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新經濟佔GDP比重超過30%!煙臺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
膠東在線12月8日訊(記者 鄔勇 賈楚航) 煙臺市政府新聞辦12月8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煙臺市「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請介紹一下煙臺新舊動能轉換取得了哪些成效?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田序潤回答。
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田序潤
煙臺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核」之一,走在前列、率先突破是義不容辭的擔當,市委市政府將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動煙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三年來,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制定規劃意見、出臺政策措施、健全推進體系,全市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實現了「三年初見成效」,有力推動了全市高質量發展,可以說,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經濟結構更「優」。四新經濟佔GDP比重超過30%、佔投資的比重超過5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52%,先進結構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成為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端化工、海洋牧場、濱海旅遊、葡萄和葡萄酒等7個集群進入省「雁陣形」產業集群庫,萬華、南山等領軍企業持續壯大,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快速形成。
創新動力更「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今年底有望突破1000家,是2017年的兩倍多;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200多家,約佔全省1/6。實施重大科技專項139項,中集「藍鯨2號」、榮昌「紅斑狼瘡新藥」等關鍵技術相繼攻克,填補了國內空白,走在了世界前列。先進材料與綠色製造山東省實驗室、萬華全球研發中心等一批創新平臺啟動建設,大幅提高區域創新能力。自貿區煙臺片區、國際招商產業園等載體正成為引領區域先行先試的新高地。
發展後勁更「足」。裕龍島煉化一體化、萬華百萬噸乙烯、海洋牧場百箱計劃等一批大項目紛紛上馬,將成為煙臺未來產業發展的新支撐。近三年的工業技改投資達到3500億元,預計達產後新增銷售收入5000億元以上。三年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預計達到48.4萬戶,市場活力不斷提升。同時,加快落後產能出清,累計整治「散亂汙」企業6000多家,讓發展「輕裝上陣」。
「十四五」時期是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突破」時期,煙臺將緊抓新舊動能轉換不放鬆,堅持發展導向、創新導向,扭住關鍵環節和領域,凝心聚力、穩紮穩打,不斷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
來源: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