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眼日專家提醒:警惕幾種常見眼病的高致盲風險

2020-12-22 紅網

紅網時刻6月8日訊(通訊員 楊茜)我國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今年,全國愛眼日主題定為「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意在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愛眼護眼意識。專家提醒,不僅要注意青光眼、白內障等「致盲殺手」,還切勿輕視近視、乾眼症等幾種常見眼科疾病的致盲隱患。

這三大眼病致盲機率最高,及早治療是關鍵

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變性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三大致盲性疾病。

白內障,位列致盲眼疾之首。青光眼由於其不可逆的致盲性,被認為是世界首個不可逆性的致盲疾病。而根據愛爾眼科2019年底發布的國人眼底病變大數據,20%的人有眼底病變,對於其中嚴重的患者,要特別關注。

「所有人都應該關注眼底病變,因為眼底病會嚴重損害視力病變,最終致盲。」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總院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院長唐仕波提醒,糖尿病如果到了中晚期眼底病變,一定會致盲。還有一部分50~70歲的人群,要注意黃斑病變,由於發病時不紅不痛不癢,極易被忽略。

面對致盲不可逆的眼病,只能被動等待失明嗎?

因眼病致盲的現象並不少見,且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在於日常未養成一個良好的眼保健習慣,尤其是本就患有眼病的高危人群,應定期到醫院做眼部健康檢查,建立眼健康檔案,而不是惡化後不得不治時才選擇去醫院,實現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

愛爾眼科青光眼眼科學組組長、長沙愛爾眼科醫院院長林丁說:「患病早期,我們醫學上是有辦法讓患者不失明的,但如果你已失明了,目前是沒有辦法的。」專家建議,一旦被確診為青光眼,就要進一步找青光眼專科醫生進行諮詢,按照醫生治療方案,失明的機率會小於1%。

常被忽視的「致盲殺手」更應警惕

那麼,只有以上三種眼病會致盲嗎?顯然不是。

近視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眼病,但它的危害遠比人們想像中大得多。尤其是發展成為高度近視後,其眼底病變、黃斑病變的程度也更高,由此產生的多種併發症,如視網膜脫落、眼底出血等都可能致盲。因此,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智寬提醒,科學近視防控應成為兒童青少年的「人生必修課」,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近視,或儘量延緩近視發展,讓眼睛處於更健康的狀態。

如果眼睛常常乾澀、疲勞、對風與空調比較敏感,偶爾出現視力模糊,也要警惕了,這可能是現代人高發的眼病乾眼症。數據顯示,我國5個人中就會有1人患乾眼症。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長李紹偉說:「乾眼症是一個慢性疾病,常常被忽略。一旦加重,則會引起角膜的感染,甚至穿孔,最後失明。」有些人會選擇用各類「網紅眼藥水」來緩解乾眼症狀,專家強調,這些眼藥水往往都含有藥物或防腐劑成分,長期使用會損害雙眼,故勿輕信非專業人士的建議,而應根據眼科醫生建議對症下藥,嚴重者需接受手術。

國際護眼天團齊聚 提高公眾科學護眼認知

今年是《「十三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16~2020)》最後一年,按照規劃,要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眼健康水平。

6月6日,愛眼日之際,愛爾眼科全球醫療團隊組成「愛爾國際護眼天團」,針對公眾最關心和常見的眼科問題,給予科學專業的建議,集全球智慧,共同守護國人光明。

「愛爾國際護眼天團」由愛爾眼科遍布中國、美國、歐洲、東南亞的醫療團隊組成,包括屈光學組、視光學組、白內障學組、青光眼學組、角膜及眼表學組、眼底病學組、眼眶及眼整形學組、小兒眼科學組、淚道學組九大學組專家。

相關焦點

  • 2020年愛眼日:公眾最關心哪些眼健康話題?
    當下,大數據被認為是有效察覺社會動態的重要參考,愛眼日當天,根據新浪微博等網際網路媒體平臺的數據,「愛眼日國際護眼天團」、「我國近視已超6億人」、「警惕幾種常見眼病的高致盲風險」等成為公眾討論最高的熱點話題。
  • 警惕國人高發的5大致盲眼底病
    在6月6日「全國愛眼日」來臨前夕,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北京同仁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王寧利教授將中國的眼科疾病總結為五種顏色「紅紫藍黃白」,分別代表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理性近視、青光眼、老年黃斑變性和白內障五大致盲性眼病,希望公眾警惕高發的致盲眼底病。
  • 五種致盲性眼病 第一種人人可得
    過去,醫療水平不高 同時大眾也普遍缺乏眼保健意識 讓這些致盲眼病 奪走了許多人的寶貴視力 實際上,科學認知、積極預防的前提下 這些眼病是可以防範的
  • 看似「不起眼」的乾眼症,也可能會致盲
    近年來,乾眼症已成為一種流行性疾病,我國每5人中就有1人患乾眼症,成為世界第四大致盲眼病。6月6日全國愛眼日之際,眼科專家提醒人們: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也可能引發大問題,甚至致盲。為了提高市民愛眼護眼意識,重視乾眼症等常見眼病治療,自6月5日起,愛爾眼科重慶南坪醫院在南坪步行街城市廣場開展為期3天的「66愛眼日大型眼健康義診活動」。為廣大市民帶來專業的眼健康檢查及眼病諮詢。
  • 【10.15國際盲人節】你必須知道的5種致盲眼病
    其中有超過60%的致盲來源於五種眼科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眼底病變、黃斑變性。 這些致盲眼病患者在科學、及時的治療下是能夠保留有用視力、避免致盲的。
  • 常見的致盲性眼病有哪些?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口,我們看世界需要眼睛,日常生活中,如果眼睛出現不適,我們絕對不能輕視,如果眼部出現問題而沒有及時發現可能會導致疾病加重,甚至會致盲,那麼我們也將無法享受現在的生活。文中主任教你一分鐘自測眼部健康,看看你的眼睛是否健康。以上症狀你中了幾個?「中槍」數量越多,「睛力」透支情況越嚴重。
  • 全國愛眼日丨眼科專家細數護眼那些事
    徐旭 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哈醫大一院眼科專家就一些眼科常見的疾病,如青光眼、視神經炎、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青少年近視等問題,為市民支招。
  • 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請警惕竊取老年人視力的致盲性眼病
    威脅老年人視力的無情殺手  「殺手」一:青光眼  對於老年人來說,青光眼是較為常見的眼科疾病,其引起的視功能損傷是不可逆的,後果極其嚴重,致盲率較高。青光眼可分為「慢性青光眼」和「急性青光眼」。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出近一倍。  「殺手」二:白內障  白內障是眼睛晶狀體病變引起的眼科疾病,發病症狀一般為視物模糊且瞳孔灰暗或白色、視物重影等,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就有患白內障的可能,要及時到正規的眼科醫院就診。白內障是糖尿病患者較為常見的併發症,發病率高於正常人的2-5倍。
  • 四種眼病成老人「視力殺手」 嚴重的可致盲
    但專家指出,大多數人對老年性眼病的認識,還只停留在老年性白內障上。其實,奪去老年人視力的常見「殺手」,還有青光眼、老年性黃斑病變、糖尿病性眼病。老年人最好定期進行眼科檢查。2.青光眼:是致盲性眼病,導致的失明不可逆沙翔垠介紹,青光眼是以病理性眼壓升高導致視力和視野損害為特徵的一類疾病,晚期出現特徵性的視神經凹陷性萎縮。「青光眼有急、慢性之分。」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與降低致盲眼病的風險有關
    2020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長期食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蔬菜脂肪和蛋白質的飲食可以降低最常見青光眼亞型的風險。西奈山紐約眼耳科醫院(NYEE)的一名研究人員在一項開創性的研究中發現,如果高危人群堅持這些飲食限制,他們患伴中心旁視力喪失的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風險可能會降低20%。
  • 西安愛爾眼科醫院舉辦夕陽紅愛眼工程暨「你所不知道的致盲眼病...
    為了提高全社會針對老齡人群眼部健康的關注度,讓更多的中老年朋友擺脫白內障帶來的困境並擁有清晰的晚年生活,集中開展關於中老年常見的高發性致盲眼病科普預防講解工作,7月24日,由陝西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主辦,陝西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支持協辦
  • 這5種眼病都會讓眼睛發紅,最後兩種還會致盲!
    但有時候眼紅並不簡單,特別是眼睛紅中帶點其它異狀時,事情就不一樣了,大家要注意,這5種情況都會導致眼紅,最後兩個還會致盲!1、球結膜下出血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眼表出血,是指眼球表面的球結膜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球結膜下出血的形狀不一,大小不等,常成片狀或團狀,也有波及全球結膜成大片者,出血較少呈現鮮紅色,出血較多則隆起呈現深紅色。
  • 警惕五類常見眼底病 它們會讓你變盲
    如果患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病理性近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眼病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引起視力下降,而且還會導致失明。那麼,有辦法不得這些眼病嗎?日前,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舉辦了健康大講堂,該院眼底病中心主任醫師呂林教授解讀了5種最常見的致盲眼病以及如何早發現這些高致盲眼病的蛛絲馬跡。
  • 白內障是致盲首要因素,40歲以上人群警惕這些症狀
    白內障是致盲首要因素,40歲以上人群警惕這些症狀 2020-12-11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過期睫毛膏有什麼危害 保質期是多久 化妝性眼病可致盲
    記者27日獲悉,因化妝品質量或操作問題導致的「化妝性眼病」在眼科門診中屢屢出現。同濟大學兼職教授、上海新視界中興眼科醫院院長廉井財提醒,這類人為造成的新型眼病不應小覷,處理不當或對視力損傷嚴重。  據介紹,化妝性眼病是因化妝引起的各類眼病的統稱,包括各種角膜炎、過敏性結膜炎、角膜灼傷、結膜染色等,是近年來引起眼科醫生們重視的新型眼科疾病。
  • 這些易忽略的症狀,可能是「致盲眼病」的早期徵兆,別不當回事
    警惕!這些眼病極易致盲說起「失明」,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是意外或年齡增長造成的,離自己很遙遠,實際上:報告顯示,全球視力損傷或失明人數高達22億人,而我國各類視力缺陷患病人數約有5億,且視覺健康惡化形勢嚴峻,視力損害患病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全國愛眼日是幾月幾日?2016年愛眼日是哪天?
    全國愛眼日是幾月幾日?2016年愛眼日是哪天?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2016年愛眼日是6月6日,農曆五月初二,星期一。這一倡議受到眼科學界和眼科專家們的響應,決定每年5月5日為「全國愛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舉辦愛眼日宣傳活動。  受此影響,從1994年開始,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大中城市相繼在5月5日舉辦義診諮詢活動,同時宣傳愛眼日的意義。
  • 青光眼會致盲,經常頭疼腦脹、噁心乏味需警惕
    青光眼會致盲,經常頭疼腦脹、噁心乏味需警惕 2020-12-10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全國愛眼日 | 如何保護眼部健康?快收藏!
    全國愛眼日 | 如何保護眼部健康?快收藏!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主題為「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兒童眼保健怎麼做?嚴重近視會致盲嗎?治療近視有哪些新技術?電子資訊時代,眼睛面臨哪些傷害?如何保護眼部健康?
  • 市急救中心開展「愛眼日」義診 專家:這種病可能致盲 千萬別再忽略...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 文/圖/視頻今天(6月6日)是全國第25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為了普及眼健康知識以及檢查眼部疾病,6月5日上午,市急救中心眼科在新大樓門診大廳進行了「愛眼日」義診活動。在活動的現場,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專訪了市急救中心眼科主任陳再洪,他結合眼科的接診情況,介紹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實:「最近幾年,我們科室接到糖尿病致盲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趨勢,且越來越年輕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致盲需要引起大家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