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副所長饒兆斌:期待海南與馬來西亞加強經貿及...

2020-12-12 南海網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副所長饒兆斌:

  期待海南與馬來西亞加強經貿及人文教育交流

  海南日報三亞11月29日電(記者梁君窮)在11月29日上午舉行的第一屆(海南)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經濟論壇上,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副所長饒兆斌圍繞海南與馬來西亞的交流合作作了發言,他表示海南與馬來西亞有著許多共同的文化基礎,期待在此基礎上雙方進一步加強經貿及文化教育上的交流合作。

  饒兆斌認為,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有著生態環境良好、旅遊業基礎完善、海洋經濟潛能充足、港口眾多物流便利等優勢。同時也需克服經濟總量不大、整體經濟社會水平不足、高端人才短缺、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較薄弱等短處。

  談到海南與馬來西亞交流的現狀,饒兆斌認為,近年來兩地交流活動較多,但兩地的經貿往來總體上還有待發展,雙邊投資偏低,目前兩地開通的航線有限。他相信,兩地在服務業、特別是旅遊業的交流合作的潛能巨大,馬來西亞有許多祖籍海南的華人,是兩地交流合作的一大動力。

  饒兆斌希望,海南能夠與馬來西亞東部的砂拉越州和沙巴州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包括進一步建立友好省市關係等。因為在馬來西亞與華人華僑相關的歷史文化氣息濃厚,海南會館、媽祖文化、橡膠業等都是兩地共同的聯繫紐帶。

  在人文科教交流和旅遊教育合作上,饒兆斌談到,整個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並沒有旅遊學這個專業,相類似的是酒店管理學。海南高校的旅遊學可以和馬來西亞的酒店管理學對接交流,為泛南海旅遊經濟合作圈培養相關人才。

  此外,饒兆斌還談到,綠色經濟、海洋經濟、物流、旅遊業、人文交流等可以成為未來海南與馬來西亞交流合作的一些重要方向。馬來西亞本身也有以整個島為自貿區的建設經驗,都在向旅遊、金融以及自貿區的其他產業方向發展,雙方可以在自貿區建設上相互學習。

點擊進入海南國際傳播中心英文官網

責任編輯:謝軍輝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訪問海南大學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訪問海南大學   中新網海口3月20日電 據海南大學消息稱,日前,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企業合作項目主任劉寶軍訪問海南大學。
  •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訪問天津大學
    本站訊(通訊員 王國棟)應中國—東協工科大學聯盟秘書處邀請,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先進材料中心主任Henk Metselaar、機械學院副教授Andri Andriyana、化工學院副教授Ang Bee Chin、機械學院高級講師Nazatul Liana Sukiman、Wong Yew Hoong4月24日至29日來訪天津大學。
  • 中國—東協系列講座:馬來亞大學材料學科發展
    本站訊(通訊員 王國棟)4月25日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先進材料中心副教授Andri Andriyana為天津大學材料學院師生帶了一場「馬來亞大學材料學科發展」的專題講座。  中國與馬來西亞兩國友好交往源遠流長,雙方經貿往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九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
  •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優勢
    首先,馬來亞大學是一所公立院校,成立較早,規模也大,文科、理科兼有,醫學也是很棒的,因為它的前身之一是愛德華七世王學院(主要培養醫學人才)。據立思辰留學介紹,馬來亞大學在馬來西亞的知名度很高,相當於清華在國內的地位,在最新QS排行榜上世界排名70。
  • 馬來西亞頂級名校——馬來亞大學
    馬來亞大學是一所文理學科和醫學兼有的綜合性世界名校,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一所全馬歷史最悠久的學府。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愛德華七世王學院和1929年成立的萊佛士學院。愛德華七世王學院主要是培養醫學人才,萊佛士學院是培養教育方面人才的。1949年兩所學院合併成立了馬來亞大學。醫學院的心臟和腫瘤專業更是世界領先!
  •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紅樓夢》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紅樓夢》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這是繼《紅樓夢》資料中心於2017年7月落地馬來亞大學後,在馬來西亞成立的又一「紅學中心」。  據介紹,目前,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已開設《紅樓夢》課程,招收對紅學研究感興趣的學生,並推出跨國紅學交流計劃。該校《紅樓夢》資料中心有多達6000多冊紅學藏書,《紅樓夢》研究中心則有超過5000冊藏書,內容涵蓋古典小說、戲曲、詩詞、藝術等。這兩個中心的藏書均由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榮譽會長兼中文系特聘教授、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丹斯裡·陳廣才捐贈。
  • 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讀研首選院校
    馬來亞大學(簡稱UM)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總校位於首都吉隆坡的班臺谷,另有分校位于吉蘭丹州的Nilam Puri和吉隆坡市中心。馬來亞大學是馬來西亞國內排名第一的國立大學,是一所文科、理科和醫學兼有的綜合性大學,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同根同源,一脈相承!
  • 馬來西亞top1的悠久名校—馬來亞大學
    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 簡稱UM)是馬來西亞首屈一指的研究型綜合大學,也是全馬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尤以文理學科和醫學著稱。
  • 馬來西亞留學大學推薦:馬來亞大學申請攻略
    馬來亞大學(UM)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大學,坐落在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西南,校園佔地900英畝,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馬來亞大學。馬來亞大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愛德華七世國王醫學院的成立,隨後於1949年與新加坡萊佛士學院(成立於1929年)合併組建馬來亞聯邦國立大學。1954年,馬來亞大學分為兩個分支機構,一個在新加坡,另一個在吉隆坡。後由於新、馬兩國分離,原吉隆坡的分院即成為馬來亞大學,馬來亞大學成立於1962年1月1日,是馬來西亞第一所大學。
  •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代表團訪問馬來西亞 拓展職業教育交流合作
    潘文生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7月5日電(蔣梅玲)近日,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林震率團,在馬來西亞大學中國申報中心主任劉蓉的陪同下,先後訪問了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成功禮待大學學院、沙巴大學,與馬來西亞教育界人士廣泛交流,進行專項合作調研和洽談,拓展中馬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領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2014年是中馬建交40周年,以及海南與馬來西亞檳城結為友好城市一周年。  而在歷史上,中國與馬來亞(含今天的馬來西亞)的關係可謂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
  • 馬來西亞留學——馬來亞大學註冊時間來啦!
    馬來亞大學發展歷史:馬來亞大學(UM)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大學,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西南922英畝(373.12公頃)的校園內。它於1905年9月28日在新加坡成立,當時名為愛德華七世國王醫學院,並於1949年10月8日由愛德華七世國王醫學院和萊佛士書院(成立於1928年)合併為馬來亞大學。馬來亞大學的名字來源於「馬來亞」一詞,當時該國被稱為「馬來亞」。
  • 馬來西亞博士留學|馬來亞大學UM博士申請條件
    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 簡稱UM)始於吉隆坡校區,是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國立大學,是一所文科、理科和醫學兼有的綜合性大學,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全馬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
  • 馬來西亞院校庫|馬來亞大學本科招生簡章
    馬來亞大學是一所文理學科和醫學兼有的綜合性世界名校,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一所全馬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它的前身是 1905 年成立的愛德華七世王學院(Kolej King Edward VII)和 1929 年成立的萊佛士學院(Kolej Raffles)。
  • 馬來西亞博士留學 | 馬來亞大學UM博士申請條件
    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 簡稱UM)始於吉隆坡校區,是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國立大學,是一所文科、理科和醫學兼有的綜合性大學,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  馬來亞大學博士專業介紹及費用
  • 【馬來西亞博士留學】馬來亞大學UM博士招生簡章
    (University of Malaya, 簡稱UM)始於吉隆坡校區,是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國立大學,是一所文科、理科和醫學兼有的綜合性大學,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全馬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
  • 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馬來西亞留學
    馬來西亞公立大學都是非營利性的,學費較低廉的,申請難度較大且國內外排名較靠前的綜合類大學。它們都是政府投資興辦的以發展國民教育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為目的的大學,其建校歷史都十分悠久。如百年歷史名校有馬來亞大學創辦於1905年,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創辦於1904年,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成立於1931年。
  • 馬來西亞熱門公立大學有哪些
    大學有40多年的教學經驗,教職員素質高,工作積極負責,教學質量一流,是馬來西亞公認的首屈一指的名校。11月24日作為馬來西亞教育訪華團代表對馬來西亞陽光留學教育基地的訪問,進一步加強了中馬兩國留學生交換的基礎。
  • 馬來亞大學UM
    的大學,同時也是全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是中國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網公布的一所正規公立大學。學校成立於1905年,坐落在首都吉隆坡,佔地面積4500多畝。馬來亞大學以文理學科和醫學著稱,在許多學科領域享有世界級的聲譽。
  • 馬來西亞留學 |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新鮮出爐!馬來亞大學衝進亞洲前十!
    整體上看,中國大陸有124所大學參與排名,比亞洲其他任何國家地區都多,與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系統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是印度(107所)、日本(105所)、韓國(88所)、中國臺灣(43所)、馬來西亞(35所)和印度尼西亞(3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