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線北京訊 據中國佛學院消息,2019年12月9日,日本佛教大學名譽教授、大本山百萬遍知恩寺法主福原隆善長老一行5人來訪中國佛學院,並作專題講座。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宗性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普正法師,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中國佛學院各處室負責人及全體師生參加,講座由中國佛學院教研處李賀敏副主任主持,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象本法師擔任現場翻譯。
日本佛教大學名譽教授、大本山百萬遍知恩寺法主福原隆善長老作講座
福原隆善長老此次講座以《懺悔與念佛——以五悔思想為中心》為題。懺悔,作為佛教徒的重要行持受到歷代高僧的重視。福原隆善長老針對五悔思想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探討,分別就智顗的五悔思想、善導的五悔思想、宋代的五悔思想和日本天台的五悔思想進行了介紹,並對五悔的實踐加以比較,對其各自的受容與展開加以探究。整場講座持續90分鐘,福原隆善長老的講座見解獨到、內容豐富,與會師生受益匪淺。
現場
講座開始前,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宗性法師在祇園大客廳親切會見了福原隆善長老一行,雙方進行了友好的會談。宗性法師談到,福原隆善長老長期致力於促進中日佛教雙方友好、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交流事業,為中日兩國人民和佛教徒友好關係的鞏固和發展,盡心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兩國佛教界的稱讚和尊敬,並被授予「中日佛教友好使者」及中國佛學院「名譽教授」稱號。
友好座談
福原隆善長老對宗性法師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他希望未來兩國佛教界應進一步加強交流互鑑,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方面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將中日佛教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雙方一致表示願努力發揚中日佛教友好傳統,積極促進兩國佛教友好交流,堅定擁護中日世代友好。
福原隆善(Fukuhara Ryuzen)大僧正 簡介
專業:佛教學、天台學
1941年11月1日,出生
1960年4月-1970年3月,先後獲得龍谷大學學士、文學碩士學位,並在龍谷大學大學院博士後期課程單位學滿後退學
1974年4月-2005年3月,先後擔任佛教大學客座講師、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期間兼職大谷大學、龍谷大學、大正大學客座講師
1988年7月,擔任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理事
1998年12月,擔任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常務理事
2000年4月,擔任淨土宗京都市北區上善寺住持
2004年,擔任佛教大學附屬幼兒園園長
2005年1月,獲得佛教大學博士學位;4月,擔任天台宗睿山學院名譽教授
2005年4月-2010年3月,擔任佛教大學校長
2007年10月,擔任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理事長
2009年4月,擔任佛教學術振興會理事
2014年4月,擔任佛教大學名譽教授
2013年4月,擔任淨土宗勸學院「勸學職」
2015年7月,擔任淨土宗大本山知恩寺第75代法主
2016年,擔任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副總裁,10月被中國佛教協會授予「中日佛教友好使者」、中國佛學院名譽教授。
2018年10月,出席在福建莆田舉行的「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
2019年12月9日,在中國佛學院舉行《懺悔與念佛》講座。
著作:《淨土佛教的思想 第十卷 隆寬》(講談社);《一枚祈請文》(淨土宗出版);《觀念與稱名(上下)》(佛教大學通信教育部);譯著《智者大師別轉》(《現代語譯一切經》二)(大東出版社)
合影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