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有載:「言興信,行必果。」這句話言簡意賅,就是說話要格守信用,做事要果斷、徹底。做事情的時候,有一點萬分重要,那就是誠信。說到做到,絕不推脫,這才是君子的氣節。如果一個人出爾反爾,毫無誠信可言,那麼在社會上很難立足,終歸一事無成。
誠信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傳統美德。誠信就是誠實守信,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就是一諾千金,不會虛偽欺詐。
一個誠信的人,人們都樂於與他共事,願意與他合作,這樣的人往往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因為以誠待人,別人也會誠信待他的。而那些沒有誠信的人,做起事來也不會太順利,人都是相互的,你對他人弄虛作假,他人也會同樣地待你。
張斌自己經營著一家私營公司,因為公司資金周轉出了問題,他急需一筆數目不小的錢。可是,公司已經沒有固定資產可以向銀行擔保了,於是他只能向自己的朋友借。
張斌的一個朋友在聽說了他的困難後,便很爽快地借給他40萬,張斌非常感動地對朋友說:「年底一定會還上。」
可是到了年底,因為資金收攏出現了問題,張斌的公司恰巧再次遭遇了資金周轉方面的問題,外債怎麼都要不回來,他們公司欠別人的錢又催得很緊。
兩頭為難的張斌沒有跑去向朋友解釋,他覺得自己跟朋友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於是他絞盡腦汁籌足了20萬元,餘下的20萬元卻怎麼也籌不到。該怎麼辦呢?最後張斌不顧老婆的反對,將自己家的房子賣了。
因為急著用錢,本來可以賣30萬的房子只賣了25萬,但是他如約將錢給朋友送去了。一次朋友聚會,朋友們才知道了張斌的難處。當朋友們費盡周折在一間小平房裡找到張斌時,張斌眼睛都溼潤了。
曾經借錢給張斌的朋友緊緊地抱著張斌,一個勁地點頭,臨別時,他擲地有聲地說了一句話:「你是我見過的最守承諾的人,今後有什麼困難儘管來找我!」
過了一段時間,張斌的公司總算收回了欠款,生意又逐漸好了起來。正當他的生意做得紅火時,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他決定試試身手,可沒想到,因為經驗不足他又被卷進了漩渦裡。張斌再次變得負債纍纍。
這一次,他覺得自己已經一敗塗地了,他自己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可以再度翻身。在他走投無路時,那位曾經借錢給他的朋友得知了張斌有困難的消息,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借給張斌40萬元。
張斌拿著朋友送來的支票,咬著牙堅定地說:「最多兩年,我一定還給你!」兩雙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位朋友也認真地點頭說:「我相信你!」曾經「溺過水」的張斌決定再度出擊,這一次,他處處小心謹慎,因為此前有著豐富的經驗,所以他再次成功了。
兩年後他不僅還清了所有的債務,而且還大賺了一筆,自己的公司也做得有模有樣起來。每當有人問他是怎麼做到起死回生的,他便會認真地回答:「是信守承諾!
試想一下,如果張斌在困難的時候為了應眼前之急而沒有按時還清朋友借給他的錢,那麼,最後他就不可能再輕易地讓朋友借給他40萬,他可能就真破產了。面對各種困難,張斌寧可使自己一時為難,也不願意不顧承諾的精神為他帶來了雪中送炭的40萬。
一個信守承諾的人,必定能獲得別人的信賴,這樣當你有困難的時候,才會有人出手相助;一個信守承諾、言出必行的人,一定會有良好的口碑,這樣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一個信守承諾的人,一定會為了兌現自己的諾言而努力,因為要兌現諾言,所以他們會用盡全力打拼。人們喜歡與誠信的人共事合作,而這樣的人更容易成功。
如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們越來越難以意識到這一點,經常發生爽約的情況,合夥做生意忽然捲款逃跑,約定好的事情,事到臨頭忽然變卦,這都是道德淪喪的表現。但是無論何時,一個人若想取得別人的認可與事業上的成功,必須具有誠信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