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致盲首要因素,40歲以上人群警惕這些症狀

2020-12-14 澎湃新聞

白內障是致盲首要因素,40歲以上人群警惕這些症狀

2020-12-11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

各種原因如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等引起的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稱為白內障。光線被混濁晶狀體阻擾,無法投射在視網膜上,導致視物模糊。白內障是世界範圍內致盲的首要因素,多見於40 歲以上人群,且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

白內障有哪幾種類型

臨床上一般把白內障分為先天性白內障和後天性白內障。

01

先天性白內障

又叫發育性白內障,多在出生前後即已存在,或在兒童期內罹患,能導致嬰幼兒失明或弱視,失明兒童中有22%~30% 為白內障所致,是一組嚴重的致盲疾病,嚴重影響兒童的視力發育。

02

後天性白內障

指出生後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營養代謝異常、中毒、變性及外傷等原因所致的晶狀體混濁,包括老年性白內障(最常見)、並發性白內障(並發於其他眼病)、外傷性白內障、代謝性白內障、放射性白內障、藥物及中毒性白內障6 種。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有哪些表現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又稱老年性白內障,是從中老年開始發生的,隨著年齡增加,患病率明顯增高。患者常雙眼發病,自述有眼前陰影和漸進性、無痛性視力減退的症狀,會出現單眼復視或多視,一些患者會出現畏光和眩光。老年性白內障可分為皮質性、核性、後囊膜下3 類,以皮質性最為常見。

患了老年性白內障怎麼辦

對於老年白內障,目前尚無療效肯定的藥物用來預防和延緩其發生和發展,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於視力低於0.3或者影響正常生活的老年性白內障,可手術治療,通常採用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後給予眼鏡或角膜接觸鏡矯正視力。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讓老年生活更健康-常見健康問題防治指導》

作者:張豔 宋琳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白內障是致盲首要因素,40歲以上人群警惕這些症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警惕國人高發的5大致盲眼底病
    在6月6日「全國愛眼日」來臨前夕,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北京同仁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王寧利教授將中國的眼科疾病總結為五種顏色「紅紫藍黃白」,分別代表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理性近視、青光眼、老年黃斑變性和白內障五大致盲性眼病,希望公眾警惕高發的致盲眼底病。
  • 常見的致盲性眼病有哪些?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口,我們看世界需要眼睛,日常生活中,如果眼睛出現不適,我們絕對不能輕視,如果眼部出現問題而沒有及時發現可能會導致疾病加重,甚至會致盲,那麼我們也將無法享受現在的生活。文中主任教你一分鐘自測眼部健康,看看你的眼睛是否健康。以上症狀你中了幾個?「中槍」數量越多,「睛力」透支情況越嚴重。
  • 這些易忽略的症狀,可能是「致盲眼病」的早期徵兆,別不當回事
    「眼睛酸脹、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當這些眼部不適越來越頻繁地找上你,別再大意,你的眼部健康已經亮起了紅燈。警惕!這些眼病極易致盲說起「失明」,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是意外或年齡增長造成的,離自己很遙遠,實際上:報告顯示,全球視力損傷或失明人數高達22億人,而我國各類視力缺陷患病人數約有5億,且視覺健康惡化形勢嚴峻,視力損害患病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愛眼日專家提醒:警惕幾種常見眼病的高致盲風險
    專家提醒,不僅要注意青光眼、白內障等「致盲殺手」,還切勿輕視近視、乾眼症等幾種常見眼科疾病的致盲隱患。這三大眼病致盲機率最高,及早治療是關鍵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變性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三大致盲性疾病。白內障,位列致盲眼疾之首。
  • 警惕眼睛未老先衰:40歲以上職場人群視近困難高發
    「日常戴一副眼鏡、開車換一副、工作的時候又要換一副,一天要在三副眼鏡間不停切換……」這些場景,正是近視加老花患者的日常。目前中國35歲以上人口,有老花問題人群佔比56.9%,達3.9億,佔中國總人口數的近三成。但因認知缺失,老花患者數量和矯正數量嚴重不對等。
  • 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白內障、青光眼、近視等都會致盲嗎?
    但許多致盲性眼病,原本是可能被避免的。如果在早期能及時檢查,並加以幹預,並不是一定會失去光明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4種常見的致盲性眼病:   一、白內障  白內障是全球致盲性眼病,但白內障可復明性也是相對較高的。這是發生在眼球裡面晶狀體上的一種疾病,任何晶狀體的混濁都可稱為白內障。在我們國家,許多老年人都深受其困擾。
  • 張晗:防治白內障,這些小知識要記牢
    而很多人卻不太愛惜它,時常忽略它,導致各類眼疾層出不窮,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其中,白內障就是眼科常見的疾病,也是全球居於首位的致盲性眼病。雖然,白內障已成為嚴重威脅60歲以上人群視力健康的頭號殺手,但老年人士對白內障整體認知較低,對於治療方法更是滿頭霧水,不得其解。而目前網絡、電視媒體上各種藥品廣告鋪天蓋地,誤導消費者,他們出於對疾病的恐懼,往往病急亂投醫,導致事與願違。
  • 五種致盲性眼病 第一種人人可得
    過去,醫療水平不高 同時大眾也普遍缺乏眼保健意識 讓這些致盲眼病 奪走了許多人的寶貴視力 實際上,科學認知、積極預防的前提下 這些眼病是可以防範的
  • 一臺手術:白內障、老花眼、近視、散光全搞定!
    2018年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最新進展國際會議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90歲以上人群病發率高達90%以上。在我國眼病致盲的原因中,白內障佔比最高,是危害老年人眼健康的一大殺手!
  • 白內障患病率超80%,關愛父母,從眼睛開始
    「患病率極高」在我國 60~89 歲的人群中,白內障患病率高達 80%。而 90 歲以上人群,其患病率甚至超過 90% 了......「中年開始就可能有白內障」目前我國 50 歲以上的人群,大多患有白內障,只是程度輕重有別、對視力的影響不同——白內障不只是減弱視力,有些患者在前期是很可能突然視力比以前更好的。
  • ...到醫院竟查出大問題|白內障|吳作紅|視力|眼壓|檢查|恢復|眼科|...
    77歲的楊爹爹在發現自己眼睛脹痛,看東西模糊時以為是練字太頻繁導致,可不想到醫院檢查,竟然查出兩大致盲性眼病,所幸就診及時,視力得以挽回
  • 眼睛出現這幾種症狀,千萬不能大意!家裡有老人的更要看看
    自測題 1 處於哪個年齡階段 A:40歲以下 B:40-60歲 C:60歲以上 解答: 白內障是最常見的主要致盲性眼病,據流行病學研究表示,目前我國的500餘萬盲人中,近50%是由白內障所致,據最新北京地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0-60歲人群白內障患病率為6.83%,而7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患病率為
  • 警惕!中國3.9億人有老花問題,40歲以上職場人群超90%近距離閱讀困難
    「日常戴一副眼鏡、開車換一副、工作的時候又要換一副,一天要在三副眼鏡間不停切換……」這些場景,正是近視加老花患者的日常。目前中國35歲以上人口,有老花問題人群佔比56.9%,達3.9億,佔中國總人口數的近三成。但因認知缺失,老花患者數量和矯正數量嚴重不對等。
  • 這種導致眼盲的疾病,40歲的老年輕一樣會得!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位致盲眼病,僅次於白內障。但不同的是,白內障可以通過人工晶體植入恢復視力,青光眼卻不能!青光眼損害的是視神經,一旦引起視力喪失,結果就是不可逆轉的......Q:病人:他們說青光眼要七老八十才會得,不用太擔心了!A:醫生:錯!
  • 小心眼睛的頭號殺手,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醫/聊/科/普 警惕青光眼 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發病率為1%,45歲以後為2%。
  • 【10.15國際盲人節】你必須知道的5種致盲眼病
    其中有超過60%的致盲來源於五種眼科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眼底病變、黃斑變性。 這些致盲眼病患者在科學、及時的治療下是能夠保留有用視力、避免致盲的。
  • 當心白內障來襲!
    由於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比較常見,人們常將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當作白內障到來「信號」,實際上,根據不同類型以及發病部位,白內障擁有不同的「脾性」,有的對光線敏感,在陰天或者室內視力更好,有的具備「欺騙性」,老花眼突然「好轉」,甚至不用戴老花眼鏡了,這些症狀很可能是白內障宣布「現身」。
  • 這種眼疾會讓老人家致盲,篩查預防不可少
    您能想到讓老人家能夠享有這些美麗時刻和共享這些幸福時光的時候,必須先讓老人家保有一雙清晰明亮的眼睛嗎? 當老人家抱怨「自己最近看東西老是不清楚,模模糊糊」、「視力越來越差」的時候,您可不要掉以輕心,這也許並不是老花眼這麼簡單,家人得的可能會是白內障(白內障多發於中老年人群)。
  • 或許是「致盲性眼病」在作祟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青光眼治療中心專家杜秀娟主任建議還是看看眼科,這些是青光眼急性發作時的典型症狀。眼壓大於21mmHg,小心得了青光眼青光眼是由於眼壓過高,壓迫視神經,導致視力下降、視野受損的一種眼部疾病。當急性發作時,患者就會出現眼脹眼痛、視力模糊,甚至會噁心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