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攤販在太原校門口賣摔炮,「三無」產品安全隱患讓人憂……

2020-12-22 身邊24小時

山西晚報記者在太原市并州北路附近一所小學門口的流動攤販處買的摔炮。

近日,太原市民王女士發現,每天下午放學後,自己所在的小區裡,經常會響起「啪啪」的聲音,聽上去很像有人在燃放爆竹。「結果就看見幾個孩子在往地上扔摔炮,就是那個發出的聲音。」王女士說,好奇之下,她問了其中一個孩子,得知摔炮是在校門口買的。王女士一邊擔心孩子們的安全,一邊有些疑惑:已經全面禁炮了,為啥校門口還能買到摔炮呢?

12月2日、3日,山西晚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流動攤販校門口賣摔炮

2日下午4時30分,太原市并州北路附近一所小學門口,一個攤主熟練地打開自己隨身帶的一個白色大塑膠袋,袋子裡除了各種玩具,還有一堆花花綠綠的盒子。盒子正面印著「小金魚」三個字,乍一看,讓人以為是什麼玩具,但就在「小金魚」的下方,還印著一行字:「消費類別:個人燃放類」。

「買吧買吧,都是孩子玩的,又不貴。」攤主看記者拿起了一個「小金魚」,就開始推銷。她告訴記者,這種「小金魚」就是孩子們玩的摔炮,一盒只賣0.5元,裡頭摔炮的數量並不多,關鍵是「沒有火藥」,可以放心購買。

山西晚報記者買了一盒,從外包裝看屬於三無產品。打開盒子,裡面還有一層塑料包裝,裝著十幾個紅色、綠色和白色的「糖果」。而當記者試圖問這些摔炮的進貨渠道時,攤主只說是在批發市場買的,但具體是哪裡,她不願意多說。

10分鐘後,下課鈴響了,學生們陸續從學校出來,這位攤主的小攤前很快就圍了好幾個學生,摔炮也引起不少孩子的關注。十幾分鐘的時間裡,就賣出了不少盒。很快,學校周邊的馬路上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摔炮聲,有的孩子還邊走邊摔。

「我們同學說很好玩,我就買了一盒。」一個正在拆盒子的小男孩說。一位路過的小姑娘說:「聲音太大,男生玩的時候我們都躲著呢!」

在另一個流動小攤上,山西晚報記者沒有發現同樣的「小金魚」。在學校周邊的文具店裡,當山西晚報記者問及有沒有「摔炮」時,店主明確說:「那個東西不讓賣,不安全。」

小小一顆「糖果」威力可不小

「說是沒有火藥,可誰知道這裡頭都是什麼東西。」一位學生家長洪先生說,他早幾天就注意到有孩子玩摔炮了,而且自己家孩子也鬧著要買過,但他沒讓。「摔炮本來就不是玩具,孩子能不接觸就不接觸。」

「別小看摔炮的威力,它也是可以炸傷人的。」市民王女士說,她以前就見過被摔炮炸傷的情況,雖然不清楚是什麼原因,「但就是覺得不安全。」

和王女士一樣,幾乎所有的家長在看到孩子玩摔炮時都感到擔心。「孩子們把這東西放在衣兜裡或書包裡,一旦受到碰撞或擠壓,爆炸了怎麼辦?或者,他們拿著炮到處扔,一不小心炸到自己或別人怎麼辦?」市民張女士說。

家長們的擔心,山西晚報記者也有。在購買了一盒摔炮後,記者放在包裡,擔心「小金魚」會在不經意間爆炸。

找了個空曠的地方,山西晚報記者從盒子裡取出一枚「糖果」拆開。記者發現,裡面確實沒有火藥,只是包著一些類似石頭的小顆粒,呈白色或灰白色。把它們重新包好後,在沒人的地方用力一摔,「糖果」「啪」地一下炸開了,發出了類似鞭炮的聲音,聲音還不小,原先白灰色的小「石頭」變成了灰黑色,很像爆炸後的殘留物。

山西晚報記者在網上搜索後發現,類似這樣的「糖果」,曾造成好幾位孩子被炸傷。而記者手中的「小金魚」,雖然沒有生產廠家等信息,但外盒上卻印有一個執行標準:GB10631-2013。按照這個標準號,山西晚報記者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查詢到的對應的內容顯示為「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

杜絕此類現象需多方協作

既然有這麼大的危險,為什麼學校門口還可以買到摔炮?這種情況可以向哪裡投訴或舉報呢?

山西晚報記者首先聯繫了太原市廟前派出所的一位民警,她說目前售賣和燃放煙花爆竹都是不允許的,市民如果發現相關情況,可以直接報警處理,但最好是能提供違法市民的資料固定證據,使違法人員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他們處理的一般都是二踢腳、鞭炮之類明顯汙染環境及有明顯安全隱患的爆竹,像校門口這種夾雜在小零食、玩具中的摔炮,暫時還沒有遇到過。

隨後,山西晚報記者又聯繫了迎澤區綜合執法大隊迎澤中隊,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到舉報後,他們首先會去現場核實情況,如果攤主是無證經營,他們會先告訴攤主相關的條例條款,同時錄像為證。警告兩次之後,如果再發現攤主還在無證經營,他們就有權利暫扣攤主的東西,送回庫房。「但我們針對的是攤主的所有東西,不僅僅是摔炮。」他說。

學校的老師會提醒孩子們不要購買嗎?「會!」一位老師說。她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學校規定,孩子們上學是不允許帶錢的,和學習無關的更是不允許帶進校園,否則一旦發現是要沒收的。「但孩子們出了校門,就不好管理了。只能從安全角度告訴孩子們要遠離這些。」另外,學校規定孩子們必須學習的安全教育平臺上,也有相關的提示,比如說:小學生只能在大人的陪伴和指導下玩一些小型煙花,禁止燃放大型花炮;玩爆炸性的煙花時,千萬不能手持燃放;不能拿煙花對著玩伴或行人燃放;不在有柴草或易燃物的附近燃放;點燃花炮沒有反應時,不走近查看;不能把煙花放在瓦罐或玻璃瓶中燃放。

「我覺得這個東西不光需要學校引導,家長也要注意才行。」這位老師說,「只有一起努力,才能保證孩子們的安全。」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夢瑩

【來源:山西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三無」摔炮校園周邊賣 安全隱患讓人憂
    近日,太原市民王女士發現,每天下午放學後,自己所在的小區裡,經常會響起「啪啪」的聲音,聽上去很像有人在燃放爆竹。「結果就看見幾個孩子在往地上扔摔炮,就是那個發出的聲音。」王女士說,好奇之下,她問了其中一個孩子,得知摔炮是在校門口買的。王女士一邊擔心孩子們的安全,一邊有些疑惑:已經全面禁炮了,為啥校門口還能買到摔炮呢?
  • 存在治安和食品安全雙隱患 校門口攤販怎麼管
    核心閱讀每當上學、放學,一些小學校門口就會聚集一些小攤販,既影響交通又是校園治安和食品安全隱患。儘管各地對此多有規定,但小攤販流動性大,且這一區域又涉及學校、市容、工商、公安等多部門,反而容易成為管理死角,出現誰都有權管,但誰都管不了、管不好的情況。
  • 校門口買的倉鼠咬傷男童!街頭寵物藏有安全隱患,不要輕易購買!
    記者陪同吳女士來到校門口,在離校門口200米處,就見到流動擺攤商販。記者看到,當天小攤上並未售賣倉鼠,但擺有幾袋倉鼠糧和幾隻小烏龜。此時,圍在商販處的小學生多達10餘人。     當記者問及為何當天沒有賣倉鼠時,商販一邊收錢,一邊回答:「沒有拿貨」。而對於之前所售賣的倉鼠來源和是否打過疫苗,商販並不作答。
  • 青島遊泳圈市場亂象多 三無產品公開賣
    炎炎夏日,去海水浴場洗海澡成了不少人消暑的好去處,會遊泳的盡情在水中暢遊,不會遊泳的也帶著遊泳圈感受海水的清涼。然而,在盡享戲水帶來的歡樂時,我們腰間的遊泳圈是否真的能夠「圈」住安全呢?答案也許不是那麼肯定。
  • 兒童紋身貼亂象調查:三無產品資質造假存在安全隱患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三無產品、資質造假、安全隱患……兒童紋身貼亂象調查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馮松齡)兒童貼紙、兒童紋身貼是一類臨時粘貼裝飾品,因其色彩多樣、造型豐富,深受各年齡段兒童們的喜愛。兒童紋身貼受到了許多學生和家長的青睞,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看似價格低廉又好看的這類產品,多是來路不明的 「三無產品」,不僅缺乏行業標準,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超標,還存在安全隱患。記者在電商平臺檢索「兒童貼」等關鍵詞,便會出現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兒童貼,價格從1元到50元不等,有的銷量已過萬。
  • 濟南:兒童節玩具受寵 「三無」產品賣得火爆
    」產品賣得火爆  齊魯網6月2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報導,昨天是六一兒童節,很多家長都準備給孩子準備一件小禮物,譬如玩具。     家長買玩具看上就出手 無人關注產品質量  在現場記者發現,這裡所賣的小玩具大都屬於三無產品,但是因為價格便宜,很多家長根本就不考慮產品的質量,只要孩子要就直接買走。記者數了一下,一個家長至少買了兩件小玩具,半個小時的時間裡,三四十個玩具就被孩子或者家長買走。
  • 娃娃玩的搖搖車是不是"三無"產品?歡樂背後隱患多
    可見的隱患 「三無」產品居多 家長擔心有安全隱患 2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成都市青羊區蘇坡街道,在一條住宅小區密集的道路上,有五家店鋪門口總共擺放著十餘輛兒童搖搖車。 記者留意到,這些搖搖車只需插上電源,投進硬幣即可運行;同時,車身上沒有任何乘坐說明或安全警示。
  • 兒童搖搖車多為「三無」產品 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一時間,「奪命搖搖車」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兒童搖搖車多為「三無」產品的問題也隨之露出水面。記者調查發現,廣州很多店鋪外的兒童搖搖車,也存在類似問題,但由於監管標準缺失和監管責任模糊,讓兒童搖搖車陷入了管理真空。  無牌搖搖車「有單就接」  搖搖車又稱搖擺機、搖擺車、兒童投幣搖搖機等,是遊樂設備的一種。
  • 校旁文具店「兼職」賣小吃 注意!校門口食品安全隱患
    文具店「兼職」賣小吃  5月25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海山小學校門口周圍的文具店。臨近放學時間,學校附近的三家小文具店紛紛把他們的 「副業」設備搬到店門口,兩張小桌子,一張上面擺了一個電磁爐,再加上一個大鐵盆,另一張上面就是滿桌的待炸生食,還有三兩個裝著調料的大碗。
  • 開學後的校門口安全還好嗎?記者走訪:這些危險網紅玩具還在賣
    時下的校門口是否還有別的可能有安全隱患的玩具呢?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老闆稱沒有這種玩具;隨後記者又詢問是否有「巴克球」、「指尖陀螺」這些玩具,老闆表示,此前有賣,但後來街道辦告誡這類玩具有安全隱患,便沒有再出售這類玩具。
  • 「流動攤販」回歸,你贊成嗎?
    「流動攤販」回歸,你贊成嗎?許昌某火鍋食材店店主蘭紅利說:剛開始的一周還不行,生意還不行 (一天)賣個百十塊錢,現在比那時增加了一兩倍。這個屋挺衛生、挺乾淨,下雨可以挪進去,非常好。和蘭紅利一樣,近兩個月來,近20家曾經的流動攤販在許昌文化路中段的便民服務點安了家。
  • 陀螺像飛鏢、水晶泥有毒……校園周邊玩具引憂 家長希望相關部門...
    一名流動攤販在校園附近售賣玩具,幾名男生被吸引近日,有家長撥打晚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學校周邊一些小店賣的玩具讓人憂心,希望相關部門加強監管。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蓮前、前埔、東浦、江頭附近的多所公民辦小學,在這些學校附近的文具店、便利店、玩具店裡,記者發現,一些玩具存在安全隱患,部分危險的玩具還很暢銷,有的甚至賣斷貨了。而且,這種情況在一些民辦小學周邊尤為嚴重。
  • 停車亂攤販亂 滬上醫院門前交通亂象讓人憂
    機動車違法停靠;小攤販違法佔路;黑三輪違法攬客……醫院門前,一連串的交通頑疾,堵得市民不停抱怨,甚至堵得救護車寸步難行!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眼前的一幕幕亂象,著實讓人心憂。  停車好亂  眼耳鼻喉科醫院 華山醫院  上午9時,記者驅車自永嘉路嶽陽路駛入汾陽路。
  • 湛江東南碼頭來往硇洲島「三無船隻」!
    據湛江硇洲島群眾多次報料,稱當地「三無船隻」長期在海上夜晚運輸,存在著安全隱患,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難以保障。船主:「我有大船牌照,大船不做不出租後,才購置一個小船在這裡走一走,給人搭載些短途貨。」就在這時,碼頭上又陸續來了2艘載著貨物的小木船,小攤販們趕緊上前接收貨物。
  • 存安全隱患部分為三無產品 網紅玩具頻傷人怎麼管?
    原標題:不少屬於「三無產品」,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網紅玩具頻傷人亟待加強監管工人日報訊 (記者劉兵)近期,被社交平臺帶火的眾多網紅玩具受到孩子們的青睞。然而,一些地方不時爆出網紅玩具傷人事件,讓各界對網紅產品的質量及安全產生了質疑。近日,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左先生告訴記者,一款網紅玩具差點讓他的孩子釀成危險。這款玩具叫桌球自練器,產品主體是一根鋼絲軟軸,一頭插在底座上,另一頭插在桌球底部的小孔裡。桌球可以隨揮拍的節奏來回搖擺,而無需撿球。目前,這款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看到其銷量顯示「已拼10萬+ 件」。
  • 進貨1元售價10元 地攤便宜玩具多屬"三無"產品
    5起兒童玩具安全預警信息,其中涉及的問題玩具多為價格低廉的地攤貨。記者走訪海口市區部分銷售低價玩具的地攤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三無玩具隨處可見,大多來源不明且價格低廉,還吸引了不少家長購買。對此,海口市一家醫院的兒科專家提醒廣大市民,三無廉價玩具材料的安全性以及產品質量無法保證,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市民最好不要購買。此外,家長給孩子買玩具,最好是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齡段,購買合適的玩具。
  • 進貨1元售價10元 地攤便宜玩具多屬三無產品
    5起兒童玩具安全預警信息,其中涉及的問題玩具多為價格低廉的地攤貨。記者走訪海口市區部分銷售低價玩具的地攤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三無玩具隨處可見,大多來源不明且價格低廉,還吸引了不少家長購買。對此,海口市一家醫院的兒科專家提醒廣大市民,三無廉價玩具材料的安全性以及產品質量無法保證,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市民最好不要購買。此外,家長給孩子買玩具,最好是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齡段,購買合適的玩具。
  • 供嬰兒乘坐的搖搖車多為三無產品 或存安全隱患
    這樣的搖搖車,台州也很多見,誰曾想到會有致命的隱患?有哪個部門來管管啊?跟 帖網友「金晶」:我家娃很喜歡玩,一次不花兩三元不罷休。網友「的風1969」:這是商家吸引人氣的一種手段而已。網友「西門大媽」:家長們,玩的時候千萬看著點孩子哦!
  • 存安全隱患部分為三無產品 網紅玩具傷人怎麼管?
    然而,一些地方不時爆出網紅玩具傷人事件,讓各界對網紅產品的質量及安全產生了質疑。  近日,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左先生告訴記者,一款網紅玩具差點讓他的孩子釀成危險。這款玩具叫桌球自練器,產品主體是一根鋼絲軟軸,一頭插在底座上,另一頭插在桌球底部的小孔裡。桌球可以隨揮拍的節奏來回搖擺,而無需撿球。目前,這款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
  • 「發光氣球」安全隱患大 儘量別讓低齡孩子接觸
    12日晚上,首山路上流動攤販在叫賣「發光氣球」。福州新聞網11月1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陳若凡/文石美祥/攝)入夜在倉山區學生街,記者看到一些流動攤販在銷售網上走紅的「發光氣球」,受到孩子和情侶的歡迎,成為浪漫的「拍照神器」。但記者了解到,「發光氣球」暗藏安全隱患——有攤販自曝,氣球內充的是易燃易爆的氫氣。我國有關部門早有規定,嚴禁在公共場所灌充手持氫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