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

2021-01-12 肝內科殷欣醫生

導語:肝動脈灌注化療,顧名思義,就是在肝動脈裡打化療藥物。但怎麼打,打什麼藥物,裡面可有大學問。

什麼是肝動脈灌注化療?

肝動脈灌注化療並不是一種新的肝癌治療技術,早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就已經開始。當時主要通過外科肝動脈置管或血管內介入技術,進行肝動脈插管完成化療藥物的灌注。與全身化療相比,在肝動脈裡灌注化療藥物能夠增加腫瘤組織局部藥物的濃度,同時減少化療藥物在其他器官的分布,從而產生較強的抗腫瘤作用且降低全身副反應。

哪些患者建議做肝動脈灌注化療?

1 肝動脈灌注化療適合伴有門靜脈癌栓的肝癌患者,特別適合存在肝動脈-門靜脈瘻,或者接受傳統介入治療但療效不佳的肝癌患者。

2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患者。50%結直腸癌患者都會出現肝轉移,但只有15%至20%的患者肝轉移灶能夠切除。那些無法切除的結直腸肝轉移病灶,採用肝動脈灌注化療,病灶局部藥物濃度可達外周靜脈化療的數十倍,具有腫瘤局部控制率高,全身副反應小等優勢。而且,即使是全身化療產生耐藥的方案,局部肝動脈灌注仍然可能有效。

肝動脈灌注化療都打哪些藥物?

過去常規的肝動脈灌注化療採用順鉑方案,但研究表明以順鉑為基礎的化療方案療效並不理想。目前,無論是對於原發性肝癌還是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患者,都主要採用以奧沙利鉑為基礎的FOLFOX方案(奧沙利鉑,氟尿嘧啶,亞葉酸鈣)。FOLFOX方案是晚期肝癌和結直腸癌獲批的全身化療方案,在晚期肝癌和結直腸癌患者中都展示出生存獲益。

肝動脈灌注化療和傳統介入有什麼區別?

與傳統介入相比,肝動脈化療灌注的化療藥物劑量大得多,尤其是氟尿嘧啶,劑量是傳統介入的三倍多。在給藥時間上,傳統介入是短時間在肝動脈裡注射化療藥物,而肝動脈灌注化療是持續的滴注化療藥物,達48小時。傳統介入治療基本為1-2個月/療程,而肝動脈灌注化療採用3周/療程的方案,從最大程度地發揮化療的作用。

肝動脈灌注化療術後有哪些不良反應,如何處理?

手術操作方面,肝動脈灌注可能存在導管相關併發症,包括動脈損傷,胃或十二指腸誤灌注,脫管、堵管等,可通過調整導管位置,妥善固定導管,加強導管肝素化避免。由於較大劑量的化療藥物的加入,化療灌注後容易出現骨髓抑制,表現為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化療後可注射集落細胞刺激因子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另外,奧沙利鉑容易引起外周神經炎,可口服營養神經藥物緩解。脫髮等常見於全身化療的不良反應在動脈灌注中並不常見。

相關焦點

  • 我院成功實施首例「經皮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市民鄭先生(化名)因腹部疼痛就診省內三甲醫院診斷為胰腺癌肝轉移,後就診與我院腫瘤科,腫瘤科專家根據患者病情行姑息化療,行六周期化療後,病情穩定,未見明顯不適。2020年12月1號複查過程中,做增強CT提示肝轉移病灶較前增大。經科室分析病情後認為,行肝動脈造影化療栓塞術以局部治療為首選方案。由我院腫瘤科聯合介入放射科,順利為患者完成DSA下"經皮肝動脈造影+化療栓塞術"。
  • 肝癌治療新方法 橈動脈入路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54歲的左某是一例無法手術的肝癌患者,經肝動脈的化療栓塞術是目前延續此類患者生命的首選方案。為保證療效,介入手術需反覆進行,同時傳統方法需要在股動脈穿刺建立治療通路,手術後需壓迫大腿根部穿刺點,同時患肢必須伸直,6—8個小時不能活動。術後的漫長臥床過程讓左某記憶猶新,對即將再次接受的介入治療充滿恐懼感。
  • 灌注化療+微球栓塞,「餓死」腫瘤有奇效
    這是許多抽菸人士的口頭禪,今年69歲李爺爺也正是因為吸菸過度罹患肺癌入住我院治療,我院腫瘤一科為其開展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微球栓塞,得到良好效果。病人李爺爺,從18歲開始抽菸,有50多年來的吸菸史。去年10月,李爺爺突然感到胸悶並伴有隱隱的刺痛感,隨即咳嗽不止、痰中帶血,確診為右肺腺癌。
  • 淺談治療腹部惡性腫瘤的「腹腔熱灌注化療技術」
    以往,當患者病情發展到這一階段時,通常會被判定為已失去手術機會,很多患者會在絕望與痛苦中度過剩餘的時光;而如今,腹腔熱灌注化療技術的出現,為上述患者帶來了福音。 腹腔熱灌注化療 腹腔熱灌注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指將含化療藥物的灌注液精準恆溫、循環灌注、充盈腹腔並維持一定時間,預防和治療腹膜的種植轉移。
  • 腹腔熱灌注化療常見問題解答——張相良教授科普系列
    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腹腔熱灌注治療能提高進展期卵巢癌等較易出現腹腔種植轉移的惡性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10-15%,治療惡性腹水有效率90%以上。您想知道的關於腹腔熱灌注化療的一切,全在這裡。一、什麼是腹腔熱灌注化療?
  • 襄陽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全市首例婦科腫瘤「腹腔熱灌注化療」
    襄陽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全市首例婦科腫瘤「腹腔熱灌注化療」我國卵巢癌年發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第3位,死亡率更是位於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之首,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卵巢癌的治療以手術和化療為主,多年來療效停滯不前,但近兩年來取得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數據表明,在傳統的治療方案基礎上,加上腹腔熱灌注化療,可能延長晚期卵巢癌病人的總生存期近一年。近日,襄陽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在科主任李琳的帶領下,成功實施了「腹腔熱灌注化療」,這也是該技術首次成功應用於我市婦科腫瘤患者。
  • 收藏丨肝動脈正常解剖及異常
    肝動脈變異 Michels 分型肝動脈的變異在肝膽胰手術中很常見,相關文獻報導其變異率約 45%。將近一半的肝動脈不走尋常路!你害怕了沒?術中不慎損傷變異肝動脈,會影響肝臟和膽道的血流灌注,可導致術後肝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肝膿腫、膽瘻等併發症率的增加。
  • 腹腔溫熱灌注治療腸癌腹膜轉移
    聽說過腸癌病人開刀、放療、化療,但是對於晚期腹膜種植和復發的病例,這些常規武器可就不那麼管用了。近年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胃腸外科腸癌多學科團隊針對這種情況,給這類腸癌患者使用了非常規武器,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內臟桑拿」,醫學上叫「腹腔溫熱灌注化療」。
  • 放療、化療會影響腦血流灌注?丨臨床科研
    關鍵詞: 放療、化療、乳腺癌、腦血流灌注前面幾期已經介紹過,科研其實很簡單,選對實驗方法和實驗方向,簡單做一些實驗即可以輕鬆發表3分左右文章,關鍵在於利用好自己手上的臨床樣本及數據。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化療和放療對乳腺癌患者血管病變的協同作用,這些效應可能是由於血管損傷的累積而引起的。
  • 州人民醫院體腔熱灌注治療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12月3日,湘西州人民醫院體腔熱灌注治療中心正式揭牌並投入使用。副院長向平出席揭牌儀式並講話,醫務科、護理部、普一、普二、普六、婦一、婦二、腫瘤科相關負責人參加揭牌儀式。向平表示,體腔熱灌注治療臨床應用日益廣泛,其療效已得到認可,我院引進和應用該項技術,可有效幫助部分腫瘤患者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治療中心負責科室要加強管理,嚴格按照科學、規範、標準的管理流程操作和使用,保證質量和治療效果;要加強學習和培訓,強化技術服務,造福更多腫瘤病人;要注重技術推廣及應用,將體腔熱灌注治療技術向成熟化發展,後續加強與相關科室銜接和溝通,將該技術輻射更多科室。
  • 體腔熱灌注學術研討會舉行 提升腫瘤治療水平
      青島市體腔熱灌注學術研討會部分到會人員合影   為進一步推進HIPEC(體外熱循環持續恆溫體腔熱灌注技術,簡稱海派技術)這項新技術在青島的應用,創造共同學習和學術研討的平臺,提升島城的腫瘤治療水平 ,6月13日,青島市體腔熱灌注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市中心腫瘤醫院學術廳舉行。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祖雄兵教授解讀: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灌注治療更新
    灌注治療依舊是NMIBC患者的治療金標準,EAU指南推薦膀胱內灌注BCG為高危NMIBC的標準治療,隨著醫學發展和進步,NMIBC患者灌注治療有了更多治療選擇:對於高危患者的灌注治療及BCG治療失敗患者:BCG治療失敗患者的最佳治療方式尚缺乏循證證據,目前FDA批准的唯一挽救治療藥物為Valrubicin。
  • 門診化療、穿刺活檢等都能做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副主任楊宇教授介紹,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效力、低毒力」的化療藥物的出現,一些惡性腫瘤患者的化療方案也從傳統的入院持續性靜點化療藥物變成每2-3周單次靜點化療藥物,其他時間在家口服用藥或靜養,腫瘤內科「日間病房」的治療新模式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