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餵白糖;一箱蜂一年割12斤左右的封蓋蜜;賣120元一斤怎麼樣?

2020-12-18 聽蜂之語

生活中,關於蜂蜜、消費者討論最多的就是真假問題;其實,養蜂人彼此之間除了交流養蜂經驗;在蜂蜜品質的控制,以及蜂蜜價格的制定上面也經常會不斷的交流,甚至爭辯。

前幾天有位養蜂人跟聽蜂之語說:自己的蜜蜂從來不喂,一箱蜂一年取12斤左右的純封蓋蜜,賣120元一斤怎麼樣?

說實話,聽蜂之語無法回答這個問題。蜂蜜不管你賣多少一斤,只要你能賣出去,那就是合理的。如果能賣120元一斤,你硬讓人家賣60一斤,這就顯得有點多管閒事了。畢竟蜂蜜不同於其他產品,每個人養蜂的情況有區別,投入的精力也有區別,採集蜂蜜的標準也有區別,所以蜂蜜的價格區別自然就非常大了。

不過今天聽蜂之語要跟大家討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不餵蜜蜂,一年只採集一次的封蓋中蜂蜜,到底好不好?到底有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一、採集周期長,蜂蜜就一定好於其他蜂蜜嗎?那就看我們對「時間長」具體怎麼理解了:

①、一年都持續有大蜜源。每年只採集一次。

②、一年持續有蜜源,大蜜源只有某一個月。每年在大蜜源的這個月採集一次蜂蜜。

③、一年只有某個月有蜜源,每年在蜜源期採集一次。

由此可以看出對時間長的理解是有區別的。聽蜂之語認為品質排序是:①好於②,②好於③。

只是第①種情況不可能,一年都有大蜜源是天方夜譚;一年都有大蜜源,竟然只採集一次更是天方夜譚。第②種比較常見。第③種最常見,而第③種蜂蜜跟平常的蜂蜜沒啥區別。

二、封蓋蜜就一定好?

沒有封蓋的蜂蜜我們叫水蜜,可封蓋了就是成熟好蜂蜜?

聽蜂之語發現並不是如此,夏季中蜂蜜38度就封蓋了,採集了以後非常容易發酵。

所以蜂蜜封蓋是蜂蜜品質的參照標準,但不是直接衡量品質的直接標準。

三、一年採集一次的蜂蜜,也得看採集時期。

在聽蜂之語看來,一年只採集一次的蜂蜜如果選在夏季大流蜜期,雖然有產量,但是品質肯定沒有選擇在冬季採集的好;可惜冬季卻不是好的採蜜期,所以退而求其次可以選擇春季和秋末這些低溫季節。

寫到這,對於這位養蜂人的提問聽蜂之語感覺非常為難。其實只要保證採集周期長點,蜂蜜是純的,根據養蜂的實際情況在最合理的時間採集蜂蜜就是難能可貴的好蜂蜜了,價格自己定就好了,客戶也有自己的選擇權。所以繼續深究就沒有太多的的必要性了。

如果您有更多觀點,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投資一萬,在農村可以做什麼,一天賺300元?
    ,廣東一年可以割2次蜜糖。成熟的封蓋蜜,非常漂亮廣東的純蜂蜜比意蜂蜜要好,賣的價錢也高,基本上都是100元到120元一斤,冬蜜貴一點就是120元一斤,養殖蜜蜂的第一年,荔枝蜜和冬季百花蜜,20箱蜜蜂一共打了
  • 給蜜蜂餵白糖水來造假蜂蜜,這種說法,有沒有可信度?真的有嗎?
    白糖3塊多一斤,大家都以為餵一斤白糖就能取一斤蜜?答案是餵5斤白糖才能取一斤!因為蜜蜂吃的時候會大量消耗!餵白糖取蜜就是笑話!誰會做虧本的事,別跟我提零售誰能賣幾斤?賣蜂蜜利潤是很高,有渠道的誰都不會賣假!但真賣不了多少!全是靠出口!什麼年代了檢查蜂蜜真假又不是什麼難事!我們養蜂的真的不在乎你們吃不吃蜂蜜,因為這麼多年了我們的蜂蜜都賣得掉!還有超市蜂蜜不可能假,只是濃縮過的而已!
  • 500斤蜂蜜賣不出去,56歲殘疾蜂農遇難題,25元一斤也沒人要
    今年56歲的蜂農杜敬愛,就是因為受這些問題的困擾,至今還有四五百斤蜂蜜存放在家裡,賣不出去。圖為杜敬愛在查看蜂箱。(5月14日,圖文/明之)按說,常年養蜂的蜂農,家裡存個四五百斤蜂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對於杜敬愛來說,卻是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因為他是貧困戶,一名殘疾人,左腿截肢,妻子腰腿疼,去年還住了20多天的醫院。這四五百斤蜂蜜如果能賣出去的話,能給他減輕不少生活負擔。
  • 網上賣的土蜂蜜都是真的嗎?土蜂蜜一斤多少錢才是真的?
    要搞懂網上賣的土蜂蜜是不是假的,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識:土蜂蜜產量少,一年只割一次什麼是土蜂?土蜂就是中蜂也稱為中華蜂,是我們國家獨有的蜂種。土蜂這這種生物比較嬌貴,蜜量少,成熟的慢,等一個蜜真正的封蓋成熟,基本上一年只能割一次,這樣的優點就是營養價值可能 會稍微高一些。其次一個蜂箱一般也就只能割出十多斤蜂蜜,好點的話能割出二十斤左右,而且還要留一部分給它們過冬吃。不像意蜂,蜜的產量大,兩三月就能割一次。
  • 記者跟訪販菜:一箱豆角8斤"皮" 進價8元賣16元
    記者跟隨二級蔬菜批發商實地走訪,得到了這樣的答案,市民花16元錢買一斤豆角,買的不僅是豆角,還均攤了每個豆角箱中8瓶礦泉水、包裝紙以及泡沫箱的費用。因為菜販上菜時,以蔬菜的價格購買了包裝和冰水。一箱27斤重的豆角批發價是8元一斤,裡面裝8瓶冰水以及厚厚的包裝紙,經「扣秤」仍然還有8斤的毛重算到蔬菜裡,算淨重,8元進價立馬變成10元多。其他蔬菜也是如此。
  • 養蜂採蜂蜜,真的不能餵糖嗎?蜂農為什麼要給蜜蜂餵糖?為您揭秘
    蜂蜜,是農村一種特別好的增收資源,好的蜂蜜一斤上百元,在我們本地,一斤120元,已經持續好幾年了。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的蜂農。那就是作為一個蜂農,養蜜蜂就是為了採蜂蜜賣給消費者賺錢的,能不能給蜜蜂餵糖呢?倘若喂,又該怎麼去餵糖呢?小七雖然不是專業的養蜂人,但從小生活在農村,也養過蜜蜂。對蜜蜂還是很熟悉的,也吃過自己家養的蜜蜂的蜂蜜。
  • 河南帥小夥養蜂,一箱蜜蜂一年變成30箱,厲害了,看小夥怎麼做
    蜜蜂是群集動物,是一個大家庭,家庭的壯大,和家庭數量直接影響蜂產品的收益,一箱蜜蜂有一個或2個王,幾千到幾萬工蜂,好幾百雄峰組成,蜜蜂生活在脾天加一脾上,一脾大概2200隻蜜蜂看看養蜂牛人怎麼操作的。養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蜜蜂經過了冬季休眠期,是最衰,因為荊條6月中旬大流蜜的時候,進入陽曆2月找一個陽光明媚的天上午,放大巢門翻開箱大蓋,促使蜜蜂飛翔排洩去除蜂箱溼氣,為開繁準備。 半月後繁殖脾子脾封蓋,蜜脾被吃了空一半,也產上子,現在蜂群弱蜂量不足的需要保溫,稻草,麥秸都可以。
  • 一箱芒果25斤 9斤多都是紙
    記者目測,幾乎每層紙都有4-5釐米左右厚,而一箱芒果裡面,至少有4-5層紙。記者在水果批發區二號棚到三號棚之間,走訪了近10家芒果批發攤位。記者來到第一家芒果批發攤位,「一件貴妃芒30斤左右, 皮重 8到10斤。」老闆告訴記者。當被問及為何要「連紙帶果」一起賣,可否把紙去掉時,老闆乾脆地回答說:「這是行業規矩,我這個還算少的。
  • 農戶飼養的小雞,餵養一年賣40元一斤貴嗎?看完才知道農戶的無奈
    農戶飼養的小雞,餵養一年賣40元一斤貴嗎?看完才知道農戶的無奈。在農村裡由於條件限制,很多農戶們是依靠母雞下蛋孵化小雞來繁育下一代的。那麼農戶不餵飼料飼養一年土雞,賣40元一斤,這樣的土雞貴嗎?李子來回答。農戶飼養一年的土雞成本是多少?我們拿小土雞來算,從春天農曆3月份小雞孵化而出,到年底農曆臘月土雞開始出欄,這期間農戶飼養8個月的時間,公雞平均在3.5元左右。
  • 樂山農村最常見的蟲子,如今竟賣200元/斤!趕快組隊去抓!
    200元一斤!現在,蚯蚓幹竟然賣到差不多400元/斤了,最貴的竟然開價1100元/斤! 「臭屁蟲」是一道地道傳統菜餚,小時候經常去河邊石頭壩裡找,鮮蟲從10年前的10多元一斤升至100元至150元左右。
  • 西南農村養中蜂,餵白糖時,蜜蜂為什麼互相撕咬?老蜂農這樣回答
    關於西南農村中蜂,餵養白糖的時候相互撕咬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飼餵不當引發的盜蜂現象。對於中蜂來說,其實中蜂的習性都大致相同,只是區域性有一些差異,在餵養上還是需要講究一定的方式,不然容易引發嚴重的後果。為什麼餵養蜜蜂時會出現蜜蜂撕咬?
  • 河蝦最貴賣到120元一斤 想吃便宜的再等10天
    河蝦最貴賣到120元一斤 想吃便宜的再等10天2009-09-01 07: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陳女士買了一斤個頭中等的河蝦,花了60多元,她感慨說:「現在的河蝦不但貴,而且不好買,這麼大的河蝦我跑了幾個菜市場才買到。」  最貴河蝦賣到120元/斤  昨日上午,《生活無錫》來到位於湖濱路的無錫水產市場。「現在河蝦賣得貴,大個的河蝦最貴賣到120元/斤。」
  • 一箱芒果重25.9斤包裝就有8.2斤 賣芒果還是賣紙?業內自曝內幕...
    過了一會兒,一名姓吳的女士前來招呼記者,記者說買一箱芒果,吳女士說一斤6元。稱重時,果然是整箱放在秤上。打開箱子,發現裡面的草紙也很多。記者說:「紙放這麼多,不合理吧?」吳女士答:「每箱都這樣,我們都是連箱子一起賣的,而且,紙也不是我們放進去的,從原產地過來時就這樣。」記者提出能否只稱芒果,吳女士表示可以,「但價格要提高,7.8元到8元/斤」。
  • 一年結果兩次,一斤120元,畝產1000斤,農民卻不想種
    樹葡萄一年可以結果兩次,而且產量十分豐富,畝產可達1000斤左右,有些水土環境好的種植地區所種出來的樹葡萄一年可結果4~5次。 所以,如今的樹葡萄價格約為一斤120元,品質優良的樹葡萄價格可達到140元以上。
  • 買水果兩大怪:一箱芒果半箱紙 汶川車釐子沒熟到處賣
    記者目測,幾乎每層紙都有4-5釐米左右厚,而一箱芒果裡面,至少有4-5層紙。  記者在水果批發區二號棚到三號棚之間,走訪了近10家芒果批發攤位。記者來到第一家芒果批發攤位,「一件貴妃芒30斤左右,『皮重』8到10斤。」老闆告訴記者。當被問及為何要「連紙帶果」一起賣,可否把紙去掉時,老闆乾脆地回答說:「這是行業規矩,我這個還算少的。
  • 淄博博發水果批發市場:一箱芒果22斤 紙殼5斤多
    「22斤多一箱的芒果,包裝竟然重5斤多。」今天,市民尹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在淄博博發水果批發市場買芒果時的遭遇。記者調查發現,確實存在尹女士反映的情況。  據市民尹女士介紹,一周前她從淄博博發水果批發市場買了一箱芒果,回到家後發現紙殼足有5斤重。「我買的芒果是5.5元一斤,一箱芒果收了我115元,5斤紙殼就是27.5元。」  尹女士告訴記者,她買芒果的時候並沒有注意有這麼多紙殼。回到家後,為了讓芒果通風,尹女士把芒果都拿了出來,她發現盛芒果的紙殼非常重,裡邊還有很厚的紙,隨即拿來秤稱了一下,發現這些紙殼足有5斤重。
  • 迎「蜂收」!三門這項甜蜜產業釀出甜蜜生活……
    迎「蜂收」!經過了幾個月的養殖,浦壩港鎮中蜂養殖基地三門官火家庭農場的500多箱蜂蜜已全部進入採收期,為秋高氣爽的九月帶來了一波「蜂收」。田間裡,待割的蜂箱整齊排列在蜂房內。蜂農們挨個檢查蜂箱,迎接豐收。中蜂養殖基地三門官火家庭農場位於浦壩港鎮程家村,這裡山巒起伏,四季野花不斷,蜜源從每年4月份開始到9月底結束,十分適宜發展蜜蜂養殖。
  • 成品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東西,它的成品在市場上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這就是蠶繭,記得兒時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幾畝的桑樹,那時候通過桑樹養蠶可以能讓農民增加不少收入。春蠶和秋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季蠶了,這個季節氣溫不高,正適合養蠶,那時候一斤蠶繭可以賣到10元左右,要是養殖3張的話,按一張80斤產量算,一年就可以增加收入2400元,90年代的時候,能有這麼多收入是相當可觀了。可後來,人們卻紛紛把地裡的桑樹給挖掉了,還原成農田了。這又是為什麼呢?筆者後來也想了下,大致分析了下,可能有這樣的幾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