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02日訊近日,本報民情熱線接到讀者反映,定海海山小學附近有很多文具店「兼職」經營油炸食品,除食品的質量無保障外,就連場地的衛生條件都難言整潔,「病從口入」,她對此十分擔心。
文具店「兼職」賣小吃
5月25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海山小學校門口周圍的文具店。臨近放學時間,學校附近的三家小文具店紛紛把他們的 「副業」設備搬到店門口,兩張小桌子,一張上面擺了一個電磁爐,再加上一個大鐵盆,另一張上面就是滿桌的待炸生食,還有三兩個裝著調料的大碗。
整理好桌上的材料,預熱了電磁爐上的油鍋,店主停止了忙碌,視線移向了校門方向,等待著小顧客們湧出校門。
走近一看,食品的樣式還真豐富:裡脊肉、香腸、年糕等應有盡有,卻沒能讓記者看到經營小吃應有的衛生證、經營證。記者向一店主問起有沒有健康證,店主緊張地看了記者一眼,隨後說「正在辦理」。
一陣鈴聲之後,學生們熙熙攘攘地從校門口湧出,一眨眼的工夫,文具店門口就圍起了前來「消費」的小顧客。店主油膩的雙手,不停地拈上生食、錢幣、熟食,還有刷調料的毛刷,油鍋上也浮上了些許雜質。
學生很喜歡
「這些油炸的東西,沒有衛生保證,吃了生病怎麼辦啊?」見到幾個看似高年級的學生手上拿滿了油炸的裡脊肉,記者禁不住發問。
他們一邊津津有味地啃著手上的裡脊肉,一邊說:「沒那麼嚴重吧?我們差不多天天吃啊,以前有小攤的時候吃東西更多呢,現在小攤都沒了,只有店裡有了。」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嘛。」另一個學生笑著說道。
二十分鐘過後,電磁爐旁還圍著一群小學生,店主還在用他油膩的雙手收錢、找錢、炸食品、刷調料。看情景,那些五角、一元的小食品,比較受孩子們的歡迎。
家長很擔憂
記者隨即採訪了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們,他們大都對這樣的「兼職小吃部」表示抵制與擔憂。
「我是絕對不會讓孩子吃那些東西的!」李女士這樣對記者說道。「開文具店的可以賣這些東西嗎?沒營業執照沒衛生許可證,這和小攤販有什麼區別啊!吃出點什麼誰負責啊!」
「管得住嗎?平時工作這麼忙又不能天天來學校接孩子,我們一不來接孩子,孩子就會湊到那邊買這些東西吃!」旁邊的吳女士語氣裡充滿了擔憂。
在場的家長李女士告訴記者,這些小攤點掙錢不地道,根本沒有把孩子的健康當回事。以前家長們也曾向有關部門多次反映過情況,有些攤點也屢遭有關部門查處,現在流動攤販倒是不敢來了,想不到文具店為了賺錢,無證做起了小吃。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大力度,對這種文具店超經營範圍賣小吃的現象實施更有效的監管,還孩子們一個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
記者在隨後的走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有關部門對治理學校周邊環境的力度越來越大,中小學的周邊環境也有了不少的改善,再沒有了前些年小攤林立的景象。但是,像上述這種「兼職小攤」卻開始慢慢出現,不只在海山小學,佐廷小學等定海城區的其他小學附近也存在著類似現象,且正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