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眼病成老人「視力殺手」 嚴重的可致盲

2020-12-20 華龍網

分別是老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老年性黃斑病變、糖尿病性眼病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沙翔垠教授

隨著中國人均壽命逐漸提高,老年性眼病的發病率也逐漸增加。但專家指出,大多數人對老年性眼病的認識,還只停留在老年性白內障上。其實,奪去老年人視力的常見「殺手」,還有青光眼、老年性黃斑病變、糖尿病性眼病。老年人最好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文/廣州日報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許詠怡

1.老年性白內障:

若出現視物模糊、重影務必去檢查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沙翔垠教授介紹,引起老年性白內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老年性退行性改變。

第二,紫外線。長期累積的紫外線照射使晶狀體蛋白氧化、變性。

第三,遺傳因素。有些病人有明顯的家庭遺傳傾向。

第四,內分泌紊亂。如老年人患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是促使老年性白內障發生的原因之一。

第五,屈光不正。近視眼,尤其是高度近視可加重晶狀體營養代謝紊亂,從而產生晶狀體混濁,加速白內障形成。

沙翔垠提醒,當患者有視力下降、視物模糊、重影等出現時,就要去眼科檢查,包括視力、驗光、裂隙燈及眼底等檢查,才能判斷是否患有白內障及白內障的程度,並制定進一步的治療措施。

「目前對已形成的白內障藥物無明確的治療效果,對已明顯影響視力的白內障最有效的辦法是手術治療。」他說,一般來說,白內障發展到明顯影響視力時就需要手術。「老年性白內障到了一定階段,會引起視物不清。如果未及時手術,可能會引起青光眼等併發症的發生導致病情複雜。因此,只要白內障影響到視力,就可考慮手術治療,並不需要等到成熟期再手術。」2.青光眼:

是致盲性眼病,導致的失明不可逆

沙翔垠介紹,青光眼是以病理性眼壓升高導致視力和視野損害為特徵的一類疾病,晚期出現特徵性的視神經凹陷性萎縮。

「青光眼有急、慢性之分。」沙翔垠提醒,青光眼的主要危害是損害視神經,使患者出現視力下降、視野缺損,患者視線範圍逐漸縮小,隨著病情的進展,缺損範圍不斷擴大,最終導致失明。「青光眼是常見的致盲性眼病,而且,青光眼導致的失明是不可逆的。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沙翔垠說,眼壓是判斷是否有青光眼的最直接證據,如眼壓超過一定範圍即高度懷疑青光眼了。此外,還需進行眼底檢查和視野檢查。

「青光眼治療,包括藥物治療、雷射治療和手術治療。」沙翔垠說,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須急診就醫,藥物降眼壓後行雷射或手術治療,如果錯過了手術時機,會導致視力不可逆的損害,後果極為嚴重。

3.老年性黃斑病變:

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

沙翔垠介紹,老年性黃斑變性,大多始發於50歲上下,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雙眼同時或先後受害。因臨床表現不同,分成乾性與溼性兩型,前者比較多見,後者則僅為前者的1/10~1/15。

乾性老年性黃斑病變初期視物昏朦,如有輕紗薄霧遮擋。隨著病情發展,視物模糊逐漸加重,眼前出現固定暗影,視物變形;溼性老年性黃斑病變早期與乾性相似,如出現黃斑出血,則該眼視力驟降,眼前暗影遮擋,甚至僅能分辨明暗。

如何預防老年性黃斑病變呢?沙翔垠說,一是要控制血壓在140mmHg/90mmHg以下;二是空腹血糖應控制在3.9~6.1mmol/L;三是佩戴黃色眼鏡,減少藍光損傷;四是禁止吸菸,儘量少飲酒;五是少食高脂質食物,如動物內臟,減少患者老年性黃斑變性的危險因素。此外,要攝入足夠的維生素。

「老年性黃斑變性不會引起疼痛。」沙翔垠說,一些老年人患此病看不清東西後,首先以為是白內障所致。實際上,黃斑變性與白內障是很好區別的,白內障看東西時整個都是模糊的,黃斑變性看東西時則是物體扭曲變形,物體的四周清楚,中間模糊,通過醫生行眼底檢查即可確診。

4.糖尿病性視網膜病:

糖友致盲危險性比正常人高25倍

沙翔垠介紹,糖尿病引起的眼部併發症很多,但通常不被重視。常見的糖尿病性眼病包括屈光性近視、白內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肌麻痺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其發生率與糖尿病的病程、發病的年齡、遺傳因素及血糖控制有關。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如何治療?沙翔垠認為,控制血糖是根本。糖尿病患者不要忽視眼科的檢查與治療。「糖尿病患者致盲危險性比正常人高25倍。」沙翔垠說,糖尿病患者應重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篩查,以便早防、早治避免失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一旦失明,很難治療。

相關連結:

「健康有約」送出

25個免費白內障手術名額

昨天是「全國愛眼日」。廣州日報「健康有約」聯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聯合送出「白內障愛心福袋」,內容包括:貧困群眾免費白內障手術(需廣州市低保證明),共25名。

報名方法:關注微信公眾號「健康有約」(微信號:gzrbjkgj),在消息欄發送關鍵詞「白內障愛心福袋」即可。

報名條件:

1.低保、五保、低收入、貧困(需街道辦出具貧困證明)人群。

2.廣州醫保居民。

福利兌現時間與方法:中獎後,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約定。

諮詢電話:020-34313907(廣醫二院西院區眼科病房)。

相關焦點

  • 「視力小偷」青光眼可致盲
    青光眼的致盲率在10%左右,所以及早發現青光眼、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遺憾的是,很多青光眼患者及其家屬對青光眼的認識不全面,一些觀念甚至是完全錯誤的,從而造成「恐青光眼症」,非常不利於青光眼的治療。發達國家的青光眼及時診治率為50%,而上海某社區的調查顯示:人群中青光眼患者的及時診治率僅為11%。無論是患者還是家屬都要知道,青光眼是可以預防和良好控制的眼病。
  • 眼睛紅不都是紅眼病,小心「葡萄膜炎」嚴重可致盲
    眼睛紅不都是紅眼病,小心「葡萄膜炎」嚴重可致盲 王一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2017-10-04 07
  • 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請警惕竊取老年人視力的致盲性眼病
    核心提示:對於老年人來說,預防眼病極為關鍵,切記不要等到視力出現問題才去檢查治療,那時視力已經很難挽回了。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醫生建議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定期到正規的眼科醫院對眼睛進行檢查,至少要一年一次,這樣才能儘早發現問題,採取措施。
  • 小心眼睛的頭號殺手,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醫/聊/科/普 警惕青光眼 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發病率為1%,45歲以後為2%。
  • 全新篩查模型面世,「糖友」也可躲過「甜蜜視力殺手」!
    注意:糖「盲」可控可治,需早診早治DME是指黃斑區內毛細血管滲漏導致黃斑中心視網膜增厚,黃斑區結構及功能直接影響中心視力,因此DME會造成中心視力損失。有研究報導,我國糖尿病患者中DME的發病率約為5.2%[2]。「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致盲風險增加1倍。」
  • 婁底愛爾眼科提醒: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治療要趁早
    本次活動吸引了近50名社區老人到場,胡劍還為每一位到場的的老人進行了愛心義診。如果能早發現,早預防,並採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控制眼壓,致盲概率就會降低。」婁底愛爾眼科醫院青光眼中心主任胡劍介紹,想要早期發現或者儘早預防青光眼,只能通過眼科體檢來篩查。一般來說,通過常規的眼壓測量、裂隙燈和眼底鏡檢查,大部分人可以確定是否患有青光眼。雖然青光眼致盲後不可復明,但假如能及早發現、及時正規的治療,患者仍可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用視力,維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高度近視或成致盲殺手 六個方法緩解近視
    如今七個人中起碼有三個人帶著厚厚的眼睛,數據顯示,青少年近視處於增長的態勢,高度近視嚴重低齡化。那麼如何緩解近視呢?  高度近視不及時控制或成致盲「殺手」  據介紹,我國青少年近視患病率已經高居世界首位。
  • 五種致盲性眼病 第一種人人可得
    在眾多眼部問題中 有一部分可歸類為「致盲眼病」 威脅基礎視功能 其中有的起初症狀不明 後期卻萬分兇險 有的直接來勢洶洶 稍有耽誤視力大損
  • 愛眼日專家提醒:警惕幾種常見眼病的高致盲風險
    專家提醒,不僅要注意青光眼、白內障等「致盲殺手」,還切勿輕視近視、乾眼症等幾種常見眼科疾病的致盲隱患。這三大眼病致盲機率最高,及早治療是關鍵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變性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三大致盲性疾病。白內障,位列致盲眼疾之首。
  • 15歲少年長期床上玩手機得「眼癌」,嚴重可致盲
    15歲少年長期床上玩手機得「眼癌」,嚴重可致盲 2017-04-1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段紅彪   中新網4月14日電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疾病
  • 視神經發炎十來天就可致盲
    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將視神經炎分為四種亞型,包括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51.5%);特發脫髓鞘性視神經炎(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24.8%);非典型視神經炎(包括感染相關視神經炎,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12.4%);MOG抗體相關性視神經炎(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11.3%)。
  • 這些易忽略的症狀,可能是「致盲眼病」的早期徵兆,別不當回事
    這些眼病極易致盲說起「失明」,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是意外或年齡增長造成的,離自己很遙遠,實際上:報告顯示,全球視力損傷或失明人數高達22億人,而我國各類視力缺陷患病人數約有5億,且視覺健康惡化形勢嚴峻,視力損害患病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警惕國人高發的5大致盲眼底病
    反覆感染沙眼可導致瞼結膜瘢痕及倒睫,倒睫可以對透明的角膜造成機械性損害,直至角膜混濁而導致視力損傷,甚至完全失明。  王寧利介紹,我國防治沙眼工作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的,醫療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整體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以及衛生生活習慣得到廣泛推廣,使得我國的沙眼流行狀況得到有效遏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已經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根治致盲性沙眼的標準。
  • 糖尿病可致盲!要像關注血糖一樣,注意雙眼
    在糖尿病引發的眾多併發症中,糖尿病眼病的危害尤其嚴重,可致盲。而這也往往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所忽視。    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期間,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全國開展「眼底易致盲 定期檢查早控防 ——眼底科普大講堂」活動,旨在讓更多「糖友」警惕糖尿病眼病所帶來的致盲危害。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科主任王剛呼籲,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進行眼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及時擺脫失明威脅。
  • 這種眼病是青少年視力殺手!基因治療,改善8成患者雙眼視力
    通過基因治療將病毒載體注射到患者的一隻眼睛中,竟可顯著改善LHON患者雙眼視力!在一項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中,劍橋大學、匹茲堡大學及巴黎視覺研究所聯合研究小組成功治療了37名LHON患者,78%接受治療的患者雙眼視力得到顯著改善。這種療法有望幫助全球成千上萬的LHON患者恢復部分視力。
  • 常見的致盲性眼病有哪些?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口,我們看世界需要眼睛,日常生活中,如果眼睛出現不適,我們絕對不能輕視,如果眼部出現問題而沒有及時發現可能會導致疾病加重,甚至會致盲,那麼我們也將無法享受現在的生活。文中主任教你一分鐘自測眼部健康,看看你的眼睛是否健康。以上症狀你中了幾個?「中槍」數量越多,「睛力」透支情況越嚴重。
  • 【10.15國際盲人節】你必須知道的5種致盲眼病
    其中有超過60%的致盲來源於五種眼科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眼底病變、黃斑變性。 這些致盲眼病患者在科學、及時的治療下是能夠保留有用視力、避免致盲的。
  • 這種眼疾會讓老人家致盲,篩查預防不可少
    當老人家抱怨「自己最近看東西老是不清楚,模模糊糊」、「視力越來越差」的時候,您可不要掉以輕心,這也許並不是老花眼這麼簡單,家人得的可能會是白內障(白內障多發於中老年人群)。
  • 六旬老人患上青光眼,突然只剩「管狀視野」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是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又被稱為「沉默的視力小偷」。市集裡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龍提醒市民,青光眼應早發現早治療,不然,視力會逐漸下降乃至失明。瞿大爺說,他的視力很好,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所以,也沒有往視野受損這方面想。   就這樣,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最近的一天早上,瞿大爺起床後突然覺得眼前黑蒙蒙的,只有中間一點點光影,幾乎不能視物。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檢查,瞿大爺才發現自己已經是青光眼晚期,發展成「管狀視野」,儘管視力仍有1.0,但他的視野卻小於10度,醫學上可稱為盲人。
  • 良醫|這種眼底病是老年人第一致盲原因,卻有八成患者沒得到規範足...
    文 | 黃 祺 胡 楊多年前,讓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眼科臨床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孫曉東教授最痛心的,是老年性黃斑變性無藥可治,患者只能接受視力一天天下降、直至失明的現實。現在,同樣讓人憂心的是,儘管已經有藥可用,但老年性黃斑變性患者大部分沒有堅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