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專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2020-12-12 中國僑網

【中國焦點面對面】大變局「進行時」 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專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中國焦點面對面】大變局「進行時」 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專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美關係被認為是對全球未來影響最大的關鍵變量之一。深度交融的兩大經濟體在過往幾年陷入雙邊關係40多年來的最低谷,一波三折的美國大選後,中美關係是否會迎來轉圜?中美應如何面向未來建立建設性雙邊關係並推進全球治理?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著名智庫專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做出權威分析。

  (記者 安英昭 溫孟馨 張興龍 攝像 王潮 李碩行)

相關焦點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大變局進行時 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
    深度交融的兩大經濟體在過往幾年陷入雙邊關係40多年來的最低谷,一波三折的美國大選後,中美關係是否會迎來轉圜?中美應如何面向未來建立建設性雙邊關係並推進全球治理?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著名智庫專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做出權威分析。
  • 陳文玲:中美關係走向三種可能 未來值得期待
    陳文玲:中美關係走向三種可能 未來值得期待 2020年12月07日 12: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中美關係關鍵期 國際交流不斷深化 | CCG7...
    >//2019年7月1日,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SteveOrlins訪問全球化智庫(CCG)北京總部,並和與會CCG專家就G20首腦會晤後中美關係的走向、未來如何進一步促進中美貿易磋商、加強中美合作等方面展開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
  • 專訪:肯塔基州期待引領中美地方合作潮流——訪肯塔基州商貿廳官員
    新華社紐約12月18日電專訪:肯塔基州期待引領中美地方合作潮流——訪肯塔基州商貿廳官員新華社記者長遠 潘麗君在中美兩國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後,美國肯塔基州商貿廳主管國際項目的副廳長克雷格·麥金尼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表示
  • 促進人文交流,改善中美關係
    王剛毅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過去四年,川普總統將中國當作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利益以及價值觀的最大威脅,中美關係降到近年來最低點,幾乎所有領域的雙邊合作與交流,包括貿易、科技、安全、軍事、文化教育及民間交流均遭到破壞
  • 展望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崔天凱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
    12月3日,由中美研究中心主辦,中國南海研究院、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及美國卡特中心協辦的「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在線上召開。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兼中美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出席年會並作開幕致辭。
  • 王棟:中美關係現狀與未來
    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  海涵)在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之際,北京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王棟接受了中評社記者專訪。在採訪中,王棟就美國對外政策的轉變及其轉變對中國的影響、中美貿易衝突、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中美之間的人文交流以及中美關係未來走向等議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王晉斌:應對中美關係變局,中國的經濟策略儲備有哪些
    此次大選後,對中美經濟關係會有哪些影響?目前,有研究者用「脫鉤」、「規制」或「競合」等詞語來形容,這本身就說明了中美經貿關係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體現在,一方面中美經貿、金融關係存在相互依存的現實;另一方面美國把中國視為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中美經濟競爭的強度已經達到了歷史高點。
  •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原院長蘇格:中美關係巨輪該如何調整航向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蘇格:中美關係巨輪該如何調整航向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不僅事關雙邊,更關係到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中美建交40多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持續發展。
  • 肯塔基州期待引領中美地方合作潮流——訪肯塔基州商貿廳官員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新華社紐約12月18日電 專訪:肯塔基州期待引領中美地方合作潮流——訪肯塔基州商貿廳官員  新華社記者長遠 潘麗君  在中美兩國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後,美國肯塔基州商貿廳主管國際項目的副廳長克雷格·麥金尼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對於中美和全球經濟都有重要意義,更與肯塔基州的利益緊密相關。
  • 王毅接受人民日報專訪:不能讓矛盾分歧定義當前中美關係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就中美建交40周年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採訪全文如下。記者: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關係經歷各種波折起伏,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40年後的今天,雙方要順應時代潮流,響應人民呼聲,鼓勵和支持兩國各界人士開展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關係行穩致遠。記者:當前中美之間存在一些分歧和敏感問題,同時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仍不斷推進。您認為雙方應如何看待彼此的差異、妥善管控分歧?同時,兩國可以在哪些方面進一步發掘潛力、不斷擴大中美關係的積極面合作面?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在線舉辦中美應用型人才培養研討會
    8月7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在線舉辦「中美應用型人才培養研討會暨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發展研討會」,來自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交流協會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41所中國高校及31所美國高校的百餘名代表參會。
  • 如何看中美關係走向?駐日大使回應
    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川普執政時期,推行單邊主義和美國優先,擾亂國際秩序,對中國不斷施壓。拜登與川普不同,其更加重視國際合作。觀察普遍認為,拜登上臺後將調整對華政策。您如何看待今後中美關係的走向呢?答:習近平主席日前已致電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指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 【專訪】餘淼傑:貿易摩擦並不代表中美經貿關係出現轉折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日前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指出,當前貿易摩擦並不代表中美經貿關係出現了轉折。中美經貿關係的主題是「互補」,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並不意味著中美經濟競爭性加強而互補性下降。他認為,從目前的態勢看,美國方面基於「301調查」提出的500億美元加稅清單很有可能落地,中國需認真對待。
  • 專家:中國對改善中美關係釋放誠意
    作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北京分社) 中國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時的講話釋放出中方對於改善中美關係的誠意,而管控矛盾分歧是中美雙方在下一階段的首要任務。
  • 鄭又平:中美確立新型大國關係 臺獨要收斂
    (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11月17日電(記者 黃文杰專訪)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鄭又平日前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北京APEC成功舉辦,已經確定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美國也絕對尊重「一個中國」政策,勢必會讓臺獨、藏獨比較收斂,連日本也警覺沒有美國可以當靠山。
  • 善鄰之道助推中美關係和睦相處
    雖然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初就向習近平主席發出了訪問邀請,表明了改善中美關係的意圖,但是學界和戰略界放大和虛構中美差異和中國威脅論的聲音卻依然不絕於耳:如美國哈德森研究所中國戰略中心主任、前蘭德公司分析員、美國國防部長前中國事務顧問白邦瑞就在2015年年初出版了《百年馬拉松——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大國的秘密戰略》;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也是著名的知華專家於今年3月在《華爾街日報》喊出所謂「
  • 2020中美青年學者交流研討會舉行,兩國學者共議中美關係的現狀...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由《環球時報》社、美國卡特中心、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共同主辦的「2020中美青年學者交流研討會」6月30日至7月3日通過線上舉辦,數十位兩國青年學者和相關領域專家參加此次「雲會議」,圍繞「中美關係的現狀、未來與青年角色」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 高質量建設RCEP,需提升經濟互補性——專訪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
    當我們從慶祝RCEP籤署的熱烈氛圍中走出,未來如何真正實現RCEP的高質量發展,如何應對其中的挑戰,似乎更值得我們思考。近期,東博社記者就RCEP建設及中國—東協次區域合作等相關問題,對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鄭先武進行了專訪。這位曾經做過財經記者的教授,從經濟學等領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探討的獨特視角。
  • 「會議簡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國際形勢...
    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的主題,與會專家就疫情大背景下的大國外交、國際秩序、全球治理、中美關係等當前國際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通過學術交流,及時總結經驗,研判國際環境的變化趨勢以及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目標與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