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丨肝動脈正常解剖及異常

2020-12-13 健康界

來源: med_art

腹部手術中血管的完美處理,不僅在於對正常血管解剖的掌握,更在於對變異血管的準確辨認和有效保護。

肝總動脈及其分支血管為何變異率那麼高?

上腹部血管系統的錯綜複雜,源於胚胎發育過程中原腸的旋轉和融合,血管變異也因於此。

胚胎發育初期的腹腔內是這樣的:

腹主動脈發出的三條主要分支:

腹腔動脈幹(CA)     腸繫膜上動脈(SMA)     腸繫膜下動脈(IMA)  

分別支配著腸原基的三個部分:

前腸(胃、近端十二指腸、肝膽胰)     中腸(遠端十二指腸至近端橫結腸)     後腸(遠端橫結腸至直腸)  

不難看出,肝膽胰十二指腸區域(圖中藍色部分)是器官最多,血管分支最密集的部位,以十二指腸乳頭為界,正好又處於前腸和中腸交界處,因此,其血管分布在腹腔動脈及腸繫膜上動脈之間常有交錯,即為血管變異的基礎。

相比而言,處於中腸和後腸交界處的血管,由於支配的器官單一(橫結腸),僅有腸繫膜血管弓的少許差別,臨床意義較小。

腹腔動脈幹從前至後有三個分支:胃左動脈(LGA)、脾動脈(SA)、肝總動脈(CHA)。因此,主要支配前腸中腸交界區域的第三分支,肝總動脈及其分支,首當其衝成為血管變異率的 No.1。

肝動脈變異 Michels 分型

肝動脈的變異在肝膽胰手術中很常見,相關文獻報導其變異率約 45%。

將近一半的肝動脈不走尋常路!你害怕了沒?

術中不慎損傷變異肝動脈,會影響肝臟和膽道的血流灌注,可導致術後肝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肝膿腫、膽瘻等併發症率的增加。因此,充分認識肝動脈變異並減少術中誤損傷,是每一個肝膽胰外科醫師的必修課。

Michels 分型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肝動脈變異分型。Michels 將變異肝動脈分為替代肝動脈和副肝動脈兩大類共十種類型。

具體如下:

Ⅰ 型:正常型,即肝總動脈(CHA)起源於腹腔動脈幹(CA),發出肝固有動脈(PHA)及胃十二指腸動脈(GDA),前者繼續分出胃右動脈(RGA)及肝左右動脈(L/RHA)。  

Ⅱ、Ⅲ、Ⅳ 型:替代肝動脈,即替代了正常同名肝動脈供血的變異肝動脈。  

Ⅴ、Ⅵ、Ⅶ 型:副肝動脈,即正常肝動脈仍然存在,只參與正常同名肝動脈分布區域內一部分血供的變異肝動脈。  

Ⅷ 型:替代肝動脈和副肝動脈兩種變異同時存在。  

Ⅸ、Ⅹ 型:肝總動脈(CHA)起源異常。  

然而,Michels 分型仍不夠全面,沒有包含起源於胃十二指腸動脈、腹主動脈、右腎動脈等的肝動脈變異及肝總動脈分叉變異等。

但大多數異位的肝右動脈或肝總動脈均來源於腸繫膜上動脈,證實了之前胚胎發育的觀點。

這也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和肝膽手術操作範圍內涉及的主要類型,即 Michels 分型中的 Ⅲ、Ⅳ、Ⅵ、Ⅶ、Ⅷ、Ⅸ 型。

手術視野下的肝動脈變異

例 1. 替代肝右動脈(replaced RHA)起自腸繫膜上動脈(SMA)(Milchels Ⅲ型)

分離肝十二指腸韌帶時發現肝總管右後方異位的肝右動脈,切除標本後見替代肝右動脈起自腸繫膜上動脈,如下圖所示。

例 2. 肝總動脈(CHA)起自腸繫膜上動脈(SMA)(Milchels Ⅸ型)

胰腺上緣分離肝總動脈時發現異位的肝總動脈,位於門靜脈右後方,如下圖所示。

標本切除後,發現異位肝總動脈起自腸繫膜上動脈,如下圖所示。

說明:以上病例來源於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胰腺中心錢祝銀專家團隊。該中心自 2015 年 10 月至今開展胰十二指腸切除、全胰切除及肝門部膽管癌切除等相關手術 40 餘例,發現肝動脈變異 5 例,其中 3 例 rRHA 起自 SMA,1 例 CHA 起自 SMA,1 例 CHA 分叉異常。

臨床上如何應對肝動脈變異?

我們手術中在解剖肝十二指腸韌帶的時候,不難發現異位的肝動脈,那麼,是不速之客,還是如約相見,取決於術前和術中的準備是否充分。

1. 術前準備

術前常規行增強 CT 及 CTA 或 DSA 等血管成像檢查,通常能發現變異的肝動脈及其類型,指導術中解剖。

另外,可觀察變異肝動脈與腫瘤的關係,如腫瘤侵犯異位的肝動脈可能造成無法根治切除,關係手術決策。

CTA 發現替代肝右動脈起自腸繫膜上動脈:

DSA 發現肝總動脈起自腸繫膜上動脈:

2. 術中要點

(1)清掃肝十二指腸韌帶和胰頭側後方淋巴結時,不輕易結紮切斷上行動脈。

解剖肝十二指腸韌帶時認清肝動脈各分支,正常肝動脈常位於門靜脈左前方,而異位起源於腸繫膜上動脈的肝右或肝總動脈均從門靜脈右後方繞至側方,因此在解剖門靜脈右側時避免盲目大把結紮,需仔細分離有無異位動脈。

(2)結紮切斷胃十二指腸動脈(GDA)前,手指伸入肝十二指腸韌帶後方觸摸肝固有動脈搏動。

起源於 SMA 的異位 CHA 走形與正常 GDA 類似,避免誤斷。有異位肝動脈起自 GDA 的,應在分叉遠端切斷 GDA。

(3)術中可先行擴大的 Kocher 切口暴露腹主動脈及腸繫膜上動脈根部,通常能發現源自腸繫膜上動脈的變異肝動脈,注意保護。

(4)異位肝動脈可能從胰腺實質甚至腫瘤中穿過,橫斷可能造成術後肝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尤其對於梗阻性黃疸的病人後果是災難性的,所以術前要仔細讀片,避免在術中困於被動處境。

最後,用一張動圖來結束今天的話題。

頑皮好動的肝動脈,你能跟上它的舞步麼?

參考文獻:

Michels NA. Newer anatomy of the liver and its variant blood supply 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m J Surg, 1966,112:337-347.

本文作者張彬,蘇州市立醫院普外科醫生,首發於其個人微信公眾號 med_art(醫筆醫畫),

相關焦點

  • 我院成功實施首例「經皮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經科室分析病情後認為,行肝動脈造影化療栓塞術以局部治療為首選方案。由我院腫瘤科聯合介入放射科,順利為患者完成DSA下"經皮肝動脈造影+化療栓塞術"。複查造影顯示栓塞效果滿意,患者術中未見異常。經皮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是介於外科手術、內科治療之間新興的治療方法,在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通過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切口穿刺股動脈,經股動脈將導管選擇性或超選擇性插入到肝臟腫瘤供血動脈後,注入適量的化療劑和栓塞劑,使腫瘤組織的缺血和壞死。
  • 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
    導語:肝動脈灌注化療,顧名思義,就是在肝動脈裡打化療藥物。但怎麼打,打什麼藥物,裡面可有大學問。什麼是肝動脈灌注化療?肝動脈灌注化療並不是一種新的肝癌治療技術,早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就已經開始。當時主要通過外科肝動脈置管或血管內介入技術,進行肝動脈插管完成化療藥物的灌注。與全身化療相比,在肝動脈裡灌注化療藥物能夠增加腫瘤組織局部藥物的濃度,同時減少化療藥物在其他器官的分布,從而產生較強的抗腫瘤作用且降低全身副反應。哪些患者建議做肝動脈灌注化療?
  • 珍藏丨人體解剖全書視頻(中文字幕)
    人體解剖學(Human Anatomy)是一門研究正常人體形態和構造的科學,隸屬於生物科學的形態學範疇。
  • 肝臟解剖圖解,一目了然!
    解剖是萬病之本,掌握基本解剖才能對疾病有更深的認識,才有助於我們開展超聲介入治療。 每段的中心是門靜脈、肝動脈和膽管,周圍是血液流出的肝靜脈。
  • 圖解髕骨正常解剖、變異及常見疾病
    ,髕韌帶長度(PT)/髕骨長度(PL)正常比值為1.0-1.2(國內文獻一般小於0.8提示低位髕骨,大於1.2提示高位髕骨);b圖PT/PL比值為1.8;c圖示髕骨脫位狀態,局部骨髓水腫。 高位髕骨通常無症狀,儘管它是膝關節不穩定的重要解剖危險因素之一。
  • 如何判別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有些時候人們會受到心理異常的困擾。心理異常的實質,就是異常心理的原因、機理和心理結構問題。心理異常是大腦的結構或機能失調或者人對客觀現實反映的紊亂和歪曲,既反映了個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異常,也反映為社會人際關係和個人生活上的適應障礙。但是要清晰地判別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乾貨丨人體解剖全書視頻(節選,中文字幕)
    PART ONE(時長1小時22分,建議收藏後再WIFI環境下觀看)PART TWO(時長1小時32分,建議收藏後再WIFI環境下觀看)溫馨提醒雖然不是完整版但是這兩個視頻將近2小時夠大家消化了好了,我先撤了不打擾你們看視頻了!
  • 肝癌治療新方法 橈動脈入路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為此,介入團隊醫生們將該手術難點逐一分解攻破並反覆演練,於10月31日由遊科醫師主刀,為左某從橈動脈入路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一個半小時後,左某自己走下手術床並步行回到肝膽外科病房,在11月1日出院回家。 橈動脈入路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這一技術突破,進一步實現了肝癌患者治療的微創化,充分體現了加速康復外科理念。
  • 海馬解剖及影像學評估
    75歲:MTA評分為2級或更高為異常(即1級可以是正常) >75歲:MTA評分為3級或更高為異常(即在這個年齡2級還是正常的) 評分是基於:觀察脈絡膜裂的增寬、顳角擴大以及海馬結構高度的變化
  • 神外世界朗讀者丨第二期:眶部臨床解剖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九醫院神經外科湯可【神外世界朗讀者專欄】往期回顧 第一期:英漢雙語+全文朗讀系列丨第一期:眶部臨床解剖Additional Fissures, Canals, and Foramina and Contents  其他裂、管、孔及內容物
  • 與你一起參觀全球頂級的解剖博物館
    館內藏品涵蓋植物、礦藏、科學儀器、動物標本等領域,其中最惹人注目的無疑是Fontana的蠟制模型工坊製作的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蠟制解剖模型集合(包括解剖維納斯在內)。 亨特去世後,政府購得其收藏,並安置於如今的皇家外科醫學院。除了亨特的收藏之外,館內還展出了大量古手術工具、牙科學收藏,可謂探索英國解剖學、病理學發展史的絕佳去處。
  • 運動解剖學術語:屈曲和伸展(醫學英語)
    參考閱讀:人體的方位、軸和斷面—圖解和視頻詳解,供學習和收藏
  • 解剖與功能的完美統一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約佔各種先天畸形的28%,是由於胚胎發育時期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或發育異常而引起的解剖結構變異,或出生後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情形。最輕的先心病可以終身無症狀,重症者出生即出現嚴重症狀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所以早期明確診斷各類先心病對於臨床判斷其預後和制定治療方案非常重要。
  • 血脂的正常範圍是多少?這幾個指標,你可別超了
    血脂包括膽固醇、游離脂肪酸、磷脂、三醯甘油,而且,血脂水平與機體健康息息相關,血脂異常會引起很多疾病的出現。而且隨著近幾年來生活方式的改變,飲食的變化,我國血脂超標的人越來越多,血脂異常已然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
  • 耳解剖(一)
    今天我們先來講外、中、內耳的解剖。解剖主要是告訴你有什麼結構,而生理則是該結構的功能。所以今天我們只談結構,不談功能。先來看一下整體的耳解剖是什麼樣子的(以右耳為例,已標出上、下、左、右、內、外,各位想像一下)。(一)外耳解剖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圖1)。
  • 孕期胎動,什麼是正常的什麼是異常的
    那麼什麼是正常的胎動,什麼是異常的胎動?但是胎兒個體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胎動有的動的比較多有些偏少,一般情況下,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變化不大,就是正常的。異常胎動是因為病理情況,如臍帶繞頸、胎盤功能障礙所導致。主要是因為寶寶的生命受到威脅時,寶寶便會出現異常的胎動,不僅表現在次數上,而且還體現在快慢和強度上,所以一旦出現異常胎動就要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了。
  • 史上最牛《解剖歌訣》,醫學生必收藏 !
    龐繼光老師微創針刀解剖與模擬臨床操作實訓高級研修班☜點擊查看1、實體解剖: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解剖教研室進行標本解剖以便學員清楚掌握針刀施術部位的解剖層次及神經、血管的走行。2、名師指導:由全國知名針刀醫學專家龐繼光帶教,從針刀醫學     臨床實際出發,以針刀醫學常見病種為主線,既有相應的理論闡述,又針對針刀的施術部位進行了詳盡的局部解剖,將針刀入路層次、毗鄰組織結構、針刀松解目標組織等一一客觀展現,使施術者對針下的解剖結構做到瞭然於胸。
  • 醫生手繪解剖簡圖12年 患者「秒懂」自身病情
    覃揚程一邊畫人體解剖簡圖,一邊和病人解釋病情。 均為長沙晚報通訊員 劉曉英 攝隨手拿起一張掛號單,簡單勾勒幾筆,一張胃的結構簡圖便躍然紙上,醫生對著簡圖和病人解釋病情,不一會兒,病人豁然開朗,頻頻點頭,之後順手將簡圖拿回家「收藏」……這是記者昨日上午在湖南省財貿醫院急診科見到的一幕。
  • python異常處理與上下文管理器
    作者丨王翔丨來研丨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