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導 讀
絕大多數人沒有真實的活著,
他們缺乏鮮活的生命體驗,
他們的愛和恨,
渴望和不渴望都非常的清淺。
他們的生命好像一幅很淡的水墨畫,
沒有濃油重彩。
自己和自己身體的關係
人和自身的身體溝通,比人和人之間的溝通還要困難。人們太習慣尋找外在的東西。
大部分人,和自己身體的溝通,都是出現了明確的病處,有痛感,不舒服,或者其它不好的感覺,甚至在沒有感覺的時候,西醫已經查出病,才開始艱難的看病過程。
所謂艱難的看病過程,就是自己跟自己的身體溝通的過程,也就是自己和自己的身體和解的過程。但是大多數人把這個溝通和了解的過程交給了醫生。
運氣好的話,尚且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如果運氣不好,就叫做「問道於盲」。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雖然大多數人並不了解自己,但是別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嗎?答案是不可能。
因此,把和自己生命溝通的權利,交給一個與自己素不相識的人,這種「撞天婚」的行為,非常不慎重。
學習養生,學習健康療法,就是要自己認識自己的生命,自己和自己溝通。
昨天說過這個問題,如果自己不是自己的救世主,這世界上,就再也沒有救世主了。
自己跟自己的身體溝通,尤其重要。
有多久沒有觸摸過自己的整個身體了?哪怕洗澡的時候。有多久沒有審視過自己的健康狀態了?有多久沒有關注過自己的呼吸了?有多久沒有關注過自己的視力、聽力了?我們有多久沒有觀察自己的臉、頸部的皮膚了?有人關注過自己腹部、腿部的皮膚嗎?
我們對自己的肉身的了解,實在太欠缺了,我們太不愛我們自己的身體了,以至於當她出現了問題,我們還要強迫她驅使她。如果不驅使她,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沒無法正常進行。
溝通,不單是愛人的基礎,也是愛自己的基礎,要學會自己跟自己的身體做溝通。
教大家觀察呼吸,實際上就是在教大家跟自己的生命做溝通。
教大家身體的觸診,通過對身體全面觸摸,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身體。
審視自己的心靈
對於自己對自己心靈的審視,包括我在內,相信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我完全了解自己。全人類能夠敢站出來說完全了解自己的人,這個世界上不會超出一掌之數。哪怕是非常成就的聖人,敢說出這句話來的人也少之又少。
在完全理性的情況下,能夠意識到真正能夠了解自己的人,人類歷史上只出現過非常罕有的幾個人。
了解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我們往往都是自以為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但是,有些事情會向我們驗證,你不是你想像當中的那個樣子。
一些人覺得自己脾氣特別不錯,在別人的眼裡,常常會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歇斯底裡。
一些人說自己脾氣非常暴躁,在家庭種種不合理的情況下,忍氣吞聲很多年。
有些人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自卑的人,按理來說就應該很容易接受別人的觀點,但往往固執己見,不肯做任何改變,事實上,非常自負的人才能達到這一點。
有些人感覺自己非常自信,又在很多問題上面,非常擔心,甚至擔心一些莫須有的事。
所以說,人類最難的就是了解自己,特別是審視自己的心靈,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我們關注自己的心靈,就會發現,任何一個人的心靈當中,都會在一瞬間生起惡念,不管是大惡念還是小惡念。
而一瞬間生起善念,不管是大善念還是小善念,每個人也都有過。
更多的時候,我們完全忽視了自己的內心,只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從不觀察自己的心裡在想什麼。
還有很多時候,心裡處於無明狀態,就是我們沒有記憶,自己不知道自己這段時間在想什麼,只知道這段時間在做一件事,但是並不能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了解自己當下這一刻的生命。
回到當下
一個哲學家說過一句話:絕大多數人沒有真實的活著,他們缺乏鮮活的生命體驗,他們的愛和恨,渴望和不渴望都非常的清淺。他們的生命好像一幅很淡的水墨畫,沒有濃油重彩。這點在中國人的身上尤其明顯。
很多人,不管是痛苦也好,還快樂也好,都是同樣的,刻度並不鮮明。
一生中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絕大多數的成年人會說,一生當中其實沒什麼特別開心的事情。
一生中特別悲痛的事情是什麼?很多人會說一兩件特別悲痛的事情,但是她此刻的表情表明,那一兩件特別悲痛的事情,對她來講那個刻度並不明顯。
尤其是問一些人有沒什麼特別愛吃的東西,有的人會有一兩樣特別愛吃的東西,有的人連一兩樣特別愛吃的東西都沒有,為什麼?他們對生命的印記,非常的淺,生命缺乏鮮明和深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來源於對自我生命的不觀察,當下這一刻的體驗,無意識的放過去。
之前講到,一口食物要嚼36下,其實這不過是一個數量而已。有時候可以比36下更多,急的時候可以比36下更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沉浸在吃的感覺當中,讓自己吃食物的那一刻,真正感覺到是在吃。
有些人,全身心的愛過一個人,或者說正在愛著一個人,就會知道,當完全沉浸在其中的感覺,和沒有沉浸在其中的感覺,或者說70%的投入和百分之百的投入,內心深處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很多人,因為深刻的愛過一個人,又有深刻的溝通和了解的基礎,他才發現了他自己生命內在的一部分。
只有沉浸在當下,做一件事情也好,呼吸也好,當下這一刻,內心的感受、念頭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只有這樣,才算是活著。
時間一點點流過,自己不知道也不記得已經做了什麼事情,現在在做什麼事情,說什麼做什麼,也像行屍走肉一樣,迷迷糊糊,生命活著的質量就一定會有問題。
有一些經過練功,或者天生非常敏感的人,吃一個食物,裡面有沒有添加劑,往哪個經絡走,能非常鮮明的感覺到,就是因為他時刻保持清醒的覺知。
這種覺察度、洞察力比一般的人靈敏,而這個洞察力和覺知可以通過很簡單的訓練不斷提升。
在當下的每一刻,能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身體此刻的狀態,做什麼事,說什麼話,生命的高度和質量,和對自己的了解,一定會有一個新的變化。
從當下開始改變
這幾天吃完白菜回到家裡,吃一碗小米粥,或者一碗麵條,用每一口食物都嚼36下這種方法,或者稍微吃得慢一點,你會發現跟以前吃過的小米粥或者麵條有一些不同,因為自己的感受改變了。
再回到家裡面的時候,對著自己朝夕相處的伴侶或者父母,再仔細跟她們溝通一下,用一種了解、欣賞和接納的態度, 也一定會發現這個人也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而且也是陪伴我們走完一生的,有特別多溫馨和甜蜜的回憶的人。
溝通和了解,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是非常的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