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開封最大的情結你知道是什麼嗎?去開封胡同裡看看就知道了

2020-12-22 沒有口袋的小叮噹

開封人對胡同的特殊情結,到底能多深,有人說,胡同裡曾每天上演的煙火氣,足以讓每個開封人命犯相思,有人說,胡同是這座城貫穿千年的脈搏。遊走其間,彷佛觸摸到了這座城令人驕傲的人文氣質、情調格局。開封,唯一一座中軸線千年未變的城市,胡同的存在,為這裡保留下了錚錚的骨氣,倔強的脾氣。

開封市區內有不少具有濃鬱特色的街巷胡同,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說。對古城開封而言,胡同就是它的脈絡,是古城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更是歷史變遷的有力見證。也許,不經意間還會發現,老開封的鄰居都是些了不得的大人物,皇城下生長的都是驚豔了歷史時光的明珠。

「七十二胡同」並不準確,它只是個概數。開封有位先生叫「郭曉福」,他根據史志記載對開封百餘年來胡同的變化進行了詳細的核查,製作了一份胡同名錄: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開封府城九隅共有胡同58條,民國時期(公元1940年前後)開封市五區(含禹王臺區部分)共有胡同78條,新中國成立初期(公元1952年前後)及1985年調查開封城區四區所轄胡同各區增減雖略有變化,但總數都是63條。

但是近年來,隨著城市拆遷改造加快,胡同總數亦在陸續減少。開封胡同的命名大體有7種類型,都有一定的來源依據。

以家族命名的,有北劉府胡同、南劉府胡同、高家胡同、惠家胡同、侯家胡同、屈家胡同、王家胡同、劉家胡同、大黃家胡同、小黃家胡同、啞覺(巴)胡同;

以生產作坊命名的,有油坊胡同、南爐房胡同、打線胡同、醬醋胡同、炭場胡同、黑墨胡同、旋匠胡同、爐房胡同、南陶胡同、北陶胡同、當鋪胡同、燒雞胡同、前炒米胡同、後炒米胡同、蔡(菜)胡同;

以景物命名的,有椿樹胡同、林蔭胡同、秀水胡同、翠花胡同、如意齋胡同、馬齒莧胡同、水車胡同、繡球胡同;

以吉祥仁愛命名的,有三光胡同、明照胡同、新豐胡同、福壽胡同、博愛胡同、朝陽胡同、南仁義胡同、北仁義胡同、狀元胡同;

以堂廟命名的,有教經胡同(原挑筋胡同)、裴場公胡同、太白胡同;

以官衙命名的,有法院胡同、西司胡同、財政廳胡同;

以時代命名的,有三民胡同、解放胡同等。

每一個胡同名字的來歷,其實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比如下面這個胡同:油坊胡同。

自由路東段路北一側中間,向北有一條胡同,北至東半截街西口,長約270米。胡同北口原有三聖廟一座,因與北書店街北頭的三聖廟門街相區別,這裡被稱做南三聖廟街。清光緒年間此廟尚存,後不知毀於何時。關於「三聖」,民間傳說不一,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為一說;伏羲、文王、孔子為又一說。據人回憶:清末景文洲汴綢店設在三聖廟門街,曾重建北三聖廟,供奉的是關帝、火神和財神。至於南三聖廟,由於清末已毀,亦未重建,所祀三聖究為何人?已無確切記載。

到了民國初期,有山西人在此街開榨油坊,生意十分紅火,且三聖廟已毀,乃改稱油坊胡同,是一條以行業命名的街道。至於小小油坊,緣何能用以命名街道?一來油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家家戶戶都離不了;二來山西幫商人當時在開封經營各類生意的人多,財力雄厚,是個大幫。他們建造的山陝會館,無論是建築規模或華麗程度都遠遠超出其他各省會館即是證明。同時,當時山西油商幾乎壟斷了開封的食油市場,開封西門裡還有一條街叫做油坊街,最初也是因為山西人在該街開油坊而得名。開封本地的一些小榨油作坊根本無法與其抗衡。

《今古奇觀》書裡有一篇題目叫做《賣油郎獨佔花魁》的文章,說的是賣油郎用情專一,取得花魁芳心只是其一,賣油郎有一定經濟實力才是他行動的前提,於此也可說明當時油商的殷實。油坊胡同以及油坊街現在都已經沒有油坊了,但代表一定時期的時代背景,油坊胡同和油坊街的街名還是被保存、使用了下來。

南三聖廟街改名油坊胡同,已經完全與三聖廟脫離了關係。北三聖廟街雖然連景文洲汴綢店重建的三聖廟也早已無存,但街名仍在,只是利用諧音改聖為勝。如今三勝街、三勝前街、三勝后街街名仍在繼續使用,由此我們不難想像當年北三聖廟的規模一定是很可觀的了。

如果您來開封旅遊,逛完了宋都,吃完了夜市,還能去逛逛這些老胡同,你對古都開封的感悟可能比你去那些開封府、龍亭來得還要深些。

歡迎喜歡的朋友留下你們的印記,關注叮噹,帶你遊山河。

相關焦點

  • 開封的老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樂觀街與田家宅院的前世今生
    了解一座城市的方法,莫過於逛遍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在開封這個人文底蘊深厚的城市裡,每一條街道都有著不同的風景。「樂」是個多音字,至今開封人說起樂觀街,發音仍似「老官街」。該街西部南側的小巷,曾名老官街南胡同、樂觀街南胡同,新中國成立後併入樂觀街。街內有回族幼兒園、順河回族區文教局教研室、煤礦儀表廠等單位,草製品廠、順河回族區糧管所及糧站早已停止生產和營業,其地址出租改作他用,為居民區。
  • 為什麼開封天波楊府差評這麼少,來開封楊府看看就知道了
    現在的開封天波楊府建於1994年,緊靠著北宋皇宮遺址龍亭公園,是一處集湖光山色,歷史文化和宋代建築群於一體的主題園林,是開封市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小時候聽過評書《楊家將》,想必70和80後兒時都有這個英雄情結吧!潘仁美拒開幽州城,楊七郎力殺四門,佘太君百歲出徵,穆桂英掛帥殺敵,令人讚嘆不已,恨不得自己能與楊家將一起出徵,報效國家。
  • 開封灌湯包和杏仁茶,你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嗎?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東小巷很有名的小吃,我們可能只知道它的味道,但不了解它背後的故事,來看看這小吃都有哪些故事吧。首先是開封灌湯包,焦作人想吃正宗開封灌湯包不用跑到開封了,焦作東小巷就有。開封包子在北宋已經很出名,在北宋時叫做玉樓梅花包子,但在民國時期,黃姓名廚在開封開了家第一樓包子店,他研究做出了一個薄皮肉餡的灌湯包。因為當時開封是河南的省會,所以一經推出,立刻名揚遐邇。後來,其又傳子,子有傳子女,此傳統手藝就後繼有人了。
  • 開封的特色你知道嗎?知道都有什麼嗎?吃過幾種?還有沒有別的?
    名勝古蹟很多,我相信名勝古蹟你肯定知道,歷史書中就有記載,但是特色美食你肯定就不懂了吧,聽我來吧唧吧唧1、鯉魚焙面作為開封的久負盛名的傳統名菜,也是豫菜的十大名菜之一,鯉魚焙面主要是由糖醋熘魚和焙面兩道名菜配製而成。
  • 吃開封:老開封們心中的西坡街美食!
    西坡街美食每一種都是老開封的味道唯美食和愛不可辜負芥菜肉、黃燜柴雞、八寶飯,還有開封特色的老味魚、窩窩頭,每一樣都很好吃。一品香的香腸也特別好吃,五香、南味、麻辣,每一種都好吃的根本停不下來!地址:西坡街南段百年面道這家店雖偏僻了些,但一點也不影響生意,不管什麼時候去,都是人山人海的,環境不錯,服務態度很好,最重要的是菜品品質不錯,而且經濟實惠~
  • 開封官湯包和杏仁茶,你知道背後的故事?
    我要推薦東巷子裡的一種著名小吃,我們可能只知道他的味道,但我們不知道背後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這個小吃的故事吧。首先,焦作人想吃正宗開封湯圓不用跑到焦作東巷開封。開封包子在北宋就很有名了,北宋稱玉樓梅花包子,然而民國時期,名廚黃姓在開封一樓開了一家饅頭店,他研究做了一個薄皮肉餡的湯包。因為當時開封是河南的首府,所以一開封就出名了。後來,他把兒子傳下去了,兒子也傳給了他的孩子,這個傳統工藝是後繼有人。
  • 開封的老字號美食你知道多少,有沒有你吃過的,哪道最有特色
    在我國歷史上,宋朝時期的都城,東京城已經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大城市,清明上河圖的創作之地就在開封。大家提起開封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包青天,記得有一部很老的電視劇《狸貓換太子》看過的應該都當爺爺了,當年的這部劇實在是讓人記憶猶新,更是讓人知道了開封。
  • 從開封到洛陽的湯湯水水,帶你走進開封的湯文化
    羊肉湯前幾天我隨著朋友一起來到了文化古都河南開封。剛到開封的第一天,一大早朋友就跑過來帶我去寺門兒去吃那兒的四味菜。朋友說來河南不吃四味菜那就是白來了一趟。因為周圍的食客不會在意你是夾著公文包還是背著蛇皮袋。即使他們的目光看到你那也只是輕輕掃過去罷了。這本身就是一種豪放的吃食,假如我要是說四味菜黃、白、綠、紅四種色相互映襯,金針菇爛而不斷,麵筋脆而不黏之類的詞句去描繪,那麼實在是就有種惺惺作態的嫌疑了。
  • 開封人都知道的一條老街,伴隨了開封的半生,現在要逐漸消失了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今天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很多都要從開封尋找。儘管現在的開封少了很多古時候的存在感,但很多吃貨還是願意在閒暇時去這座城市裡走走轉轉,最好能找條只有老開封扎堆的老街道,這樣才能更貼近那裡的生活。
  • 十餘種配料於一體的杏仁茶,老開封人都喝過!
    身在開封的年輕人們可能對於老開封傳統而有特色的東西不甚了解熱衷於各種新奇小吃>新開業的飯店日料韓料西餐朋友問你開封有啥好吃的卻不知道哪裡是特色略知一二開封味為您介紹屬於開封的那些味道玫瑰,桂花醬,葡萄乾,枸杞子棗幹,瓜子仁,白糖等十餘種佐料色澤豔麗,香味純正是滋補益壽的佳品舊時售者均為回民,是老開封的早點之一
  • 吃開封:終於等到返校季節了,學校門口的美味從這裡開始
    夜市:老河大西門對面馬家燜烤雞腿雞翅如果您在老河大西門,你會看到長長的隊伍,你不必懷疑,跟著這條線走。加上煎餅,味道很濃,回家睡覺吧~地址:老河大西門口到南20米大臺北我只知道開封的老河一家,雙層皮牛奶充滿牛奶的味道,他嘗起來像果凍
  • 開封有名的老字號炸雞店的味道從未改變,當地人都知道
    每家城市都有幾家受歡迎的炸雞店,開封也不例外。小編介紹開封一家著名的炸雞店。這家炸雞店是開封唯一的一家,在府西街科技城省對面。這家炸雞店開了幾十年了,很多開封人都是從小吃到大吃。高科技炸雞隻是一家檔口店,所以不能在課堂上吃。各種炸雞都擺在櫃檯上,如果你想要,就告訴店員。這家商店很受歡迎,而且經常排隊。
  • 開封4家藏在巷子裡的美食老店,本地人才知道,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開封五家藏在巷子裡的美食老店(第二期),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吧!下面附上第一期的連結:開封本地人才知道的5種美食,開啟記憶中的老味道,很多人都吃過哪怕什麼調料都不放,僅有這個雞湯和米線也十分令人回味。朱記五香燒餅老店有個朋友說這家是開封「最豪華的燒餅」,抱著嘗鮮的態度我來到了這家店,來到這家店門口發現這麼多人在排隊也令人望而卻步。
  • 關於開封大鼓書,您知道多少?
    開封大鼓書自杞縣傳入通許縣東部、東北部的較多。以說唱大鼓為營生的民間藝人,知道姓名的僅僅能追溯到清同治十三年(1875)的通許縣四所樓鄉磚寨村王治成,使用的是直徑8寸的小鼓,鼔的四周寫著「四海訪友,五洲學藝」。清末至日本鬼子攻佔通許縣的1938年前,開封市及周邊縣加上通許縣的大鼓書藝人有近200人;其中,通許縣有15名大鼓書藝人。
  • 吃開封:開封寶藏夜市大南門夜市,11種美食你都吃了嗎?
    生羊肉炕包裡沒有靈魂,看看支稜,咬一口,你就完全被燒傷了!他家的羊肉炕包肉多,如果你想要豪華版,這就是我吃的,到處都是肉。地址:大南門夜市,南路西50米鍋貼餛飩這個沒有姓連的餃子餛飩攤,名字簡單明了,就像開封人的性格。這個攤位也是大南門夜市的老攤位。
  • 去緊鄰黃河的開封古城,看大相國寺和開封府
    開封鼓樓以往旅遊很少去河南,僅玩過兩處。一處是洛陽,除龍門石窟外,因髒亂差印象欠佳。再一處就是河南北端的雲臺山,風景真的不錯,但沒什麼人文歷史。後來發現,河南最值得去的地方應該是開封,它是北宋都城,東京汴梁,清明上河圖之所在。
  • 8種最正宗的開封美食,測試你是不是真正的開封人的時候到了!
    記得小時候有首歌就響徹全國「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最早知道開封,也是因為電視劇《包青天》,今天fei琪就真正帶大家走進開封,了解開封。據說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fei琪超級想要吃灌湯包,等我攢夠錢,就去開封eat!NO.2宮廷杏仁茶宮廷杏仁茶是由藕粉、蜂蜜、葡萄乾、蜜棗泥、山楂渣、黑芝麻、冰糖粉、碎銀耳等十餘種原料的混合物,加開水攪拌而成。看看這個杏仁茶好多料哦,羨慕!
  • 走進河南,開封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開封小籠包是開封著名的風味小吃之一。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香,深受食客喜愛。尤以開封市寺后街8號第一樓的小籠包最為有名,人氣最旺。套四寶由開封的名廚陳永祥於清朝末年創製。桶子雞由開封的老字號馬豫興雞鴨店於清朝同治年間所創製,由於當時煮雞的鍋,用的是下鐵上木的桶形鍋,故名桶子雞。此雞採用百年老滷湯煨制而成,鮮嫩酥香,享譽中原。炸八塊又名八塊雞,為河南名菜。它由童子雞、雞肫、雞肝、澱粉等食材烹製而成。
  • 在開封燒香祈福,你會選擇去哪兒?網友:反正我不去大相國寺!
    記得小時候特別愛看《天龍八部》,這裡面就有提到開封的大相國寺,大概是說相國寺的高僧德高望重之類的,從此便把大相國寺放在了心裡。不過,當南南去到開封後,查攻略時,卻發現大家對大相國寺的吐槽聲不斷。有網友表示:可能因為大相國寺臨近市場的原因,這裡幾乎感受不到多少真正僧人修佛的氣度,裡面叫賣開光神水等商品的假和尚倒是隨處可見;也有人吐槽:大相國寺各個殿都有人值守,就是讓你募捐,然後卻發現院裡停著寶馬,和尚用蘋果手機看視頻……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在一切向錢看向厚看的年代,能讓你找到相國寺的門口都不錯了。作為開封本地人,我們都只在門口看看就行了。
  • 你知道這些常見的家庭用藥,開封後保質期有多久嗎?
    大家可能都明白,藥物都是有效期的,過了期的藥品即使沒開封,也是不能再服用的。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藥品有效期。藥品有效期是指藥品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藥品質量的時間期限。超過有效期的藥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根據《藥品管理法》規定,過期的藥品不得再使用。