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SWIFT體系?一文看懂區塊鏈跨國結算系統

2020-12-20 U網資訊

金融科技Fintech將金融與科技相結合,推進創新舉措,這一運動正在全世界範圍內改變現在的金融體系。在新加坡舉行的全球頂級尖金融峰會Money 20/20上,IBM的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主管Jesse Land向記者表示,「跨境匯款是金融業的一個主要難題」,並以易於理解的方式解釋了如何使用區塊鏈解決國際匯款問題。

跨國匯款問題

金融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是「跨國匯款」的效率低下。那麼到現在的匯款方式有哪些問題呢?

首先說明跨國匯款所採用的「通匯協定」匯款方式。例如,我在美國的X銀行有一個銀行帳戶,而A先生在日本的Y銀行有一個帳戶。讓我們來看看我想向A先生寄錢的情況。

當我向A先生提交轉帳時,美國銀行X從我的帳戶中扣除匯款金額,並將錢轉到美國X銀行的Y銀行帳戶。之後,日本的Y銀行從日本Y銀行的X銀行帳戶中扣除相同金額,並將其轉入A先生在日本的帳戶。

這是一個非常簡化的解釋,實際上並非如此。國際貨幣轉移是通過這種籤訂契約的機制實現的。如果你只問這個,你可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讓我們更詳細地了解一下這個機制。

匯款速度

在通匯協定中,關於「誰」「給誰」「多少錢」的信息是不可缺少的,在此將這些支付所需的信息稱為「電文」。電文是通過一個叫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銀行結算系統交換的,SWIFT是一個使用了約50年的古老系統。

進行國際匯款時,會發送包含「誰」「給誰」「多少錢」等信息的電文。此後經過批准,美國的X銀行和日本的Y銀行都分別進行必要的處理,處理內容被記入銀行的分類帳,一連串的處理後用swift發送電文。然後進行最終確認來避免出錯,這筆交易需要三到四天完成。

匯款費用

那麼,到這裡為止是比較簡單的機制,問題是當兩家跨國銀行沒有合作關係的時候。

那麼這次就說我的銀行是美國的Z銀行吧。我把錢從美國Z銀行匯到日本Y銀行的A先生的帳戶吧。美國Z銀行將用swift系統向日本Y銀行發送電文。於是,日本的Y銀行對美國的Z銀行說:「我們的通匯協議是美國的X銀行,請通過那裡匯款。」

在這種情況下,兩個銀行之間有別的銀行插手,所以過程會變得非常複雜,而且可能會變得更複雜。因為根據銀行之間的合作關係,兩家銀行之間有可能有3到4家以匯款為媒介的銀行,像這樣擁有多個中間點的匯款,實際上是很常見的。

這樣的中間點會發生什麼事情?那就是要收手續費。在此成為問題的是,swift電文並不包括沿途中要收取多少手續費。舉例來說,如果你想向對方發送100萬美元,你不知道要交付100萬美元需要支付多少額外費用。

另外,在錢流動期間,你並不知道錢現在在哪裡以及它處於什麼狀態。此外,由於每個點需要更長的時間,處理時間將進一步增加。然後過了幾天,終於把錢送到匯款對象那裡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討論了兩個人之間的國際匯款,當公司之間進行交易時,會存在很多利益相關者,並且交互變得更加複雜。這就是目前通用的國際匯款方式,效率非常低下。

轉帳效率低下

大約50年以來,隨著銀行的增加和減少,swift系統變得龐大起來。其中也有長期和很多其他銀行保持代理關係的銀行,這樣的銀行一般是大銀行。小銀行的關係銀行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匯款路線之間沒有大型銀行就無法轉帳。而且即使匯款,結算的路徑也會變長。

同樣,在swift系統要按照結算的路徑走,為了遵循結算路線,必須要籤訂通匯協定。因此,在國際匯款上,通匯協定和swift系統一直是一種效率低下的結算機制。如果能夠統一這兩種機制,並連接全世界所有的銀行,就不需要匯款的中間點和手續費。

區塊鏈結算系統

因此,IBM創建了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跨國結算系統,稱為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將消息交換和數字資產交換整合在一個區塊鏈網絡上,銀行使用持有的數字資產進行貨幣交換。比如,美國的X銀行準備往日本的Y銀行匯款。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將X銀行的信息和加密貨幣同時發送到區塊鏈網絡上的Y銀行帳戶,從而實現近乎實時的清算和結算。

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的另一個優勢是促進金融包容性(為貧困人口提供改善正規金融交易的解決方案)。現在,地球上的許多人生活在不穩定的政府和不穩定的經濟之下。很多地方沒有銀行,這裡的人也沒有銀行帳戶,所以不能通過銀行交易。然而,即使這些地區手機也已經普及,他們可以使用手機進行交易,而不再需要實體銀行和銀行帳戶。

只要是受到政府監管的正規金融機構都可以加入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各種各樣的金融機構都能進入傳統銀行的領域從而引發競爭,而且有競爭的話消費者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在跨境支付與結算領域的應用及案例研究
    跨境支付主要有銀行電匯、第三方支付和提現三種主要方式,但是均存在存在手續費高、流程繁瑣、結算周期長、佔用資金大等缺點。 區塊鏈因其安全、透明及不可篡改的特性,金融體系間的信任模式將不再依賴中介者。在跨境支付和結算中,區塊鏈可以摒棄中轉銀行的角色,實現點到點快速且低成本的跨境支付。
  • 一文看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國際貿易跨境支付模式
    如果能利用新型的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套點對點、彼此互相信任的跨境支付結算系統,能夠進一步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提升跨境支付的安全可靠度,則能大大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1、泛中心化運行泛中心化,也被稱為「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體系的最大優勢之一。區塊鏈系統基於分布式系統結構,採用加密算法來建立分布式節點間的信任關係,從而形成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統。在去中心化的體系中,整個網絡不再需要中心化的第三方中介,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任何單一節點的損壞或者失去,都會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
  • 區塊鏈專題報告:分布式帳本為國際支付體系帶來的啟示
    1 分布式帳本為國際支付體系帶來的啟示分布式帳本技術是區塊鏈的核心底層技術, 2008 年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採用了區塊 鏈/分布式帳本技術,自此分布式帳本和區塊鏈技術越來越受全球的關注。現有的分布式 帳本項目中,瑞波網絡(Ripple)實際並未採用區塊鏈帳本,而比特幣、以太坊(包括 摩根幣 JPM Coin)等更多有潛力的分布式帳本項目大多都採用區塊鏈的方式,在某種意 義上,並不需要嚴格區分分布式帳本和區塊鏈。本文以瑞波網絡為典型案例,分析分布 式帳本為國際支付、清算體系帶來的啟示。
  • Swift、國際清算系統和數字貨幣
    劉曉春/文一最近關於swift的討論多了起來。然而由於有關swift的業務是銀行非常專業而具體的領域,許多人並不是很了解,即使在銀行內部,許多人也沒聽說過這個詞。因此,許多討論難免在一些概念上產生混淆。
  • ZERO3國際結算中心——依託區塊鏈技術助力國際結算支付高速發展
    SWIFT從業務邏輯上來看:銀行如果要開展業務首先要對接SWIFT,如果沒有對接SWIFT就要找另外一家接入SWIFT的代理銀行,比如某位中國的家長想把給兒子的生活費轉帳到美國的銀行,這位中國家長的開戶行要接入SWIFT系統,而孩子在美國的開戶行也需開通SWIFT系統,或者通過接入SWIFT系統的代理行,這就造成一是整個業務流程環節多,效率相應低;二是環節多收的過路費也就高
  • 一線| 黃奇帆怒懟SWIFT清算系統:過時、低效、成本高
    黃奇帆總結,在大數據平臺、區塊鏈技術的驅動之下,構建形成一個新的清結算網絡已經成為當前許多國家的共識。 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 何西 「SWIFT是過時的、效率低下、成本極高的支付系統。
  • 一文看懂區塊鏈:具有兩大核心性質、三大關鍵機制的分布式資料庫
    區塊鏈+跨境支付區塊鏈的分布式架構和信任機制可以簡化金融機構電匯的流程,縮短3-5天的結算周期,同時降低SWIFT協議的高昂手續費。SWIFT形式耗時長,手續費高SWIFT主要為金融機構的結算提供金融交易的電文交換業務,提供規則統一的金融行業安全報文服務和接口服務。由於跨境金融機構間系統不相通,直接結算成本高昂,同時業務佔比低以及對手方存在不確定性,很難構建直接合作關係。
  • 區塊鏈Hyperledger超級帳本的前世與今生
    【IT168 評論】很多人是通過比特幣等密碼學貨幣體系首次接觸到區塊鏈這一概念的,這種點對點支付體系很大程度上不受法規約束,抵制單點控制機制。然而近年來,區塊鏈(比特幣體系背後所用的分布帳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並用在數位化貨幣體系之外的不同領域。
  • 區塊鏈日報丨杜拜將區塊鏈用於旅遊業,沃爾瑪實施區塊鏈配送體系
    編者按:由於區塊鏈技術火爆,各個行業的企業紛紛加入,區塊鏈行業也因大量的企業加入而變得更加繁榮。Bianews將以日報形式為區塊鏈從業者、用戶傳遞行業信息,讓大家能夠從多層面、多維度去了解區塊鏈這個行業,從而做出自己正確的判斷。
  • 麥肯錫:緊抓區塊鏈帶來的4大商業契機 | 獵雲網
    區塊鏈的特性將改變金融體系間的核心準則;因其安全、透明及不可篡改的特性,金融體系間的信任模式不再依賴中介者,許多銀行業務都將「去中心化」,實現實時數位化的交易。區塊鏈的應用在虛擬貨幣、跨境支付與結算、票據與供應鏈金融、證券發行與交易及客戶徵信與反詐欺等五大金融場景將能產生最直接與有效的應用。
  • 區塊鏈不要走得太遠太偏,勿忘初心·區塊鏈應用
    在此過程中每一個機構都有自己的帳務系統,彼此之間需要建立代理關係,需要有授信額度;每筆交易需要在本銀行記錄,還要與交易對手進行清算和對帳等,導致交易速度慢,成本高。與傳統支付體系相比,區塊鏈支付為交易雙方直接進行,不涉及中間機構,即使部分網絡癱瘓也不影響整個系統運行。
  • 一文看懂區塊鏈的那些事,從比特幣到各種去中心化應用
    近年來,常聽到區塊鏈、比特幣、以太坊這些好像很潮卻又摸不著頭緒的詞,我基本上是每次看到這些東西都會點開看看,每次點開都感覺看懂了,但是下次再看到還是一頭包,相信大家都知道這背後隱藏著能夠顛覆傳統世界運行模式的強大基因,這裡必然有無數的機會,所以我也想嘗試著用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釋一下這些東西,希望在這些機會出現的時候大家都能把握住。
  • 「萬向區塊鏈小課堂」DAG:一個號稱可以取代區塊鏈的技術
    有人稱它為下一代區塊鏈技術,認為它能解決區塊鏈的短板還能大規模應用。準確地說,區塊鏈屬於分布式帳本技術,DAG也是一種分布式帳本技術。一些人認為DAG為全球性的去中心化解決方案奠定了技術基礎,因此也有人稱DAG為「區塊鏈3.0」。有一些區塊鏈項目也使用了DAG協議,DAG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今天的萬向區塊鏈小課堂就給大家講講這個知識點。
  • 萬向區塊鏈:區塊鏈應用於金融交易後處理的機制
    2015年,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私募股權交易平臺Linq。2016年,上海票據交易所籌備組、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聯合若干商業銀行進行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原型系統開發,實現了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全生命周期的登記流轉交易和基於數字貨幣的券款對付(Delivery versus Payment,DvP)結算功能。
  • 徐珮菱:洗錢防制法制之研究——以區塊鏈及加密數字貨幣為中心 | 好文
    區塊鏈技術被譽為引發全球金融體系革命之「信息科技技術」,自2016年起於亞洲金融科技市場呈爆炸性成長,全球第一個全球區塊鏈商業理事會(GBBC)由中國大陸發起,於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宣布正式成立。區塊鏈技術始源於比特幣,比特幣於2009年1月3日由中本聰創始第一個「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中本聰於其發表之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詳細介紹比特幣之運行機制。
  • 新加坡MAS:區塊鏈支付網絡「Ubin項目」完成開發
    今日本周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與跨國投資企業淡馬錫(Temasek)在一份聯合報告中宣布,該局已開發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國際結算支付網絡。該報告標誌著 「Ubin項目 」的第五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圓滿結束。
  • 火幣資訊丨區塊鏈在「交易後」領域的應用
    火幣資訊丨區塊鏈在「交易後」領域的應用 文/10422016-10-28 15:40:14來源:投資英雄-英雄吧 作者:火幣區塊鏈研究中心 Justin_Zhang10月19日,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又曝出重磅新聞: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CSDC,以下簡稱「中國結算
  • 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董事長肖風:區塊鏈經濟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
    所以我們講到區塊鏈的去中心,講到區塊鏈可能在區塊鏈上組織的經濟活動不再需要像公司這種制度,或者不再需要這麼多的信任中介,它不是一個晚上突然冒出來的,幾十年以來有很多的經濟學家都在研究「自組織」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而且有很多的案例,也有很多的理論推導證明在某種情況下,自組織比企業或者比政府更具有效率,能夠更好地創造社會福利,這是有一系列經濟學的研究,一系列的論文,一系列的社會調查來證明的。
  • 基於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安全共享體系研究
    可見區塊鏈架構本身並不一定是高可用的,維護區塊鏈系統的可運維性不僅需要在技術上突破,更應從法律、行業實踐及標準化層面加以約束 。本文提到的基於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安全共享體系更多地依賴於科學數據管理以及內容管理中的關鍵技術,以此保證數據的安全共享與有效利用。
  • Plus Token區塊鏈系統APP軟體
    導讀 PLUS Token礦機系統開發,找孫生17128138730,PLUS Token區塊鏈系統APP開發。PLUS token智能搬磚系統APP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