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陪伴是父母欺騙自己最正當的理由,快醒醒吧,別再欺騙自己了

2020-09-18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很多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委屈,明明自己一天到晚工作那麼累,下班還抽出時間陪伴孩子,但孩子卻始終覺得父母沒有真正關心過自己,甚至有的孩子,還會覺得自己非常委屈和孤單,因而做出一些傻事。

同事老李最近就在為類似的事情感到煩惱,老李平日裡的工作非常繁忙,加班加點更是常事,但他始終會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所以老李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好家長。

但是前幾天,老李卻被孩子的老師叫到了學校。老師表示孩子最近狀態特別不好,每天作業都不能按質按量的完成,所以覺得老師認為,是家長沒有把該做的做到位。

老李面對老師的指責感到非常委屈,自己明明每天都有關心孩子作業有沒有做完,為什麼孩子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其實像老李這樣的家長有很多,自以為每天都關心孩子的學習了。但事實上,這種關心和陪伴只不過是「假性陪伴」罷了,是家長自己欺騙自己的一種陪伴。

而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都能看到,雖然許多父母也知道,陪伴對於孩子非常重要,但卻不知道自己的陪伴,其實是一種假性陪伴。

也就是說,父母自認為自己做到了對子女的陪伴,但是在孩子或者其他人眼中,父母卻根本沒有做到陪伴本應該做的事情。

假性陪伴有哪些表現?

因此有許多家長會提出疑問,既然出現了「假性陪伴」這個名詞,那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陪伴,是否屬於假性陪伴的定義呢?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的了解一下,家長的假性陪伴往往會有哪些表現?

1)只要求孩子聽話

我們常常會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這類家長,他們可能會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選擇在家帶孩子,直到他們上大學。

可是這類家長在孩子上大學後,與孩子的關係並不是特別的好,甚至會鬧得分崩離析。

這其實就和父母的假性陪伴有關。因為家長在陪伴他們的同時,只是要求孩子一味的聽話,但並沒有了解到他們的需求。

所以在這種陪伴之下,孩子非但感覺不到家長對自己的關愛,反而會覺得非常壓抑,一心想要逃離這樣的家庭。

2)陪伴孩子的時候做其他事情

現在手機和電腦,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夥伴,可以說離開了它們,很多事情都難以進行下去。因此絕大多數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喜歡一邊玩手機或電腦,一邊待在孩子身邊。

但是這種陪伴方式,也並不是真正的陪伴,只是家長待在孩子旁邊而已,並沒有起到任何陪伴的作用,甚至會讓孩子內心產生不平衡的感覺,認為電子產品比自己還要重要。

3)很少與孩子進行溝通

溝通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橋梁,但很多中國式家長,卻忽視了溝通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他們認為溝通對於家長而言,可能是一件需要拉下臉面的事情,因此非常不願意和孩子進行溝通。

但事實上,缺少家長溝通的陪伴,其實也是一種假性陪伴,它並不能起到真正的陪伴作用。因為家長也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他們沒有辦法給予孩子真正想要的東西。

假性陪伴會帶來哪些問題?

以上這幾種陪伴方式,其實都屬於假性陪伴。那麼家長的假性陪伴,其實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問題,所以家長們需要引起注意。

①容易讓孩子變得叛逆

父母的假性陪伴,其實很容易會讓孩子性格變得叛逆。這也是有很多家長會抱怨孩子,之前明明乖乖的,但突然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

這主要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感受不到父母的陪伴,所以會通過叛逆的方式,希望可以引起父母的關注,以此獲得父母真正的陪伴。

但許多父母並不能理解孩子的這一做法,反而會使彼此的關係更加惡化,甚至讓家庭關係也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

②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不愛自己

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張雅蓮表示,父母假性陪伴帶來的最直接問題,可能就是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他們甚至會覺得父母對待自己非常冷淡,哪怕一直坐在自己的旁邊,但都不願意和自己說話溝通。所以,覺得父母對自己,並沒有一點點關愛,甚至會讓他們對親子關係非常的失望。

因此這也成為了現在很多電視劇的題材來源之一,因為父母對於孩子愛的方式存在著問題,使得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彼此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糟糕。

因此家長在孩子出現了這種想法的時候,也不能去責怪孩子,而是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對孩子做到了真正的陪伴?

③容易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

很多成年人都存在著安全感缺失的情況,甚至會出現一些心理疾病,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這往往和父母的陪伴是脫不了干係的。

因為父母的假性陪伴,使得孩子在缺少安全感的時候,沒有人能夠填補上,所以孩子會覺得自己始終是孤立無援的。因此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安全感的缺失,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這也會使孩子性格變得非常孤僻,因為他們連自己最親近的人的關愛都得不到,又何嘗有勇氣得到其他人的關愛呢?

所以,有些家長也會感到納悶,明明家裡人都圍著孩子團團轉,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內向,甚至抑鬱的情緒呢?這其實正和家長的假性陪伴有關係。

如何做到對孩子的真正陪伴?

假性陪伴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想必家長們也注意到了,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只有真正的去陪伴孩子,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他們所想要得到的安全感,以及家長的愛。那麼家長該如何去做,才能對孩子進行真正的陪伴呢?

  • 陪伴孩子的時候不要做其他事情

家長想要做到真正的陪伴,那麼在陪伴孩子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放下自己手中的手機,以及電腦,因為這些會影響彼此關係的東西。

只有在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陪伴著自己,而不是為了做表面的工作。

可能有的家長會覺得,如果不玩手機,可能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去做的,反而更加尷尬。

那麼不妨可以尋找一些能夠增進彼此友誼的遊戲,或者運動,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打球,爬山,這些都能讓親子關係得到更好的提升。

  • 多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正是因為家長對於孩子內心想法的忽視,導致很多孩子覺得家長對於自己一點關愛也沒有。但是家長們也不要灰心,因為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教育的過程當中,家長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

所以,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並且付出自己的努力,往往才能讓孩子與自己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

家長可以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聽一聽孩子內心的想法究竟是什麼?例如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因此在周末還有平日休息的時間裡,就會給他們報許多輔導班。

那麼家長可以詢問一下孩子,看看他們究竟想不想要上這些輔導班?而這些輔導班,又是否是孩子喜歡的?通過這種方式的溝通,家長也能夠了解到孩子內心的想法究竟是什麼?

  • 學會如何去表達愛

很多家長明明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並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表達自己的愛,甚至在表達愛的同時,會讓孩子誤解家長對自己根本沒有關愛。

例如:有的孩子因為毛手毛腳,不小心把茶杯打壞了,可能有些家長的第一反應,並不是看看孩子有沒有受傷,而是去責備孩子,為什麼要把茶杯給打壞?

那麼家長的這種反應,可能就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對於自己的關愛,還不如一個東西重要。

所以,家長想要做到真正的陪伴孩子,首先就要學會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愛。只有孩子感受到了家長傳遞出來的愛,他們才能真正意識到,原來家長一直在自己身邊陪伴著自己。

做家長的,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雖然很多時候,家長會認為自己對孩子非常關愛,但因為孩子與成人的思想始終有一定的差異,所以,這種差異就導致了彼此間的矛盾,以及誤會。

所以,家長想要孩子得到真正的陪伴,那麼不妨去了解一下,孩子需要的陪伴究竟是什麼?

而自己又存在哪些假性陪伴的問題?當家長把這些問題都解決後,孩子也許就能感受到家長對自己,原來一直是非常關愛的,也是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到了那個時候,家長又何須擔心孩子不理解自己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姑娘,別被抖音「欺騙」了
    ——萬千世界,亙古不變,聽聞愛情,十人九悲,我在這裡用最簡單的文字,敘述最不平凡的愛情故事——前幾天有一個小妹妹興高採烈的告訴我,她辭職了,她想要拉著行李箱,去遊遍世界,看看這世界的精彩。小姑娘啊,醒醒吧。出門在外,沒有錢,只靠著一腔孤勇去旅行過生活。最後往往可能會把自己逼入絕境。所以別被抖音「欺騙」了。我苦口婆心地勸到:「既然你已經辭職了,那就這次去好好散個心,然後玩幾天回來之後,重新再找一份工作。一年規劃一兩次旅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直接辭職,完全把旅遊當一種人生是非常不理智的。
  • 男人有這幾種表現,說明他正在欺騙你!
    感情裡最怕一個真愛著,一個假惺惺的欺騙。有一種男人就是職業的感情騙子,把女人騙得死心塌地。讓女人慾罷不能。這使得很多女人深陷其中,不願意醒來。有的女人被男人騙了一次以後,就很難相信愛情了。他會給予你溫暖,而不是傷害和欺騙你。小編現在教你識別好壞男人。如果一個男人有這幾種表現,說明他正在欺騙你!1:整天說養你的男人,卻渾渾噩噩,不思進取。物質基礎決定高層建築,不管親情,愛情,還是友情,都是需要金錢來維持的,你口口聲聲說愛父母,你可有為父母買什麼,給他們花了多少錢了。
  • 不要再用學生的身份欺騙自己了好嗎?
    說什麼自己是一個社會人,已經不是一個學生了,但是有多少個是真正脫離學生的身份去找工作,自欺欺人,自己最棒!「那你現在是實習的吧.......」「不是,現在出來工作了.......」這些對話相信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 遲遲不回你消息的人,就是不愛你了,別再欺騙自己了
    不過有的人還陷入在自己給自己設的圈子裡,總是在以為,自以為,結果帶給自己的傷害越來越大。有些情形,早就在告知你事實了,但是事實卻被你忽略了。02想念他,用手機不斷給他發消息,是關心,也是問候,更是惦記。忍不住,還撥了一個電話,可是沒有回覆。
  • 朋友欺騙了自己怎麼辦?
    和朋友之間的相處,有誤會是在所難免的,特別是發現自己的朋友欺騙了自己,自己該怎麼辦呢?如何去處理這樣的事情呢?自己要保持冷靜。發現自己的朋友欺騙了自己,開始的時候肯定會比較激動,而且想要馬上得到朋友解釋的衝動,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  ,最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慢慢的去思考,搞清楚來龍去脈了再做決定。
  • 懷孕做檢查時別「欺騙自己」,碰運氣「合格」,坑的是胎兒
    導讀:懷孕做檢查時別「欺騙自己」,碰運氣「合格」,坑的是胎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懷孕做檢查時別「欺騙自己」,碰運氣「合格」,坑的是胎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被人欺騙和自我欺騙哪一種謊言影響更大呢?
    欺騙者不一定認為自己是惡意的,他的理由可能是真心愛對方,不敢表述有婚姻這一事實,恐懼表述事實後失去這段真愛,不得已才選擇了隱瞞,所以,披上「愛」的外衣,謊言變成善意的。還有一種謊言是無形的,我們說給自己聽的,這樣的謊言才最可怕,比如,一個長期處於婚姻不幸的男人,妻子溫柔體貼,孩子聰明懂事,在外人眼裡他完全沒有不幸的理由,他卻感覺不到絲毫幸福,總留戀於過去的情感記憶,認為自己錯過了這輩子最愛的人。
  • 為了欺騙別人,我們首先被自己的大腦欺騙了
    所有有勇氣面對自己「真實」想法的人。我為什麼推薦你讀這本書?之前有個很流行的概念,叫「房間裡的大象」。指的是一些非常顯而易見,卻一直被忽略的問題。但令人困惑的是,我們在做出違規行為時,不僅會欺騙他人,還會欺騙自己——「欺人者自欺以欺人」。比如在尋醫問藥時,病人更偏愛那些表面上看上去不錯,價格昂貴且治療方法複雜的醫療方式,反而對簡單實惠的,效果更好的醫療方式興趣索然。這種治療並非為了健康,而是一種炫耀性關懷的體現。
  • 女人徹底放下男人時,才有這5種感受,別再欺騙自己了!
    女人要知道,徹底放下男人時,才有這5種感受,別再欺騙自己,假裝放下了,要放手就請真的徹底放下。1、見到他時,平靜的面對只有當你徹底放下一個人時,你才不會再因為他而亂了心神。只有真正的放下,才能做到坦然的面對。
  • 孩子愛發脾氣,是家庭最大的福氣,家長別再被表象欺騙了
    導讀:孩子愛發脾氣,是家庭最大的福氣,家長別再被表象欺騙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愛發脾氣,是家庭最大的福氣,家長別再被表象欺騙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再欺騙自己,他只是不愛你了
    02劉慶祝很寵小乙,小乙像只小饞貓,劉慶祝就帶著小乙吃遍了本地的大街小巷,到最後小乙看著蹭蹭往上竄的體重都不好意思了,劉慶祝就在一邊安慰她說世上唯有美食和遠方不可辜負;小乙愛美,看上的口紅劉慶祝一個不落地買給她,小乙高興得轉圈圈,卻也心疼劉慶祝的錢包,問他自己是不是特別敗家,劉慶祝摸摸小乙的腦袋說,你值得。
  • 男人對你說這些話,無非就是想讓你離開,你就別再欺騙自己了
    當他不想再讓這段感情繼續下去時,卻沒有勇氣再和女人好好說一遍再見,只想讓女人能主動退出。很多女人還在傻傻的回憶著兩個人的美好,卻不知男人的那些話只是想要你主動離開。尤其是這些話,他這樣說無非就是想讓你離開,你就別再欺騙自己了。
  • 「爸爸,別看手機陪我玩」假期中,孩子最怕的父母的假性陪伴
    她擔心,自己是否也會在陪兒子時,心不在焉只顧自己的事,從而傷到兒子的感受。聽完後,特別理解好友兒子的感受。他多渴望爸爸能夠全心全意陪伴自己啊!可到頭來卻發現,那是沒有回應的「假性陪伴」。然而,再好玩的遊戲,都滿足不了心中對父母關愛和陪伴的渴望。
  • 求助:暴飲暴食欺騙餐吃撐了!怎麼做才做回健康的自己?
    但偶爾,我們也可以允許自己享受食物,畢竟食物不僅僅是支撐我們身體活動的原料,享受美食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即便是最健康的減脂飲食計劃,也是可以允許偶爾的欺騙餐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兩個要點,一是頻率,二是分量。1.
  • 文化人夫婦帶娃一起「看書」火了:寶寶: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
    導讀:文化人夫婦帶娃一起「看書」火了:寶寶: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文化人夫婦帶娃一起「看書」火了:寶寶: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出現「性早熟」,罪魁禍首是食品,父母別再被欺騙了
    導讀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樂,所以,在孩子小時候便給他們補充各種營養,尤其是在「吃」的這個方面,從來都不會虧待孩子,只要孩子想吃,父母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可是,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舉動,讓孩子走上「性早熟」的道路。
  • TED英語演講 | 你是如何無意識地欺騙自己的?
    自我欺騙在我的愛情裡表現的最突出。I was terrified of being left. My fear of abandonment led me to act in ways that are still hard for me to admit -我非常害怕被拋棄。
  • 「不,欺騙你的是你自己」
    後來,小麗親眼看到男朋友陪別的女孩在商場,才知道自己被騙了,回到家的小麗打算分手走人,可男朋友的一再保證和甜言蜜語的話讓小麗心軟了,又相信了男朋友,這一相信,就釀成了悲劇。身體是自己的,愛情需要兩個人經營,沒有人會為你的健康買單,為了所謂的愛犧牲自己的身體是最虧本的經營方式。
  • 有人說我們堅持到底的行為是不是在欺騙我們自己
    我們堅持到底的行為,通常會說用信念來支撐著我們的行為,其實不是的,我們都在善意的欺騙自己或別人。我們把目標制定得太高了叫畫大餅,制定合適了叫理想,把目標分成許多個目標叫現實,其實對於我們的目標能不能如願還是一個未知數。
  • 《別告訴她》有時欺騙是更深沉的愛
    【用喜事「掩蓋」悲傷的事】故事由一個善意的欺騙引出。鏡頭帶領觀眾跟隨著自幼同父母到美國生活的碧莉,回到奶奶所在的長春老家。除了顯而易見的東方臉孔,在美國長大的碧莉在思維方式和行為處事上更像一個美國人。考入大學後便搬出父母家,租房獨居;遇到學業挫折後不願向父母袒露心事,更不願接受父母的經濟資助;不贊同父母讓其留在美國「忙自己的事」的決定,火速買機票回國,以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碧莉美國式的獨立自主,以及與家庭的疏離,在影片開頭便向預告了:這趟名為團聚的旅程,必有坎坷和衝突。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