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哈節
京族也稱為「越族」或「京人」京族是由南下的中原漢族和古駱越人融合發展而來,京族是越南境內的主體民族,佔越南總人口的86%,是狹義上的 越南人。在 中國境內,京族被視為 少數民族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58年將中國境內的這個民族定名為京族,但在越南官方僅使用「 越族」而非「京族」這一名稱來區別於越南境內其它民族。
京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下屬的東興市境內,主要聚居在 江平鎮的「京族三島」——巫頭島、 山心島、萬尾島以及恆望、潭吉、紅坎、 竹山等地區,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 北部灣陸地上、 廣東省的 茂名市、 湛江市也有分布,京族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長衣,坦胸束腰,衣袖較窄,腰間束帶。京族婦女則內掛菱形遮胸布,外穿無領、對襟短上衣,衣身較緊,衣袖很窄,下著寬腿長褲,多為黑色或褐色。外出時,外套淡色旗袍式長外衣。婦女喜歡染黑齒、結「砧板髻」。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婀娜多姿,下擺舒展,開衩至腰際,活動方便,京族最有特色的裝飾是他們的鬥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