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增負」!部編版語文教材今年9月正式實施!

2020-12-17 騰訊網

  2018年1月,教育部發布高中語文新課標: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增加到72篇!今年9月開始全國實施!

  教育部權威發布,對語文「增負」!

  目前,全國中小學使用課本不一樣,有人教版、蘇教版,也有部編版等。但是,從2019年秋季開始,這些教材都將進入歷史,教育部公布從2019年秋季開始,全國所有的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被要求統一使用部編版的教材。

  那麼,部編版的內容是變得簡單了還是變難了呢?用語文教材的總主編的一句話,你就知道部編版原來是「大魔王」,他說,要讓高考的語文,有15%的學生做不完。

  語文課本變天:一年級就有《論語》

  新「部編本」教材,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

  小學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增加55篇,增幅高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

  初中古詩文選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平均每年40篇。

  這是自白話文興起後百餘年來,語文教材中文言文所佔比例最高的一次。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語文園地裡設有《日積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誦並測驗默寫的。這一欄裡經常會出現文言文,一年級下冊已經要求背誦並理解《論語》選段「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了!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現在的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孩子每天必須閱讀30分鐘以上。未來語文的地位急劇上升。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重點培養的習慣,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教育部早就告訴你,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其實,對於很多一直關注中高考動向的教育者來說,這種「難」考生們早該想到!

  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高考「語文難」就已經是定勢,可惜還是沒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視。對於中國基礎教育、「新高考」,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表示:

  語文又是基礎中的基礎,九年義務教育一共上課9522節課,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共上課13000節課,語文是第一大科,佔總課時的21%以上。中小學一共上了20門課,語文佔1/5的課時還要多,語文是工具科,是母語,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基礎前提。

  那麼,2018語文高考已經難出了新高度,今後語文究竟會有多難?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驚呆了眾人:「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閱讀速度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閱讀題量增加: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也就是說,只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

  中高考語文未來會難在哪裡?

  考卷文字的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不經常閱讀,考試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吃虧!

  舉例「全國卷Ⅱ」的語文考卷,現代文言文篇幅極多,題目或許不多,但是閱讀起來很費時間。這樣就考驗了考生的閱讀速度和抓住重點的能力。

  未來語文將成為中高考的殺器,高考要實現15%考生做不完卷子。

  範圍變得更廣,不再局限於課本

  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

  例如,相對簡單的是這樣的題目:

  該題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與情節的識記。而在未來,名著閱讀的試題會考到更多的細節,以免學生只是在得過且過地背誦。

  或者是對比分析人物,讓孩子談談對主人翁的個性化感悟;或是結合給出的具體片段內容,鑑賞評價人物或者作品語言特色;或者是對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種寫作風格等等。

  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家長和老師,務必提高對孩子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

  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吃大虧

  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可以說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佔了語文分數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將失去這幾十分。而這不是考前抱佛腳,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積月累中完成!

  (來源:江西中小學教育通)

相關焦點

  • 部編版」語文課本,到底什麼來頭?
    不少關心教育的家長想必已經從各種渠道聽說了,我們的「老朋友」——人教版和蘇教版語文課本今年從新一年級和新初一學生的書包裡「消失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從今年秋季9月份開學,各個學校的一年級和初一年級語文課本已經統統換成了它——「部編版」語文課本。家有孩子已經或即將入學或參加小升初一定十分希望一睹「部編版」語文課本的尊榮。
  • 今年9月小學初中語文一律用統編教材,有哪些重大變化?
    根據教育部規定,從今年9月份秋季學期開始,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門學科將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其中《語文》教材變化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江蘇大部分小學三年級以上年級段正在使用蘇教版教材,今年9月將統一更換成統編版教材,新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量大大增加,強調核心素養與能力提升,古詩文篇目由原來的75首增加到129首。
  • 新版語文教材今年9月起使用 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迎「大...
    不過,今年的新書將變臉,與往年的大不同。從2017年9月新學年開學起,全國中小學學校教材將全部採用新版本!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將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都將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
  • 確切的消息來了,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後,「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都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那現在,確切的消息來了,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後,「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都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目前消息是從起始年級開始,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今年9月初新學期開始後,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目前的消息是從起始年級開始,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為什麼要編寫「部編本」?教材內容有何變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為你解答。
  • 中小學「部編版」教材來了,新在哪裡?
    根據教育部要求,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三科「一綱多本」的時代將逐漸結束。記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省城小學一年級語文已經試用「部編版」教材,老師們對新教材紛紛點讚。相比「人教版」,「部編版」新教材究竟新在哪裡?據悉,新教材刪除了部分假大空的文章,大量增加了文言文和古詩的比例,讓學生加深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經典。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
  • 解析今年9月中小學將統一換的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
    來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統編教材9月啟用 拼音晚學一個月
    統編教材9月啟用 拼音晚學一個月  三科統編教材將於2019年覆蓋小學初中所有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設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  由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這些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
  • 部編版」教材全覆蓋 學習方式要有變化
    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今年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  據悉,2017年9月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公立中小學初始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個科目啟用教育部統編教材。到2019年,「部編版」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
  • 「部編版」教材全覆蓋 學習方式要有變化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麗琴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今年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據悉,2017年9月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公立中小學初始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個科目啟用教育部統編教材。到2019年,「部編版」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
  • 教育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全用統編教材
    教育部明確,義務教育國家課程各學科使用《2020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中的教材,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全部使用統編教材。中小學教材中不得夾帶任何商業廣告或教學輔助資料的連結網址、二維碼等信息。在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上,教育部要求,義務教育國家課程各學科使用《2020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中的教材。
  • 今年秋季開學全國統一更換 小學初中新生改用統編語文教材
    今年秋季開學,湖北省義務教育段新生將改用教育部組織新編的語文教材(簡稱統編語文教材),不再使用鄂教版。這次更換教材為全國統一,意味著現行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將逐步被停用。  目前,全國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共有十多個版本,比如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北京版等。包括武漢在內的湖北省使用的是鄂教版。
  • 義務段三科教材用上統編版教材 語文特別擅長講"中國故事"
    &nbsp&nbsp&nbsp&nbsp今年秋季學期開始,義務段三科教材發生變化,小學、初中全部用上了統一部編版教材。拿到新課本的小學生們格外高興,相關任課教師則提早開始「攻讀」。
  • 教育部:9月中小學統一換教材,德育、歷史和語文三科將統編
    北青報記者今從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獲悉,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數百萬就讀於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將開始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德育、歷史和語文3個科目最終將實現統編版。
  • 全國語文教改,由「一綱多本」改為「部編版」,新版本先睹為快(附新版語文教材、北師大數學課本下載)
    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所謂"部編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
  • 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
    來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如此規定,首先受影響的便是學校教學——不僅要面臨近40%的全新教學內容,教材中更有一項近乎專為教學設定,那便是:要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記者上周調查了解到,今年西安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的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將全部使用教育部編寫的教材。部編教材在課本內容、外觀樣式方面都做了調整。
  • 9月起中小學全部用統編版教材 一年級就學《論語》
    2017年9月,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了全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課堂。從今年9月秋季學期開始,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門學科將使用統編版教材。6月12日,我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印發江蘇省2019年秋季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這3門學科中,語文教材的變化是大家最關心的。統編版教材和原教材有何區別?學校、老師、學生將如何應對?
  • 湖北:今秋小學初中新生改用統編語文教材
    原標題:今秋小學初中新生改用統編語文教材   今年秋季開學,湖北省義務教育段新生將改用教育部組織新編的語文教材(簡稱統編語文教材),不再使用鄂教版。這次更換教材為全國統一,意味著現行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將逐步被停用。
  • 臨沂中小學迎"部編"教材 重點培養科學興趣
    9月1日,各中小學陸續迎來開學季。據了解,9月新學年開學,各學校將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此外,臨沂各中小學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將開始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