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適別大意!視神經發炎十來天就可致盲

2020-12-19 央視網

  韓冬野

  這種疾病沒有青光眼、黃斑病變的高知曉度,但同樣是一種危險的致盲性眼病。因為患上這種病,十來天的時間,陳先生就逐漸喪失了視力,這場飛來橫禍讓他備受折磨。而他的經歷,也給很多正在透支身體的人敲響了警鐘。

  它就是視神經炎,一種由視神經發炎引起的疾病,常見於中青年。

  病例

  在網絡公司上班的陳先生是80後,身體素質一直不錯。就診10天前,他在轉動眼球時有一側突感明顯疼痛;就診6天前,這一側的眼睛看東西「像蒙了一層白霧」;就診4天前,視力開始出現下降,視物不清。意識到問題不簡單的他,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來,到醫院就診。

  清華長庚醫院眼科急診值班醫師司山成接診後,為陳先生安排了系列檢查。經檢測,陳先生患側眼睛的視力已下降至「數指/20cm」,即在20釐米的距離能夠數得清手指個數,且看不清視力表中的第一行,換算成小數視力大概為0.004。這一視力已遠遠低於法定單眼盲(視力低於0.05)的標準。

  視神經炎是種什麼病

  到底是什麼病吞噬了陳先生的視力?

  司山成說,大眾對於無外傷的視力喪失會想到青光眼,想到黃斑病變,但很少有人會想到視神經炎。根據陳先生的兩個典型症狀,可以初步診斷為視神經炎。一個症狀是眼球轉動感到疼痛,「很多人用眼過度後,轉動眼球也會感覺疼痛,但患者轉動眼球產生了明顯刺痛感,已經達到流淚的程度。」司山成說。另一個症狀是患者的視力在三四天內逐漸下降,如果是視神經缺血,患者會突然喪失視力,而視神經炎往往表現為漸進性視力下降。

  為確診視神經炎,司山成還進行了以下醫學專業檢查。1、色覺檢查:患側眼睛與正常眼睛所見顏色有色彩偏差,且看到紅色等鮮明顏色會感到刺眼;2、瞳孔檢查:患側眼睛瞳孔反應變遲鈍;3、眼底照相:患側眼睛視盤處視神經呈腫脹狀態,基本可判斷發病的部位為視神經;4、眼部增強核磁:可見視神經信號異常增強。由此,可以明確診斷陳先生患上了視神經炎。

  臨床上,視神經炎是視神經任一部位發炎的總稱,泛指視神經的炎性脫髓鞘、感染、非特異性炎症等疾病。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將視神經炎分為四種亞型,包括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51.5%);特發脫髓鞘性視神經炎(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24.8%);非典型視神經炎(包括感染相關視神經炎,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12.4%);MOG抗體相關性視神經炎(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11.3%)。

  司山成介紹,經過血液化驗,患者陳先生MOG抗體呈陽性,排除常見病原微生物感染後,確定他所患的是MOG抗體相關性視神經炎。

  為何視神經會「罷工」

  視神經發源於視網膜的神經節細胞層,就像一條條電纜。視網膜把光信號轉換為視覺電信號,然後通過視神經傳輸給大腦,形成了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官。視神經炎,顧名思義就是視神經因為發炎而「罷工」了。

  「據文獻報導,視神經炎在20歲至50歲的中青年群體裡尤其高發,平均發病年齡在新加坡只有36歲。」司山成說,導致視神經發炎的確切病因尚不可知,但臨床上有一些因素被認為是誘發疾病的高危因素。

  比如,MOG抗體相關性視神經炎、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這兩類視神經炎佔到總發病率的62.8%,二者都與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特異性抗體的產生密切相關。通俗點說,當工作、生活壓力大時,人體的免疫力會減弱,此時更加容易遭到病毒的攻擊。為了抵制病毒,中青年體內的漿細胞(效應B細胞)會分泌大量的抗體,這種抗體在人體內就像一支「護衛隊」,它們通過識別特定病原微生物的獨特特徵,認準「攻擊」目標。不幸的是,有時候視神經也會被特異性抗體錯誤識別,而遭到攻擊。前面提到的患者陳先生,很可能就是因為這種情況而發病。

  也就是說,神經炎發生的原因很多時候可以理解為,是中青年體內分泌了過多的特異性抗體,導致「免疫功能過強了」。此外,結核、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也可導致視神經炎的發生。

  激素治療用足療程否則易復發

  在陳先生確診為MOG抗體相關性視神經炎後,立即接受了激素治療。不到一周的時間,他的視力重新回歸到1.0。「患者就診還算及時。如果再晚幾天,視神經炎病情加重,可能就沒有『重見光明』的機會了。」司山成說。

  視力恢復了,陳先生的食慾也跟著噌噌地往上漲,主要原因是在於使用了激素治療。激素這一藥物大眾並不陌生,「會讓人發胖」是它的一個典型遺留影響。激素的應用會使得脂肪重新分配,從而致胖,尤其是面部、背部的脂肪積累得更多。司山成稱,這也讓很多患者在發現視力有好轉後,擅自減量、擅自停藥。但這種做法恰恰是導致視神經炎復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此,司山成特別提醒,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患者必須嚴格遵從醫囑,堅持用藥量及療程,服用激素的同時補充鉀、鈣元素以保護胃黏膜,並注意控制飲食、規律運動。這不僅僅是為了預防疾病復發,還能避免低鉀血症、高血壓、高血糖、骨質疏鬆等不良反應的出現。

  除了使用激素藥物治療外,視神經炎的治療方式還有使用免疫抑制劑、單克隆抗體,以及血漿置換等,具體情況根據患者病情而定。

  簡單來說,對於炎性脫髓鞘性視神經炎,第一次發病且不是很嚴重,單用激素就可以了。對於復發病例一般加用免疫抑制劑,甚至單克隆抗體。對於病情嚴重的病例,在使用激素及聯合免疫抑制劑和單克隆抗體後仍然效果欠佳的情況下,可以再聯合應用血漿置換。

  延伸閱讀

  眼科急診裡的常見致盲病

  目前,臨床上常見的幾大致盲眼病為白內障、青光眼、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眼病。對於眼科急診來說,快速喪失視力,甚至致盲的疾病,是接診率最高的疾病。除了前文所介紹的視神經炎外,還有一些眼部疾病會快速吞掉視力。

  1、「眼中風」。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導致血管硬化,血管內皮損害形成血栓,或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脫落栓塞眼動脈或視網膜動脈導致發病,俗稱「眼中風」。「正如大家熟知的腦中風,眼中風的發病也很兇猛,90分鐘內為黃金搶救時間,否則視力恢復非常困難。」司山成說。

  2、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這是由於眼內房角突然狹窄或關閉,房水不能及時排出,引起房水漲滿,眼壓急劇升高而造成的疾病。它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劇烈眼脹、眼痛、畏光、流淚、頭痛、視力銳減、眼球堅硬如石、結膜充血,甚至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急性發作後如不及時治療,可能進入視神經持續損害的慢性期,直至視力降至無光感且無法挽回的絕對期。

  3、眼外傷。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交通事故、人體攻擊等都可能導致眼外傷,嚴重時會導致視力的永久喪失,如視網膜脫落、眼球破裂、眼球穿通傷等。

  想要一直看到世界的多姿多彩,每個人都必須愛護好自己的眼睛。學習和工作再忙,也要勞逸結合,注意調節心情,尤其是要了解急診眼病的基礎知識,把握好黃金搶救時間窗,以挽救視力。

  (作者單位: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相關焦點

  • 這5種眼病都會讓眼睛發紅,最後兩種還會致盲!
    早上起床,發現眼睛很紅,相信大家第一反應都是沒睡好,隨便滴點眼藥水或好好休息一下就行。但有時候眼紅並不簡單,特別是眼睛紅中帶點其它異狀時,事情就不一樣了,大家要注意,這5種情況都會導致眼紅,最後兩個還會致盲!1、球結膜下出血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眼表出血,是指眼球表面的球結膜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
  • 世界青光眼日丨青光眼致盲不可逆,年輕人別大意了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根據WHO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將達8000萬,而中國將達2200萬。北大人民醫院眼科醫生徐瓊介紹,青光眼的症狀比較隱蔽,難以發現,而且致盲率高、不可逆,被稱作「隱形的殺手」,很多患者因為初期並沒有什麼感覺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因而青光眼的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可防止視力損傷。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來看看青光眼該如何儘早發現,科學預防。
  • 小心眼睛的頭號殺手,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醫/聊/科/普 警惕青光眼 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發病率為1%,45歲以後為2%。
  • 青光眼會致盲,經常頭疼腦脹、噁心乏味需警惕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眼睛有一定的壓力,這是靠眼球內流動的房水不斷的循環來維持平衡的,正常人的眼壓保持在1.3~2.8千帕(kPa)之間。青光眼是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病理性眼壓升高,造成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的一類疾病。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也是老年人常見眼病之一。若不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則有可能導致失明。
  • 這些易忽略的症狀,可能是「致盲眼病」的早期徵兆,別不當回事
    眼睛是我們閱歷大千世界的重要器官,而如今,越來越多人習慣了「過度用眼」,常常忽視了眼睛的健康,對各種潛藏的眼部疾病掉以輕心。「眼睛酸脹、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當這些眼部不適越來越頻繁地找上你,別再大意,你的眼部健康已經亮起了紅燈。
  • 「視力小偷」青光眼可致盲
    目前的醫學水平尚無法使青光眼患者已經受損的視神經重新恢復功能,也就是說,無法使已經失明的青光眼患眼復明。青光眼的致盲率在10%左右,所以及早發現青光眼、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遺憾的是,很多青光眼患者及其家屬對青光眼的認識不全面,一些觀念甚至是完全錯誤的,從而造成「恐青光眼症」,非常不利於青光眼的治療。
  • 孩子愛揉眼睛危害大,爸媽要留心!
    經常揉眼睛可能造成:1、眼睛感染、過敏、發炎 手上常常會攜帶一些病菌、病毒和蟎蟲。 揉眼睛會讓這些不乾淨的東西趁虛而入,時間長了便會導致眼睛感染、過敏、發炎,出現眼紅、眼癢、有異物感、眼分泌物增多等不適症狀。
  • 小學生視力模糊滴眼藥水 眼睛永久性失明
    昨起至15日是第七個「世界青光眼周」,據介紹,青光眼是位居全球第二的「致盲殺手」,目前全球共有近7000萬青光眼患者,且數量呈不斷上身趨勢。醫生提醒,市民如發現眼睛不適眼壓異常,應及早就醫。  早報記者 趙鵬雲 實習生 林驊  視力模糊滴眼藥水 小學生永久性失明  前不久,石獅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來到醫院檢查眼睛。家長說,此前孩子告訴他們眼睛不舒服,又紅又癢,而且視力模糊,他們買來激素性眼藥水給孩子緩解症狀。
  • 請別用雷射筆射眼睛 或可致盲(圖)
    一支小小的雷射筆,在教師手裡,是教學的「利器」,可幫助教師更好的教學,而這個玩意兒到了孩子手裡,卻變成了「玩具」,可是,這卻潛伏著危險。因為,如若不慎用雷射筆的光束照射眼睛後,對眼睛有一定傷害,嚴重時,甚至還可能致盲。  雷射筆何處有?
  • 臉上的鮮紅斑痣 容易被忽視的致盲原因
    可是,除了先天性出生盲人外,有一大部分是後天因素致盲,當中青光眼致盲又佔到大多數情況。  鮮紅斑痣,常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多發於面、頸和頭皮,大多為單側性,偶為雙側性,有時累及黏膜。被患者稱為「天使之吻」。
  • 15歲少年長期床上玩手機得「眼癌」,嚴重可致盲
    15歲少年長期床上玩手機得「眼癌」,嚴重可致盲 2017-04-1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段紅彪   中新網4月14日電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疾病
  • 五種致盲性眼病 第一種人人可得
    在眾多眼部問題中 有一部分可歸類為「致盲眼病」 威脅基礎視功能 其中有的起初症狀不明 後期卻萬分兇險 有的直接來勢洶洶 稍有耽誤視力大損
  • 糖尿病可致盲!要像關注血糖一樣,注意雙眼
    在糖尿病引發的眾多併發症中,糖尿病眼病的危害尤其嚴重,可致盲。而這也往往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所忽視。    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期間,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全國開展「眼底易致盲 定期檢查早控防 ——眼底科普大講堂」活動,旨在讓更多「糖友」警惕糖尿病眼病所帶來的致盲危害。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科主任王剛呼籲,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進行眼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及時擺脫失明威脅。
  • 眼睛紅不都是紅眼病,小心「葡萄膜炎」嚴重可致盲
    眼睛紅不都是紅眼病,小心「葡萄膜炎」嚴重可致盲 王一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2017-10-04 07
  • 婁底愛爾眼科提醒: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治療要趁早
    (義診現場 大家排隊等候診療)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曹亞丹)2019年3月10日——1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青光眼周主題是「視神經一張照,青光眼早知道」,旨在強調早期檢查對於青光眼防治的重要性
  • 可試試「指測眼壓法」
    青光眼是全球排名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發病隱蔽,致盲率高。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青光眼,早發現、早治療,3月10日,華商雲對講·健康社群第四期活動邀請到陝西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王建萍,就青光眼及其他眼部問題答疑解惑。
  • 無緣無故眼睛痛,不一定是眼病,還有這4種可能
    眼睛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當眼睛出現發紅、疼痛等不適症狀的時候,對視力或外貌等都有一定的影響,嚴重的話會導致失明。眼部疼痛是眼科多種疾病的常見臨床症狀,有時患者僅表現為眼部輕微不適、眼睛酸脹、刺痛感、異物感,有時候疼痛劇烈,伴有分泌物增多、視力減退、結膜充血等其他臨床表現。通常眼睛痛主要考慮眼睛及其附屬其器官出現病理性改變,但是也要注意,眼睛痛並不一定是眼病。
  • 或許是「致盲性眼病」在作祟
    腦殼突然痛得像要裂開,噁心想吐,還有眼脹、眼睛充血?是找神經科還是高血壓科?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青光眼治療中心專家杜秀娟主任建議還是看看眼科,這些是青光眼急性發作時的典型症狀。眼壓大於21mmHg,小心得了青光眼青光眼是由於眼壓過高,壓迫視神經,導致視力下降、視野受損的一種眼部疾病。當急性發作時,患者就會出現眼脹眼痛、視力模糊,甚至會噁心嘔吐。這種症狀很容易與神經系統疾病或顱內出血混淆,這時就有很多患者不知道該選擇哪個科室,經檢查診斷後,才發現是青光眼導致的。
  • 倉鼠有「耳屎」,鼠友千萬別大意,這很可能是它們耳朵發炎的表現
    當和倉鼠進行互動時,發現它們的耳朵裡有「耳屎」可不要不當一回事,這很可能就是倉鼠耳部發炎的表現,若是沒有及時處理,很可能給倉鼠的聽力帶來極大的影響。倉鼠「耳屎」耳朵發炎倉鼠的耳朵變得髒兮兮時,鏟屎官不能大意,也不要以為這是倉鼠正常的新陳代謝表現或是它們的耳朵進了些異物
  • 67糖尿病人多吃它,等於給眼睛戴上防失明隱形眼鏡,
    眼病可使糖友致盲眼病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據統計, 糖尿病病程2年以上者,約有30%並發眼病 。幾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青光眼、白內障、眼底出血、玻璃體渾濁、視神經萎縮、黃斑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