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朋友小兔,最近在忙裝修。擁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是開心,也很鬧心。因為沒有經驗,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提前溝通,就處理得很崩潰。對於裝修,新手小兔捉捉襟見肘;對於照顧寶寶,很多新手媽媽也是手忙腳亂。因此,今天小編要跟大家科普一下:新生兒護理與餵養小知識。
新生兒護理篇
保溫:育兒專家告訴我們,由於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並不完善,而且皮下脂肪很薄,無法給自身提供充足的熱量。因此,家長一定要給寶寶擦乾身體,裹好薄毯,以防出現寒冷損傷。
但需注意,保溫並不等於把孩子捂得嚴嚴的,在家庭護理中,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內相對溼度55%一65%之間,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可以考慮用暖水袋給孩子保溫,但千萬注意安全。
呼吸:學過瑜伽的朋友都知道,新生寶寶的呼吸以腹式呼吸為主,主要依靠膈肌的升降。而呼吸管腔較為狹窄,纖毛運動差,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現氣道阻塞、呼吸困難的情況。因此,家長朋友要注意寶寶的呼吸,一旦出現呼吸不暢或呼吸過快,就要及時請醫生來查看。
臍帶護理:寶寶臍帶切斷後,臍帶殘端會逐漸乾枯變細而成為黑色。通常在出生後3—7天內,臍帶殘端會逐步脫落。臍帶結紮剪斷部位容易感染,同時臍帶可直達寶寶的體內血管,因此斷臍後,對臍帶殘端的護理非常重要。
媽媽可以這樣護理:每天用0.2%-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輕擦臍帶部位,然後用消毒紗布蓋好。儘量多讓這一部位通風,有助於加速收縮和痊癒。
排便:足月生產的寶寶,在出生24小時內會排出墨綠色糊狀的胎便,大約要排2-3天。早產兒因胎便形成比足月兒少,腸道蠕動的功能也要差些,所以排胎便的時間略晚。因此,家長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排便情況,如果新生兒太長時間沒有排便,要請醫生檢查是否有肛門閉鎖的情況。
此外,爸媽對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數要心中有數,留意便便的顏色有沒有異常,有沒有特殊氣味等。
洗澡:不僅僅大人要愛乾淨,寶寶出生後也要注意清潔,每天都要洗澡。寶寶每次排便之後,都要用溫水將小屁股擦拭乾淨,及時更換尿布,以免出現尿布疹或者紅屁股的情況。
由於新生兒皮膚很嬌嫩,需要保留所有的天然油脂。因此,寶寶出生後6個星期內只能用水洗,6個星期後才可使用肥皂。
衣著:寶寶的衣服要儘量寬鬆,不要妨礙寶寶的肢體活動,還要易穿易脫。新生寶寶的內衣最佳的還是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最好不要使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也要選擇較為淺淡的,便於發現寶寶沾上的汙物;由於新生兒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室溫較低時應該戴小帽子,同樣要柔軟舒適。
撫觸:媽媽的撫觸,對寶寶的影響特別不一樣。撫觸會給寶寶帶來觸覺上的刺激,在大腦形成一種反射,這時孩子的眼睛、手腳也會跟著活動起來,有利於促進孩子智力的發育。這樣做,還可以讓寶寶減少哭鬧,更好地睡眠。
新生兒餵養篇
什麼時候開始母乳餵養?
足月生產的寶寶,出生後半個小時就可以進行母乳餵養,這樣做不僅有助於新媽媽乳汁的分泌和身體的恢復,對寶寶也是好處多多。既能減輕寶寶生理性黃疸,又能有效避免生理性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至於餵養的次數,不用刻意地限制次數、限定時間,根據寶寶需求即可。
新媽媽暫時沒有母乳怎麼辦?
如果新媽媽暫時還沒有母乳,也不要過度焦慮。可以暫時衝泡配方奶粉代替,每三個小時餵一次。
正確的餵奶姿勢長怎樣?
正確的餵養姿勢,應該採取「豎抱位」,頭部略微抬起,這是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餵奶姿勢。採用這種姿勢餵養寶寶,新生寶寶和父母親可以相對而視,增加了親子相互之間的親密感。
餵奶量怎麼控制?
餵奶量的多少,應按照由少到多慢慢增加的原則。只要寶寶吃完不會哭鬧,小肚子摸上去也不會脹鼓鼓的,不會有嘔吐的情況,就說明餵得差不多了。
新生兒打嗝是怎麼回事?
不少媽咪會發現,新生兒很容易打嗝。為什麼呢?這很有可能是護理不當導致。例如餵奶姿勢不正確,或者是餵完奶後沒有給新生兒拍嗝等其他原因。一般來說,新生兒吃完奶後,如果媽媽給寶寶拍拍背,就不會打嗝了。
以上,是小編根據日常所見,整理的一些小知識。如果親愛的讀者還有其他疑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