要求,達不到標準就要懲罰;其次生活中還經常磨鍊女兒們的意志,野外徒步、生活能力、忍飢挨餓等,樣樣不可缺少。
還有十分接地氣的「豪門夫婦」霍啟剛和郭晶晶,家境的富裕程度不用說,給孩子上的幼兒園據稱一年學費14萬,被叫為「哈佛級別」的幼兒園。但與此同時,夫婦倆也帶著孩子逛菜市場、去田地裡學插秧,
在他們看來,孩子的教育需要富養,但同時不能忘了窮養,讓他明白生活的不易,從小鍛鍊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對孩子過度的富養,帶來的是揮霍無度和目中無人,而過度窮養的孩子,可能自卑得抬不起頭,做任何事都畏手畏腳。
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父母秉著窮養和富養雙管齊下的原則教育孩子。
富裕的家庭不要讓孩子只顧貪圖享受,艱苦奮鬥是必不可少的一課,在適當的年紀受點磨鍊,他才能懂得父母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
而家境條件一般的,父母也別對孩子那麼吝嗇,最大限度的寬裕和偶爾的寵愛,會讓孩子更有底氣。
討論話題:各位,你們對變形記中的劉思琪有何看法呢?
對於「窮養和富養」,你們有什麼育兒見解嗎?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