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紙上寫毛筆字時,怎樣才能不洇墨呢?有哪些技巧呢?

2020-12-13 松風閣書法日講

問題解決的思路其實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著重解決工具材料,另外就是人為因素。

工具材料無非就是紙張和墨汁。因為我們知道,宣紙的種類其實是分好多種的,有生宣和熟宣。生宣因為未經處理,所以保持了紙張纖維天然的吸水性,所以使用起來就特別容易渲染,做出層次效果。

而熟宣就是生宣經過加工處理後的、吸水性不是那麼大的宣紙。以實際書畫實踐中所使用的紙張為例,純粹的生宣和純粹的熟宣都不存在。宣紙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或生或熟的成分。這些成分所佔比重的多少,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紙張吸水性的大小。也決定了紙張洇墨的程度。

生宣成分越多,則洇溼的越厲害;熟宣成分越多,則洇溼的越不容易。生宣和熟宣是我們在挑選紙張上可以把握的第一關,只要你紙張挑選的是熟宣成分多的,那自然就不容易洇溼了。

但是宣紙如果一點都不洇溼其實也很麻煩,很多時候,書法筆畫那種豐潤感以及筆力效果,正是通過這種洇溼才得以顯現。如果只是乾巴巴的不往下滲透,那麼筆畫的感染力和渲染效果就談不上了。

所以,洇溼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我們要把紙張和墨水洇溼的程度把控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這樣就可以為我們藝術創作服務了。

除了挑選熟宣成分較多的宣紙以防止宣紙洇溼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墨汁上下功夫。目前來說,我們在書寫書法作品的時候,能夠選用的墨無非就是墨塊和墨汁。墨塊需要硯臺研磨,所以研磨者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進行調整濃稠度。而墨汁則是現代工業製成品,則在濃稠度上有工業標準,不一定能滿足書畫家們個性化的需要,所以,還需要進行一些調整。

常見的方式是往墨汁裡面加水。但是容易造成水墨分離,效果很差。往墨汁裡面加酒就會好很多。因為酒精相對於水而言可溶解度還是挺高的。

以上這兩點是從工具器材上對於紙張和墨汁之間洇溼度的把握。除此之外,墨汁洇溼的程度和書寫者書寫書法作品時候的技術水平有關。

當然,這裡說的技術水平主要是從書寫技巧方面進行考慮的。比如書寫速度的快慢、書寫技能的把握。很多時候,之所以在宣紙上會有比較嚴重的洇溼,不是因為材質問題,而是在於書寫者的書寫遲速。

一般來說,技術水平達到了,書寫技巧熟練了,自然書寫動作就比較快。但是,如果一旦技巧不熟悉、技術不達標,書寫過程中稍有猶豫和遲疑,就會造成不好的洇溼效果,影響書法力度表現。

所以,除了在材質上嚴格把握之外,整個書法技巧的訓練也不能鬆懈。以上就是我對書寫書法作品中對於「洇墨」技巧的掌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洇墨居然毛筆用錯了?別奇怪,還有哪些用墨的常識你不知道
    #筆墨迎新年# 春節前是寫春聯的高峰期,這個高峰比春運來得還早,有些朋友現在就準備要動筆了。為了讓各位書友,尤其是新手能寫得更愉快順暢一點,今天就來分享一個用墨的小常識,洇墨居然和毛筆有關係,沒想到吧。
  • 怎樣才能練好毛筆英文書法?
    要想學習好毛筆英文書法,要選正確毛筆、選正確的宣紙、學習正確的筆法。這三項是很關鍵的。毛筆的種類很多, 選筆時要顧及所寫字體。筆的特性會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在選擇筆峰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長短,因為筆鋒太長不易於掌握,但筆鋒長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適合寫圓體花體,可以「一氣呵成」,筆鋒長可以保證墨的夠用,反之,筆鋒短適合寫哥特體、義大利斜體等,易於掌握,缺點就是蓄墨少。
  • 用水寫布和宣紙練字有什麼區別?
    而筆畫的枯澀、乾濕、濃淡這一點恰恰是毛筆書法的魅力和功力所在。所以在水寫布上寫字,筆力功底的深厚和用墨的精到,在水寫布上是表現不出來的,無法跟筆墨在宣紙上寫的字相比。同樣寫幾個大字,在水寫布上也許寫得很流暢,但是在宣紙上就不一定能寫出那種效果,因為寫大字很講究筆法、潤墨,墨多墨少,筆畫枯澀、濃淡不一等,都在宣紙上一目了然。
  • 如何從物理原理上保持正確的宣紙洇墨控制姿勢
    宣紙上寫毛筆字讓他不洇墨,辦法有不少,但歸根到底的原理都在於「如何控制」。如果各位師友能夠從物理的角度掌握了這個精髓,便可以始終能夠保持正確的「控制姿勢」了。宣紙洇墨的原理其實有2個關鍵特點,一是生宣紙張遇墨之後,墨跡會擴散,二是墨液遇生宣紙的擴散性隨濃度而降低。
  • 為什麼寫鋼筆字容易洇墨?可能沒選對墨水和紙張
    很多寫鋼筆字的朋友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鋼筆一碰到紙,立刻就是一個墨團,不僅影響書寫,更讓自己變得煩躁。這種情況,不僅多發生於在教科書上寫字或者學校發的紙上寫字,而且即使是號稱「最適宜寫鋼筆字的A4紙」,也經常產生容易洇墨的問題。為什麼鋼筆這麼容易洇墨呢?其實可能是我們沒有選對墨水和紙張。
  • 寫毛筆字,用厚宣紙好還是薄宣紙好?
    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就好,我個人認為宣紙選用厚一點的最好。宣紙按照厚薄的分類。可以分為單宣(最薄)、單夾(較厚)、淨皮、棉料、夾宣(兩張並一張)和三層夾。薄薄的宣紙除了種類上的區分之外,在很大概率上是因為質量比較差或者說偷工減料。我曾經就買過不少薄宣紙,結果質量差到不行,基本上和衛生紙差不多,根本無法下筆,還沒寫出來一個字,墨水就已經洇溼了一大塊。因此,厚一點的宣紙至少在用料上商家是不會做手腳的。而且薄薄的宣紙會讓紙張更容易洇透,從而影響書寫。
  • 77歲書法家楊再春:報紙寫字技巧分享,效果勝過上好宣紙!
    寫書法,當然就涉及到成本開支。依我個人練習書法的經驗來說,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當中,硯臺的投入最少,除非你是硯臺收集愛好者,一般人購買一方就夠用了,甚至也可以用碗碟等容器代替。毛筆和墨汁的開始不小,毛筆得選好一點的,一般80-200元左右一支可以寫一年,太差的毛筆不利於書寫。書法練習用墨也有講究,普通的墨汁寫得字俺當無光,甚至墨汁發臭。
  • 初學書法如何不洇墨?只要改變這一點壞習慣就好!
    初學書法,用筆蘸墨沒有多大講究。至於像什麼先蘸水後蘸墨,筆根蘸水筆尖蘸墨等等,都不適合初學,這是一種對墨法的追求,基礎不牢不熟悉紙性,不可盲目學習。初學書法,蘸墨只要能做到不洇,不澀,不軟就可以。所謂不洇,不澀就是蘸墨一定要適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所謂不軟,就是蘸墨一定要找準位置。蘸墨,一開始肯定是一筆蘸下去,四周蘸勻,然後開始在墨盤中刮墨,刮也是四周刮,刮到什麼程度呢?
  • 寫柳體字用什麼宣紙?熟的、生的,還是半生熟?如何區分生熟?
    寫楷書,不能不考慮用紙。尤其是工筆楷書,對紙的要求,更為嚴格。因為紙的質量好壞,關係到吸墨、滲墨,以及對墨色的兼容度等。一般來說,生宣滲水厲害,熟宣不會滲水。熟宣紙主用用於寫小楷或畫工筆畫。 寫大楷可以用生宣,但墨中不易摻水過多,最好用研的墨而不用墨汁(最低檔的墨錠研出的墨也比墨汁好用)。
  • 練習篆書,什麼樣的毛筆更適合初學者
    長鋒羊毫那麼狼毫呢?狼毫的筆頭用的是黃鼠狼尾巴上的毛,彈性大,硬而勁挺。寫行楷合適,如果書寫篆隸這樣行筆速度節奏慢的書體,比較難以體現篆書的線條特質,一般都不建議用狼毫。因為描灰字帖用的是半生熟的宣紙,比毛邊紙吸墨性要強,書寫時筆毫在紙上停留時間稍長,墨就容易洇開。初學者用用羊毫,很難做到行筆速度與線條質量的兼顧,導致練習時過渡洇墨。
  • 使用水寫布學習書法有利有弊,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初學書法的人往往會面對一個這個問題,是選擇宣紙練習書法呢,還是選擇水寫布?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宣紙上練習書法的效果當然要好過水寫布,因為殊途同歸,水寫布上練習書法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將來在宣紙上筆墨生輝。水寫布的主要特點是:反覆使用,節省費用;便於攜帶,使用方便;乾淨環保,無墨無味。但我覺得使用水寫布學習楷書、隸書等正書體不大合適,頂多只能在最開始學習階段使用,因為正書書寫速度較慢,往往兩三個字還沒寫完,要麼筆畫就洇了、花了,要麼就幹了、消失了,這樣一來,對書法的分析比較、章法布局、自我評價等等都很不利。
  • 寫毛筆字,用紙是一門學問
    這麼說吧,宣紙基本分成三大類:1、生宣(紙),很洇墨。2、熟宣(紙),不洇墨。3、半生熟(紙),不太洇墨。曾經見過很多人,臨摹蘭亭序用生宣,費了虛大勁兒也弄不好。為啥?因為蘭亭序的字也就硬幣大小,生宣很洇墨。
  • 不科學的科學毛筆測評(中)
    特點是,筆尖有彈性,寫出來的字也很有筆鋒,結構與毛筆完全不同,它只能算一種軟筆。 毛筆必須是以動物的毛為主製成的。 握筆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寫科學毛筆習慣用鋼筆(鉛筆、籤字筆)的握法。日本Zebra     斑馬的秀麗筆,號稱「不用添墨的毛筆」。
  • 怎樣選擇一支合適的毛筆?
    對於初學者來說,毛筆的選擇對於書寫的效果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我們現在能夠買到的毛筆除了有大小之分,在材質上還有羊毫、狼毫、兼毫的區別,不同的毛筆書寫出來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選擇合適的毛筆就很重要了,那麼怎樣選擇一支合適的毛筆呢1、一支合適的毛筆要和你要書寫的字體相符合,比如寫小楷就要用小楷筆,寫篆書、隸書最好要用羊毫筆,羊毫筆蓄墨量比較大寫出來的線條更加厚重,寫行書用狼毫筆比較好,狼毫筆比較硬,能夠寫出很細緻的筆鋒,寫楷書儘量用兼毫筆,既有彈性,蓄墨量也比較大。
  • 初學書法用紙,你是否遇到過「洇墨」問題?
    對於初學書法用紙,大家都遇到過的問題「洇墨」,一是因為紙質選擇有誤,二是書寫能力欠缺,對紙筆墨的把控能力不夠,可能大多數人更注重研習技法的層面,相比之下忽視書寫材料這塊兒。半生熟的紙性可五體皆適用,初學階段,把握墨色,用筆等方面都有局限,初學練習推薦使用毛邊紙與元書紙;它採用嫩竹枝作為主要原料,製漿時由於沒有漂洗工序,制出的紙為黃色,毛邊紙較生宣紙效果差,沒有那麼多的變化,但價格便宜,一般作為練習用紙
  • 字寫得好不好跟宣紙的好壞有沒有的關係,我覺得還是可以說說
    宣紙產於宣州(今天安徽宣城),品質純白細密,柔軟均勻,棉韌而堅,光而不滑,透而彌光,色澤不變,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損,耐老化,防蟲防蛀,故有「千年壽紙「的美稱。歷代文人墨客書畫名家無不珍愛喜用。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採飛揚,飛目生輝。
  • 練字不知道選什麼宣紙?細數生宣和熟宣的五大區別
    柔韌性相比於熟宣,生宣紙質的柔韌性是相當突出的,若將生宣捏在手裡,給人的手感很柔軟,用毛筆在生宣紙面上書寫,可以感受到柔韌十足的感受,而熟宣略顯生硬,書寫起來也沒有生宣那麼有韌性。若將生宣揉成一團後再經過熨燙,依舊可恢復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一般裝裱作品所用的宣紙皆為生宣。
  • 練毛筆字用什麼紙好(附毛邊紙、宣紙、元書紙的區別)
    一、儘量不要用報紙 書法作品一般都寫在宣紙上,因為宣紙最善於表現墨色的枯溼濃淡。但宣紙原料為檀樹皮,製作工藝複雜。古人有「片紙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之說,故宣紙價格昂貴。初學毛筆字一般用 可能很多書友為了省錢都會用家裡的舊報紙來寫字,但是如今的報紙的紙張已經不太適合用來練習書法了,小編記得小時候的報紙的紙張都是比較厚實而且表面有細微的毛絨的,那樣的報紙練字其實還行,如今已經沒有哪家報紙用那樣的紙張印刷了,所以這裡不推薦使用報紙練毛筆字。另外銅版紙、道林紙等既光滑又白淨的紙不宜用來練字,因為紙面太過光滑,寫的字容易飄浮,也不利於寫好一些筆畫。
  • 鋼筆字可以有多美,怎樣才能寫出漂亮的字!
    我個人比較喜歡田英章的字,先展示一個他的作品。那麼怎樣才能寫出漂亮的鋼筆字呢?1、掌握漢字的基本組成寫法技巧:每一個漢字,都是由筆畫、偏旁、結構三部分組成。而筆畫,是最基本的要素或者說單位。如「一」字,僅一個筆畫,沒有偏旁和結構,但想把他寫美觀並不簡單。包括了起筆、運筆、收筆、線條的粗細變化、運筆的力量變化等……所以不了解筆畫的書寫技巧和行筆方式,學習書法將無從下手。基本筆畫是一個字的筋骨,筆畫書寫不過關,字是不可能寫得好的。這就是大家經常說練字為什麼只要練」永」字一個就行,因為永字包含了所有常用的八個基本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